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過分析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輸入策略的實施情況和存在問題,提出了“產出導向法”指導下的文化輸入策略。首先介紹了產出導向法的基本理論,其次探討了文化輸入策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再次分析了目前實施情況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文化輸入策略,包括采用多媒體教學、融入文化元素、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等。這些策略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
關鍵詞:大學英語;“產出導向法”;文化輸入;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164(2025)05-0189-04
基金項目:山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課題“產出導向法指導下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輸入策略研究”(課題編號:GH-21242)。
作者簡介:閆宇涵(1987—),女,碩士,晉中信息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英語翻譯。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人們對跨文化交流的需求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輸入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在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輸入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文化輸入不足、學生文化素養(yǎng)不高等。針對以上問題,文章提出了“產出導向法”指導下的文化輸入策略,旨在幫助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英語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產出導向法”教學的基本理論
“產出導向法”是一種以語言輸出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其基本理論是建立在語言習得理論和社會交往理論的基礎之上的。[1]
語言習得理論認為,語言習得是一種天然的過程,類似于幼兒學習母語的過程,需要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入和輸出來實現。[2]“產出導向法”則強調學生在語言輸出的過程中,不僅要接受教師的糾正和指導,還要通過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語言錯誤,最終促進語言的習得。社會交往理論則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交往的工具,語言交流的過程中,不僅涉及語法、詞匯等語言知識,還涉及文化背景、社會規(guī)范等方面的因素。[3]因此,“產出導向法”也強調在語言輸出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對文化因素的了解和運用。
由此看來,“產出導向法”教學的基本理論涵蓋語言習得理論和社會交往理論兩方面,旨在通過語言輸出的過程促進語言的習得和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二、文化輸入策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輸入策略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主要目的是通過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識和語言學習來豐富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文化意識,讓他們更好地適應國際化的交流環(huán)境。[4]
(一)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
文化輸入策略的應用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詞匯量,使他們更準確、更流利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文化輸入,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語言表達方式和句型結構,提高他們的口語和寫作能力。
(二)促進學生對文化的理解
在文化輸入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學習語言知識,還可以了解到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背景,學習他們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5]這種文化理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還可以深化他們對文化差異的理解和尊重,從而在國際交流中更好地融入和溝通。
(三)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跨文化交際的需求越來越大。通過文化輸入策略的教學,學生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理解并適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際方式和禮儀,避免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誤解和沖突,提升交際效果。
(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文化輸入策略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還可以激發(fā)他們的思維能力。在文化輸入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理解和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和思維方式,才能培養(yǎng)出較強的跨文化思維能力。
從以上這四個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輸入策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運用不同的文化輸入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言知識、理解文化差異、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產出導向法”在大學英語教學應用的現狀分析
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運用“產出導向法”教學已經逐漸普及,但是在實踐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從教師角度分析
部分教師在運用“產出導向法”教學時可能會忽視語言輸入的重要性,即文化輸入策略的重要性。由于語言和文化相輔相成,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文化輸入,他們很難掌握真正的語言技能。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文化輸入,包括介紹文化背景,閱讀文化相關的文章,以及使用多媒體等多種途徑來幫助學生理解文化背景。
(二)從學生角度分析
部分學生對于“產出導向法”教學存在認知偏差。這是由于過去的英語教學中,注重傳統(tǒng)的語法知識點和詞匯的記憶,而忽略了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6]當學生學習“產出導向法”時,他們可能會感到困惑,因為他們不習慣使用英語進行自主思考和創(chuàng)作。此外,由于許多學生缺乏英語環(huán)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他們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指導。
四、“產出導向法”在大學英語文化輸入教學中的有效策略
(一)多媒體教學
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產出導向教學法”為出發(fā)點的大學英語文化輸入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文化輸入能力。以下從多媒體教學的角度,分析“產出導向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文化輸入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互動性
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通過圖像、聲音、文字等方式展現文化背景,豐富教學內容,增強課堂互動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例如,在文化輸入教學中,可以通過展示地圖、圖片、視頻等多媒體素材,讓學生了解文化背景和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和特點。
2.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語言輸入效果
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和理解英語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輸入效果。例如,在文化輸入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地道口音和語音語調,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和模仿,提高學生語音語調的準確性和地道性。
3.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文化認知能力
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幫助學生獲取更全面、更深入的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化認知能力。例如,在文化輸入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地道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讓學生對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知。
4.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率
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文化輸入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文化背景和相關知識點,提高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效果,也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二)融入文化元素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元素的融入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還能提高學生對外語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在運用“產出導向教學法”進行英語文化輸入教學時,融入文化元素是一種重要的應用策略。以“產出導向法”為教學理念的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文化元素的文化輸入教學策略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
1. 文化背景融入
在進行英語詞匯和語法教學時,可以將相關的文化背景融入教學中,使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同時,了解相關的文化背景和社會背景。例如,在教授英語單詞“tea”時,可以融入英式下午茶文化,介紹英國下午茶的習俗、茶葉的種類和泡茶的方法等,增強學生對英國文化的認知。
2. 文化體驗融入
在進行英語口語和寫作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際體驗來了解相關的文化元素,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言知識。例如,在教授英語書信寫作時,可以讓學生模擬寫一封英國的圣誕卡片,讓學生了解英國圣誕節(jié)的習俗、表達方式和禮儀等,增強學生對英國文化的感性認識。
通過融入文化元素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增強學生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認知和理解。在“產出導向教學法”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融入文化元素,如圖片、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手段,讓學生感受到文化元素的真實性和生動性,從而更好地吸收英語知識和文化元素。
(三)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是實施“產出導向教學法”中文化輸入策略的重要方面。其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英語的文化內涵,并提高其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
1. 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教師可以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包括新聞報道、小說、傳記、歷史文獻、詩歌等。這些材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而且可以豐富他們的語言知識和詞匯量。
2. 引導學生進行主題閱讀。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內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主題閱讀。例如,在單元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有關該主題的文章,并要求學生進行閱讀和討論。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并擴展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
3. 提供有趣的閱讀體驗。為了鼓勵學生主動進行閱讀,教師可以提供有趣的閱讀體驗。例如,教師可以使用音頻、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技術,將閱讀材料呈現出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教師還可以通過游戲、比賽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4.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獨立進行閱讀,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并進行閱讀和分析。這可以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和掌握英語語言和文化。
(四)融入跨學科教學
跨學科教學是“產出導向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文化輸入教學中的重要應用策略之一?!爱a出導向教學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其中文化輸入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從跨學科教學的角度來看,將其他學科的知識與英語教學相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文化輸入,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語言和文化內涵。
首先,可以結合歷史、文學等學科,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從而更好地理解英語語言和文化內涵。例如,在教授英國文學作品時,除了講解文學知識本身,還可以結合當時的歷史、社會背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中的文化內涵??鐚W科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對英語文化的深入理解,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其次,可以結合其他學科的教材,將英語教學與其他學科相結合,例如在教授地理、生物等學科時融入相關英語知識,讓學生學會運用英語描述地理環(huán)境和生物特性??鐚W科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還可以提高學生在其他學科中的語言應用能力。
最后,還可以結合實際情境進行跨學科教學。例如,在教授商務英語時,可以結合商務領域的實際案例,讓學生了解商務領域的文化背景、商務談判技巧等。跨學科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還能夠幫助學生在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中更好地應對跨文化交流。
(五)開展文化輸入的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大學英語文化輸入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應用策略,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提高學生對英語文化的興趣和了解程度。
1. 英語角或英語俱樂部
開設英語角或英語俱樂部是一個提高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好方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可以與外教、志愿者或其他英語愛好者交流,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和英語文化的感受,還可以通過游戲、比賽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口語和聽力水平。
2. 文化節(jié)或文化活動
在校園內舉辦英語文化節(jié)或相關文化活動,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傳統(tǒng),增加對英語文化的興趣和熱情?;顒涌梢园ㄓ⒄Z演講比賽、英語歌曲、英語電影等,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文化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3. 外出參觀或實踐
安排學生到英語國家或地區(qū)進行實踐或交流,促使學生更深入地感受英語文化的氛圍和生活方式。學生可以到當地的博物館、藝術館等地方進行參觀,也可以到當地的商店、市場等地方進行實際的英語應用交流。這種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4. 聽力與閱讀材料的拓展
提供多樣化的聽力和閱讀材料,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英語文化和生活方式。例如,可以提供英語國家的音樂、電影、電視節(jié)目等,讓學生通過這些材料來了解當地的文化、歷史和社會情況。通過開展課外活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文化,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有助于“產出導向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文化輸入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五、結語
文章從多媒體教學、融入文化元素、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跨學科教學和課外活動等角度對“產出導向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文化輸入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分析。通過應用以上的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體驗英語語言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和內涵,提高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然而,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過于注重英語產出的訓練而忽視文化輸入的重要性、教師教學能力和教材的質量不夠、跨學科教學和課外活動的組織和管理較少等。這些問題需要不斷地進行反思和探索,尋找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總體來看,“產出導向教學法”是一種有益的教學方法,在大學英語文化輸入教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實踐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語言產出訓練,加強文化輸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語言的文化背景和內涵,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在教學中注重課程設計和教材選擇,要借助多媒體教學、融入文化元素、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跨學科教學和課外活動等策略,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獲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體驗和認知。
參考文獻:
[1] 徐樂. 基于產出導向法的高校英語翻譯教學研究[J]. 學周刊,2024(25):37-40.
[2] 周凱妍. 文化自信視域下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大學英語教學研究[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2,36(04):36-39.
[3] 郭晨璐. 馬克思社會交往理論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索[J]. 哈爾濱學院學報,2022,43(05):111-113.
[4] 權志成. “產出導向法”視域下中國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研究[J]. 黑河學院學報,2022,13(12):65-67+82.
[5] 徐育新. 語言主觀性視角下產出導向法在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中的對策[J]. 英語廣場,2021(21):73-75.
[6] 楊凱. 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大學英語中國文化教學研究[J]. 海外英語,2021(19):176-177.
(責任編輯:邵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