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根據(jù)《教育強國建設(shè)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應(yīng)增加實踐教學比重,充分發(fā)揮紅色資源的育人功能,鼓勵學生參加紅色研學之旅。本欄目聚焦研學教育價值,記錄孩子成長足跡,探討如何通過紅色研學傳承革命精神、厚植愛國情懷,并在科技、自然與人文中開闊視野,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成為知行合一的橋梁。我們期待與家長共同見證孩子成長,以腳步丈量山河,以赤心映照時代。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名字如璀璨星辰,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周恩來總理無疑是其中最為耀眼的一顆。他的一生,是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不懈奮斗的一生。他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留下無數(shù)令人敬仰的故事和精神財富。
2023年,我和妻子帶著兒子,開啟了“踏訪先輩足跡,追尋總理精神”之旅。我們居住在天津,帶孩子踏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仿佛翻開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巨著。一幅幅老照片,記錄著周恩來與鄧穎超同志為革命奔波的身影。孩子的眼睛睜得大大的,滿是好奇與崇敬。珍貴的書信展示著二人的深情厚誼,孩子雖不能完全讀懂,但也被真摯的情感打動。
這一年,我們又來到紹興,參觀了“周恩來祖居”;我們還去了淮安,參觀了“周恩來同志故居”“周恩來紀念館”“周恩來童年讀書舊址”。
在“周恩來同志故居”,兒子看到廚房前的兩塊空地,從展牌上了解到:周恩來幼年時,乳母就經(jīng)常帶他到空地上種瓜澆菜,講述春種、秋收等農(nóng)耕知識,培養(yǎng)了他從小熱愛勞動的優(yōu)良品質(zhì)。
從展牌上,兒子還閱讀了周總理小時候的故事——《敬孝學煮臘八粥》。一則短小的生動故事,留在兒子心底的便是“敬孝”。人的成長,潤物無聲的教育遠比簡單說教效果更好,帶給孩子的心靈感悟更為深刻。故事是教育最好的載體,故事中有人物、有情節(jié)、有情感……一則則故事猶如春雨點點,滋潤著孩子的心田。當我們參觀結(jié)束時,看到桌子上擺放著留言簿。兒子拿起筆,寫下了自己的心里話。
最令我難忘的一次游學是2024年帶兒子去沈陽“周恩來同志少年讀書舊址”,這是一所學?!獤|北育才學校。在這所學校的東側(cè),現(xiàn)在依然有學生在上課。在這里,兒子記下了一句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后來,我看到兒子的摘抄本里記的第一句話就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當我們即將結(jié)束游學時,在出口處,看到一枚枚漂亮的印章,有的印章是
以周總理的書法作品為內(nèi)容……我們購買了一本展現(xiàn)紀念館內(nèi)容的小冊子。兒子輕輕地翻開,找準位置,輕輕地蓋章。當我們要離開出口時,兒子又跑到紀念品柜臺,一樣一樣地看著,他想買柜臺里的一本書,那是這所學校編寫的校本課程——《周恩來的小故事》。
兒子喜愛讀書,我和妻子也支持兒子買書、讀書。支付了書費,兒子愛不釋手地看著。接下來,我們準備參觀張氏帥府,可兒子執(zhí)意要看書,不想?yún)⒂^。我示意妻子自己去參觀,我在帥府的院子里找到一處石桌、石凳,兒子靜靜地看著書,我靜靜地陪著兒子。一次游學的經(jīng)歷,讓兒子與一本“偉大”的書相遇。兒子迫不及待地閱讀,我又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絕?
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映入了兒子的眼簾——《走進東關(guān)》《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的五個“不虛度”》……
這真是難忘的游學經(jīng)歷啊!游學是一種貫穿古今的學習方式,游學不僅讓兒子豐富知識、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更讓他走近人生的榜樣。游學以其獨有的魅力,融匯知識、能力、品格培育于一體,成為莘莘學子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關(guān)鍵助力,開啟了一扇通往卓越人生的希望之門。
(作者系天津市南開區(qū)中營小學教師)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