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正成為白酒角逐全球市場的“超車點”。
來自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1-11月中國白酒出口額TOP10的國家和地區(qū)中,東南亞市場占據(jù)了多個席位,包括新加坡、泰國、緬甸、老撾、越南等。其中,對老撾、新加坡、越南的出口額同比增長108. 45% ,44. 69% 、 40.45% 。
頭部酒企紛紛于此深耕。2025年,茅臺計劃打造三個國際樣板市場,其中之一是新加坡;洋河的“夢之藍手工班·全球行”從東南亞啟航,首站選擇馬來西亞;西鳳酒授權丁丁商城在東南亞5國(柬埔寨、泰國、老撾、越南、緬甸)的代理權,以柬埔寨為中心向東南亞市場輻射…
王小海來自,去年頻繁從貴州往返東南亞各國,調研當?shù)匕拙剖袌觥K⒁獾?,泰國商超在售賣紅星二鍋頭和汾酒,新加坡的便利店里可以買到瀘州老窖和江小白,印度尼西亞的專賣店里也把茅臺和郎酒擺在顯眼位置。
據(jù)介紹,計劃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打造三個模板市場。這一戰(zhàn)略遵循的仍然是頭部酒企的經(jīng)驗:慢慢培育種子用戶,再做市場推廣,直到產(chǎn)生復購評估成本。
滿足海外華人需求無疑是白酒的基本盤。
據(jù)悉,印度尼西亞擁有約1000萬華人群體,新加坡華人人口超過400萬,馬來西亞華人約700萬。
白酒破圈的最難考題之一,是文化敘事的標準化。
21世紀初,茅臺俄羅斯經(jīng)銷商張小窩和趙衛(wèi)星剛開始在俄羅斯推廣茅臺酒時,發(fā)現(xiàn)茅臺、五糧液等白酒被簡單稱作“中國大米酒”和“中國伏特加”。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中正式將中國白酒的英文名字更改為“ChineseBaijiu”后,中國白酒在國際市場有了標準且官方的稱謂。這意味白酒文化傳播進入全新航道。
張炸力從事白酒國際化相關業(yè)務近40年,他認為,白酒出?,F(xiàn)階段的另一大瓶頸是關稅,“一瓶飛天茅臺疊加關稅、消費稅等層層加碼,在美國市場要賣到400美金,在歐洲市場也高達300多歐元?!?/p>
2022年,由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簽署的《區(qū)域全面經(jīng)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egional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正式生效。這為中國白酒出海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機遇:通過逐步取消或降低成員國之間的關稅,為中國白酒出口到東南亞市場提供更低的關稅成本。
頭部酒企持續(xù)擴大經(jīng)銷網(wǎng)絡,王小海正在服務的中小酒企,也努力跟隨,打通出口渠道:確保所出口的產(chǎn)品合規(guī),尋找合作者或者申請酒牌。對于中小酒企“出海”,王小海有信心,在東南亞,他感受到中小酒企和腰部酒企其實站在同一起跑線,重新競爭市場。
這意味著國內早已排定位次的白酒品牌榜,在新市場里很可能被改寫。
仁懷市茅臺鎮(zhèn)酒業(yè)公司董事長調研后發(fā)現(xiàn),東南亞目前對白酒品牌認知度不高,口味和文化傾向也不明顯。他希望通過贊助或舉辦賽事來提升品牌知名度,根據(jù)消費者的需求調整口感和風味,進而在當?shù)卦O立白酒文化展示和體驗中心。
因為是全新的市場空間,白酒企業(yè)也面臨著知識產(chǎn)權保護領域的新挑戰(zhàn)。
貴州省律師行業(yè)黨委副書記、貴州省律師協(xié)會會長白敏提醒酒企,要建立專利保護體系、完善地理標志保護體系、設立貴州白酒海外維權中心。
“對于中小酒企而言,‘出?!且豁楅L期投入,至少要做好5至10年的準備。”王小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