我是在一次音樂會現(xiàn)場見到徐洋的。當天他并不是主角,幾乎埋在了碩大的架子鼓背后,很難被觀眾多看到幾眼。直至某一首時,他走向臺前,坐在了一個箱鼓之上,我這才關注到他。此刻,他正處于舞臺的中央地帶,鎂光燈將他的黑色衣衫打得閃亮,這個人卻只是微微昂著頭,眼眸不知飄向了何處角落,隨著旋律儒雅地拍打起節(jié)奏。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光而不耀,靜水流深”。于是那天,我推開了他的工作室大門,去傾聽青年打擊樂演奏家徐洋的故事。
我就是想走音樂這條路
徐洋與打擊樂結緣是在五羅那年。最開始學小軍鼓,以基本功為主,后來轉到架子鼓?!耙驗槲覌層X得男孩打鼓帥,幼兒園就給我報了名?!逼鸪跛苁堑钟|,鼓作為噪音樂器,是沒有旋律的,在家敲不了真鼓,只能改敲鼓墊,那股沉悶的聲音讓他感到特別枯燥。他不怎么看電視,也沒有下樓玩的時間,中午休息在練鼓,周六日還要上課。在對待打鼓的問題上,媽媽總是一板一眼,態(tài)度極為嚴格?!拔覀儗W傳統(tǒng)打擊樂的,手愛偷懶就會倒下去,這樣打起來比較省力。我媽就在手腕這給我綁一個鼓槌,上面帶一根針,手一倒就得挨扎?!边@抹苦楚的記憶,在媽媽給予的陪伴中,早已退避三舍,“來北京前的所有課,我媽一定會跟在旁邊,很支持我?!睗庥羟覙阗|的感恩情愫,透過他那雙濃黑的眸子,一點一點地逸了出來。
從初中開始參加比賽,徐洋記得特別清楚,第一次是全國鼓手大賽。由于缺乏經(jīng)驗,他選了一首不在比賽規(guī)則里的曲目?!懊魈炀鸵攘?,今天才知道這件事,就連夜趕了一首曲子?!苯Y果是空手而歸,備受打擊,見識到同齡人的水平后,他自然不甘于落后,決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那以后,他通過成績一次次證明自己,從沒有名次到拿獎再到第一名,幾乎參加完當時所有的打擊樂比賽。彼時的他隱隱覺察,在這個行當里他也許可以做到自己想要的事情了。
真正讓徐洋下定決心走音樂這條路的,是初中畢業(yè)那年參加了一個國際打擊樂大賽,那場比賽他拿了第一名。評委之一是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金紀廣老師,金老師一眼看中了徐洋,以為他是音樂學院附中的學生,就詢問他:“你是跟哪個老師學的?”徐洋簡單說明情況后,金老師投來了贊賞的眸光:“你現(xiàn)在的水平已經(jīng)跟附中的學生差不多了,可以去考慮一下音樂學院。你如果有興趣,可以來北京找我學?!贝饲?,他還在糾結到底要不要選擇這條路,這句話便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讓他徹徹底底地將自己與音樂歸為一處。
他打算開誠布公地與父母談論這件事。他們最初的回應是“不同意”,這完全在徐洋的意料之內(nèi),因為他的文化課成績一直不錯,考一個一本大學問題不大,父母覺得因此放棄太可惜了?!拔揖褪窍胱咭魳愤@條路?!彼膽B(tài)度矢志如斯,父母便也隨了他的意愿。通過金紀廣老師,徐洋聯(lián)系到了沈陽音樂學院的老師,開始學習西洋打擊樂演奏。高二那年,他將考學目標錨定在了中央音樂學院,于是開啟了“周六來北京上專業(yè)課,周一回老家上文化課”的長途奔波。高三他干脆直接搬到了北京,將文化課擱置一旁,全力應對藝考。
從民打學生邁向專業(yè)演奏家
距離藝考還有七個月時間,徐洋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準備轉向民族打擊樂演奏。那段時間他總感覺迷茫困頓,西洋打擊樂的曲子學得差不多了,他尋摸不到再學下去的意義?!拔鞔蜃铋_始服務于交響樂團,是為了敲得精準、精細而設計。那些屬于西方的東西,我模仿得再精妙,也無濟于事。民族鼓是中國人血統(tǒng)里的內(nèi)容,我很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模樣?!惫鼛е@番思索和疑問,他報考了中央音樂學院的民族打擊樂演奏專業(yè)。
真正跨入另一個領域是“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的事情。即便同屬于打擊樂范疇,但民族打擊樂從起源到結構甚至技法、特性,都需要他重新去細致地了解、厘清,再加上專業(yè)一共僅招四個人,他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當時的專業(yè)課老師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時間有點趕,如果你真想考民打,做好第二年再來一年的準備?!薄按蟾啪褪菦]有什么希望了吧。”他反復咀嚼話里的含義,糾結著“到底要不要繼續(xù)學下去”。很快他便從頹靡的泥沼里拔了出來,決定“拼一把”,“我咬著牙去加強練習,每天12個小時,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八九點,練到琴房關門?!?/p>
藝考總共三輪。初試和復試,考生準備幾首曲目,由評委現(xiàn)場指定樂器演奏,最后一輪是視唱練耳和樂理。初試時,徐洋背負了冗雜的心理包袱,沒有發(fā)揮應有水平,復試就“豁出去了”,反而是超常發(fā)揮??纪陮I(yè)課馬上投入文化課的備考,那段時間他不知道成績,頗有些度日如年的焦灼感,因為“即便文化課準備好了,專業(yè)沒有通過,也毫無用處”。成績公布的那一刻,他眼見自己榜上有名,那些縱橫交錯的情緒終消散不見了。
考入中央音樂學院,跟隨民樂系副教授尹飛老師學習,讓徐洋覺得與有榮焉。尹飛老師攜徐洋一眾人成立了打擊樂團,并帶領他們?nèi)ネ珖鞯匮莩?。“尹老師年輕,理念先進,他認為學生應該通過舞臺鍛煉出來,而不是每天窩在琴房里,不接觸任何外界?!痹谒挠∠罄?,從大一下半學期開始,已經(jīng)處于半工作狀態(tài)。“我們學校不是看重你考進來時的技術有多厲害,而是通過這四年能否做出改變,從一個學音樂的學生邁向自己能走向舞臺、面對觀眾、成為演奏家?!?/p>
大三那年,徐洋參加了一檔選秀節(jié)目《明日之子》。不愛看綜藝的他起初并未太感興趣,是師姐隨手為他報了名,海選到他們學校的那天,他打算利用“上網(wǎng)課的空隙去看看,就當是鍛煉了”。在得知這一屆是樂器主題后,他的內(nèi)心涌動著一股躍躍欲試的勁頭。經(jīng)過幾輪的面試,他入選了最終的參演名單?!斑@些有點商業(yè)性質的內(nèi)容,跟我學音樂的理念不太一樣。最初我擔心會不會是一件壞的事情,因為可能會干預到我很多方面,后來轉念一想,如果我的音樂能通過社交媒體或是演出讓更多人聽到,甚至喜歡上這件樂器,為什么不是好事一樁?”從另一個視角看待做音樂這件事,跳脫在打擊樂以外,以更多元的層面審視自我,是徐洋從中的最大收獲。
以中國樂器擴散到世界打擊樂
2023年,馬克西姆巡回演奏會登陸中國,徐洋作為打擊樂手表現(xiàn)出挑。實際上,他與馬克西姆的緣分兩年前就開始了。2021年,團隊找到徐洋,恰巧他在錄制節(jié)目;2022年疫情,學校基本處于封閉狀態(tài);2023年,他想著無論如何要把時間空出來,回饋這三年來的誠意。
徐洋滿心歡喜地憧憬著合作場景,卻在隨后得知“他們對于打擊樂這段編制是偏效果性的”。這就意味著,他只是負責烘托一下氣氛,比如用沙錘走個過場,滑一縷音樹。他覺得,以這種形式演一兩場還行,但這可是很多場次的巡演,他必須為此做出點改變。“我把中間交響樂用到的低音鼓改成了中國鼓,圍繞著這顆中國鼓,把內(nèi)容全部架構起來,包括鑲的高度也是我自己調(diào)試的?!彼麑⒚褡宕驌魳藩氂械纳鷦託忭?,融入進西方音樂的力量感,以中國樂器擴散到世界打擊樂,形成了一種相互碰撞的狀態(tài)。
這番碰撞引起了馬克西姆的驚詫。首場演出是在哈爾濱進行,走臺期間是他和馬克西姆的第一次碰面。當馬克西姆戴上耳返沉浸在自己的聲場,卻突然回頭望向他時,徐洋的心頭一凜,以為自己出了錯。走臺結束,馬克西姆單獨找到他,并拋出了一連串疑問,“為什么你要用這種樂器?”“它是什么聲音?”“你能不能打給我聽一下?”在聽完《加勒比海盜》那首曲子后,馬克西姆驚呼著“這個樂器太棒了”,并至今保留了徐洋編配的這部分中國鼓內(nèi)容。
“最開始我接收到的是沒有譜子,沒有所謂的段落,只有幾段音頻素材?!毙煅筇龟悾R克西姆一場演出大概18首曲目,他需要打15首,相當于都是即興的?!斑@些東西是我在大學里練出來的,那會兒打擊樂很受歡迎,很多樂器都能與之合作。我最多一次是一周7天演9場,根本沒時間做到每場都寫譜子?!贝送猓苍谄饺湛桃庾鲂┯柧?,比如,把想要表達的情緒,在腦子里構思畫面,通過畫面做好段落,再去實際完成它?!坝袝r候即興并不完美,但每一遍都是不可復制的,是根據(jù)現(xiàn)場反饋而作出的當下的感受和變化。”
在與馬克西姆的聯(lián)動中,徐洋感觸到了其散逸著蓬勃的生命力?!坝绕涫邱R哥坐下來,雙手觸鍵的一瞬間,每個音都傳遞著力量。我特別相信人的周邊都有所謂的‘場’,馬哥的氣場直接影響到我演出時的能量和狀態(tài)?!蓖高^前輩的視點,徐洋在不斷地學習、突破,觸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漸漸地邁向音樂的更多維度。
用我的想法和表達去做一些突破
“鼓特別像是房子的房梁?!?/p>
當我問徐洋“如何理解鼓在音樂中的位置”時,他給出了這樣的比喻。“就如同先把地基打好,所謂的地基在音樂里可能是低音聲部,它們鋪在下面,通過鼓的節(jié)奏,往里面填東西。鼓是中間的房梁,把從低音到高音架構好,起到很重要的支撐作用?!?/p>
作為音樂里不可或缺的元素,鼓總是流動在理性與感性的過渡面。作為節(jié)奏基準,它需要十足的準確性,成為整支樂隊的“領導者”。過于追逐時值、速度等技術層面的東西,又很可能就此失去一些音樂上的理解。“隨著年歲增長,我覺得技術不再那么的重要,反而更關注于我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比如,在樂隊里怎樣理解其他樂器,用鼓和它們形成同一氣口,彼此融會?!痹诓婚g斷的現(xiàn)場體驗中,很多問題自然而然地有了答案,引導徐洋往更深邃的層面去一探究竟。
提及打鼓,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架子鼓,徐洋對于打擊樂有怎樣一種概念?“這個問題有點寬泛?!彼麥\淺地笑了,沉吟片刻后開口:“我的理解是,打擊樂更生活化?!?021年,徐洋參演了一部話劇,法國原創(chuàng)獨角戲中文版《節(jié)奏》,講的是一個鼓手從小到大學習的過程?!按蚬牡淖畲髢?yōu)點是,沒有鼓也能打。你的身體、你身邊的東西,一切都可以作為介質,它們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你能運用和理解節(jié)奏就可以表達?!彼孟裉貏e善于取細碎的場景切片,吮吸那些有營養(yǎng)的部分,讓其滲入思緒并參與理念的構筑。
“我接觸到的行業(yè)比較多,有時候也會思索彼此間的聯(lián)絡是什么。以話劇為例,通過語言的節(jié)奏,我發(fā)現(xiàn)它能表達我的一種態(tài)度,那是不是可以放到音樂上面?中國鼓有一些起承轉合的東西,我放在話劇里面,會不會跟傳統(tǒng)方式有所差異?我覺得藝術是相通的,總有一環(huán)能扣到另外一環(huán)上面?!?/p>
徐洋不喜歡太長時間停留在舒適圈,那種一眼看得到頭的日子,就像是被環(huán)境羈絆在灰燼里,只剩下乏善可陳的虛無?!拔姨貏e喜歡做之前沒有做過的,我去用我的想法和表達完成的一些突破的事情,想做些自己的作品和舞臺的東西?!弊罱?,他看了譚盾老師《水樂》的演出視頻后心生感悟,他想把中國京劇傳統(tǒng)的打擊樂,比如鑼、鈑,放在水里,看看音色會發(fā)生怎樣的改變。這無疑是一次實驗性質的現(xiàn)場,他為之取了一個有意思的名字“別讓鼓手碰水?”,其實是想反過來說,原來鼓手碰到水可以發(fā)出許多聲音。徐洋告訴我,這場演出在湖廣會館舉辦,他邀請到一位唱昆曲的老師,以及一個舞者,樂器部分就由他一人完成?!肮牡某霈F(xiàn)頻率可能很少,大部分用到的是生活物件,比如桌子、水杯、鍋碗瓢盆,以及新的手碟?!眻龅刂醒胗幸煌魳O輕淺的池水,潺的水流輕柔綿長地淌過石板,有霧氣在上方徐徐彌漫著。自然的靈韻之下,徐洋在撥弄他的樂器,一旁是昆曲的聲音獨白,和舞者的曼妙身姿,款慢溫柔地縈繞在了一起。我想,這便是他口中所述“讓演出不止于一場演出, 而是裹挾著故事感的音樂秀”。
寫在最后
有朋友私下跟徐洋聊天,會覺得平時的他跟舞臺上判若兩人。
當下,坐在我面前的徐洋總是一副謙和穩(wěn)重、溫文爾雅的模樣,能讓他在猝忽間遁入另一場域,沉在節(jié)奏軌跡里興會淋漓的,是面向打擊樂的時刻。
“站上舞臺的一瞬間,情緒就不受自己控制了?!彼麩o法解釋其中緣由,只察覺到對于舞臺是“從最初的緊張,到?jīng)]什么感覺,蛻變?yōu)榱苏媲械南矚g”。
“我想要做一版屬于中國人的《爆裂鼓手》題材的話劇,以學音樂的人為主體,將有意思的故事情節(jié)融入其中?!痹谒挠∠罄?,把鼓放到話劇舞臺或許是頭一遭,這個項目他正在與國家話劇院的導演和制作團隊商討,明年有可能進一步落實。
眼見徐洋在按部就班地完成清單中的事項,卻一不留神將自己套入了對這廣袤的人生原野發(fā)出的質疑中。“這些東西到底能做成嗎?”“所謂的成功是我想要的樣子嗎?”“它們的意義是什么?”他開始不停地質問自己,在溢滿了憧憬與可能性的對立面,是那些真實的擔憂和迷惘。
話音落時,我們一度陷入了空白的時間,因為沒有人能即刻理清頭緒,解答所謂的靈魂拷問。后來,我讀到了余秋雨的一段文字,或可為其稍作紓解?!爸挥凶咴诼飞希拍軘[脫局限,擺脫執(zhí)著,讓所有的選擇、探尋、猜測、想象都生氣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