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班會,因其形式靈活、短小精悍的特性,成為我開展德育工作的得力工具。在實踐中,我總結出開展微班會的“5分鐘模塊化結構”,具體分為4個步驟: ① 一分鐘視覺沖擊一—迅速吸引學生注意力,聚焦問題; ② 兩分鐘思辨活動—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原因和解決方法; ③ 一分半鐘價值澄清一—幫助學生明確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④ 半分鐘行動承諾一鼓勵學生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一天,我還未進入教室,一陣激烈的爭吵聲便傳入耳中。我趕忙走進去,看到平日里形影不離的小宇和小軒正漲紅著臉,怒目圓睜地對峙著。經了解,原來是小宇未經小軒同意,私自拿走了小軒視為珍寶的漫畫書。小軒發(fā)現自己心愛的漫畫書不翼而飛,焦急萬分,當看到小宇拿著時,頓時感到自己未被尊重,兩人因此發(fā)生了激烈爭執(zhí)。
在班級生活中,這類因小事引發(fā)的同學矛盾并不罕見。孩子們正處于自我意識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對個人物品的所有權和他人的尊重有著強烈的訴求,但他們溝通和處理問題的方式還不夠成熟,容易產生人際沖突。鑒于此,我決定以這一突發(fā)事件為切入點,開展一場主題為“友誼的小船不能說翻就翻”的微班會。
一分鐘視覺沖擊,聚焦問題
在微班會開始前一分鐘內,教師通過展示引人注目的事件、圖片、視頻或故事等,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
微班會伊始,我走上講臺,沒有直接批評小宇和小軒,而是展示了一張圖片 -一艘紙船在海浪中搖晃,船上的兩個小人正互相推揉,船身已經傾斜,眼看就要翻倒。
我問:“同學們,你們看看這張圖,這艘小船上的兩個人如果繼續(xù)爭吵,結果會怎樣?”
孩子們紛紛回答:“船會翻!”“兩個人都要掉進水里!\"“他們得停下來,不然就完蛋了!”
我點頭說:“沒錯,友誼就像這艘小船,如果我們只顧著爭吵,不懂得互相理解和尊重,小船就會翻。”
這時,全班同學的自光都聚焦到了小宇和小軒身上。他倆低著頭,情緒已經比爭吵時緩和了一些。
為了強化感染力,我指著圖片展開生動描述:“大家仔細看,這兩個小人同乘小船,本可以共賞沿途風景,愜意前行??墒乾F在,他們因為一點矛盾就互不相讓,用力地推揉對方。你們瞧,船已經搖搖晃晃,隨時都可能被海浪吞沒。友誼何嘗不是如此?一旦被憤怒和誤解占據,就會變得脆弱不堪?!?/p>
同時,我仔細觀察同學們的反應,有的同學皺著眉頭,一臉擔憂地看著圖片;有的則忍不住小聲和旁邊的同學討論。這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具有感染力的引導,成功地將學生的注意力聚焦到眼前的問題上,為后續(xù)環(huán)節(jié)奠定了基礎。
通過展示這張富有寓意的圖片,我巧妙地避開直接批評小宇和小軒,防止他們產生抵觸情緒。畫面甫一呈現,便牢牢抓住了孩子們的目光,他們自然而然地開始思考友誼與沖突之間的關系。這種思考不僅激發(fā)了他們解決問題的動力,還喚醒了他們守護友誼的責任感。
兩分鐘思辨活動,解析沖突
在接下來的兩分鐘里,教師組織學生圍繞事件展開討論。通過引導學生分享想法,剖析事件的原因與潛在后果,推動學生深入思考。我拋出幾個問題,讓孩子們分組討論。
1.如果你是小軒,發(fā)現朋友沒打招呼就拿走自己的東西,你會怎么想?
2.你認為小宇為什么直接拿走小軒的書?
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3.作為旁觀者,你們覺得應該怎么幫助他們和好?
討論過程中,孩子們積極發(fā)言。
“如果我是小軒,我會覺得朋友不尊重我,會很生氣。”
“小宇可能太想看那本書了,但他應該先征求小軒的同意,而不是直接拿。”
“我們可以提醒他們冷靜下來,坐下來好好說話,別讓小事影響友情。\"
在孩子們分組討論時,我穿梭于各個小組之間,傾聽他們的想法,適時給予引導。有的小組討論得十分激烈,出現了不同觀點。比如,有的同學認為小軒生氣是因為那本漫畫書可能對他有特殊的意義;還有同學指出,除了未經允許拿走書,小宇歸還書的時間也可能是引發(fā)矛盾的關鍵因素。
我讓小宇和小軒也說說自己的想法。小宇低聲說:“我就是一時手快,想著我們倆的關系這么好,他肯定愿意借,就沒打招呼直接拿了?!毙≤幬卣f:“那可是我最喜歡的書,就算我們關系再好,你總得先問問我吧!”
當小宇和小軒分享自己的想法時,我注意到其他同學都在認真聽。這種面對面的交流不僅讓沖突雙方有了表達自己的機會,也讓其他同學更了解事情的全貌。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通過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站在小宇和小軒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深刻認識到了沖突產生的根源在于缺乏溝通。同時,在探討和解方案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同理心得到有效培養(yǎng),這對他們今后處理人際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分半鐘價值引導
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總結和引導,幫助學生明晰價值觀,明確行為準則。
我總結:“友誼是珍貴的,但再好的朋友也難免有摩擦,關鍵是我們如何溝通并化解矛盾。今天的事情告訴我們,第一,借東西前要先征求對方的同意,不能擅自拿走。如果小宇先說‘小軒,我能借你的漫畫書看看嗎’,兩個人可能就不會爭吵。第二,學會控制情緒。生氣時先深呼吸,冷靜下來,別讓一時沖動破壞珍貴的友誼?!?/p>
緊接著,我出示《友誼守則》,組織全班同學一起朗讀:1.尊重朋友,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2.有話好好說,不隨便發(fā)脾氣。3.遇到矛盾,先冷靜,再溝通。
為了讓這些準則更易于理解、深入人心,我結合生活實例講解。比如,之前班上有同學未經允許使用他人文具,引發(fā)對方不滿,最后真誠道兼與溝通才化解矛盾。我還分享了自己小時候的經歷,當我和朋友發(fā)生爭執(zhí)后,正是因為及時冷靜下來并坦誠交流,才解決了問題,并讓友誼更加深厚。
通過簡潔明了的《友誼守則》和具體的事例,學生深刻理解了好朋友的相處之道。
半分鐘行動承諾
在微班會的最后半分鐘,教師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價值觀落實到日常行為中,通過承諾強化他們的責任意識。
我笑著提議:“小宇和小軒,你們握個手吧,讓友誼的小船穩(wěn)穩(wěn)前行。\"小宇率先伸出手,語氣誠懇地說:“對不起,我不該直接拿你的書,以后我會先問你的?!毙≤幓匚招∮畹氖?,不好意思地笑著說:“我也不該發(fā)脾氣,應該有話好好說?!?/p>
全班立刻響起掌聲。我趁熱打鐵:“其他同學也可以想一想,自己有沒有類似的問題?從今天起,我們都要當好小船長,不讓友誼的小船輕易翻倒!”
我讓每個同學靜下心來,反思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是否也曾忽略溝通、情緒激動,鼓勵他們課后主動向朋友敞開心扉,化解潛在矛盾。我還提議:“大家不妨在筆記本上寫下友誼承諾,讓它時刻提醒自己珍惜這份情誼,踐行《友誼守則》。\"有的同學寫道:“我承諾,以后拿朋友的東西一定先征得他的同意。\"有的則寫道:“我承諾,學會控制情緒,不因為小事和朋友吵架?!?/p>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作為沖突當事人的小宇和小軒不僅和解了,還做出具體承諾,為全班同學樹立了榜樣。
這次微班會雖然只有5分鐘,但效果明顯。小宇和小軒后來成了班里的“調解小能手”。其他同學受此影響,更加注重與朋友之間的溝通,班級形成了互幫互助、和諧友愛的良好氛圍。
“5分鐘模塊化結構”高效精準,各模塊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一次次的微班會中,學生不斷提升自我認知,塑造健全人格。未來,我將繼續(xù)發(fā)揮這一方法的優(yōu)勢,深入挖掘微班會的育人價值,為學生成長與班級發(fā)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浙江省湖州市織里鎮(zhèn)晟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