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剛剛派出所打電話過來讓我去接孩子,我才把他接回來。我家孩子怎么會在那兒呢?”將近深夜12點,我接到小奇家長打來的電話。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小奇一早偷偷登錄了家長的釘釘賬號,模仿家長的口吻給我發(fā)了生病請假的消息。我看到是家長給我發(fā)的消息,自然毫不懷疑。因此,這一天,小奇便順理成章地沒來上學,我不知道家長送他來了學校,家長也不知道他未進校門。那么,這一天他去哪里了呢?晚上又怎么會出現(xiàn)在派出所呢?
面對家長的斥問,小奇一言不發(fā)??紤]到小奇平時在校就比較沉默寡言,加上對他系列行為的分析,我認為他此次行為是帶著明確目的、刻意為之的,且背后可能有更深層的問題。因此,我認為,如果當下接連逼問,不但問不出什么,反而還會引發(fā)小奇的過激行為。于是,我勸說小奇家長當晚先安撫他的情緒,不要過多追問,明天到學校,我再找他好好聊一聊。
巧用場景,共情共識
誰曾想,第二天一早,小奇死活不肯上學,甚至用割腕來威脅家長,聲稱自己不去上學了,要退學。小奇家長無奈,只能又給我打來了求助電話,親子關系進入僵局。
我先在電話一端安撫小奇的情緒,輕聲柔和地說:“老師知道你不愿意來學校一定有你自己的理由,有什么問題我們可以見面慢慢解決。你的生命非常寶貴,我們都很在乎你,希望你能一直快樂健康地生活下去,所以你可不能動不動就要割腕,這多痛啊,是不是?”電話那頭沉默許久,傳來“嗯”的一聲。接著,我以退為進:“你昨天晚上一定沒休息好吧,你現(xiàn)在先好好睡一覺,睡醒后讓爸爸媽媽送你到學校來。就算你真的要退學,也得親自來學校辦理退學手續(xù)呀!”小奇逐漸平復了情緒,并同意了我的提議。
下午,家長終于成功將小奇送到學校,我便將小奇留在辦公室單獨談話。起初,小奇低著頭,摳著手指,怎么也不說話。我意識到,在辦公室一對一的談話會讓小奇感受到巨大的壓迫感,加上他本身就內向,習慣性壓抑內心的真實想法,辦公室的氛圍不利于談話。于是,我故作輕松地說:“一直坐著,腰酸背痛,太累了,你愿意陪我去外面走走嗎?”小奇默默點了點頭。
我?guī)е∑鎭淼綗狒[的操場上,并抓住這一讓人放松的場景開啟話題:“你看大家在學校多快樂呀!你現(xiàn)在覺得快樂嗎?”小奇搖了搖頭。我順勢追問:“為什么呢?”小奇說:“上學沒意思,我覺得有更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去做?!蔽抑溃∑嫠岬降母幸馑嫉氖虑橐欢ㄅc他昨天的行蹤有關,便好奇地問:“比如說呢?我天天在學校也覺得有點悶,少點有意思的事情?!毙∑嬉宦?,眼睛一亮,似乎找到了能與他產生共鳴的人,便打開了話匣子:“昨天其實是我偷偷用我媽的釘釘請的假,因為我真的不想上學。我一個人坐公交車去關帝廟逛了一圈,看到許多比學習有意思的事。比如許多老人現(xiàn)在也用的智能手機,但又不太會操作,我就想做關于老年人與智能手機方面的社會實踐調查。老師,你不覺得這比在校學習有意義得多嗎?”這時,我們正好走到了停車場邊上的花墻旁,我肯定他的想法:“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調研主題,你的想法很棒,也確實很有意義。老師相信,你以后的生活一定會像這面花墻一樣多彩?!?/p>
得到我的肯定后,小奇更加愿意敞開心扉訴說真實想法了,他繼續(xù)說:“我想退學寫作,當一個作家,許多名人也都是沒有讀完書就寫作的,我也不想讀了。”“但你為什么不嘗試一邊學習一邊抽空做你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一舉兩得不是更好嗎?”“高中太忙了,我覺得沒時間寫作和調研,而且我現(xiàn)在學習也不好,就算很努力學也學不好,尤其是物理。到時候如果學考沒過,我也畢不了業(yè),還不如現(xiàn)在就退學專心寫作。但我家人堅決不允許,說我是浪費時間,說我寫的這點破東西沒有誰會看?!敝链?,我已經基本了解清楚,小奇不想上學的真正原因了。
剖析行為,追本溯源
拿破侖曾說過,積極的心態(tài)是心靈的健康與營養(yǎng),這樣的心靈能吸收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的神奇力量。小奇過于重視分數和結果,因此,當物理成績跟不上時,便產生了“糟糕至極”的想法,認為自己畢不了業(yè),卻忽視了自己其他成績還不錯的事實。這源自小奇的自我認知不全面、學習內驅力不足,產生習得性無助,并對自己不擅長的科目產生了抵觸心理。我查閱了小奇近階段的作業(yè)情況和科任教師的反饋,發(fā)現(xiàn)他近階段經常不做物理作業(yè),物理課上發(fā)呆,陷入“失去學習動力—成績下降”的惡性循環(huán)。
小奇是一個內向的人,在班級中幾乎沒什么朋友,也很少與同學交流。當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他既不尋求老師的幫助,也不詢問同學,這導致他內心是孤獨的,缺少依靠和他人的認可。當小奇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容易鉆牛角尖,產生自卑心理。于是,寫作成為他唯一排遣內心消極情緒的出口。在后續(xù)交流中,我還了解到,小奇曾在網上寫過幾篇小說,得到了網友的認可和支持,這也進一步促使他想要逃避學習,躲進寫作的保護殼中。
再者,小奇的父母經常指責他,認為他寫的東西一文不值,這種否定和網上的認同形成鮮明對比,使小奇不愿與父母交流自己內心的想法,直接采取欺騙的方式逃學。同時,父母一味的責罵讓小奇產生了逆反心理,認為寫作就是自己的出路,甚至過激地采用割腕自殺的方式威逼父母,要求退學。
對癥下藥助調節(jié),耐心陪伴促成長
在接下來的相處和談話中,我通過共情對小奇的想法和面臨的困難表示理解,對他寫作的興趣愛好表示尊重。我會主動請小奇寫運動會開場白,并贊揚他文筆好,想法有創(chuàng)意,助他提升自我效能感;幫助他認識到自己除了物理以外的其他科目都還不錯的現(xiàn)實,幫他重建學習的信心;鼓勵他落實提出的社會調查項目,表揚他的想法有深度,并主動幫助他與語文老師溝通交流,請語文老師指導他展開調研。
同時,我耐心引導教育他:寫作和社會實踐并不一定要休學在家才能做,恰恰要在學校體驗豐富多彩的生活,才會有靈感。我與他共同分析休學寫作的不可行性和上學的好處,引導他合理對待寫作:第一,脫離了同伴群體,寫作靈感從哪里來?作品取材于生活,而休學寫作意味著與外界減少了聯(lián)系,少了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少了許多與同齡人的共同話題,那么作品就會失真,成為脫離實際的空談,是難以被人喜歡的。第二,學校能為他實現(xiàn)夢想提供平臺和幫助,在遇到問題時可以找相關學科老師探討。所以,上學并不僅僅是為了分數,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享受生活。第三,許多知名作家都是博學多識的,在校學習恰恰是在為寫作奠定基礎。第四,寫作的方式是多樣的,可以在放假時寫寫網文,既滿足了自己寫作的需求,又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還能緩解學習壓力。
同時,小奇父母過分注重成績,缺少陪伴和鼓勵,對小奇寫作的愛好一味反對,打壓多于支持,導致小奇缺乏自信且叛逆,不愿與父母溝通。通過多次家訪溝通,我提議,寒假期間就讓小奇試試能否靠寫作自力更生。
經過一個寒假的實踐,小奇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這使他冷靜下來重新考慮休學寫作的事情。就這樣,在家校合作引導下,小奇不再鬧著要休學,同時也在寫作中結交了一群愛好寫作的朋友。
我在對小奇的引導上“慢耕細作”,在長達一個多學期的時間里積極關注他,鼓勵支持他,引導他正確對待自己的興趣。同時,通過家校溝通,幫助他獲得強有力的支持。最終,成功解決了小奇的休學問題。(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浙江省平湖中學)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