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5)18-0069-03
【班會背景】
剛?cè)胄5母咭粚W生所面臨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都會發(fā)生較大變化,對其適應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在初中時學業(yè)優(yōu)異的學生,是老師關(guān)注的中心、同學羨慕的對象,但升入重點高中后,很多同學“光環(huán)不再”,可能會變成班級的“小透明”。面對這些變化,部分學生可能會感到不適應,隨之產(chǎn)生緊張、焦慮、逃避等心理。對于高中生在適應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需要及時幫助他們調(diào)整,因此召開以“樂對變化擁抱未來”為主題的班會,引導學生調(diào)整心態(tài),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
【班會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意識到適應新環(huán)境需要時間,適應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困難是正常的,也是每個人面對變化的必經(jīng)之路。2.情感目標:通過活動讓學生意識到面對變化需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適應,善于利用身邊的資源,積極尋找解決之道。3.行為目標:能將課堂上所生成的感受和想法遷移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面對學習生活中的難題以積極思維面對。
【班會準備】
1.學生準備:筆。
2.教師準備:準備班會PPT、超過學生人數(shù)的彩色小卡片、抽獎箱。
【班會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活動體驗,引出主題
首先進行熱身活動 南轅北轍。
師:我會說一些動作口令,大家聽到□令后要快速做出跟口令相反的動作,如:老師說向左轉(zhuǎn)一同學們向右轉(zhuǎn)、老師說舉右手—同學們舉左手、老師說抬頭同學們低頭、老師說起立一同學們坐下。
活動中教師要一邊大聲隨機喊動作□令,一邊觀察學生的完成情況,尤其注意游戲中出錯的同學。
師:剛才的游戲體驗讓你們有哪些感受和想法?請大家說一說(如果沒有學生主動說,就請游戲中出錯的同學說一說)。
生1:我平時習慣了根據(jù)口令做相應的動作,讓做相反的動作一下子沒反應過來,練習一會兒就感覺好多了。
生2:我特別害怕自己做錯,游戲中就比較緊張,結(jié)果越緊張越容易出錯。
師:做錯了對你來說可能意味著什么?
生2:別人都做對而我做錯的話會感覺比較尷尬。
師:大家剛才注意到他做錯了嗎?
生:沒有。
師:剛才大家都在專注自己的動作,都沒注意到,即使有人注意到你做錯了也沒關(guān)系,每個人都可能會出錯,只要多加練習就會越來越熟練。
師:我注意到,剛開始出錯的同學比較多,練習一會兒后,大家就都越來越熟練了。我們的大腦對聽指令做相應動作這個模式非常熟悉,對聽指令做相反動作這個新的模式相對比較陌生,大腦需要通過不斷練習逐漸適應。我們每個人在適應新的環(huán)境時也是一樣,需要時間不斷地調(diào)整,大家目前在新環(huán)境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是很正常的,需要用平常心來看待。今天的班會課我們一起來談談適應這個話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有所體悟,意識到適應環(huán)境需要時間來不斷調(diào)整,不要因為眼前的困難否定自己,陷入負面情緒的沼澤。
環(huán)節(jié)二:同伴互助,經(jīng)驗共享
師:請大家根據(jù)自己目前的適應情況在1\~10之間為自己打分,1分代表非常不適應,10分代表非常適應。教室最前面的位置代表數(shù)字1,最后面的位置代表數(shù)字10,打完分后按照分數(shù)從小到大的順序快速站在教室相應的位置。
師:請打分比較低的同學談一談自己目前感到不適應的地方。
生3:我是住校生,最不適應的就是宿舍同學太“卷”,每天晚上我睡覺的時候其他人還在學習,早上起床一睜眼發(fā)現(xiàn)他們都不在宿舍了,對此我感到恐慌,感覺自己被別人落下了。
師:針對這位同學的困擾,有沒有同學愿意回應一下?
生4:上了高中后,身邊的“卷王”確實特別多,我座位周圍的同學都特別“卷”,學習都非常好,我的應對方式就是告訴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jié)奏,找到適合自己的節(jié)奏才最重要,而不是一味跟別人比學習時長。我送你一句話:“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共勉。
師:感謝這個同學的回應!還有同學愿意談一下自己目前不適應的地方嗎?
生5:我感覺高中理科難度很大,尤其是物理上課像是聽天書,現(xiàn)在特別害怕上物理課。
師:哪位同學愿意回應一下這位同學的困惑?
生6:我物理學得也不好,反正我已經(jīng)想好了,到時候選科的時候我就選歷史,這樣我就不會總想著物理要學多好,學的時候就沒有那么大心理壓力了。
生7:我認識的好多同學在暑假時就把數(shù)學、物理提前學了一遍,現(xiàn)在相當于學第二遍,肯定學起來輕松,太難的不會,就先從簡單的入手,慢慢來,學會的就會越來越多,也可以多去問問物理老師,請教一下物理的學習方法。
師:還有同學想談一談嗎?
生8:我覺得上了高中后,最難適應的就是每天有很多作業(yè),晚上睡得晚,導致白天特別困,腦子總會混混沌沌的,每天上課聽課效率特別低。
師:這個同學的困惑很有代表性,哪位同學有好的經(jīng)驗?
生9:高中科目多,作業(yè)多,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事實,我的做法就是抓住白天的碎片時間完成一部分作業(yè),晚上回家就能輕松一些。另外就是要適當運動,我每天放學后都會先去操場跑幾圈,換換腦子,晚上寫作業(yè)就感覺沒那么困了。
師:剛才幾位同學都談了自己進入高中后遇到的難題和困擾,班上的熱心同學也分享了自己的經(jīng)驗和做法,為剛才熱心回應的同學點贊。通過分享,我們可以看到,在適應的過程中,并不只有你一個人會遇到難題。進入新的環(huán)境后,很多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所以遇到困難不可怕,我們要始終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自己目前遇到的這些困難都是暫時的,我們可以多向別的同學請教,也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積極探尋問題的解決之道。
設計意圖:通過社會計量,可以直觀地了解學生目前的適應情況。讓在適應中遇到困難的學生分享自己的困惑,讓適應良好的同學分享經(jīng)驗,答疑解惑,在同伴互助中打開思路,積極尋求當前問題的解決辦法。
環(huán)節(jié)三:活動分享,啟發(fā)思考
師:每人在卡片上寫一個自己在高中學習生活中最不愿意遇到的難題或挑戰(zhàn)。
教師等學生寫好之后,讓所有學生把卡片放進投票箱里,然后再從投票箱里抽一張卡片作為送給自己的“禮物”,面對這份不受歡迎的“禮物”,必須在卡片的問題下面寫:謝謝你送給我這個“禮物”,然后寫出這個“禮物”可以賦予自己的正面意義或價值。
寫完之后,請一些學生分享自己卡片上的內(nèi)容。
生10:我拿到的卡片上寫的是:期中考試成績班級倒數(shù)。我的回答是:謝謝你送給我這個“禮物”,讓我在以后的考試中進步空間更大了。
生11:我的卡片上寫的是:臉上長了很多青春痘。我的回答是:謝謝你送給我這個“禮物”,這是在提醒我自己還很年輕。
生12:我拿的卡片上寫的問題是:交不到朋友。我寫的是:謝謝你送給我這個“禮物”,那我就把心思都用在學習上,享受這份孤獨。
生13:我的卡片上寫的問題是:遇到不喜歡的老師。我的回答是:謝謝你送給我這個“禮物”,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目前喜歡的老師。
師:同學們都收到了自己不喜歡的“禮物”,剛才分享的幾位同學都說得很精彩,讓我感受到大家面對問題的智慧,通過這個活動對你們有什么啟發(fā)呢?
生14:我覺得積極的思維方式很重要,今天的活動讓我們看到每一件不好的事情背后其實也可能有好的方面,關(guān)鍵在于用怎樣的心態(tài)去看待。
生15: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不受歡迎的“禮物”中寫的事情,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逃避問題,可能問題會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如果都能像大家剛才說的那樣去面對問題,反而會有助于我們解決問題。
師:很好,這兩位同學都提到了積極看待問題的重要性,在同學們的分享中,我也看到了每個人都擁有化“不好”為“好”的能力,能從每一份不受歡迎的“禮物”中看到它所帶給我們的正面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都會遇到不受歡迎的事,希望大家能將今天班會課中展現(xiàn)出的化“不好”為“好”的能力延續(xù)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樂對變化,這樣才能在高中的學習和生活中迎難而上,擁抱更美好的未來。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借助不受歡迎的“禮物”活動,激發(fā)學生面對困難和難題時的正向思維,通過學生的分享和感悟,讓學生意識到,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是在所難免的,重要的是學會換個思維,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
【班會反思】
本節(jié)班會課經(jīng)過精心準備和具體實施,學生參與度高,基本實現(xiàn)了預期的育人目標,班會效果良好。班會亮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班會亮點
1.主題鮮明,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本次班會主題是關(guān)于學校適應的,對于剛?cè)雽W不久的高一學生而言,在適應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非常需要老師及時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班會緊緊圍繞適應這個主題,層層遞進,旨在讓學生明白適應需要時間,面對適應中出現(xiàn)的困難要積極面對,只有樂對變化,才能擁抱未來。
2.通過心理活動體驗,啟發(fā)學生思考
體驗比教師單純地講道理更能打動學生,本節(jié)班會課通過三個心理活動,動靜結(jié)合,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注重活動后的探討與反思,激發(fā)學生在活動中的思考。在“南轅北轍”這個活動中,學生能夠意識到面對變化,適應需要時間,不要輕易否定自己;在“同伴互助”這個活動中,借助同伴的力量為適應中出現(xiàn)各種困難的學生建言獻策;在不受歡迎的“禮物”這個活動中,讓學生看到自身擁有的資源,意識到積極思維的重要性,從而能將班會課上的領悟遷移到現(xiàn)實學習生活中。
(二)不足之處
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比較關(guān)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很多學生在這個年齡階段變得內(nèi)斂,不喜歡在公眾場合發(fā)言,分享欲不是很強烈,而本次班會課需要學生分享的環(huán)節(jié)較多,這既對班級學生提出了較高的期望,也對班會教師的控場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對班級學生的整體情況有較多的了解,了解平時有哪些學生課堂發(fā)言比較活躍,避免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