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歸作為重要的中藥材,在甘肅省甘南州具有獨特的生長優(yōu)勢和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為給甘南州中藥材種植戶提供一套系統(tǒng)的栽培技術指南,提高當歸產量和品質,促進當?shù)刂兴幉漠a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從選地整地、種子處理、播種育苗、定植及田間管理等關鍵環(huán)節(jié)探討甘南州當歸種植技術要點。
關鍵詞 當歸;規(guī)范化種植;技術推廣;甘肅省甘南州
中圖分類號:S56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3.012
當歸作為我國重要的中藥材之一,在甘肅省甘南州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和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甘南州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及土壤環(huán)境為當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生長條件。近年來,隨著中醫(yī)藥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甘南州當歸種植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品質不斷提升。然而,當歸作為一種對生長環(huán)境要求較高的藥用植物,其種植技術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直接影響著產品的產量和品質。筆者旨在系統(tǒng)探討甘南州當歸種植技術要點,以期進一步促進當?shù)刂兴幉漠a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1" 甘南州當歸種植現(xiàn)狀
1.1" 當歸種植的自然條件
甘南州位于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是黃河、長江的重要水源涵養(yǎng)區(qū)。該地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海拔在2 000~4 000 m,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甘南州氣候為高原性大陸季風氣候,具有“長冬無夏、春秋相連”的特點,年平均氣溫在3.2~14.7 ℃,年降水量在329.3~581.2 mm。土壤類型多樣,包括高山草甸土、亞高山草甸土、褐土等13個土類,為當歸生長提供了豐富的土壤環(huán)境。甘南州境內河流眾多,溪流密布,主要有黃河、洮河、大夏河及白龍江等,水資源豐富,水資源總量達69.9億m3。這些獨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征、土壤類型及水文條件,為當歸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1.2" 當歸種植的規(guī)模與分布
甘南州作為我國當歸道地產區(qū)之一,近年來憑借獨特的高原氣候和土壤條件,持續(xù)擴大當歸種植規(guī)模。甘南州當歸主要種植分布在卓尼縣、臨潭縣、夏河縣及迭部縣4縣,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業(yè)布局。卓尼縣和臨潭縣憑借多年的種植經驗和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已發(fā)展成為甘南州最主要的種植區(qū),當歸種植面積占甘南州當歸種植總面積的70%。卓尼縣阿子灘鎮(zhèn)、柳林鎮(zhèn)、木耳鎮(zhèn)等地,以及臨潭縣冶力關鎮(zhèn)、新城鎮(zhèn)等地,已形成規(guī)模化、標準化的當歸種植基地,并將當歸種植業(yè)作為當?shù)剞r業(yè)經濟的支柱產業(yè)。雖然夏河縣和迭部縣當歸種植面積相對較小,但是得益于獨特的高海拔環(huán)境和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點,所產當歸品質極佳、有效成分含量高,深受國內外市場青睞。
2" 甘南州當歸種植技術
2.1" 選地整地
當歸作為深根系藥用植物,對生長環(huán)境要求嚴格。在甘南州,種植戶應優(yōu)先選擇土層深厚(不少于50 cm)、陰涼濕潤、富含腐殖質的砂質生荒地或熟地作為育苗地。選地時需要特別注意避開低洼易積水區(qū)域,以防當歸根部腐爛。土壤pH值以6.5~7.5為宜,若土壤偏酸可適量施用石灰進行調節(jié)。
確定育苗地后需要深翻整地,翻耕深度在35~40 cm,以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通氣性。整地時應注意清除地塊內的石塊、雜草根等雜物。隨后每667 m2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3 500~4 000 kg作為基肥,同時可適量配施復合肥150~200 kg。施肥后進行淺耕,深度在10~15 cm,使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整地完成后開溝做帶狀高畦,畦高25~30 cm、畦面寬100~110 cm,畦溝寬30~35 cm、深20~25 cm,以利排水和保墑。同時,要求畦面平整,以便于后續(xù)管理。
對于栽培地的選擇,應以土壤肥沃、土層深厚(60 cm以上)、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荒地或休閑地為佳。地勢應略有坡度,以利于排水。移栽定植前,需要對大田進行深翻整地,翻耕深度在25~30 cm。隨后每667 m2施入農家肥6 000~8 000 kg作為基肥,并酌情增施油渣100 kg、尿素20 kg、過磷酸鈣25 kg。若土壤偏堿性,可適量增施硫黃或硫酸亞鐵等酸化肥料。施肥后要及時耙平耙細,確保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整地后做高畦,規(guī)格與育苗地相同,畦間距保持在30~40 cm。高畦不僅有利于排水,還能增加土壤溫度,促進當歸根系生長。同時,要求畦面平整、疏松,以利于種苗栽植和后期管理[1]。
2.2" 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是當歸種植成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種植戶需要仔細篩選品質優(yōu)良、成熟度適宜、無病蟲害和無霉變的當歸種子。優(yōu)質種子應飽滿、色澤均勻、無破損。選種后進行催芽處理,以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和出苗整齊度,具體步驟如下。在播種前3 d左右,將種子放進22 ℃左右的溫水中浸泡24 h,使種子充分吸水。隨后將種子撈出置于室溫條件下并覆蓋2~3層濕潤的紗布或棉布,保持種子適度濕潤。每天翻動1~2次,當約有15%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為預防病蟲害,播種前1 d可對種子進行消毒,可用40%甲基托布津或40%多菌靈拌種,用藥量為種子質量的0.2%~0.3%。而后將消毒后的種子陰干備用。為確保播種均勻,可在播種前將種子與少量細砂或草木灰混勻。如果種植面積較小,可考慮將種子與濕砂按1∶(3~5)的比例混勻后進行沙藏催芽,可進一步提高發(fā)芽率[2]。
2.3" 播種育苗
在甘南州高原氣候條件下,當歸的播種育苗是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到苗木的生長質量。一般種植戶可采用春播、秋播或冬播,但在甘南州以春播為主,即在4月中下旬播種。播種方式主要有撒播、條播和穴播3種。其中,撒播是將種子均勻撒在整個畦面上,適合大面積種植;條播則在畦面上橫向開淺溝,溝深1 cm左右、溝間距15~20 cm,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穴播是按“品”字形在畦面上挖小穴,穴距20~25 cm,每穴播種8~12粒,種子呈放射狀排列。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播種后都要覆蓋一層細膩肥沃的土壤,覆土厚度控制在0.5~0.8 cm。
為保持苗床墑情,覆土后可再覆蓋一層2~3 cm厚的稻草、松針或其他植物材料,不僅有助于保持水分,還能調節(jié)地溫,防止土壤板結。播種后15 d左右,當幼苗陸續(xù)出土時,應在陰天或傍晚揭開覆蓋物,避免陽光直射傷害幼嫩的苗芽。當幼苗長出2~3片真葉后,需要搭建遮陽棚,高度保持在50~80 cm??衫弥衿蛩芰媳∧さ炔牧现谱髡陉柵?,遮光度以60%~70%為宜,同時要注意畦間除草和適度灌溉,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3]。
2.4" 定植
在甘南州高原氣候條件下,定植通常在4月中下旬進行,此時氣溫回升,土壤解凍,有利于幼苗成活。將選好的苗木浸泡在0.5%多菌靈溶液中15 min進行消毒。定植前在整好的畦面上開挖定植穴,穴深18~22 cm、直徑12~15 cm。每穴放入2~4株苗木,保持株距在20~25 cm、行距在30~35 cm。定植時,將幼苗根系舒展放入穴中,覆土至苗木根頸處,輕輕壓實周圍的土壤。定植后立即澆水,促進幼苗盡快恢復生長。為防止水分過度蒸發(fā)和保持地溫,可在苗行間覆蓋地膜或秸稈。在甘南州干旱多風的氣候下,定植后7~10 d內要特別注意灌溉和防風,必要時可搭建簡易防風設施。此外,應根據(jù)當?shù)貧鉁刈兓?,適時揭膜放苗,避免高溫灼傷幼苗[4]。
2.5" 田間管理
2.5.1" 水肥管理
在甘南州高原氣候條件下,科學開展水肥管理對保障當歸生長和品質至關重要。在水分管理方面,當幼苗高度在5~10 cm時,可開始灌溉但要避免大水漫灌。當歸生長初期保持土壤濕潤,中期適當控水以促進根系發(fā)育,后期則需要嚴格控制灌溉量,特別是在多雨的秋季,要及時排水防止苗木出現(xiàn)爛根現(xiàn)象。在干旱時期,可采用畦間溝灌或滴灌方式,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施肥管理應遵循“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原則。當歸生長期主要有2個需肥旺盛期,6月下旬的快速長葉期和8月上旬的快速長根期。在6月下旬進行第1次追肥,每667 m2施用尿素8 kg、磷酸二銨5 kg、硫酸鉀5 kg,結合中耕施入土中。8月中旬進行第2次追肥,每667 m2施用過磷酸鈣10 kg、硫酸鉀10 kg。追肥時應避開植株根部以防燒根。
2.5.2" 中耕除草
在甘南州高原氣候條件下,中耕除草應遵循“早、勤、淺”的原則,并根據(jù)當歸生長階段調整操作方式。1)第1次中耕除草通常在幼苗高度達5 cm時進行,一般在5月中旬,此時可淺鋤(深度在3~5 cm),沿畦溝方向輕輕松土,同時清除雜草,注意不要傷及幼苗根系。2)第2次中耕除草在6月中旬進行,此時當歸苗高10~15 cm,可稍加深鋤(深度在5~8 cm),以促進根系發(fā)育和土壤通氣。同時,結合追肥將肥料均勻撒入溝中,再覆土掩埋。3)第3次中耕在7月中下旬進行,此時應回避根際采用淺鋤方式,主要目的是疏松表土和清除雜草。4)立秋后,當歸根系開始肥大,富含糖分,此時應停止深鋤,改為人工拔除雜草。在甘南州多風的氣候條件下,中耕后應適當培土,以防風吹倒伏。同時,由于當?shù)貢円箿夭畲?,最好在陰天或傍晚進行中耕除草,以減小水分蒸發(fā)和溫度波動對植株的影響。
2.5.3" 抽薹控制
當歸屬于低溫長日照植物,在甘南州高原氣候條件下易出現(xiàn)“早期抽薹”現(xiàn)象,即當年開花結實。這會導致當歸根部不再膨大并逐漸木質化,嚴重影響其藥用價值。為有效控制抽薹,種植戶可采取以下措施。1)選種時,避免使用過于飽滿的老熟種子。這是因為播種老熟種子易導致植株生長過于旺盛,從而提高抽薹率。一般每667 m2播種2.0萬~2.5萬株即可,過稀或過密種植都可能引起早期抽薹。2)在育苗階段,應選擇群山環(huán)抱、日照時間適中的地塊作為育苗地,避免幼苗過早接受長日照刺激??茖W施肥尤其是增加氮肥用量,有效抑制早期抽薹。3)在生長季節(jié)尤其是6月中下旬,需要密切關注當歸生長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抽薹現(xiàn)象,應立即拔除抽薹,防止其與正常植株爭奪養(yǎng)分。對于長勢過旺的植株,可采取適度摘心措施,抑制頂芽生長,促進根部發(fā)育。4)在甘南州干旱多風的氣候條件下,適當增加灌溉次數(shù)保持土壤濕潤,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植株的抽薹傾向。
2.5.4" 病蟲害防治
甘南州當歸常見病害有根腐病和褐斑病,常見蟲害有蚜蟲和葉螨。防治工作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1)及時清除病殘株和雜草,減少病蟲害傳播源。選用抗病品種和健康種苗,并在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處理,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5 min。2)對于根腐病,預防措施包括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合理控制灌溉避免田間長期積水。發(fā)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灌根,每隔7~10 d灌1次,連續(xù)灌2~3次。發(fā)病嚴重時,可考慮采用生物制劑如枯草芽孢桿菌懸浮劑,既可防治病害,又可改善土壤環(huán)境。3)防治褐斑病時,應注重早期預防,在病害易發(fā)期可噴施1∶1∶100波爾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每隔7~10 d噴灑1次,連續(xù)噴灑2~3次。4)防治蚜蟲時,可采用植物源農藥,如0.3%苦參堿乳油1 500倍液或0.5%印楝素乳油1 000倍液。對于重度危害,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噴霧。在甘南州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背景下,推薦釋放天敵如七星瓢蟲進行生物防控。5)為防治葉螨,可在發(fā)生初期噴施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7 d后再噴灑1次[5]。
3" 結語
甘南州當歸種植技術涵蓋從選地整地到田間管理的全過程,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精心操作和科學管理。通過科學選地整地、精細種子處理、規(guī)范播種育苗、合理定植技術,以及進行精心的田間管理,包括水肥調控、中耕除草、抽薹控制及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可有效保障當歸的生長質量和最終產量。只有統(tǒng)籌兼顧,精細管理,才能充分發(fā)揮甘南州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優(yōu)勢,生產出品質上乘、效益可觀的道地當歸,推動當?shù)刂兴幉漠a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齊素芳.種植業(yè)技術對農村經濟發(fā)展的影響研究[J].農村實用技術,2021(12):22-23.
[2] 靳康榮.當歸規(guī)范化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yè)技術與裝備,2024(6):163-164.
[3] 李龍生.當歸規(guī)范化種植技術及其主要病蟲害防治[J].當代農機,2023(8):66-67.
[4] 王偉東.當歸規(guī)范化種植技術及其主要病蟲害防治[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22(15):17-19.
[5] 馬仲堂,田發(fā)財.當歸規(guī)范化種植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J].河北農機,2021(8):11-12.
(責任編輯:張春雨)
基金項目:甘南州科技計劃資助項目(2024JY1NZ006)。
作者簡介:李建民(1974—),本科,高級獸醫(yī)師,主要從事農民培育、農業(yè)科技推廣、農民中等職業(yè)教育等。
*為通信作者,E-mail:13781729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