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12.019
護理文化源于護理人員在長期護理實踐中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傳統(tǒng)習慣、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1。護理文化反映了護理價值觀,不僅影響著醫(yī)療服務的質(zhì)量,也塑造著護理專業(yè)學生的教育經(jīng)歷。習近平2在《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中強調(diào)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以鑄就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化自信是當代社會對護理人才思想道德、專業(yè)技術、人文修養(yǎng)、職業(yè)信念、社會責任的要求[3],沒有足夠堅定的專業(yè)文化自信,就難以保持工作的熱情和堅守的動力,容易出現(xiàn)職業(yè)倦怠、專業(yè)自卑和行業(yè)抱怨[4]。隨著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護理文化自信的提升已成為提升競爭力的焦點問題。有研究指出,護理本科生對護理文化有正負兩種心理體驗[5]。當代大學生尤其是護理本科生需要提高文化認同,這有助于護生為病人提供高質(zhì)量的護理服務[。然而,目前大多數(shù)護理本科生對本專業(yè)認同感不強,對職業(yè)價值觀模糊[5]。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調(diào)查和分析護理本科生的護理文化自信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提出提升護理本科生護理文化自信的有效策略,以促進護理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法,于2022年7月從廣東省6所高校中各抽取50名護理本科生共300名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在讀的全日制護理本科生;2)對本研究主題有一定了解并具有相關的專業(yè)知識;3)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問卷填寫缺項 25% 者。根據(jù)倪平等[89]關于樣本量計算的研究,樣本量應基于量表條目數(shù)和 20% 失訪率來估算,即樣本量應為觀察變量的 5~10 倍。本研究中護理文化自信量表共10個條目,則計算本研究最小樣本量應為 10×5×(100%+ 20%)=60 人。因驗證性因子分析的樣本量須 ≥200 人,即 200×(100%+20%)=240 人。因此,本研究至少需要240人。最終本研究共調(diào)查護理本科生300人;其中,女254人 (84.7%) ,男46人( 15.3%) ;大學一年級77人( 25.7%) ,大學二年級75人( 25.0%) ,大學三年級88人 (29.3%) ,大學四年級60人 (20%) ;年齡 18~24 (20.41±1.31) 歲。不同學校、性別、年級護理本科生的護理文化自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gt;0.05) 。本研究已通過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倫理號:醫(yī)倫會審[2024]第067號。
1.2 調(diào)查工具
1.2.1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
內(nèi)容包括性別、年級、年齡、參與護理文化教育的形式、對護理文化教育的了解度、對護理文化教育的喜愛度、對開展護理文化教育的支持度以及認為護理文化教育需改善的方面。
1.2.2 護理文化自信量表
該量表由章雪玲等1編制,涉及護理文化自信的認知(3個條目)情緒(4個條目)行為(3個條目)3個維度,共10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按照“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很不同意\"分別計5、4、3、2、1分;總分為 10~50 分,得分越高代表護理文化自信水平越高。該量表總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936,折半信度系數(shù)為0.902,3個維度的Cronbach'sα系數(shù)分別為0.870,0.904,0.886。本研究中該量表總的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904,折半信度系數(shù)為0.862,3個維度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 0.744,0.857,0.814 。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平均提取方差值 (AVE)gt;0.5 建構信度(CR) gt; 0.7,AVE的平方根為 0.719~0.775 表明聚合效度和區(qū)分效度良好。因此,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測量護理本科生護理文化自信水平。
1.3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統(tǒng)一培訓研究組的調(diào)查員,取得調(diào)查對象所在護理學院同意,通過微信發(fā)放問卷星在線電子問卷二維碼,并于電腦后臺導出數(shù)據(jù),調(diào)查員查看問卷完整性。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300份,有效回收率為 100% 。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AU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正態(tài)性檢驗采用圖形法、偏度和峰度檢驗以及Kolmogorov-Smirnov檢驗。信度采用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折半信度檢驗;結構效度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shù)士標準差 表示,行 t 檢驗或方差分析;定性資料采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 (% 表示,行 χ2 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線性回歸模型,路徑分析采用結構方程模型,探討不同變量間的關系。檢驗水準 α=0.05 。
2 結果
2.1護理本科生護理文化自信現(xiàn)狀
300名護理本科生的護理文化自信得分為( 38.16±5.39? 分,各維度得分率從低到高依次為情緒( 72.47% )認知 76.76% 和行為( 81.00% 。見表1。
2.2護理本科生護理文化自信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見表2)
2.3護理本科生護理文化自信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護理文化自信得分為因變量(原值代人),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方式為護理文化教育形式:無 =0 ,理論 =1 ,理論 + 社團活動 =2 ,理論十臨床實踐 =3 ,理論 + 社團 + 臨床實踐 =4 ;護理文化教育了解度:完全不了解 =0 ,僅聽說過 =1 ,比較了解 =2 ,非常了解 =3 ;護理文化教育喜愛度:不喜愛 =0 ,一般喜愛 =1 ,喜愛 =2 ;護理文化教育支持度:不支持 =0 ,不清楚 =1 ,支持 =2 。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護理文化教育的形式、了解度、喜愛度、支持度均是護理本科生護理文化自信的影響因素,可以解釋護理文化自信變異的 33.4% 。見表3。
2.4護理文化教育對護理文化自信影響的路徑分析
結構方程模型擬合結果顯示, x2/ 自由度 (ν)= 0.949(lt;3) ,近似均方根誤差 Δ(RMSEA)=0.000(lt; 0.1),均方根殘差 (RMR)=0.069(lt;0.05) ,擬合優(yōu)度指數(shù) ΔGFI)=0.998(gt;0.9) ,比較擬合指數(shù)( CFI)= 1.00(gt;0.9) ,規(guī)范擬合指數(shù) (NFI)=0.998(gt;0.9) ,調(diào)整擬合優(yōu)度指數(shù) Δ(AGFI)=0.985(gt;0.9) ,表明模型擬合良好 (χ2=885.117,P=1.000) ,即護理文化教育與護理文化自信之間的結構方程模型合理,具有較高的可靠性。路徑分析結果顯示,護理文化教育支持度( Z= 2.911 , P=0.004) 、了解度( Z=2.771 , P=0.006) 正向影響護理文化自信總分。護理文化教育喜愛度( Z= 3.509, Plt;0.001? 教育形式 Z=3.510 , Plt;0.001) 正向影響護理文化教育支持度。見表4、圖1。
2.5護理本科生認為護理文化教育需改善的方面
多選題響應率分析結果顯示,護理本科生認為護理文化教育需改善的各方面響應率分布不均勻 (χ2= 61.317, Plt;0.001) ;響應率由高到低依次為學習氛圍( 33.06% )形式多元化 31.40% )老師能力( 18.32% )和教學內(nèi)容( 17.22%) 。
3 討論
3.1護理本科生護理文化自信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本科生護理文化自信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情緒維度得分率最低,表明護理本科生在情感體驗方面對護理文化認同感不強。這可能與其對護理職業(yè)價值觀的模糊認識有關,也可能與當前護理文化教育的形式和內(nèi)容未能充分滿足學生需求有關。情感體驗往往影響個人的行為和決策。積極的情感體驗可能會促使護生在實踐中更加自信并更愿意參與和貢獻[11]。有研究指出,護理本科生在接觸護理文化時可能會產(chǎn)生沖突、抵觸和困惑等負性體驗[5]這些情感體驗對于其行為和決策具有重要影響。其次,護理本科生在理解和接納護理文化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通常對護理文化在職業(yè)發(fā)展中的關鍵作用沒有充分的認識。認知維度的薄弱意味著護生在自信心的建立上遇到了挑戰(zhàn),而自信心對于護生在未來的實踐工作中至關重要。為了培養(yǎng)護理本科生的護理文化自信,護理教育者應當致力于改善學生的負面情感體驗,通過針對性的文化育人活動和護理專業(yè)文化宣傳等幫助其建立積極穩(wěn)定的護理文化感知[5]。
3.2護理文化教育的形式、喜愛度、了解度和支持度是護理本科生護理文化自信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本科生參與的護理文化教育形式及其對護理文化教育的喜愛度、了解度和支持度均對護理文化自信水平有正向影響。且護理本科生參加的護理文化教育形式越多元化以及對護理文化教育的喜愛度越高,其對護理文化教育的支持度就越高;護理本科生對護理文化教育的支持度和了解度越高,他們的護理文化自信水平也就越高。提示當學生有更廣泛的參與方式、更高的喜愛度以及更堅定的支持度時,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取更高的滿足感和自信度。這可能是因為當前文化教育方式,特別是傳統(tǒng)的講座式教學在文化意識培養(yǎng)方面的效果有限;實際上,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更多來源于實踐和非正式教育途徑[12]。護理文化教育多元化形式可以幫助護理本科生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護理文化,提高其自信水平。同時,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提高護理本科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更愿意接受護理文化教育,提升其自信水平,自信發(fā)展則會導致行為改變[13]。護理本科生更喜歡與同學共同參與學習氛圍濃厚、形式生動多樣的教學過程。Liu等[14]的研究指出,多元化的教學形式能提升學生的滿意度和自信水平,進而提升整體的學習表現(xiàn)。王志穩(wěn)等[15的研究則強調(diào)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知識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提高學習知識內(nèi)容積極性的關鍵。Kukulu等1的研究發(fā)現(xiàn),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進而在護理實踐中做出更好的決策。Papastavrou 等[17]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對文化環(huán)境的滿意度會影響其學習成果。
3.3提升護理文化自信的對策和建議
3.3.1 提供多元文化教育資源
隨著高等護理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加強,護理教育工作者應根據(jù)全球化發(fā)展趨勢,在各種文化不斷交匯融合的大背景下,通過融人與文化相關的多元教育資源,抓住國家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的契機,以文化為切入點,與香港、澳門的高?;蚋綄俳虒W醫(yī)院展開緊密合作,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深人了解和體驗護理文化的機會,建立開放的溝通環(huán)境,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視,鼓勵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建立學習小組,共同探討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深化對護理多元文化的理解,為未來的職業(yè)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以明確職業(yè)自標,增強職業(yè)自信。
3.3.2 優(yōu)化護理文化教育形式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護理文化教育形式 49.67% (149/300)為純理論; 33.06% 護理本科生認為學習氛圍需改善; 31.40% 護理本科生認為教育形式需多元化。建議結合理論教學、實踐操作、社團活動和臨床實踐等多種教育形式,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偏好;并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增加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互動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興趣。安力彬等18的研究指出,將課程思政和專業(yè)文化深度融合是保障護理本科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的關鍵,采用多種形式的教育方法,如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床邊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影視片段導人教學法和陶冶式教學法等,讓學生形成更積極的專業(yè)自我概念和職業(yè)認同感。文稀等[19的研究指出,采取多形式文化教育模式,如開展讀書會議、朗誦等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楊國輝等20的研究在護理本科生的教學方式中運用情景模擬法和案例教學法,結果發(fā)現(xiàn)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其更好地體驗文化認同感。孫景賢等[21]的研究構建同伴、教師、學院的多元支持網(wǎng)絡,結果發(fā)現(xiàn)可使學生更快熟悉本專業(yè)文化,積極面對及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增強專業(yè)歸屬感和自信心。
3.3.3 加強護理文化宣傳和情感教育
護理本科生的認知、情感和行為相互影響,環(huán)境和經(jīng)歷也會影響其認知、情感和行為[22]??赏ㄟ^舉辦展覽、文化節(jié)等活動加大護理文化的宣傳和普及,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邀請護理行業(yè)的優(yōu)秀代表分享成功經(jīng)驗,通過情感教育、職業(yè)規(guī)劃指導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護理文化感知,讓護生對護理文化有更直觀、生動的認知,從學習中感受到護理文化的魅力,加深對護理文化元素的了解以及對醫(yī)護人員在新時代背景下職業(yè)使命的理解。有助于塑造護理本科生的價值觀、擔當意識和愛國情懷[23-24],對增強其對護理文化的認同與自信起重要作用[25-26],不僅有助于學生樹立與護理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相一致的價值觀[27-28];且有助于學生將職業(yè)價值觀與日后的臨床工作融會貫通,提高護理質(zhì)量,保障醫(yī)療護理安全[29-30]。
4小結
本研究對廣東省6所高校的護理本科生展開了橫斷面調(diào)查,結果顯示護理本科生的護理文化自信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護理教育管理者應積極開展理論、社團和臨床實踐多形式相結合的護理文化教育模式,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和途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情緒、認知和行為全面發(fā)力,通過改善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護生喜愛、了解和支持護理文化教育,以提升其護理文化自信水平。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樣選取研究對象和自我評價方式仍有一定局限性,可能產(chǎn)生一定偏倚。
未來研究可以擴大樣本量,采用分層隨機抽樣以增加樣本代表性,并結合多種評價方式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或開展長期跟蹤研究,以觀察不同階段護生護理文化自信的變化趨勢。
參考文獻:
[1]中華護理學會.樹立文化自信提升學會軟實力——中華護理學會確立核心文化要素[EB/OL].(2020-05-18)[2023-12-31].http://www.zhhlxh.org.cn/cnaWebcn/article/2792-1.
[2]習近平.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EB/OL].(2022-10-16)[2023-12-31].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16/content_5718819.htm.
[3]王磊,金姬,丁永霞,等.“大醫(yī)精誠愛心仁術\"辦學理念的哲學思考[J].護理研究,2023,37(1):1-4.
[4]史瑞芬,周瑾,姜小鷹.從中國護理發(fā)展史看護理專業(yè)的歷史文化自信[J].中華護理雜志,2023,58(16):1940-1945.
[5]章雪玲,劉春玲,王媛,等.護理本科生本專業(yè)文化自信心理體驗的質(zhì)性研究[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23,29(5):623-627.
[6]趙亞鋒.多元文化視野下的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yǎng)——評《文化覺醒與文化自信: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J].中國教育學刊,2023(3):142.
[7]BRAITHWAITEJ,HERKESJ,LUDLOWK,etal.Associationbetween organizational and workplace cultures,and patient outcomes:systematic re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Quality in HealthCare,2021,33(1):mzaa150.
[8]倪平,陳京立,劉娜.護理研究中量性研究的樣本量估計[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4):378-380.
[9]方積乾.生物醫(yī)學研究的統(tǒng)計方法[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283-301.
[10]章雪玲,劉春玲,代思迪,等.護理文化自信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4,40(12):899-904.
[11]劉文靜,陳麗霞.實習護生職業(yè)認同現(xiàn)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福建醫(yī)藥雜志,2022,44(6):151-153.
[12]HULTSJO S,BACHRACH-LINDSTROMM,SAFIPOURJ,et al.\"Cultural awareness requires more than theoretical education\"--nursing students'experiences[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19,39:73-79.
[13] JEFFREYS M R.Evidence-based updates and universal utility ofJeffreys' cultural competence and confidence framework for nursingeducation (and beyond)through TIME[J].Annual Review ofNursing Research,2018,37:43-117.
[14]LIU Y M,HOU Y C.Effect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ching onlearning satisfaction,self-confidence level and learning performance inthe nursing students[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O21,55:103128.
[15]王志穩(wěn),劉聰穎,吳雪.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護理研究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23,20(1):19-23.
[16]KUKUIU K,KORUKCU O,OZDEMIR Y,et al.Self-confidence,gender andacademic achievement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students[J].Journalof PsychiatricandMental Health Nursing,2013,20(4):330-335.
[17]PAPASTAVROUE,DIMITRIADOU M,TSANGARIH,et al.Nursing students'satisfaction of the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aresearchstudy[J].BMCNursing,2O16,15:44.
[18]安力彬,李小花,岳彤,等.《護理學類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指南》解讀[J].中華護理教育,2023,20(1):10-14.
[19]文稀,楊兮或,王亞玲,等.護理人文關懷課程思政設計與實踐探究[J].中華護理教育,2023,20(1):39-43.
[20]楊國輝,周明瑤,朱怡婷,等.本科護理學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的范圍綜述[J].中華護理教育,2022,19(9):847-852.
[21]孫景賢,王愛紅,劉月仙,等.護理專業(yè)學生專業(yè)認同建構體驗質(zhì)性研究的系統(tǒng)評價[J].中華護理教育,2022,19(4):331-338
[22] 樊永仙.認知行為理論視角下外語課程思政效能提升路徑研究[JJ.中州大學學報,2022,39(2):103-107.
[23]黃芳,楊艷霞,易國萍,等.護理學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實踐[J].護理學雜志,2021,36(12):73-75.
[24]王洋,王美鑫,王艷華,等.傳承護理職業(yè)精神提升護理文化自信—護理學基礎課程思政建設探索[J].高教學刊,2022,8(26):189-192.
[25]顧紅亮.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變化和新趨勢[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2(10):3-7.
[26]HEXQ,CHENPY,WUJT,etal.Deep learning-based teachingstrategiesof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coursesunderthebackground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O21,12:731166.
[27]ZHAO XY,ZHANG JL.The analysis of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college students[J].Frontiers inPsychology,2021,12:610409.
[28] MCHAN K,JOHNSTON-TAYLOR E,PISCOPO B,et al.Nursing valuesand moral identity in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2022,39:171-176.
[29] 楊曉錚.將文化自信融入高校課程思政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0(53):91-93.
[30] GREEN G.Examining professional values among nursing studentsduring education:a comparative study[J].Nursing Forum,2O20,55(4):589-594.
(收稿日期:2024-11-26;修回日期:2025-05-27)
(本文編輯 趙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