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學習與成長的重要場域,家庭環(huán)境和親子互動會對孩子的學習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人教版語文教材專門設置的“和大人一起讀”欄目,就像一座橋梁,將課堂語文學習與家庭教育巧妙地連接起來。該欄目的文本富有韻律、內(nèi)容生動有趣,特別是親子共讀的形式,有效突破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時空局限,為孩子的語文學習開拓了全新的空間。
那么,在溫馨的親子共讀時光里,家長該怎樣做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使孩子在閱讀中收獲更多?以下是一些實用且富有啟發(fā)性的策略。
定制閱讀路線圖" 引領深度閱讀
“和大人一起讀”活動中,孩子是閱讀主體,家長則是重要的引導者。真正高質(zhì)量的閱讀,離不開積極的思維碰撞。為了讓親子閱讀更有成效,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家長可以在語文教師的指導下,為每一篇文本精心設計“閱讀記錄單”,從確定共讀伙伴、選擇合適的閱讀時間和方式,到巧妙設計討論話題、記錄識字成果,再到客觀地進行閱讀評價,全面規(guī)劃閱讀流程。
同時,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個性特點和閱讀水平,靈活調(diào)整閱讀計劃。比如,對于好奇心強但專注力稍弱的孩子,可以增加有趣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如角色扮演,引導孩子更投入地進行閱讀。這不僅能為孩子的閱讀指明清晰的方向,也能讓家長在陪伴閱讀時更有針對性,切實提升閱讀效果,營造濃厚的家庭閱讀氛圍。
打破書本邊界" 生活處處是課堂
語文源于生活,最終也要回歸生活。將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知識并提升應用能力。家長可以將書中內(nèi)容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充分利用家庭和生活中的各種資源,為孩子創(chuàng)造豐富的學習情境。比如,共讀《陽光》時,家長可選擇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讓孩子先感受拉上窗簾時房間的昏暗,再慢慢拉開窗簾,體驗陽光灑滿房間的瞬間,從而深刻理解文中陽光的溫暖與明亮。學習《剪窗花》后,可鼓勵孩子拿起剪刀和彩紙,嘗試剪窗花,在實踐中感受傳統(tǒng)民俗的獨特魅力。
此外,當孩子讀完《孫悟空打妖怪》,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進一步探索《西游記》的奇妙世界,閱讀低年級版本的經(jīng)典名著,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冒險之旅;學習《狐貍與烏鴉》后,和孩子一起尋找更多精彩的寓言故事,開闊孩子視野,培養(yǎng)他們對這類文體的興趣;讀完《小松鼠找花生》,在周末或假期,帶領孩子走進大自然,尋找春天的足跡,認識各種植物,同時結合課文中的生字,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漢字偏旁的規(guī)律和奧秘。這樣,書本上的知識就不再枯燥,而是在生活中鮮活起來,充分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讓他們懂得“生活處處皆學問”的道理。
賞識激勵成長" 拓展閱讀視野
孩子的內(nèi)心非??释玫娇隙ǎ恳淮喂膭疃际撬麄兦斑M的動力。積極的反饋和激勵,能夠增強孩子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在親子閱讀中,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梢酝ㄟ^閱讀積分、識字記錄、閱讀打卡等有趣的方式,對孩子的閱讀成果進行正面激勵。同時,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用溫暖的語言和關愛的態(tài)度,讓孩子感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從而更加自信地在閱讀的海洋中探索,持續(xù)保持對閱讀的熱情。
“和大人一起讀”欄目的每一篇短文都是一扇窗戶,透過它,孩子可以看到更廣闊的閱讀世界。家長可以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適度進行拓展延伸。例如,當孩子學習了以動物為主題的文章后,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挑選相關動物科普文章或童話故事,引導孩子深入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和有趣的知識。通過拓展閱讀,不僅能拓寬孩子的閱讀視野,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
為此,家校協(xié)同,以“約讀”為紐帶,構建“三位一體”的閱讀共同體。在溫馨的親子共讀時光中,家長陪伴孩子愛上閱讀,助力閱讀成為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回憶,為他們未來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濱海泰達小學教師)
(柳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