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橋,是通往老家的必經(jīng)之路。經(jīng)過重修,它擁有了堅固的基石和雄偉的造型,但在我心中,故鄉(xiāng)的橋永遠是那座承載著我童年記憶的老橋。
記憶中的橋,橋面由兩塊窄窄的石板鋪成,中間有罅縫。我總是兩腳分開,各踩一塊石板,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動。橋很高,高到站在上面我甚至不敢向下看,生怕一個疏忽就會掉下去。橋面的石板被歲月磨得光滑,橋下的流水清澈見底,橋兩邊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和野花,一切都顯得那么和諧寧靜。
四五歲時,我從不敢在那座橋上走。盡管從未有人在橋上出過事,但即便是母親攙扶著我,我也只敢一點一點地挪動。那時的橋,仿佛無限長。
再大些,到了貪玩的年紀(jì),我便常到橋邊玩耍。當(dāng)我第一次勇敢地獨自走過那座橋時,心里既緊張又興奮,仿佛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儀式。從橋的這頭沖向那頭,再從那頭沖回這頭,看似無聊的動作,對那時的我卻有無限吸引力。有一次,我和幾個伙伴相約來橋邊玩耍,正逢春季,百花齊放。我們坐在群花之間,倚著波光粼粼、綠波蕩漾的小河,望著遠處一望無際的田野,正玩得不亦樂乎時,我看見了那座橋。那一瞬間,我的靈魂仿佛不再屬于一個孩子,我仿佛領(lǐng)悟了“如在畫中”的感受。
后來,我的學(xué)業(yè)逐漸繁重,回老家的機會越來越少。幾年過去,媽媽告訴我,政府打算重建這座橋。當(dāng)時的我并未在意,可我真的再也沒見過它。等我真正明白那座橋所承載的深厚情感時,它已不在了?,F(xiàn)在的新橋雖然氣派許多,但在我眼中,它卻無法很好地襯出那大美鄉(xiāng)村的自然風(fēng)景,比不上原本的那座老橋。
故鄉(xiāng)的橋,不僅是人們出行的道路,更寄托著我對故鄉(xiāng)的一份思念,對童年的一份懷念。那座橋,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者,靜靜地守望著歲月的變遷,笑著看我成長。在我心中,它是一座永恒的豐碑,矗立在我的記憶中,激勵我去追求更美好的未來。
點評
小作者通過細(xì)致入微的描寫,將故鄉(xiāng)的老橋刻畫得生動可感。橋面的石板、橋的高度、橋下的流水、橋兩邊的樹木和野花,以及小作者在不同年齡段對橋的不同感受,情景交融,畫面感強。小作者還通過橋的變化,表達了對故鄉(xiāng)、對童年的深深懷念,以及對未來的展望,使作文的主題得到了升華。
【作者系江蘇興化市安豐初級中學(xué)學(xué)生,指導(dǎo)老師:夏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