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水河谷香氣馥郁的釀酒車間里,凝視鋪滿晾堂地面的褐紅高梁,呼吸酒甑里卷騰而起的氤氳蒸汽,很容易生出脫離時間的奇特感。因為這種恢宏而又精致的勞作,會將人深深帶入這方山水,不知不覺中,被帶入者的感官也靈動起來,隨節(jié)氣律動,而時針過于微弱的聲響,便被置于腦后了。4月就滿86歲的季克良,對這里的釀酒車間再熟悉不過,60年相看不厭,更發(fā)現(xiàn)原來“勞動”這個詞所指代的,其實有形,其實深情。
和大地精神同步的人
少有人像季克良這樣,耄耋之年越發(fā)忙成陀螺。1月21日之前的20天里,因春節(jié)臨近,茅臺各子公司活動頻繁。茅臺的多數(shù)活動都少不了要邀他出席。已經(jīng)86歲高齡的季克良進廠區(qū)、走遵義、赴貴陽、飛北京任他天南地北,總是身板筆直,濃密銀發(fā)下眼神清亮。
除了左耳聽力有點下降,其他一切都好。
看見記者,這位“80后”臉上浮出些許歉意開口:“我只有一個小時?!?/p>
60分鐘后,又有一個活動等待他趕去出席。
過了年,還是一樣的忙碌。2月14日,季克良站在講臺上,面對數(shù)不清的年輕面孔,緩緩打開他的“酒道”:“茅臺酒的工藝,是茅臺人適應(yīng)四季變化,結(jié)合自然特點,科學、合理改進的偉大創(chuàng)造,不是外來的?!?/p>
17日,他打電話去糾正一個后輩發(fā)在微信公眾號上的文章中的錯誤。
19日,季克良已經(jīng)身在深圳,和朋友交流品酒心得。
同一時間,茅臺釀酒車間里,15日開始第二輪次的釀酒生產(chǎn)。季克良去了制酒三十一車間。這是才投入生產(chǎn)不久的嶄新廠房,季克良尤其掛念,從下沙開始,每個輪次都要去看看才放心。三十一車間1班酒師楊啟強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得老爺子耳提面命。平平淡淡一句話,往往就是要害所在。
沒有一個地方,讓季克良像在釀酒車間里那么渾身舒暢,隨手拎起木掀就干了起來,造沙的動作,標準如教科書,舒展、好看。
“沙”是茅臺人對于高梁的別稱。造沙輪次,經(jīng)過開水浸潤后的“生沙”,將與下沙輪次的“熟沙”拌和。
“他對工藝太熟了,只要看一下,檢查一下酒糟,就知道這個酒糟發(fā)酵的狀態(tài),能出多少酒”,茅臺酒制酒25車間主任王崇玉感慨。
一年又一年,季克良在茅臺釀酒車間里備受尊重,不僅僅是因為擔任過茅臺的當家人,更是因為爐火純青的勞動技藝。
茅臺釀酒車間的勞作很特別,遠比田野耕作的個人揮汗如雨要宏大,也沒有現(xiàn)代工業(yè)重金屬感帶來的困惑。晾堂門窗開,門外青山如黛,門內(nèi)酒香彌散,發(fā)酵的高粱隨著锨子跳舞,悠遠的匠心和精密的科技手搭著手,壯實的釀酒人和靈動的微生物肩并著肩。
紀伯倫的詩句“你們勞作,故能與大地和大地的精神同步”,在茅臺釀酒車間,是無需深思就能感知的唯物論。
2015年季克良辦理退休。這是延長了五次之后的結(jié)果。
實際上還是退而未休。2018年季克良加入茅臺工藝技術(shù)攻關(guān)小組,2022年又被返聘為釀造技術(shù)導師。
至于參加各種活動,更是“家常便飯”
2021年11月8日,“貴州茅臺輝煌70年”慶祝大會現(xiàn)場,一場特別的茅臺主題展覽在茅臺會議中心二樓舉行,季克良現(xiàn)場為茅臺生產(chǎn)、科技人員當起“解說員”,“茅臺故事”隨隨便便就講了一個半小時。
2022年4月2日晚,茅臺集團舉行主題為“善行茅臺感恩思源”的“壬寅年清明感恩大典”。活動前一天,季克良受命出發(fā),奔波300余公里,赴云南省鎮(zhèn)雄縣赤水河源頭,取水而歸。
1995 年季克良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當年,和我一起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的茅臺酒廠同事,是一個叫吳中鼎的人?!奔究肆既匀挥浀卯斈甑募毠?jié)。
2024年3月20日,“知行合一,釀造極致”季克良從業(yè)六十年學術(shù)研討會暨《茅臺酒釀造技術(shù)原理與實踐》發(fā)布會在茅臺舉行。
選擇在茅臺集團召開2024年度科技創(chuàng)新大會之日,發(fā)布《茅臺酒釀造技術(shù)原理與實踐》,不難看出,這本書濃縮了季克良一生的心血。耗時兩年精心編著的專著,是茅臺工藝與科技實踐的珍貴呈現(xiàn)。
仿佛至愛將品嘗果實
季克良保存的已然發(fā)舊的工作證上,清楚寫著,參加工作的時間是1964年9月。
初見茅臺的情景,烙印在季克良的記憶里。“沒進廠區(qū)大門就看到雞、狗、鴨鵝,說實話不像個廠的樣子。好在食堂有飯有菜,記得第一頓吃的是板栗紅燒肉,就是只能端著碗站著吃?!?/p>
女朋友徐英和季克良一起來報到。當天晚上,分別住進廠里的招待所,睡到半夜,聽到住在隔壁的徐英大喊“抓小偷”,跳起來打開門就沖過去抓人,什么也沒抓到。
“當時廠里的劉廠長還沒休息,聽說了馬上趕來安慰我們,一方面和其他女員工商量,讓徐英同志和單身女工住到二樓一間房間,讓她有安全感。
再不久,我放在枕頭下的飯票被人偷走,班組的同志、機關(guān)同志都來關(guān)心我,有的送飯票,有的支持糧票,有的送來紅薯等食物。”越是真正的勞動者,越是真正的熱愛生命之人。人與人之間的善意,乃至于人和世界之間的善意,最能在辛勤勞作中醞釀、沉淀,散發(fā)讓人驚訝的香氣。
季克良還記得1970年在車間勞動,勞動強度很大,要起糟、背糟、掏糟、上甑、下甑,還要甩糟、攤晾、翻掀、收糟、上堆“我那時很瘦,只有107斤,從沒干過這樣大強度的體力勞動,起不動糟,開始每天下來總是筋疲力盡,經(jīng)常從梯子上摔下?!?/p>
更驚險的是有一次不小心摔下了窖坑,腿部受傷,在床上整整躺了一周。
“再之后,工友放糟到我的背筧時,總是輕輕地放,還要用木楦輕輕地勾一下,防止后仰翻倒。
安排工作時,也盡量安排我做輕一點的活?!?/p>
季克良用六十年的時光,見證茅臺從原生態(tài)工坊,成長為全球一流烈酒品牌,如今木锨的锨把都改用碳纖維來制造??此谱兓淮蟮牧捞?,實則脫胎換骨,季克良自己的汗水也在其中。在這個勞動者看來,躬身勞作,退而不休,“是最好的安排?!?/p>
1月21日,甲辰龍年農(nóng)歷臘月二十二日。近8年來,每到這一天,季克良都會留在家里,兒子和女兒也會從外地趕回仁懷,與父親團聚,更要紀念離開了8年的母親徐英。
在這一天,一個勞動者,凝視畫像,那是相濡以沫58年的另一個勞動者。
“帶著深情播種,帶著喜悅收獲,仿佛你的至愛將品嘗果實?!奔o伯倫寫下這詩句時,不會想到,和他不在同一片時空的某人,將這虛幻的詩句,化作了真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