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施大單元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構建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更能促使他們巧妙地應用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有效提升課程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大概念理念作為教學的有力輔助,能夠有效保障大單元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教學成效。鑒于此,本文深入探討了基于大概念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的優(yōu)勢與策略,旨在進一步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大概念" 初中道德與法治" 大單元" 教學技巧
引言
基于大概念的教學模式強調以大概念為核心,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和重構,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科本質,培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和學科思維能力。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基于大概念理念實施大單元教學活動,能夠促使學生建立起知識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深化對學科核心思想和價值觀的理解,從而實現(xiàn)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加強對這一教學模式的研究,推動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助力學生的課程學習。
一、基于大概念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的優(yōu)勢
(一)增強教學整體性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涵蓋了豐富的內容,包括道德、法律、心理、國情等多個方面。通過基于大概念的大單元教學,可以將這些分散的知識點圍繞大概念進行組織和整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例如,以“責任與擔當”為大概念,教師就可以將涉及個人責任、家庭責任、社會責任以及國家責任等相關內容整合在一個單元中進行教學。這樣一來,學生便可以從宏觀上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理解不同知識點在大概念框架下的關系,從而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避免了學習的碎片化。
(二)增強教學有效性
大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遷移性,能夠引領學生深入理解學科的核心本質和關鍵問題。在基于大概念的大單元教學中,教師需要圍繞大概念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和思考,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科的核心知識和關鍵技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1]例如,在“法治社會”這一大概念下,學生就需要通過學習法律的制定、實施、遵守以及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等內容,掌握具體的法律知識,培養(yǎng)法治思維和法治意識,學會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效果。
二、基于大概念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技巧
(一)提煉大概念,明確大單元教學主題
課程標準是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明確了學科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蘊含著豐富的學科知識和思想。因此,在基于大概念的大單元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深入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把握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和知識體系,從中提煉出能夠貫穿整個單元教學的大概念。以“社會生活”單元為例,通過深入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社會秩序與規(guī)則”這一主題的重要性。[2]基于此,教師可以提煉出“社會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這一核心大概念。然后,教師還需要基于這一大概念,進一步提煉出簡潔明了、概括性強、富有吸引力的單元教學主題,以確保其準確反映大概念的內涵和教學內容的核心。比如,以“社會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為核心大概念,教師就可以確定“規(guī)則與生活”作為單元教學主題,然后再圍繞這一主題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與組織。
(二)分析大概念,整合大單元教學內容
在明確大概念與大單元教學主題后,教師還需要進一步以大概念為核心,對教材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梳理和分析,找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邏輯關系。例如,在“規(guī)則與生活”大單元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教材中涉及到的道德規(guī)范、法律法規(guī)、學校紀律、社會公德等內容進行整合,明確這些規(guī)則在社會生活中的不同作用和表現(xiàn)形式。為了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大概念和教學主題,補充拓展相關的教學資源。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一些關于違反交通規(guī)則、破壞環(huán)境等實際案例,讓學生通過分析案例,深入理解規(guī)則的重要性和違反規(guī)則的后果。此外,教師還需要根據(jù)對大概念的分析和教學資源的整合,構建出一個能夠體現(xiàn)大概念的統(tǒng)領作用、將各個知識點有機地組織起來的大單元教學內容框架,從而形成一個層次分明、邏輯清晰的教學體系。
(三)分解大概念,設計大單元教學活動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設計中,教師還需要通過對大概念的分解,設計出有效的大單元教學活動。首先,教師需要將大概念細化為具體的、可操作的子目標。例如,對于“責任與擔當”這一大概念,就可以分解為“認識個人在不同角色中的責任”“理解社會責任的多樣性和重要性”“培養(yǎng)主動承擔責任的意識和能力”等子目標。然后,教師就可以基于這些子目標,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比如開展小組討論活動,讓學生討論在家庭、學校、社會等不同場景中個人的具體責任是什么,通過交流分享,深化對責任的認識?;蛘撸處熞部梢越M織案例分析活動,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關于責任擔當?shù)陌咐?,如英雄事跡、社會熱點事件等,引導學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為及其背后體現(xiàn)的責任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3]再或者,教師也可以設計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在特定情境下如何履行責任。例如在模擬社區(qū)活動中,學生分別扮演社區(qū)工作人員、志愿者、居民等角色,處理社區(qū)中的各種問題,感受不同角色的責任和擔當。此外,教師還需要注重將教學活動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和記錄身邊有關責任擔當?shù)氖吕龑W生將所學的大概念和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大概念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是一種非常值得推廣與應用的教學模式,其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深入理解大概念的內涵和價值,掌握大單元教學的技巧和方法,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高效的道德與法治教育。
參考文獻:
[1]涂建勝.基于大概念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技巧[J].新課程導學,2024(19):32-35.
[2]張意芳.基于大概念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單元整體教學探究[J].中學課程資源,2024,20(01):38-40.
[3]周昌梅.基于大概念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單元教學策略[J].教育界,2023(3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