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閱讀教學而言,隨文隨堂的小練筆無疑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不過,在將寫作融入課堂教學這一過程中,教師怎樣才能以更高效的方式,解決學生有效練筆的問題呢?教師應依循課文選取素材,精準把握時機,幫助學生把課堂練筆和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有機聯(lián)系起來。
一、研讀課文,找準結(jié)合點,做好引導
教材編者在課文后面靈活安排了小練筆,對促進讀寫結(jié)合、由讀學寫具有很好的引領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寫的訓練融入閱讀教學中,將讀寫結(jié)合起來。
課后練筆也叫小練筆,因其“小”不會讓學生感到太大的壓力。教材中的小練筆一般安排在部分精讀課文后面,是介于造句練習和習作表達之間的一種隨文訓練。課后小練筆就是在進行新課教學的過程中,或者在授完新課的基礎上,對本課的閱讀內(nèi)容和習作要素進行充分挖掘,借助課后小練筆以及隨時生成的練筆素材,引導學生表達,有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也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一種途徑。
課堂小練筆任務明確,費時少、節(jié)奏快、負擔輕,能取得較好的效果。課堂小練筆能夠讓學生和文本角色融為一體,打破傳統(tǒng)的固有模式,讓每個學生的閱讀感悟在筆尖流淌。它不僅是對課堂內(nèi)容的回顧和總結(jié),更是一次語言運用的練習。小練筆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習作技能和思維發(fā)展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小練筆,將學到的詞匯、短語、語言形式等知識轉(zhuǎn)化為實際的語言輸出,從而在不斷實踐中提升語用能力。
如《媽媽睡了》一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簡單梳理一下課文:這篇課文中孩子看著熟睡中的媽媽,感受到媽媽的辛苦與勞累。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孩子對熟睡中媽媽的觀察,感受孩子對媽媽滿滿的愛;還可指導學生通過孩子觀察媽媽時的想象,體會媽媽對孩子深深的愛。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朗讀課文,然后找出喜歡的詞語或句子。學生關注到了有特點的詞語搭配,如“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等,接著讓學生仿寫“的眼睛,彎彎的”,學生分享了很多個性迥異的答案,如:柔順、黑亮、卷曲、花白的頭發(fā)等。
學生分享畫出的句子有“明亮的眼睛閉上了,緊緊地閉著;彎彎的眉毛,也在睡覺,睡在媽媽紅潤的臉上”,這句話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這里“睡\"字用得非常恰當,教師可以讓學生仿照這個句子來寫。學生寫出的句子讓人驚喜不已:“漂亮的蝴蝶,也在跳舞,舞動在金黃色的油菜花海里。\"“金黃的銀杏葉,也在跳舞,舞動在寬闊的柏油路上。\"學生畫出的句子還有“窗外,小鳥在唱著歌,風兒在樹葉間散步,發(fā)出沙沙的響聲,可是媽媽全聽不到”,這句話把小鳥和風當作人來寫,也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仿照“小鳥在唱著歌,風兒在樹葉間散步”來寫句子,指導學生去細讀文本,挖掘課文中的讀寫結(jié)合點,從而更好地落實語言運用。
二、挖掘課文,拓展想象力,激發(fā)潛能
想象能力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閱讀能力和習作水平具有關鍵作用。教材中的文本各具特點,為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秼寢屗恕分小八闪撕枚嗷?,累了,乏了,她真該好好睡一覺”,教師可由句中的“好多”一詞引導學生想象媽媽干的活有洗衣服、做飯、拖地等,寫下自己想對媽媽說的話,進行“我想對媽媽說”的練筆。教師再讓學生回家仔細觀察家人,仿照課文的寫作方法寫一寫,感受家人的辛苦。也可以讓學生進行遷移閱讀,如讀過《孟母三遷》后,寫寫媽媽為自己做的事,寫一寫自己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教學完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引導學生通過畫面去想象。假設故事中的小動物在雪地里玩耍,它們發(fā)現(xiàn)了更多有趣的景象如此創(chuàng)造新的角色或情節(jié),從雪地里小動物的創(chuàng)作,拓展到大自然中其他奇妙景象,既讓學生學習了課文,又讓學生對大自然產(chǎn)生了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古詩詞中也有許多激發(fā)想象力的讀寫切入點。如《詠柳》這首古詩描繪了春天里柳樹的婀娜多姿和勃勃生機。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詩句展開豐富的想象。如,教學“碧玉妝成一樹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一棵如同用碧玉裝扮而成的高大柳樹,它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一位優(yōu)雅的仙子。學生在寫柳樹的整體形態(tài)時,就會想象它的樹干是怎樣的挺拔,柳枝是如何的細長。教學“萬條垂下綠絲絳\"時,教師可鼓勵學生想象無數(shù)條輕柔的柳枝如同綠色的絲帶垂落下來,在風中飄拂的情景,之后讓學生描述這些柳枝的動態(tài),它們是如何相互交織,像是在與春風嬉戲。在“二月春風似剪刀\"詩句中,作者由細細的、嫩嫩的柳葉,想到了春風似一把剪刀,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想象:“在你眼里,春風又是什么呢?”也許是一位魔術師,也許是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也許春風是一只鬧鐘,也許是神奇的藝術家學生由此展開的想象極具創(chuàng)造色彩,且充滿靈性。
教學完《鄉(xiāng)下人家》之后,教師可結(jié)合課后小練筆,鼓勵有能力的學生在摘抄的基礎上,聯(lián)想自己眼中的鄉(xiāng)村美景,寫一段自己的所見或所想,再用一句話表達自己的感情。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鄉(xiāng)下人家吃飯的情景,聯(lián)系自己家人一起吃飯的情景進行小練筆。
《慈母情深》一文寫了母親在極其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中辛苦勞作的場景。由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母親在工作之余可能會想些什么,是對家庭的牽掛,還是對未來的期許,之后,讓學生以“母親工作間歇的思緒”為題,寫一段母親的內(nèi)心獨白。在教學到作者拿到錢后,他看到母親疲憊的身影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作者當時內(nèi)心的復雜情感,以及他可能會在心里暗暗發(fā)誓將來要如何報答母親,再以“那一刻,我在心里說”為題,讓學生寫下作者的內(nèi)心獨白。文中像這樣可以發(fā)揮學生想象力的讀寫結(jié)合點還有很多,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想一想生活中自己的父母是怎樣對待自己的,選取生活小事,學習《慈母情深》中有特色的人物外貌、動作的描寫進行練筆。教師這樣合理挖掘課文中的情感點,激發(fā)學生潛能進行練筆,能夠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
教學時教師要以教材為載體,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充分挖掘教材中讀寫結(jié)合的點,并在課堂教學中有效落實,讓學生的習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單位:河南西平縣教育課程與教學發(fā)展中心)
責任編輯 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