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蜜花的學(xué)名叫鼠曲草,或者叫鼠麴草,別名清明菜、絨毛草、佛耳草,為菊科植物,常長于山間、田野地頭和路邊小徑,總是一叢叢的,葉子嫩綠、小花鮮黃。
在我的家鄉(xiāng),祭祀常備的供品中就有一種用水蜜花做成的粑粑,已成為我家鄉(xiāng)特有的風(fēng)味食物,也是我最愛吃的。
我的童年時期是在鄉(xiāng)下度過的。春天到來后,農(nóng)村的大地上長滿了水蜜花,母親就會采摘一些回來做水蜜花粑粑。母親先將水蜜花擇凈、洗好,放在清水中浸泡一陣兒,撈出瀝干后剁成碎末。然后加入適量的水錘爛成漿狀,再按比例添加糯米粉和砂糖,攪拌均勻后揉成光滑的面團。接著將面團分成小劑子,分別揉成一個個圓球后再壓成餅狀。最后用芭蕉葉或竹筍殼包裹住餅坯,放在大鐵鍋的篾搭子上蒸熟。每當一股誘人的香味幾從大鐵鍋里飄出來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問燒火的母親:“熟了嗎?可以吃了嗎?”“別急,還沒熟呢!”母親總是不理會我的焦急,直接回絕我。于是,我就催母親往灶里多添些柴,她笑笑說:“蒸水蜜花粑粑是個技術(shù)活,火候的控制很關(guān)鍵,否則會出現(xiàn)夾生或過度蒸煮的情況,慢慢等著吧?!?/p>
失望的我不忍離去,便守在母親旁邊。又過了一會兒,母親高興地對我說:“行了,熟了?!蹦赣H把鍋蓋掀開,只見水蜜花粑粑顏色翠綠,散發(fā)著誘人的光澤,深吸一口,還能聞到一股清新的香氣。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簡單吹了吹就放進嘴里咬了一口,甜甜的、糯糯的、香香的,嚼勁十足且不粘牙,我吃完一個又吃一個。母親瞧著我的貪吃勁兒,怕我噎著、撐著,不斷提醒我說:“哈寶崽,水蜜花粑粑吃多了會消化不良,到時候該難受了?!蔽覍τ谀赣H的提醒卻置之不理,一邊像饞貓似的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邊連連點頭說:“好呷!真是好呷!”
后來我們?nèi)野徇M了城里,我就很少吃到水蜜花粑粑了,特別想吃時,母親便去郊外田地里采摘一些水蜜花回來做。等我成家后,雖然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市場上的食品也是五花八門,但我卻仍然惦念著水蜜花粑粑。幸運的是,我的妻子也喜歡呷水蜜花粑粑,并且會做砂糖餡、芝麻餡、蜜棗餡、臘肉餡、豆類餡等各種口味的。尤其是她做的油煎水蜜花粑粑,拌上香蔥、姜末、干辣椒等調(diào)料一起吃,別有一番風(fēng)味,讓人百吃不厭。
如今,每到水蜜花盛開的時候,我都要吃上一回水蜜花粑粑,不光是因為貪戀它的味道,更是為了回憶逝去的那些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