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對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面臨的困境進行了深入分析,探討了改革的價值內涵,并提出了具體的實踐路徑。研究指出,教育觀念固化、教學內容陳舊單一、師資力量水平參差不齊、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面臨的主要困境。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能夠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并推動高校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建議采取以下措施:更新教育觀念、優(yōu)化教學內容、提升師資水平、完善評價體系,以期全面促進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 高校體育教學 "教學改革 "創(chuàng)新發(fā)展 "體育意識
【中圖分類號】 G807.4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2095-2813(2025)07-0027-04
Difficulties, Value Implication and Practical Path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 the New Era
LU Yaohui
Gui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Foodstuff Engineering, Guiyang, Guizhou Province, 5500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employ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to conduct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edicaments currently faced by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lores the value implications of reform, and proposes specific practical paths. The research points out that the main predicaments faced by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are the solid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concepts, outdated and monotonous teaching content, uneven levels of teaching staff, and an imperfect evaluation system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highlight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fulfill the educational mission of cultivating virtue and nurturing talents,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driv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ollowing measures be taken: update educational concepts, optimize teaching content, enhance the level of teaching staff, and improve the evaluation system, with the aim of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College PE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hysical awareness
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改革日益深入,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至關重要。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成效對整體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具有直接影響[1]。隨著教育理念在新時期的不斷更新和社會對人才要求的提高,高校體育教學面臨著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的局面?;诖耍绾渭涌旄咝sw育教學改革的步伐,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1 "新時代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現實困境
1.1 "教育觀念固化
如今,社會發(fā)展迅猛,極大地推動著教育觀念的變革。然而,教育觀念固化這一問題依舊制約著高校體育教學。教育觀念固化的核心在于要素僵化,例如,部分高校的體育課程仍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體育教學的重心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技能,過分強調競技體育,卻忽視了在學生健康生活方式養(yǎng)成、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全面素質發(fā)展方面的作用。這導致高校體育課程內容缺乏多元化與創(chuàng)新性,較為單一,難以滿足當代大學生多元素質提升的需求,同時也造成體育教師過分注重體育技能訓練與體育競技成績,而在培養(yǎng)大學生的競爭意識、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缺乏關注。
1.2 "教學內容陳舊單一
盡管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大學生的體質基礎,但在創(chuàng)新性、多元化及與現代社會的契合度方面存在不足。首先,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性與多樣性欠缺。田徑、足球、籃球等傳統項目的運動技能傳授在體育教學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過分強調體育競技技能與體質健康鍛煉,難以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化興趣與多元化愛好[2]。同時,體育教師對培養(yǎng)大學生的體育精神與體育文化缺乏重視,導致大學生難以深刻理解體育活動,興趣難以持久。其次,體育教學內容難以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發(fā)展不僅重視個體的體質、基本技能,更重視個體的軟實力,如團隊協作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綜合素質[3]。然而,體育教學內容過于重視技能傳授與體能訓練,在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綜合素質方面存在不足,不利于大學生的職業(yè)成長與個人發(fā)展。
1.3 "師資力量水平有待提升
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一方面受教學資源與設施的影響,另一方面直接受到教師隊伍水平的制約。盡管部分高校在體育教學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存在問題,特別是在體育教學質量方面受到師資力量不足的制約。首先,受傳統體育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缺乏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缺乏多元化,過于重視體育技能的傳授與應試訓練,而在培養(yǎng)大學生的體育興趣方面存在不足。體育教學方式單一且刻板,難以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大學生容易對體育課產生抵觸與厭倦心理。其次,高校應重視提升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當前體育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不斷發(fā)展,體育教師應通過持續(xù)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化與多元化需求,適應新時期教育的發(fā)展要求。然而,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受到培訓資源不足、教學時間緊張的制約,整體上影響了高校的體育教學質量[4]。
1.4 "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
進入新時期,教育理念不斷更新,同時社會對體育教育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局限性日益凸顯。首先,傳統體育評價體系過于重視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況和體質健康達標情況,而忽視了大學生在學習體育時的非技能因素,如態(tài)度、團隊協作能力、努力程度等,這影響了評價的效果。其次,評價方式不夠多元化,過于重視結果而忽視過程,導致大學生缺乏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在進行體質達標測試時,大學生容易感到壓力,產生焦慮情緒和挫敗感,進而抵觸體育活動。傳統體育教學評價體系難以激發(fā)大學生的體育興趣[5]。
2 "新時代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價值意蘊
2.1 "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校體育教學不僅傳授體育技能,同時能夠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體育比賽中,嚴格執(zhí)行規(guī)則、公平公正比賽、運動員的敬業(yè)奉獻等,這些對大學生正義感、公平意識以及誠信品德的培養(yǎng)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6]。同時,體育團體活動中的合作能夠體現團結合作、平等互利的精神,有助于大學生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一方面能增強體質;另一方面能夠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在進入工作崗位后能夠堅定價值認同。
2.2 "履行立德樹人的教育職責
高校體育教學為高校落實“立德樹人”任務提供支持。在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大學生通過參加體育活動,能夠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能力,提高自主發(fā)展的內在能力,同時使大學生能夠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培養(yǎng)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主動學習的習慣[7]。此外,體育教學中的團隊協作精神、比賽規(guī)則教育、公平競爭原則等,影響大學生形成良好品格。這些要素一方面培養(yǎng)大學生頑強拼搏的品質和為追求勝利不斷進取的精神,另一方面培養(yǎng)大學生團結協作、尊重對手的道德情操。體育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度非常高。大學生通過體育活動能夠深刻體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公平、正義、平等、敬業(yè)、誠信、友善、愛國”等內涵,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責任感,增強大學生的愛國意識。
2.3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高校體育教學在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推動大學生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高校體育教學使大學生通過參加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改善肌肉力量與心肺功能;另一方面,它能夠增強大學生的抵抗力與免疫力,預防疾病。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不僅有助于大學生身體健康,同時也有益于大學生心理健康[8]。大學生在參與各種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學習壓力得到緩解,調控情緒的能力得到提升,心理韌性與適應性得到增強,從而培養(yǎng)出樂觀的態(tài)度。這有助于推動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大學生能夠從容應對挑戰(zhàn)。
2.4 "推動高校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能夠促進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體育教學改革有助于樹立全面發(fā)展的體育教學理念,滿足大學生的多元化需求,推動體育教學效果與質量的提升。例如,通過增加體育項目與體育活動的多樣性,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調動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此外,體育教學改革能夠培養(yǎng)體育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推動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例如,體育教學改革引入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加強體育教師培訓,有助于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為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人才支持。
3 "新時代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路徑
3.1 "更新教育觀念
新時期,教育觀念的變革對教育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高校體育教學而言,新的教育觀念不僅重視健康,還重視文化內涵與對大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高校體育教育觀念的更新應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
首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確保不同學生都可以體會到體育的樂趣并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其次,樹立“健康和文化并重”的理念。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與文化素養(yǎng)。通過參與多元化體育活動,讓大學生對體育歷史、體育文化與體育內涵充分理解,從而提升大學生多方面的體育素養(yǎng)。比如體育教師通過講解體育明星的勵志故事和奧林匹克精神來激發(fā)大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同時也能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團隊精神與責任意識。
最后,重視對大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要重點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利用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提高大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例如,體育教師組織大學生策劃體育比賽、參與體育科研項目,使大學生通過實踐不斷進步、成長。
3.2 "優(yōu)化教學內容
新時期,教育呈現出個性化與多元化的特征,尤其是對高校體育教學而言,學生的興趣與需求日益多元化。因此,為了使大學生需求得到滿足,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得到提升,必須要對高校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從而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首先,高校體育課程內容應多元化。高校體育教師要基于大學生需求與興趣,增設街舞、攀巖、瑜伽等時尚體育項目,同時增設八段錦、太極拳、武術等傳統體育項目。多樣性的體育項目不僅可以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還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引導學生學習體育文化。例如,學習瑜伽可以提高身體柔韌與平衡,學習街舞可以增強節(jié)奏感與創(chuàng)造力,學習攀巖能夠提高勇氣和膽量,學習武術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其次,重視理論和實踐的有機融合。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體育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技能,還要傳授體育理論知識。體育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可以使大學生對體育運動原理與方法有深刻認識,從而促進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與運動水平的提升。例如,在開展籃球教學時,體育教師對大學生投籃、運球等技能進行指導,同時進行籃球技戰(zhàn)術、運動生理學知識的講解,能讓同學們更加科學地開展籃球活動。
3.3 "提升體育教學水平
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不但影響著體育教學質量,還對培養(yǎng)大學生體育興趣與改善學生體質起著較大作用?;诖?,新時期高校體育改革必然要高度重視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高??梢酝ㄟ^組織體育教師參加各種學習交流活動、專業(yè)培訓等,提高其教學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培訓內容應涵蓋體育教學理論、體育教學方法、體能訓練、運動技能等。體育教師在參加培訓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深入掌握前沿的體育教育理念,從而更高效地向學生傳授運動知識與技能。同時,通過培訓,體育教師能夠更加了解國家體育教育政策、法規(guī),從而進一步確保高校體育活動開展的科學性。
3.4 "完善評價體系
新時期高校體育教育改革促使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不斷完善,以實現對高校體育教學的科學評價,從而推動大學生全面發(fā)展。
體育教學評價要強調過程性評價與全面性評價的雙重作用。過程性評價側重于對體育活動過程中大學生的努力程度與表現進行評價,主要考查大學生的體育參與情況、團隊協作意識、進步幅度等方面。全面性評價則側重于對大學生的運動技能、身體素質、體育素養(yǎng)、人文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價。
此外,還可以通過舉辦多元化的體育活動或體育比賽激發(fā)大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設置體育獎學金或體育賽事獎金等獎勵機制,對大學生取得的運動成績進行嘉獎,培養(yǎng)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4 "結語
總之,時代的發(fā)展迫切要求高校進行體育教學改革。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通過更新體育教學觀念、優(yōu)化體育教學內容、提升體育師資水平、完善體育評價體系等措施,一方面可以妥善解決高?,F階段體育教學面臨的困境,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完善大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在新時期,高校應站在新的高度,以開闊的視野加快體育教學改革步伐,這不僅能夠推動高校體育教學內涵式發(fā)展,同時也可以為我國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布仁巴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訓練實踐——評《體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與訓練實踐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4(9):138.
[2] 趙富學.高校體育課程思政資源共建共享的區(qū)域性協作機制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2,45(6):1-11.
[3] 崔麗麗,劉冬磊,張志勇.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價值意蘊、踐行方向與保障機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2,45(6):25-35.
[4] 徐煥喆,趙勇軍.新時代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任務及措施[J].體育文化導刊,2022(2):98-103.
[5] 藺麒,吳迪,袁春杰.“體育生活化”與高校體育課程改革[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1,41(4):104-106.
[6] 吳昊.“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24):58-60.
[7] 張彥.運動處方理念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高教探索,2020(12):40-43.
[8] 王軍萍.數字賦能高校體育課堂教學改革發(fā)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27):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