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I207.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0768(2025)02-0014-09
“孤老”一詞,在明清小說戲曲中多次出現(xiàn),而其含義卻不盡相同。進而言之,這些小說戲曲作品的作者是怎樣運用“孤老”的概念進行文學性表述的?“孤老\"所標志的人物又體現(xiàn)了一些什么樣的人際關(guān)系?“孤老\"這一概念來自何處?它又是怎樣體現(xiàn)戲曲與小說之雙向互動的?這些,正是本文力圖解決的問題。
一、此\"孤老\"并非孤寡老人
“孤老”一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的含義是非常復雜的。結(jié)合工具書的解釋,我們來看看“孤老究竟有哪些釋義。
第一,孤獨無依的老人。
這種解釋,在古籍中多有體現(xiàn),如:“高麗既降,詔仁貴率兵二萬人與劉仁軌于平壤留守,仍授右威衛(wèi)大將軍,封平陽郡公,兼檢校安東都護。移理新城,撫恤孤老。\"(《舊唐書·薛仁貴傳》)[1]“再會諸侯,令曰:養(yǎng)孤老,食常疾,收孤寡。\"(《管子·幼官》)[2]“唐冀州封丘縣,有老母姓李,年七十,無子孤老,唯有奴婢兩人?!保ā短綇V記》卷一百九)[3]
第二,商販、賣藝人稱主顧或幫閑稱主家。
這種解釋,多見于明清通俗小說,如:“唐牛兒道:‘我喉急了,要尋孤老。一地里不見他。‘眾人道:‘你的孤老是誰?’唐牛幾道:‘便是縣里宋押司。'\"(《水滸傳》第二十一回)[4]27I“小人有個孤老萬俟大官人,他正月便訂下我們,說中元節(jié)必要到他府上。如今沒奈何,只好去參拜他?!保ā妒幙苤尽返诎耸幕兀5]\"魏臨川笑道:‘你猜我在哪家。'崔氏說道:‘你的孤老甚多,叫我從哪里猜起。\"\"(《五美緣》第十四回)[6]74
第三,舊指女子所私之人,如嫖客、姘夫或做外宅所事的男子,甚至還包括男風所事之對象。
元代就有這種用法,如湯式【南呂一枝花】《子弟每心寄青樓愛人》云:“恁如今模樣正嬌,年紀兒又小,則不如覓個知心俊孤老?!盵7]1514此后,明清小說戲曲中這種用法屢屢可見。例如:“[副凈]我里非別,乃孤老院里個頭兒?!保ā独追逅返谑觯8此處所謂“孤老院”,其實也是一個有歧義的詞語。一般情況下,應該理解為國家給孤寡老人設(shè)立的“養(yǎng)老院”,如:“寡孤獨廢疾者,宜設(shè)孤老院,給衣糧以為養(yǎng)。\"(《元史·劉秉忠傳》)[9《雷峰塔》中這個“副凈\"扮演的家伙,他所說的“孤老院”似乎不像“養(yǎng)老院”,而更像“收容站”。但在有的戲劇作品中,“孤老院\"卻明明白白指的是妓院:“[沙唱哩羅嚏介]淳于兄。孤老院耍。[生]貧子行處,怎生好去?[沙]不是。是婊子鋪。\"(《南柯夢記》第六出)[10]24此處,錢南揚先生注曰:“‘孤老’,謂娼妓,近代吳中猶有此語[10]26。既然“孤老\"謂“娼妓”,那么,孤老院當然就可以指代妓院了。但在更多的明清小說戲曲、甚至民間小曲俗唱作品中,“孤老\"卻指的是嫖客或作為暖味的兩性關(guān)系之男方的代名詞。聊舉數(shù)例:
這柳翠每日清閑自在,學不出好樣兒。見鄰妓 家有孤老來住,他心中歡喜,也去門首賣俏,引惹 子弟們來觀看。眉來眼去,漸漸來家宿歇。(《喻世 明言·月明和尚度柳翠》)[11]464
這時候漢口有個做窯姐的,名字叫做愛珠,姿色甚是平常,生意也不興旺。自從那日瞿耐庵破例跟著朋友吃花酒,因為他沒有局帶,有個朋友就把愛珠薦給與他。愛珠生意本來清淡,好容易弄到這個孤老,豈有不巴結(jié)之理。(《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十九回)[12]
二姐說:“孤老婊子玩耍罷,誰著你彈給我聽!”(《聊齋俚曲集·增補幸云曲》第十六回)[13]780
東也困,西也眠,算來孤老足三千。常言道三 世修來難得一處宿,小阿奴奴是九千世修來結(jié)個 緣。(《山歌》卷四《多》)[14]332
前三例,可知明代話本小說、清代章回小說以及俚曲、民歌中“孤老\"都用作“嫖客\"的意思,惟最后一例含義有些模糊,但至少也指的是不正常兩性關(guān)系中的男方。甚至在有些小說作者看來,利用“孤老\"身份,還可以施行騙術(shù),成為“籠絡(luò)衍院之一笑\"者:
妓家嘗是騙人,輕者喪家,重者喪身,未嘗有被人騙者;況花不如高抬身價,選揀孤老,其騙人財尤難計算。豈知有陳全之術(shù),又有神出鬼沒者乎!賠人賠驢,悔無及矣。此雖陳全之不羈,亦足供籠絡(luò)衍院之一笑云。(《杜騙新書》第十三類按語)[15]82
上述而外,在明代戲曲中,“孤老\"還有一些特殊用法,有時甚至可以代指東床快婿,如明傳奇《金雀記》中就有這樣的描寫:“[凈]罷罷。井王孫家有眼色。留了古往今來天下有名的一個標致孤老。\"(《金雀記》第七出)[6]但在通常情況下,“孤老”一詞的用法主要是上述三大類。本文重點所講的就是其中第三類,而此類“孤老\"最為常用的意義就是“嫖客”。
二、作為嫖客的“孤老\"與妓女及其“潛規(guī)則”
如上所述,“孤老”在明清小說戲曲中表述得最多的含義就是“嫖客”。那么,孤老和妓女之間的交往最通常的是一種什么情景呢?簡單而言,赤裸裸的錢色交易。下面這段話說得頗為透徹:
譬如青樓妓者,來往的孤老,那一個不贈他幾句山盟海誓,無一個不待他似膝如膠,那段恩情,比夫婦更勝十倍。豈知貓兒哭鼠,無非是假慈悲,哄錢的法兒,使人迷而不悟,陷入其網(wǎng)!大則喪身,小則破家,直至知覺,悔之晚矣!(《枕上晨鐘》第一回)[17]
然而,孤老與妓女之間也并非簡單的花錢買色的關(guān)系,更多情況下他們的交易是通過妓院來完成的。而妓院中的妓女是沒有人身自由的,她們只是妓院的搖錢樹。
奴家王大姐是也。開個門戶在此。天,一個孤老不見,幾個長官撞的來。(《牡丹亭》第五十二出)[18]
列位在上,咱這門戶人家,一日沒客,一日便坐下許多的債,加五六借了衙院本錢,討了粉頭,本利分文不怕你少的。不消說,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那件不靠這碗水里來?你守著一個孤老,妝王八酣兒,不肯接客,咱拼這根皮鞭斷送了你!(《貪欣誤》第二回)[19]
因為妓院培養(yǎng)一個妓女花費甚巨,故而,老希望加倍從妓女身上賺回來。這首先得提高妓女的綜合水平。如某些小說中所寫:“明日煙花巷有孤老會,眾妓家皆到勾魂院賭賽,熱鬧非凡。\"(《明月臺》第九回)[20]當然,這還得妓女配合,以賺錢為目的抓住孤老。妓女不從,便是威脅、利誘一起上。尤其是對于《貪欣誤》中所描寫的那種“用情專一”而忘了賺錢初衷的妓女,老當然要“皮鞭斷送”了。不過,碰到性情倔強的妓女,老有時也會些許讓步:“錢貴自別了鐘生,一個客也不接,只說有病。郝氏強了她幾回,她執(zhí)定不肯。因沒有大出手的孤老,郝氏也容忍了過去?!保ā豆猛浴返谖寤兀21]271在威逼利誘之下,妓女與孤老的關(guān)系一般會兩極分化,一種是站在妓院立場上與老聯(lián)手榨取孤老錢財?shù)?,一種是站在孤老這邊與妓院抗爭,最終贖身跟隨孤老而去的。如:“[小丑]待我說來。從古無情的李亞仙,跟娘就走。多情的鄭元和,見父不生。妝扮了卑田院小乞幾的前身,打斷了孤老院老兒的后代?!保ā断嗨甲V》第六折,《盛明雜劇》二集)[22]這里所說的李亞仙,就是根據(jù)唐人傳奇小說《李娃傳》中的李娃改造而成的戲劇人物。李娃先是跟著老算計孤老,后來又贖身從良。元雜劇《李亞仙詩酒曲江池》則弱化了前者而強化了后者,使李亞仙成為有別于李娃的一個新的人物形象。然而,無論如何,妓女與妓院的奴役與反抗的矛盾始終是存在的,如果妓院發(fā)生危機,最終結(jié)局則必然是鳥獸散,如:“兩年之間,將吾愛陶這些囊橐家私,弄個罄盡。院中粉頭,也有贖身的,也有隨著孤老逃的,倒去了四個。”(《石點頭》第八卷)23在這種狀況下,孤老對于妓女的脫離,妓院一般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作用。
以上所舉,都是一般意義上孤老與妓家之關(guān)系。然而,根據(jù)明清小說戲曲的描寫,孤老和妓女之間,或曰嫖客和妓院之間是有很多明確規(guī)定或潛規(guī)則的。
看那玉仙時已醉得動不得了,鐵化有心算計他,如何容他就睡?服了春藥,安心捉弄他一場。翻來覆去,弄個不歇。婊子被孤老接了來,可攔阻得他不弄?只得任他翻騰,直到四鼓方住。(《姑妄言》第二回)[21]87
當孤老擁有對妓女的一定時間的兩性關(guān)系的控制權(quán)之后,妓女必須絕對服從孤老,因為作為弱勢一方的女人,她已經(jīng)被物化了,成為商品,成為孤老泄欲的器具。誠如《金云翹傳》中淪為妓女的王翠翹《哭皇天》所云:“人未眠時不敢睡,人如睡熟莫虛驚。既要留心怕他怪,又要留心防他行?!傈S口臭何處避,疾病瘡痍誰敢憎。若是微有推卻意,打打罵罵無已停?!保ǖ谑换兀24]再看一例:
慶云日:“此牙的是禮部公子所贈,旁刻有號。凡孤老所賜,惟銀得用。若簪鈿諸玩物,須存留之。后日有會,問及即在,方表不忘之意,故不敢轉(zhuǎn)贈于人。此銀扇墜,乃預打造,以回答人者,旁鑄有妾名,故愿相贈也?!睎|溪受之而歸。(《杜騙新書》第二十四類)[15]175
可見,孤老贈給妓女的私房表記是不能輕易轉(zhuǎn)送他人的。之所以如此,是為了向孤老表示真心,下次好見面。這是妓女的商業(yè)手段之一。再如:
月娘道:“大不正則小不敬。母狗不掉尾,公狗不上身。大凡還是女人心邪,若是那正氣的,誰敢犯他!”四個唱的都笑道:“娘說的是。就是俺里邊唱的,接了孤老的朋友還使不的,休說外頭人家?!保ā督鹌棵贰返谄呤兀25]1211
在妓女與某一個孤老長期相好,或作為“定點\"孤老買了“月票\"的情況下,這個妓女就不能同時接待其他孤老了,就連“孤老的朋友\"都“使不的”。在《金瓶梅》中,就曾經(jīng)描寫西門慶因為自己包占的妓女接待了其他孤老而帶人大打出手的片段。
還有一些細小的規(guī)定,在妓院中也是很講究的:“說不了,長官托著一個雕漆八角桶盤,送兩杯茶來。你道三個人如何止得兩杯茶?這原來是娼家的忌諱。孤老到時,婊子再不肯陪茶的。\"(《鼓掌絕塵》第三十三回)[26]
三、兩種“極品孤老”
上述而外,嫖客中間還有兩種“極品\"孤老。
原來妓家有這個規(guī)矩,初次破瓜的,叫做梳攏孤老;若替他把身價還了兒,由他自在接客,無拘無管,這叫做贖身孤老。但是贖身孤老要歇時,別的客只索讓他,十夜五夜,不論宿錢。后來若要娶他進門,別不費財禮。(《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27]473
“梳攏孤老\"和“贖身孤老\"可以說是妓女青樓生活真正的起點和終點?!笆釘n”,其實就是占有某一妓女的初夜權(quán);“贖身”,就是占有某一妓女的終身權(quán)。這兩方面的例子在中國古代小說戲曲作品中屢屢可見。如《桃花扇》中的侯方域就是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梳攏孤老”,而妓女的被梳攏又叫“上頭”。且看他們\"新婚\"第二天妓院打雜保兒的一段說白:“胡鬧,胡鬧!昨日香姐上頭,亂了半夜;今日早起,又要刷馬桶,倒溺壺,忙個不了。那些孤老、表子,還不知摟到幾時哩?!保ā短一ㄉ取返谄叱觯28]《金瓶梅》中,也有“梳攏\"的描寫:
緊著西門慶要梳籠這女子,又被應伯爵、謝希大兩個一力攘掇,就上了道兒。次日使小廝往家去,拿五十兩銀子,段鋪內(nèi)討四件衣裳,要梳籠桂姐。(第十一回))[25]177
李桂姐既被西門慶梳柅,隨后又包占,于是,西門慶就成為李桂姐的“特約\"孤老了。這也就無怪乎應伯爵有以下一說了:“可見的俺們只是白嚼你家孤老,就還不起個東道?”(第十二回)[25]183至于“贖身孤老”,在古代小說中描寫更多,尤其在“三言\"之中,時時可見他們這些“至誠種\"或“負心漢”的身影。值得指出的是,有時候,有權(quán)有勢者還可以用\"贖身\"的最佳結(jié)局—“從良\"來利誘妓女去為自己辦事。
柳爺卻又搗他搗兒,說道:“吳紅蓮,假如你受了我的差遣,卻又不依從我所言,當?shù)煤巫??\"紅蓮道:“準欺官藐法論,賤人就該死罪。”柳爺?shù)溃骸拔液湍阒v白了,去動得人來,重賞銀一百兩,著你從良,任你跟得意的孤老;動不得人,重重有罪?!保ā度龑毺O(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九十二回)[29]
更有甚者,也有妓女上當受騙,盼望“極品孤老\"來為其贖身好去從良,卻不料落得個有苦說不出的下場。
穆瓊瓊拿著不一兩月就從良,接待這些人,也都懶散,倒因此惹了幾場氣。卻日復一日,如何得個董文甫來。著保兒去訪,并沒個消息。去求簽問卜,或好或歹,都不靈驗。望孤老是說得出的,貼孤老望他來贖身,是說不出的。只有暗中垂淚,靜里長吁。(《醉醒石》第十三回)[30]
更多的時候,妓女想有孤老替其贖身,進而從良嫁人,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首先,有這種想法的妓女往往遭人調(diào)侃打趣:“幼青笑道:‘你這個丑婦到方丈里頭參起禪來,大約嫌這個臉子沒人歡喜,所以要懺懺來生,修了美人樣兒,嫁個好孤老呢。'\"(《海上塵天影》第二十七章)[31]436這雖然是行令時的玩笑語,但反映的卻是妓院中的實情。其次,也是更重要的,要想從良,得有錢有人。錢是贖身的錢,人是從良的“良人”,更多的是由孤老變成的良人。
原來他自有個孤老,喚做倘都軍,與他相處五年。小桃一心要嫁他,爭奈倘都軍沒錢,因此還接客。(《清平山堂話本·曹伯明錯勘贓記》)[32]
鷦子聽了,老大的不愿意。說道:“你要從良,老身是有本錢的。仗著你吃飯,我不是容易。請師傅教你彈唱,黑家白日習演風情,揀好的與你穿戴,百事兒扶侍你,好容易才出了馬,梳籠了。就是天天接客,也不是你一個人掙得錢。茶葉炭蠟,吃食酒果,那個不得我操心。到晚來你們歡樂,點著燈,我還算帳呢。你想想,幾年的功夫,花了多少錢。說得這樣容易?死了心罷。還得十年,搭著幾個好孤老,好生陪伴,掙得銀錢足數(shù),本利還家,再作道理?!保ā缎∑嫠嶂尽返诰呕兀33]
上一例只是籠統(tǒng)地說孤老無錢替心愛的妓女贖身,下一例則詳細說明了妓女被梳攏的過程和從良的艱難。而這兩方面,都與梳柅孤老或贖身孤老脫不了干系。
四、嫖客之外,“孤老”在性關(guān)系描寫中的其他含義
“嫖客”而外,在明清小說戲曲作品中“孤老”還可指女子的姘夫、奸夫。
老漢道:“勸你吃虧些罷!那雌兒不是好惹的。他是二郎廟里廟官孫神通的親表子。惹毒了他,對孤老說了,就把妖術(shù)禁你,你卻奈何他不得!\"(《醒世恒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34]259
張茂實惟恐當真做了忘八,看看打成人命。張茂實的母親說道:“‘拿賊拿贓,拿奸拿雙。'你又不曾捉住他的孤老,你活活的打殺了媳婦,這是要償命的!”(《醒世姻緣傳》第六十二回)[35]894
弄得個花子虛清門凈戶,當?shù)氖遣灰X的忘八,接的是倒賠錢的孤老。氣了個陰癥傷寒,茶不來水不去,下不得床來,才知道貼盡了奸夫,一口氣絕了來也。(《續(xù)金瓶梅》第四十五回)[36]438
不一時走到大堂,提起鼓錘,“咚咚咚\"打了三下,把那看堂的驚醒起來,罵道:“王八羔子,想是媽媽房里抓著了孤老了,大清早起就來擊鼓?!保ā段迕谰墶返谄呤兀6]318
有的時候,“孤老\"的含義有點兒模糊,指的是介于“嫖客\"“姘夫\"之間的“私窠子\"男人,女方也就是后人所謂“暗娼”:
原來這人家是隱名的娼妓,又叫做“私窠子”,是不當官吃衣飯的。家中別無生意,只靠這一本帳。此時胖婦人年紀約近五旬,孤老來得少了,恰好得女兒來接代,也不當斷這樣行業(yè),索性大做了。(《喻世明言·新橋市韓五賣春情》)[11]7]1
那個魁姐在風塵之中,怎得這樣標致幫襯的孤老?每日三錢宿錢,衣服在外,飲食豐腴,有甚不足?(《醒世姻緣傳》第六十一回)[35]881
后來沒奈何,立了一個兒子,替他討了一個童養(yǎng)媳婦,長到十六歲,卻出落得十分人才,自此孤老就走破了門檻。(《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37]
還有一種情況,“孤老\"指的是養(yǎng)外宅者。用今天的話講,就是“二奶\"對包養(yǎng)自己的男人的稱謂。如《水滸傳》中的金翠蓮就是這樣稱呼趙員外的:
金老道:“恩人在上,自從得恩人救了,隨路望北來,撞見一個京師古鄰,來這里做買賣,就帶老漢父子兩口兒到這里。虧殺了他,就與老漢女兒做媒,結(jié)交此間一個大財主趙員外,養(yǎng)做外宅,衣食豐足,皆出于恩人。我女兒常常對他孤老說提轄大恩。\"(《水滸傳》第四回)[4]51-52
當然,“孤老”最含糊的意義是泛指與女子相好或關(guān)系微妙的男人。這方面的例子就更多了:
【尾】曉行藏知起倒翻身跳出鴛鴦社,能進退識高低大步?jīng)_開狼虎穴。暗想人兒性薄劣,再休寄陷郎君的緘貼。賺孤老的話啜,則今番辭了鶯花路兒也。(無名氏【南呂】一枝花《盼望》)[7]1812
到明日,閨女屋里拿出孤老來,待不也說是自家哩?(《醒世姻緣傳》第五十二回)[35]755
香兒道:“但去不妨,只不可貪戀著野孤老多遲日子?!保ā读痔m香》第二十八回)[38]
今竹思寬死將兩月,不經(jīng)此道了,心中時刻如有所失。意欲還要相與個老孤老,無奈白發(fā)蒼蒼,皺紋滿面。(《姑妄言》第二十四回)[21]1242-1243
你道這般一個濫桃淫貨,他的行徑,那個不知?明水一鎮(zhèn)的人倒有一半是他的孤老。(《醒世姻緣傳》第七十三回)[35]1040
只是要點化這個女子,去做個瑤他的素娥,不要做個勾欄的紅粉。不想道這個女子交有幾個知趣的孤老,罕希甚么窮酸的秀才?(《飛劍記》第十一回)[39]
此時已是七八月秋天了,暖了酒,自斟自飲,吃得半醉,把被重熏了,在炕上不便,床上重鋪鋪席,就像小娘兒迎接孤老的,又像自己填進個新郎的。(《巫夢緣》第二回)[40]
在封建時代,有些民間女藝人的身份與妓女無異,即所謂“倡優(yōu)一體\"者也。這些女藝人也稱情人或霸占自身的男人為“孤老”。
劉絳仙看見女兒溺死,在戲臺之上,捶胸頓足,哭個不了。就翻轉(zhuǎn)面皮來,顧不得孤老、表子相與之情,竟說富翁倚了財勢,逼死他的女兒,要到府縣去告狀。(《連城壁》卷一)[41]
丑驢見生意淡薄,又為老婆有了孤老,且因王府中勢要,怕人心難測,想離此地,遂常時要去。一娘因戀著情人,不肯動身。(《禱機閑評》第五回)[42]48
更為可惡的是,還有一種玩弄男性者也被對方稱為“孤老”。被玩弄的男性有小官、也有幫閑,但更多的是戲子。且看:
那小郎還專會揀孤老哩!如今到是戈腔班的小王,著實不丑,與他不相上下,只消用幾兩銀子在他身上,到也有趣。(《禱機閑評》第四回)[42]41
魯鵬聽了,亦大怒罵道:“反了,反了!而今兔子比誰還大。爺回來即該知照刑部衙門與兵馬司處,把小兔崽子抓了去,再將他園子封鎖,不準唱戲??此哪切┬膼鄣墓吕希杀幼o得著?!保ā独L芳錄》第二十九回)[43]344
劉廣道:“高封這廝,自己年輕時也從男風上得了功名,后來反把他孤老害殺。這等狠心,實是少有?!保ā妒幙苤尽返谄呤呋兀44]
這龍小官見游混公另敘上了少年,冷淡了他。他賭氣把嘴上的胡子捋得干干凈凈,屁股溝子里的毛也拔得光光撻撻,也另相與了個孤老,叫做充好古。(《姑妄言》第七回)[21]367-368
由此可見,在古代通俗文學作品中,“孤老\"并非妓女或出墻紅杏的專利,那些男妓、小官也稱占有自己的人為“孤老”。因此,看見“孤老”一詞,一定得根據(jù)上下文來定義,絕不可貿(mào)然斷之。
五、文學性描寫之一:“孤老”與妓女神情心理面面觀
首先,我們來看孤老們光顧的\"狹邪”土妓群體形象:
只見鈔關(guān)上燈燭明亮,茶館酒館門前,都排列著那般肥麻矮瘦、搽脂抹粉的土妓。也有彈弦子的,也有唱《掛枝兒》的,有趫著腳兒吃瓜子的,有同著光棍小伙打牙撩嘴的,有笑嘻嘻接著孤老進巷去的:挨挨擠擠,倒也熱鬧不過。(《閃電窗》第三回)[45]
掃描過揚州孤老和妓女的整體風光,我們不妨到蘇州再來看他們之間調(diào)笑的特寫鏡頭:“強舍早已到了面前,吃了一驚道:老一,我向來在你個邊走動,卻不曉得你生子一雙干腳?!弦坏溃骸觚斢謥斫狼眨∧呛嗍请p干腳?'強舍道:‘若勿是干腳,那亨就浸漲子一盆?'老一撓起腳來,把水豁了強舍一臉。笑道:‘臭連肩花娘,好意特別送個孤老把你,到弄出多呵水來?!弦坏溃骸?zhèn)€?’即便拭子腳,穿上鞋與那衫子,出來接著?!保ā抖古镩e話》第十則)[46]
然而,在這旖旎風光的背后,隱藏著的往往是劍拔弩張的爭斗或悶香藥酒的陰謀。妓女與孤老之間一個最常見的矛盾便是孤老間的爭風吃醋
須臾,公子到,細卿從容奉茶。敘寒溫訖,公子徑起,欲入內(nèi)游玩。細卿慌忙請止,日:“適有一外親遠來,在內(nèi)留一水飯,恐無處可避也?!惫有θ眨骸肮吕媳闶枪吕希雾毻型庥H也?既是你情人,我生平不吃醋,便請相見何妨。”(《杜騙新書》第七類《引賭騙》)[15]40
見了匡胤與素梅坐著,佯佯不睬,即時心中大怒,開言罵道:“小淫婦,你往常自恃姿容,多端做作,不肯接陪我二爺,只道你守節(jié)到底,甘處空房。怎么改變初心,與那野鳥廝纏?你就倚仗了孤老的勢力,不來迎接我么?”(《飛龍全傳》第二回)[47]
二娘正在分辯,內(nèi)中一人身材高大,貌極惡陋,睜著眼道:“放你娘的屁!我親眼見三個人走進去,不是你家孤老是誰?那三個人衣服華美,人又少年,你巴結(jié)他,將這些巧話來搪塞我們?!闭f著,把二娘一掌。(《繪芳錄》第四回)[43]28
金生指著霞、彩二女道:“你這兩個賤人,藏著你野孤老奴才打我,少不得也死在我手里?!保ā队⒃茐簟返谑寤兀48]
上述第一例是比較“溫柔\"的醋意,而那位公子竟然還說“生平不吃醋”,也算得上是孤老中的“達人秀”了。而下面三例可就沒有那么風流倜,而顯得有些火氣沖天了。甚至一個比一個厲害,一個比一個囂張。就是在這樣的描寫中,作者們寫出了孤老們的千姿首態(tài),大體相同中的大不相同。
漂亮的妓女能勾起孤老們爭風吃醋,有時候也會出現(xiàn)里外不是人的難堪,但姿色平平甚至頗為丑陋的妓女則有另外的苦衷。請看妓女春兒的自我解嘲:
[丑]姐姐!春兒生得奇哉,模樣眼絆嘴歪,除 卻金剛帽子,脫卻石人草鞋,三年接得個孤老,昨 宵會合,今日分開。(《玉環(huán)記》第五出)[49]
春兒是接不到孤老的悲哀,但如果是接到了令人惡心的孤老,另一種悲哀也就在所難免?!独m(xù)金瓶梅》中一位不知道“巢窩里拿犯孤老的手段”的妓女銀瓶是這樣表達其厭惡心理的:“看他那個臉彈子,生砢煞人。一個嘴唇,不知多大,常來人臉上,怪毛瞪瞪的,一口蒜氣,到著人惡心半日?!保ǖ诙寤兀36]228 但是,妓女如果碰上一個實心誠意的孤老,那又會引起另一種憂愁:“且說美娘與秦重雖然沒點相干,見他一片誠心,去后好不過意。這一日因害酒,辭了客在家將息。千個萬個孤老都不想,倒把秦重整整的想了一日?!保ā缎咽篮阊浴べu油郎獨占花魁》)[34]57美娘之所以思念秦重,乃是因為他是一個“心疼人的孤老”,而“當今之時,嫖客們比老鼠還奸”。(《綠野仙蹤》第五十回)[50]當然,憂愁最深的還是那些被拐騙進妓院的“花娘”。
莫大姐自從落娼之后,心里常自想道:“我只圖與楊二郎逃出來快活,誰道醉后錯記,卻被郁盛天殺的賺來,賣我在此。而今不知楊二郎怎地在那里?我家里不見了人,又不知怎樣光景?”時常切切于心。有時接著相投的孤老,也略把這些前因說說。只好感傷流淚,那里有人管他這些嘮叨?(《二刻拍案驚奇》卷之三十八)[51]
這里,被拐騙淪落風塵的妓女之悲哀,所謂“相投的孤老\"的冷漠均可見一斑。然而,既有“拐騙”,就有“坑蒙”。有時候,妓女又與孤老合謀設(shè)局,為之蒙騙男風:“燕娘下,與卜生謀道:‘那人已急不過了,可設(shè)長板置墻上,再用竹一根作扶手,誘他過來。暗中仍伏人去其板,相公陡然撞來,彼雖有翅,亦不能飛了。卜生笑摟道:‘我的愛卿,費你的心機,成我的好事,我尋個好孤老來謝你?!保ā秳e有香》第六回)[52]
當然,說到底,老與妓女之間、妓女與妓女之間、妓院與孤老之間的矛盾焦點還是在一個“錢\"字。
又在桌上使勁的拍了兩下,恨恨的道:“這些臭貨,朝魚暮肉把腸子都吃膩了,油都蒙了心了,不知我們這種人家,開著門做什么兒的呢!今日得罪了張,明日得罪了李,不上十朝半月,將幾個有錢的孤老得罪完了,大家喝西風?!保ā独L芳錄》第五十一回)[43]621
[小凈怒介]好端端兩個嫖客,被你惱了去![丑做鬼臉介]是你不會勾搭。連我的孤老都送湯了,倒埋怨我?。ā峨p鶯傳》第五折)[53]
那廂見余爾陳出手也慢,料他必是前去后空,拿不出。定想著要討了他,就不肯用錢。在小娟的面前,紅著臉兒發(fā)話道:“你自小兒吃穿,拜教你吹彈,也不知費盡了我多少心機,多少錢鈔。如今只待隨著孤老,我看你做什么!我這般人家,說不得一夫一婦,早間送舊,晚上迎新,日里的不算。沒錢王孫公子立刻要他起身,有錢便花子也顧不得!嫁是不嫁的。回復了你的肚腸,莫要捱過了日子,兩相耽誤了,鬧的吵的?!保ā短鞙惽伞返谝换兀54]
妓女、孤老、老,各有其神理,如此寫來,尤其是交織在一起時,煞是好看。
六、文學性描寫之二:“孤老\"及其周邊的絕妙聲口
既然在明清小說戲曲作品中,“孤老”主要指嫖客,我們就首先來看北里平康中諸人物的絕妙聲口:“[貼]這叫做癡客勸主人,惠而不費。[凈]我就對了這一句。[生]怎么對?[凈]衍衒哭孤老,哀而不傷。\"(《繡襦記》第十出)[55]這里,“貼\"扮李亞仙的母,“凈\"扮幫閑樂道德,“生\"扮鄭元和。他們所言,是地地道道的妓院調(diào)笑語言,但他們的對句,出處卻十分高雅?!盎荻毁M”,語出《論語·堯曰》;[56]1370“哀而不傷”,語出《論語·八偷》。[56]198孔夫子泉下有知,恐怕要氣得個發(fā)昏章第十一的。
既有大雅,必有大俗。行院中的老幫閑們能將《論語》俗化而為我所用,街坊中的孤老篾片當然也可以將文人雅號說他個俗不可耐,請看蘭陵笑笑生筆下所寫:“因問:‘老翁尊號?'伯爵道:‘在下號南坡。‘西門慶戲道:‘老先生你不知,他孤老多,到晚夕桶子掇出來,不敢在左近倒,恐怕街坊人罵,教丫頭直掇到大南首縣倉墻底下那里潑去,因起號叫做南潑。'\"(《金瓶梅》第六十七回)[25]1014“南坡\"雅號在這里被混解為“南潑”馬桶,嘻笑聲中,應伯爵不知不覺被西門慶比作低賤的“暗娼”,當然,誰叫低賤的篾片應伯爵要附庸風雅呢?
還是回到青樓中縈繞在“孤老”們耳際的語言,你說它鶯歌燕語也可以,你說它風刀霜劍也不錯,總之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丑]媽媽你放心。我人兒不象樣,到是個雕花匠。只消三言兩句,說得他拱手伏降,今夜就接幾個孤老。[老旦]這丫頭胡說。一個人怎么接幾個?[丑]媽媽,你欠聰明。一個打釘,一個歇客,藏一個在媽媽房裏偷,卻不是三個?(《雙烈記》第三出)[57]
玉姐思想起來,分明是小翠香小翠紅這兩個奴才報他。又罵:“小淫婦,小賤人,你接著得意孤老也好了,怎該來啰咤我?\"(《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27]360
大姐說:“妹妹,你那孤老有王姐夫這一頂網(wǎng)子么?”那二姐心中不悅,說道:“什么網(wǎng)子!是混帳網(wǎng)子!雜毛網(wǎng)子!”(《聊齋俚曲集·增補幸云曲》第二十一回)[13]804-805
老嫗對蘭娘道:“我家全靠你掙錢過日子,那魏官兒是肯使濫錢的,怎么你每事倒與他減省,使我家不得豐足。難道你要嫁他么?”蘭生道:“他是個衙門里人,又不是個富家子弟。哪得肯分外花費的。但是不缺我們的常規(guī)就罷了。待他在我家多相處幾時便好?!眿寖郝犝f大惱道:“你到少了好孤老哩,定要戀著他?”(《警世陰陽夢》第四回)[58]
柔仙道:“韻蘭姊姊定了例,是陽太太吩咐的,過了這個月,大家做住家,不接客了,看你怎樣?五千六千的,只要了來便去賠給孤老。”馬氏更氣了,便要走過來打,說:“我賠給孤老,與你什么相干?天翻地覆,你倒管起我來!”(《海上塵天影》第四十五章)[31]781-782
保兒故意開言往二姑娘說:“如今孫大爺若要有銀子,多付幾兩與我;若沒有銀子,我媽兒做此生意,‘前門迎新,后門送舊’,何能代你白養(yǎng)孤老?”(《清風閘》第四回)[59]
以上,第一例是“院中行妓\"的油嘴滑舌,第二例是當紅妓女的唇槍舌劍,第三例是妓女之間爭風吃醋,第四例是老妓女的針鋒相對,第五例是妓女對老的反唇相譏,第六例是老對孤老敲山震虎的煙花逐客之計,總之都是非常精彩的富有個性化、生活化、行業(yè)化的語言。
不僅妓院中孤老周邊的“聲口”絕妙,就是市井之中男女偷情的孤老和女子之間也是符合各自身份的絕妙“聲口”。
七官道:“你這成精的小油嘴,你到會偷孤老,還說不知道怎樣調(diào)!”秋鴻道:“花子說謊,當真我不知道?!逼吖俚溃骸八嗣紒硌廴?,我也瞧透了。見你娘終日悶恢恢的,我卻甚是憐他。你若肯成就了,我們也是積點陰德?!保ā抖\機閑評》第十四回)[42]173
秀林早被柯爺幾鞭打得滿地亂滾,一面打著一面罵道:“好大膽的狠心淫婦!你瞞著我私下偷漢子,還要與孤老算計我的老性命。你這淫婦的心可狠不狠!”說著又是幾馬鞭子,打得秀林亂哭亂叫,哀求道:“這是賤妾一時該死,被人引誘做錯了事。還念妾代老爺生下一子傳宗接代,饒恕我罷,下次再不敢了?!毙懔终f完,被柯爺一口啐道:“只消你偷孤老一次,我一頂綠帽子就代穩(wěn)了。只怕饒了你,你未必肯饒我。我此刻也不與你多言。”分付家?。骸皩⑦@賤人捆起來!”家丁答應,把秀林捆了,擢在一旁。(《聽月樓》第十六回)[60]
上例是偷情前的“細雨潤物”,下例是事發(fā)后的“雷霆風暴”,但無論如何,孤老及其身邊人群的“聲口”,都是那么切合當時的環(huán)境氣氛和各自的身份處境。不僅小說中的描寫如此精彩,就連小曲兒中也有盼望“所歡之人\"的女子“心聲\"的精彩描繪:“冷清清,獨自在房兒中睡覺。猛聽得是誰人把我門敲,想是我負心的冤家來到。慌忙披衣起,羅裙拴著腰。急急的開門也,呸,又是妹妹的孤老?!保ā稈熘骸ゅe認》)[14]52
七、“孤老”源流:戲曲小說的雙向互動
以上,我們簡單列舉分析了“孤老\"在明清小說戲曲中的文學性表述。進一步的問題在于,孤老這種“東西\"為什么要叫做“孤老\"?據(jù)我們所知,目前主要有兩種解釋:
其一,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嫡:嫡也,從女固聲。《聲類》:嫡,戀惜不能去也。按:今俗謂女所私之人曰孤老,其遺語也?!盵61]這種說法的中心意思是,“孤老”是“嫡\"的遺語,而“嫡”是留戀舍不得的意思,因此,女子稱相好的人為“孤老”。
其二,錢南揚《漢上宦文存·市語匯鈔·引辭》云:“江湖各行各業(yè),為保守其內(nèi)部秘密,往往流行一種特有之語言,非局外人所能了解?!盵62]108 隨后,錢先生輯錄了自宋代到清代“特有之語言\"十一種,其中涉及“孤老\"的有如下幾處:《圓社錦語》有“孤老(老官人)\"[62]112,《綺談市語·君臣門》有“官人(孤老)\"[62]14,《六院匯選江湖方語》有\(zhòng)"孤老(是官人也)\"[62]121,《行院聲嗽·人物》有“官人(孤老)\"[62]125
其實,早在明代,沈德符就曾經(jīng)關(guān)注這一問題,并多次言及,如:“元人云:雜劇中用四人,日末泥色,主引戲分付;日副凈色,主發(fā)喬;曰副末色,主打琿;又或一人裝孤老;而旦獨無管色。\"(《萬歷野獲編》卷二十五)[63]相同的話,又見其《顧曲雜言·戲旦》:“元人云:‘雜劇中用四人,曰末泥色,主;引戲、分付;曰副浄色,發(fā)喬;曰副末色,主打琿;又或一人裝孤老。\"[64]
清代的焦循甚至為這種說法找到更早的證據(jù):“《都城紀勝》云:‘雜劇中先做熟事一段,名曰“艷段”。次做雜劇。或添二人,名曰“裝孤老”?!保ā秳≌f》卷一)[65]但焦循的說法似乎有點小問題,因為今存的《都城紀勝》中這段文字與焦循所說略有差別,而差別處正在“孤老\"之處:
雜劇中,末泥為長,每四人或五人為一場,先做尋常熟事一段,名日艷段;次做正雜劇,通名為兩段。末泥色主張,引戲色分付,副凈色發(fā)喬,副末色打琿,又或添一人裝孤。(《都城紀勝·瓦舍眾伎》)[66]
這里,只有“裝孤”,并無“裝孤老”,不知是焦循記述有誤,還是流傳至今的版本有誤。但無論如何,明代沈德符的說法以及錢南揚的說法卻都是能與焦循的說法相印證的。這種說法的大概意思是:宋、元、明時,人稱“官人\"為“孤老”,后來,又稱“官\"為“孤老”,而在戲劇舞臺上則稱扮演“官員”者為“孤老”。
第一種解釋是從讀音的角度來看的,第二種解釋是從俗語的角度出發(fā)的,我們比較傾向于后一種說法。
如果承認后一種說法,那也就是說,“孤老\"這個概念在文學作品中的運用是始于戲曲舞臺的。當然,本文所謂“戲曲”,其實還包括了散曲甚至民歌俗曲。這一點,從上文的許多例證都可以看出。
再進一步的問題是,根據(jù)以上說法,明清小說中“孤老”一詞的運用是源自戲曲舞臺,而后,小說、戲曲兩類作品在對“孤老\"的描寫方面又發(fā)生了“雙向互動”。本文前面所舉的大量例子實際上都證明了這種雙向互動,由對“孤老\"或褒或貶的正面描寫轉(zhuǎn)而嘲謔之的雙向互動,這里毋庸贅言,但有一點還得強調(diào):在這種雙向互動的過程中,雙方自然會產(chǎn)生很多能量,而其中,我們認為能量之最大者則是勾欄之風的“調(diào)笑”與紙上春臺的“譏諷”。
[丑上]方便人開方便門,菩提枯樹就盤根。雪山見火應須化,水底燈明也要昏。[凈收介]好一個十方普照。[丑]討便宜!我才尋得一個孤老,你就要十方普照。(《玉合記》第六出)[67]
“介侯笑道:‘什么是春影樓?在那里呢?你何故不領(lǐng)我們?nèi)ィ?知三笑道:‘他藏著一個孤老在那里,所以不能給人看?!痋"(《海上塵天影》第二十四章)[31]393
大相公說:“生員不要錢,使他一兩銀子的,就是他娘的一個孤老!\"(《聊齋俚曲集·寒森曲》第二回)[13]194
第一例是明代傳奇戲,寫的是兩個尼姑之間的調(diào)笑。第二例是清代小說,寫的是孤老妓女之間的譏諷。第三個例子是俗曲,則干脆將“孤老\"作為一個賭咒發(fā)誓的噱頭,對之進行諷刺性的描寫了。
參考文獻:
[1]劉珣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2782.
[2]黎翔鳳,管子校注[M].梁運華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04:158.
[3]李昉等.太平廣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1:746.
[4]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
[5]俞萬春.蕩寇志[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213.
[6]無名氏.五美緣[M].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1996.
[7]隋樹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華書局,1964.
[8]方成培.雷峰塔[M]//王季思主編.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977.
[9]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3690.
[10]湯顯祖.南柯夢記[M].錢南揚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11]馮夢龍.喻世明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12]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 : 665.
[13]蒲松齡.聊齋俚曲集[M].濟南:齊魯書社,2018年.
[14]馮夢龍等.明清民歌時調(diào)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5]張應俞.江湖奇聞杜騙新書[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
[16]無心子.金雀記[M]//毛晉編.六十種曲第八冊.北京:中華書局,1958:19.
[17]鴛水獨醒道人.枕上晨鐘[M]//古本小說集成第三輯第2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
[18]湯顯祖.牡丹亭[M].徐朔方,楊笑梅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245.
[19]羅浮散客.貪欣誤[M]//古本小說集成第2輯第1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61-62.
[20]煙水散人.明月臺[M]//古本小說集成第二輯第15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65.
[21]曹去晶.姑妄言[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99.
[22]吳中情奴.相思譜[M]//沈泰輯.盛明雜劇第二集.北京:誦芬室,1925:14.
[23]天然癡叟.石點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08.
[24]青心才人.金云翹傳[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3 : 93.
[25]王汝梅等[M].張竹坡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M].濟南:齊魯書社,1987.
[26]金木散人.鼓掌絕塵[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365.
[27]馮夢龍.警世通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
[28]孔尚任.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50.
[29]羅懋登.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182.
[30]東魯古狂生.醉醒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 204.
[31]鄒弢.海上塵天影[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
[32]洪楩.清平山堂話本[M].譚正璧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07.
[33]訥音居士.小奇酸志[M].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6 :75.
[34]馮夢龍.醒世恒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
[35]西周生.醒世姻緣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6]丁耀亢.金瓶梅續(xù)書三種[M].濟南:齊魯書社,1988.
[37]吳敬梓.儒林外史會校會評本[M].李漢秋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707.
[38]隨緣下士.林蘭香[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217.
[39]鄧志謨.飛劍記[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254.
[40]不題撰人巫夢緣[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3:20.
[41]李漁.連城璧[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17.
[42]不題撰人禱機閑評[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43]西泠野樵.繪芳錄[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44]俞萬春.蕩寇志[M].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113.
[45]酌玄亭主人.閃電窗[M]//苗深等校點.明清稀見小說叢刊.濟南:齊魯書社,1996:201.
[46]艾衲居士.豆棚閑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 115.
[47]東隅逸士.飛龍全傳[M].北京:寶文堂書店,1982年:15.
[48]九容樓主人松云氏.英云夢傳[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289.
[49]楊柔勝.玉環(huán)記[M]/毛晉編.六十種曲第八冊.北京:中華書局,1958:10.
[50]李百川.綠野仙蹤[M]//中國艷情孤本小說第五冊.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424.
[51]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412.
[52]桃園醉花主人.別有香[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1998:122.
[53]幔亭仙史.雙鶯傳[M]/沈泰輯.盛明雜劇第二集.北京:誦芬室,1925:18.
[54]西湖逸史.天湊巧[M]//古本小說集成第三輯第2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5-16.
[55]徐霖.繡襦記[M]//毛晉編.六十種曲第七冊.北京:中華書局,1958:26.
[56]程樹德.論語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90.
[57]張四維.雙烈記[M]/毛晉編.六十種曲第十冊.北京:中華書局,1958:8.
[58]長安道人國清.警世陰陽夢[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19.
[59]佚名.清風閘[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3:34.
[60]不題撰人.聽月樓[M]//古本小說集成第一輯第10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305-306.
[61]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M]//續(xù)修四庫全書·經(jīng)部·小學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01.
[62]錢南揚.漢上宦文存[M].北京:中華書局,2009.
[63]沈德符.萬歷野獲編[M].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8 : 695.
[64]沈德符.顧曲雜言[M]//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四冊.北京:中國戲曲出版社,1959:216.
[65]焦循.劇說[M]//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八冊.北京:中國戲曲出版社,1959:87.
[66]耐得翁.都城紀勝[M].北京:中國商業(yè)出版社,1982:9.
[67]梅鼎祚.玉合記[M]//毛晉編.六十種曲第十冊.北京:中華書局,19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