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岡》是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名著閱讀單元的一篇課文,選自于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施耐庵《水滸傳》的第二十三回,原回目為“橫??げ襁M留賓景陽岡武松打虎”。本文記敘了武松趁著酒性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經過,贊揚了武松豪爽倔強、沉著機智和英勇無畏的性格。課文所在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毒瓣枌芬晃钠^長,文白夾雜,部分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困難,如何讓學生真正理解課文內容,習得學習古典名著的方法呢?批注就是很好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沉浸于文本閱讀中,在一邊閱讀一邊批注的過程中獲得對文本深刻的感受,讓學生得“意”得“言”,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筆者以《景陽岡》為例談談如何借助批注,把學生引向名著閱讀的深處。
一、質疑式批注,引發(fā)思考探究
在閱讀過程中,對詞句、寫法或人物設置產生疑惑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質疑式批注,以便讓學生在后續(xù)閱讀中重點關注這些疑問。質疑式批注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探究,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景陽岡》一課的教學中,在初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質疑式批注的方式將自己閱讀中不理解或者感到困惑的地方做好標記或批注。對于不理解的詞語,如“梢棒\"“篩酒\"“一雙箸\"\"榜文\"\"印信”“氈笠兒”等,可以讓學生在這些詞語下面畫上橫線,便于學生借助工具書理解。對于不理解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在文章的空白處直接寫上自己的困惑。有學生在“滿滿篩一碗酒來”旁邊寫道:“篩酒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篩酒?這酒難道不能直接喝嗎?\"有學生在“吊晴白額大蟲\"旁邊寫道:“這是什么?”隨著閱讀的深入,當學生知道“大蟲”指的是老虎之后,又在旁邊批注道:“為什么把老虎叫作大蟲?”這樣的批注就屬于質疑式批注,可以促進學生的思考探究,為學生進行學習交流提供條件。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質疑式批注,幫助學生發(fā)現自己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或者學習障礙,從而為學生質疑問難或者深入探究學習提供支撐,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感悟式批注,引導深入對話
感悟式批注是指閱讀時把自己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體會感悟和搜集相關資料得來的啟發(fā)與收獲進行記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與文本深人對話,及時寫下自己對文本的理解感悟,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深刻理解。
在《景陽岡》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寫在旁邊。有學生在讀到店家勸說武松不要再喝酒、不要過岡這個地方時在旁邊寫道:“這店家真好,真心替過路人著想。\"有學生在武松的話“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害我性命,卻把大蟲嚇我?\"旁邊寫道:“武松真不識好歹,不知好人心,太多疑了,讓他吃個虧才行?!庇袑W生在武松與老虎打斗的段落旁邊寫道:“老虎好兇猛啊,武松能打過老虎嗎?真替武松擔心。\"有學生在打斗段落旁邊寫道:“武松挺厲害的,不是莽夫,還知道閃,不是一味地進攻,而是保留實力,很聰明,他一定會打敗老虎的!\"就這樣,學生一邊閱讀一邊隨手寫下自己的閱讀感悟,真正與文本展開對話,獲得深刻的學習體驗與感受。
教師鼓勵學生及時寫下自己閱讀時的感受與體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讀懂課文內容,讓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獲得對人物、事件等的深刻感受與體會,使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真正感受到閱讀名著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三、賞析式批注,引導鑒賞語言
賞析式批注一般用來分析文章的表達技巧,著重解決讀懂“怎么寫\"的問題。名著作品中的語言具有典范性,蘊含著作者獨特的表達技巧,教師可指導學生就文本語言精彩處進行賞析式批注,引導學生鑒賞語言,幫助學生習得文本表達的秘妙,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景陽岡》一文在動詞的描寫上極具特色,作者通過一系列生動形象的動作寫出了老虎的兇猛,再現武松打虎時驚心動魄的場面,展現出武松武藝高超、機智勇敢的一面,凸顯了作者深厚的語言功底。教學武松打虎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賞析式批注的形式走進文本,感受動詞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有學生在“按、撲、、搭、掀、剪\"這些表示老虎動作的詞語旁邊寫道:“這句話把老虎的敏捷、迅猛和力大無比寫活了,特別是‘一撲’‘一掀’‘一剪'更能顯示出老虎的兇猛。\"有學生在“閃在青石邊”“閃在大蟲背后”“閃在一邊”這三處關于武松“閃躲\"的地方寫道:“這三個‘閃'字用得好,表明了武松與老虎打斗時是有計策、有智謀的?!边@樣引導學生進行賞析式批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感,提升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
教師從文學鑒賞角度引導學生批注,讓學生在對文本語言的咀嚼品味中真正感受到作者在表達方面的獨特技巧,促進學生對文本語言的感悟,為學生今后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四、評價式批注,促進理解感悟
評價式批注是針對文章的內容、情感、語言特點、人物塑造、表現手法等各個角度寫出自己或褒或貶的評價。在閱讀教學中,不同的學生對課文內容或者人物有著不同的看法,教師鼓勵學生對文章進行評價式批注,能夠促進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理解,提升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能力,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景陽岡》一文中可供學生進行評價式批注的地方有許多,如評價人物、評價語言等。結合本課課后練習,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評價式批注的重點放在對課文中人物形象的評價上。在教師的啟發(fā)與鼓勵下,有學生在結尾處對武松評價道:“武藝高超是武松的優(yōu)點,但是如果與人相處能夠不那么多疑就更好了。\"有學生寫道:“武松多疑,不聽人勸告這一點不好,應該聽取別人的意見?!庇袑W生寫道:“武松有勇有謀,智勇雙全,是個英雄好漢,我很敬佩他!\"有學生寫道:“武松雖然有缺點,但他也有許多優(yōu)點,人無完人,我還是很喜歡他的。\"學生在評價式批注中,從不同角度表達了自己對武松的見解看法,實現了個性化閱讀。
教師以評價式批注的形式引導學生感受武松這個人物形象的特點,能夠幫助學生獲得對武松形象的深刻體驗,讓學生的閱讀不再停留于文本表面,而是在評價式批注中實現深度閱讀,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在名著閱讀中,批注可以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參與者、發(fā)現者,讓學生在潛心批注、分享交流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古典小說的魅力,讓學生享受批注閱讀給自己帶來的全新體驗,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浙江紹興市越城區(qū)皋埠街道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