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自班主任設立以來就發(fā)揮著重要的育人作用。民辦高校班主任隊伍設立較晚,受環(huán)境、機制、育人對象等因素影響,面臨的責任和挑戰(zhàn)也更加艱巨。文章通過理論分析和調查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發(fā)現班主任工作存在工作制度不全、工作職責不清、育人能力不足、協(xié)調配合不強等問題。以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為導向,提出了健全工作制度、明確育人職責、提升育人能力、構建協(xié)同育人機制等相關對策建議,可為民辦高校班主任工作及隊伍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專業(yè)認知教育;學風建設;協(xié)同效應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5)04-0135-04
一、民辦高校班主任工作研究現狀及意義
高校班主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贑NKI數據庫檢索的文獻分析結果顯示,以“高校班主任”作為關鍵詞的研究論文,約有2000余篇??傮w來看,國內研究學者雖然針對高校班主任開展了不同角度和維度的探索與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民辦高校的發(fā)展有其特殊性,而且班主任隊伍設立較晚,圍繞民辦高校班主任隊伍建設、工作職責、工作路徑、育人能力等方面相關研究較少,且多數以理論研究為主,實踐探索也處于起步階段。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和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班主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業(yè)務水平高、思想素質好和奉獻精神強為班主任選拔的主要內容,[1]要求具有一定的學科專業(yè)背景和組織能力。[2]近年來,民辦高校紛紛組建班主任隊伍,并制定了相關規(guī)章制度,期望能充分發(fā)揮專業(yè)教師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成長中的作用,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成長成才。基于此,文章將進一步探索民辦高校班主任工作成效提升的對策,為高校班主任工作提供數據支撐和方案借鑒。
二、班主任工作現狀調查及問題分析
為了解目前班主任工作的真實情況和實際效果,本研究分別針對班主任和學生設計編制了調查問卷及訪談提綱,通過對調查數據、結果的分析,發(fā)現現階段班主任工作在制度、職責、能力、協(xié)同配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班主任工作現狀調查
1. 設計問卷,開展調查研究
“班主任工作情況調查”的問卷設計主要圍繞個人基本情況、政策掌握情況、學情了解程度、工作方式方法、個人工作經驗等方面。“學生對班主任工作滿意度調查”的問卷設計主要圍繞師生互相了解情況、開展工作形式、溝通交流開展頻次、效果及滿意度等方面。最終回收班主任調查樣本133份,學生調查樣本3417份。
2. 擬定提綱,進行個人訪談
問卷調查結果已經初步反映出了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班情學情了解不夠、工作方法欠缺、個人能力不足等共性問題,個人訪談進一步挖掘和探尋深層次問題及產生原因。班主任訪談提綱的設計主要圍繞對班主任工作的認識、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難、與學生溝通時發(fā)現的問題、對班主任工作的建議等。學生訪談提綱的設計主要圍繞與班主任交流情況、班主任育人工作效果、個人成長的需求、對班主任工作的期望等,訪談結果與問卷調查結果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二)班主任工作中問題分析
1. 班主任工作制度不全
選聘機制不健全。現行的班主任選聘多為任命制,而非競聘制,這也與班主任崗位吸引力不足相關,而隨著班主任隊伍建設日趨重要,競聘制必然成為以后班主任選聘機制發(fā)展的趨勢。學校對班主任聘任在工作年限、任職崗位、專業(yè)背景等方面的要求與實際情況及學生需求也存在差異,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班主任隊伍選拔和配備。
考核標準缺乏科學性。目前對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主要依據日常工作及評價,基于一些可量化指標,如班會、報告講座、活動次數等,這種考核易于操作,但其合理性與科學性有待商榷。考核內容指標體系及其賦分也需進一步優(yōu)化,以更準確反映班主任工作成效。
激勵機制不完善。目前對班主任的激勵措施有限,主要集中在津貼和評優(yōu)評先上,并沒有充分提高專業(yè)教師參與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比如通過提供更多的職業(yè)發(fā)展機會、增加對班主任工作的認可和獎勵,以激發(fā)教師的積極性。
2. 班主任工作職責不清
調查發(fā)現,少量班主任對文件的理解可能不夠深入,對于自身的工作職責和育人的重要性認識可能有所不足。在處理學生的個性化問題時,如思想、心理、學習和生活等方面,輔導員和班主任之間的職責劃分可能不夠明確,導致分工和協(xié)作存在模糊地帶。學生和家長在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尋找輔導員的支持和幫助,這也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弱化班主任的職能。班主任往往還承擔著教學、學業(yè)指導等其他任務,多重角色導致他們難以全身心地投入班主任工作中。
3. 班主任育人能力不足
調查中發(fā)現,在心理問題突出、就業(yè)形勢嚴峻、生源地復雜的形勢下,部分班主任由于缺乏學生工作經驗,對班級學生班情、學情了解不夠充分,對特殊學生問題以及學生在不同階段的成長發(fā)展需求把握不到位。擔任班主任的專業(yè)教師雖具備對應專業(yè)學科背景,但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不足,在學生教育管理、心理疏導、文體活動等方面的實踐能力有待提升。擔任班主任的公共課老師也常因學科背景不匹配,在指導學生學業(yè)方面感到力不從心。此外班主任培訓針對性不強,內容、形式、學習交流范圍等有限,也影響了育人能力提升。
4. 與其他隊伍協(xié)同配合不強
高校所有教職員工都負有育人職責,目前學校輔導員、班主任、專業(yè)教師、行政人員這些育人主體相對獨立,協(xié)同合作有待加強。班主任和輔導員之間的協(xié)同合作不夠充分。兩者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并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雙方盡管在工作開展上都有所側重,由于缺乏交流平臺,圍繞學生主體共同研究少、分別教育多,合作少、分工多,[3]無法達到“1+1gt;2”的效果,協(xié)同育人機制尚不明確,合作路徑不清晰。
班主任和其他育人隊伍之間的協(xié)同合作也存在問題。在調查中發(fā)現很多班主任認為專業(yè)認知應由任課老師或學業(yè)導師主導,就業(yè)政策應由就業(yè)老師宣講,文體藝活動沒有公共藝術、體育中心老師擅長等,這些問題都反映出了目前班主任在開展育人工作過程中,需要與其他育人隊伍進一步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班主任工作成效提升對策建議
(一)健全班主任工作制度
1. 優(yōu)化班主任選聘機制
做好班主任選聘工作是隊伍建設的基礎和前提,保障班主任隊伍的質量和水平才能有效提升育人工作成效,有必要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及學生需求進一步優(yōu)化班主任的選聘機制。
第一,明晰選聘條件,堅持選聘“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教師擔任班主任。[4]第二,注重應聘者的實踐經驗,特別是有相關學科背景工作的教師,有助于提升選聘質量。第三,除了專業(yè)技能和經驗,個人特質如責任心、耐心、細心、親和力等也至關重要,這對班級管理和學生成長有重要影響。第四,選聘范圍可擴大到就業(yè)指導教師、心理教師以及有相關學科背景的行政人員。第五,鼓勵校內專家、學者和名師兼任班主任,依托教科研平臺、資源開展學業(yè)、生涯規(guī)劃和創(chuàng)新教育等。[4]
2. 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體系
目前民辦高校班主任工作處于發(fā)展初期,為鼓勵老師先“動”起來,考核多以可量化的工作為導向,育人效果導向弱化。要提升班主任育人的積極性與實效性,就必須不斷完善更加科學、合理、有效的班主任考核體系。
一是堅持質量與效果相結合的原則。既要注重工作量的大小,也要注重工作效果的高低。二是堅持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原則。既看階段性結果、最終結果,也看工作過程中的努力程度。三是堅持考評與薪酬相一致的原則。維護考核結果的嚴肅性,按勞取酬、多勞多酬、不勞無酬。四是堅持多方參與考核的原則??己苏呒纫蓄I導,也要有學生;既要自己參與,又要有同行參與。在考核中還應充分考慮不同專業(yè)背景老師的專長,鼓勵其開展特色育人工作,強化責任落實,確保班主任都能盡職盡責,充分發(fā)揮育人作用。
3. 加強班主任激勵機制
加強班主任激勵機制,能夠激發(fā)其內生動力,提高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于建設一支數量足、素質高、能力強的班主任隊伍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積極改善班主任的福利待遇,除了讓班主任享受單獨的崗位津貼,可以考慮將班主任工作量與教師工作量及考核掛鉤。其次,領導的信任、關心、尊重和對班主任煩瑣工作的理解可以轉化為班主任的精神動力,使他們自信自強自勵,也能激發(fā)他們的工作潛能和興趣。再次,選拔優(yōu)秀班主任參加國內外的工作交流、培訓和考察,滿足其事業(yè)發(fā)展的要求。最后,擴大優(yōu)秀班主任的宣傳力度,增強其工作的成就感和榮譽感,提升班主任的影響力,為班主任工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和環(huán)境。
(二)明確班主任育人職責
1. 強化育人意識
要充分發(fā)揮班主任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必須提高班主任的身份認同,強化教師的育人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教師要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統(tǒng)一”,[5]明確了教師不僅要在教學中承擔育人職責,還要在實踐中發(fā)揮育人作用,而設置班主任這一崗位就是為了落實教書育人的“一崗雙責”的要求。[6]進一步明確“廣大教職員工都負有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責任”,[1]堅持將“三全育人”落到實處,在“大思政”格局下強化教師的育人意識,提高擔任班主任的身份認同,形成樂于擔任班主任、樂于育人的良好氛圍。
2. 踐行班主任工作職責
開展專業(yè)認知教育。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所學專業(yè)特點、培養(yǎng)目標、課程設置、行業(yè)趨勢和人才需求。結合行業(yè)需求制訂專業(yè)認知教育計劃,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專業(yè)實踐和職業(yè)前景。鼓勵學生參與實習、實踐和科研,提升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適應行業(yè)和崗位需求。針對不同年級和專業(yè)特點,提供個性化專業(yè)認知教育,幫助學生設定正確的學習和職業(yè)目標。
進行學業(yè)咨詢指導。提供個性化學業(yè)咨詢,解決學生學習困惑。根據興趣和特點制訂學習計劃與目標。提供學習方法和技巧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高效學習策略。及時發(fā)現并解決學習困難,邀請專家和校友分享經驗,幫助學生了解行業(yè)趨勢和職業(yè)規(guī)劃。
推進班級學風建設。倡導誠信、嚴謹、求實的學風,引導學生樹立良好學術道德。營造積極學習氛圍,組織學風建設活動。關注課堂紀律和考勤,及時教育違反紀律的學生。配合相關部門推動良好校風、學風發(fā)展。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及時解決心理問題。鼓勵學生參與科研和實踐活動,提升綜合素質。
(三)提升班主任育人能力
1. 圍繞學生中心,優(yōu)化工作模式
班主任應該在工作中建立完整的班級臺賬,便于掌握班情、學情。臺賬應包含班級學生基本信息、特殊學生情況、學習成績分析、班級活動記錄等?;拘畔⒑w班級男女生人數、宿舍號、本人及家長聯系方式等,便于了解班級學生的整體情況。特殊學生情況則應統(tǒng)計出生理、心理有特殊情況的學生,便于及時關注。學生成績分析應該包含進校成績以及各學期成績,便于有針對性地制訂學習計劃。班級活動記錄則是為了根據學生不同時段的需求,制訂班級計劃。學??梢跃幹啤鞍嘀魅喂ぷ髦笇謨浴保瑤椭嘀魅胃玫亓私鈱W生在不同年級各個時期的需求以及對應需開展的工作,從而厘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2. 開展“精準培訓”,提升專業(yè)水平
加強班主任隊伍培訓,是提高班主任工作質量、業(yè)務水平,提升育人能力的重要舉措。這就要科學制定班主任培訓規(guī)劃,從而提升專業(yè)水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明確培訓目標,圍繞提升班主任的教育、心理學等專業(yè)知識和管理技能,確保培訓內容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2)優(yōu)化培訓內容,結合實際需求,注重理論與實踐,涵蓋政策法規(guī)、心理健康教育、班級管理、家校溝通技巧等;(3)豐富培訓方式,采用講座、案例分析、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通過專家和優(yōu)秀班主任分享經驗,增加培訓的權威性和實用性;(4)強化培訓效果,建立培訓考核機制,通過測試、問卷等多種形式評估學習成果,及時調整和優(yōu)化培訓方案;(5)定期組織交流,增加班主任間分享交流和兄弟高校走訪學習,以此相互促進、共同進步,開闊眼界,提高認知,以此提升專業(yè)程度和管理水平。
(四)構建協(xié)同育人機制
1. 加強與輔導員的協(xié)作配合
班主任和輔導員各司其職,協(xié)同合作。班主任主要負責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教育工作,而輔導員則側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職業(yè)規(guī)劃和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通過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班主任和輔導員之間應加強溝通與協(xié)調。定期交流學生情況和管理工作中的問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共同探討解決問題方案,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班主任和輔導員可以共同組織各種活動。通過共同組織活動,如學術講座、文體、社會實踐等,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也能增進班主任和輔導員之間的默契和合作,更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平臺和資源;班主任和輔導員之間可以互相學習與支持。例如,班主任可以向輔導員學習心理學、班級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而輔導員可以向班主任學習如何開展科學研究、職業(yè)規(guī)劃等。雙方通過互相學習與支持,可以不斷提高各自的專業(yè)水平和能力,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2. 加強與其他育人主體的協(xié)同合作
班主任需要加強與其他育人主體的協(xié)同合作。班主任要充分發(fā)揮各育人主體的優(yōu)勢,互相補充、協(xié)助,不斷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共同制訂班級學生的教育計劃和培養(yǎng)方案,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統(tǒng)的教育服務。
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也可以學習和借鑒其他領域的經驗和做法,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除學校外,班主任還可以積極爭取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加強與其他社會資源的合作,例如與企事業(yè)單位、社區(qū)組織等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踐和就業(yè)機會,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J]. 浙江醫(yī)學教育,2004,3(04):1-3.
[2]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EB/OL]. (2005-01-13)[2024-10-2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17/200501/t20050113_76797.html.
[3] 陳炳哲. 新時代加強高校班主任隊伍建設路徑研究[J]. 現代職業(yè)教育,2022(39):132-134.
[4] 馬朝暉.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研究[D].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9.
[5] 習近平.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2016-12-09(01).
[6] 郭志平,蘆茜,姚會彥. 對提升高校班主任工作機制實效性的思考:以H大學為例[J]. 浙江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9,36(04):73-76+81.
(薦稿人:李建輝,西京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楊毅恒)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4年度一般課題“以學生為中心,新質驅動成長——班主任工作保障機制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研究”(課題編號:SGH24Y2980);西京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學生需求導向下的班主任工作保障機制研究與實踐探索”(項目編號:JGYB2336) 。
作者簡介:陳雯(1986 —),女,碩士,西京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