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為“嬌臟”,易受外邪侵襲。風(fēng)寒、風(fēng)熱、燥邪侵體,可令肺的宣發(fā)肅降功能失調(diào),引發(fā)咳嗽、咳痰等癥狀。中醫(yī)講究“藥食同源、寓醫(yī)于食”。咽喉腫痛、久咳不愈等癥患者在規(guī)范治療的同時(shí),可以選擇以下食療方幫助清咽利肺、化咳止痰。
“肺部清道夫”羅漢果
1.功效
羅漢果原產(chǎn)于我國,其果實(shí)干燥后可入藥。《嶺南采藥錄》記載,羅漢果性涼,味甘,歸肺、脾經(jīng),具有生津止渴、清熱潤肺、潤腸通便等功效。外感風(fēng)熱、燥邪或痰火郁結(jié)時(shí),肺氣失于清肅,易引發(fā)干咳少痰、咽喉腫痛等癥狀。羅漢果能滋養(yǎng)肺陰,緩解燥咳。
2.食療方
羅漢果既可以直接泡茶飲用,也可與其他食材燉煮成湯。這里推薦兩款食療方:
(1)羅漢果煲豬肺:取羅漢果15克,豬肺1個(gè),白菜120克,蔥、姜、食鹽、陳皮、料酒適量。將白菜洗凈后切絲,將羅漢果掰成小塊,豬肺洗凈切塊,焯水后撈出。將豬肺、羅漢果放入鍋中,加入陳皮、蔥、姜、食鹽和料酒,水開后用小火燉45分鐘,放白菜后再燉10分鐘??呻S餐服用一碗。豬肺味甘、性平,有補(bǔ)肺、潤燥、止咳等功效,與羅漢果搭配,可滋補(bǔ)肺陰、止咳化痰。
(2)羅漢果柿餅湯:取羅漢果10克,柿餅1個(gè)。將羅漢果掰成小塊,柿餅去蒂、切塊,將羅漢果與柿餅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后以大火煮沸,然后轉(zhuǎn)小火燉煮20分鐘左右。去渣飲用,每天2碗。柿餅有降火除燥、清熱止咳等功效,與羅漢果合用可以清肺熱、去痰火、止咳嗽。
“南方人參”化橘紅
1.功效
化橘紅為化州柚的干燥外層果皮,是廣東省的特產(chǎn)?;偌t味辛、苦,性溫,歸肺、脾經(jīng),具有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發(fā)表散寒的功效,對(duì)于寒邪犯肺、外感濕邪患者的咳嗽痰多、胸膈痞悶癥狀有一定治療效果,素有“南方人參”之稱。
2.食療方
(1)橘紅烏梅五味子飲:取化橘紅5克,烏梅10克,五味子10克。將三味藥材洗凈后,放入杯中,倒入500毫升開水,浸泡30分鐘后飲用。濕邪侵入人體可使肺、脾功能失調(diào),導(dǎo)致胸悶、咳嗽、痰多等癥狀。烏梅可斂肺止咳,五味子能斂肺滋腎,與化橘紅搭配,可以緩解脾腎虧虛、痰濁阻肺患者的咳喘、痰多癥狀。
(2)化橘紅杏仁粥:取化橘紅5克,杏仁50克,大米適量。先將化橘紅和杏仁放入鍋中,加水煎煮30分鐘左右,撈出藥渣后再放入大米,熬煮成粥。杏仁能止咳平喘,與化橘紅搭配,適用于風(fēng)寒咳嗽者。
“排膿君子”桔梗
1.療效
桔梗味苦、辛,性平,有提升肺氣、宣肺利咽、祛痰排膿之功效,因此被譽(yù)為“排膿君子”。桔梗無論寒熱皆可應(yīng)用,可搭配不同藥物,治療因風(fēng)寒、風(fēng)熱犯肺等原因引起的胸悶、痰多、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癥狀。
2.食療方
(1)桔梗蔥白湯:取桔梗6克,生甘草3克,蔥白2根。將桔梗與甘草洗凈,蔥白切段。將桔梗與甘草放入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后繼續(xù)煮5分鐘,關(guān)火后加入蔥白悶2分鐘,趁熱飲湯即可。甘草可清熱解毒、化痰止咳,蔥白可發(fā)汗解表,此湯適用于外感風(fēng)寒的患者,有清咽、祛痰之功效。
(2)桔梗白米粥:取桔梗10克,大米50克。鍋中先放入桔梗,加適量水熬煮10分鐘,撈出藥渣后加入大米煮成粥,隨餐食用一碗。此粥制作簡單,能發(fā)揮桔梗化痰止咳的功效,適用于各類咳嗽、痰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