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路過有著“東海水晶甲天下”美譽(yù)的東??h,這座位于的蘇北縣城因為出產(chǎn)水晶而被不少人熟知。當(dāng)時正值響午,我肚子有些餓了,抬眼正好發(fā)現(xiàn)一個做煎餅的攤子。還未等我開口,有個人便上前說:“給我溺張煎餅。”“溺”煎餅?這個詞我從未聽說過,懷著好奇心,我也上前要了一份這樣的煎餅。
塌煎餅的是一位中年女士,她把所有的用具和食材都放在一輛帶著棚子的電動三輪車上,里面用木板隔成了上下兩層。木板上面擺著七八個塑料盒子,里面裝著切好的白菜、芹菜等七八種菜蔬;木板下面并排放著兩只炭爐子,每個爐子上面都有一只荷葉般的螯子。
女?dāng)傊魅〕鲆粋€不銹鋼盆后問我:“你要什么菜?”我挑了幾樣平時愛吃的菜蔬,只見她在其中加入作料,時而用筷子攪拌,時而用手上下巔動,直到菜蔬和作料完全混勻。接著,她把不銹鋼盆里的菜蔬嘩啦一下倒在鏊子上,然后像在鐵鍋里炒菜一樣用鏟子不停地翻炒。待這些菜蔬炒得差不多了,女?dāng)傊骶蛯蓮埡扇~大小的煎餅蓋在菜蔬上,然后左手?jǐn)傞_輕扶著煎餅,右手則鏟起菜蔬,轉(zhuǎn)眼間煎餅和菜蔬就翻了個個兒。女?dāng)傊鞯膭幼魇致槔?,就跟變戲法似的。這時煎餅還沒有溺好,女?dāng)傊饔帜脕硪粡埣屣炆w在菜蔬上,用鏟子不停地拍,然后又像之前一樣把鏊子上的煎餅翻了個個兒,直到兩面都變得焦黃,這個過程也許就是“溺”吧。
煎餅?zāi)绾煤?,女?dāng)傊鲗⑵湟徽蹫槎?,因為里面的菜有很多,所以折疊起來后看上去鼓鼓的、圓圓的,就跟小枕頭似的。女?dāng)傊髡f,還有一種叫“揭蓋”的吃法,不是將溺好的煎餅從中間切斷,而是將卷著菜蔬的煎餅平攤開來,把菜蔬一分為二,這樣吃起來更脆、更香。
后來,我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東海一帶的溺煎餅是用石磨帶水將淘凈的玉米、小麥、雜糧、山芋干等磨成糊之后,在一米左右直徑的生鐵鏊子上烙熟的。蒲松齡曾寫過一篇《煎餅賦》,文中做煎餅的材料與工序與東海一帶十分相近。因工具及做法獨特,溺煎餅制作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成為東海知名的地方特色小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