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人本理念下PRECEDE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疾病中的應用價值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景德鎮(zhèn)市第五人民醫(yī)院2021年9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3例。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護理方式,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基于人本理念的PRECEDE模式,對比2組治療依從性、睡眠質量、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后,研究組治療依從率為95.35%,高于對照組的79.07%(P<0.05);護理后,研究組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評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研究組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7.67%,高于對照組的81.40%(P<0.05)。結論" 與傳統(tǒng)護理方式比較,人本理念下PRECEDE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疾病中的應用價值更高,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睡眠及生活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肺結核;人本理念;PRECEDE模式;生活質量
文章編號:1672-1721(2025)04-0133-04"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3.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見的一種可防可控疾病,是遺傳、環(huán)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征,病情呈進行性發(fā)展,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極大影響[1]。臨床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藥物療法為主、改變生活方式為輔。糖皮質激素的大量使用雖能獲得一定療效,滿足患者治療需求,但容易導致患者呼吸道局部免疫力下降,增加肺結核感染風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在臨床上較常見。肺結核是一種呼吸系統(tǒng)傳染病,與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有關。結核分枝桿菌潛伏感染者無肺結核癥狀,而活動性肺結核多表現疲乏、咳嗽、咳痰等癥狀。肺結核傳染率高,治療周期長,加之患者獲得的社會支持少、心理負擔重、精神壓力大、疾病不適感強等,嚴重影響患者服藥行為,降低生活質量,甚至引發(fā)睡眠障礙[2]。隨著當前醫(yī)學模式的改變,人們的健康需求持續(xù)增高,人本理念逐漸受到重視。人本理念即以“患者”為中心,予以患者充分尊重的同時,積極采取個體化的優(yōu)質服務過程[3]。PRECEDE模式首次提出于1980年,是根據患者自身條件、資源將強化因素、傾向因素、促成因素與健康聯系,系統(tǒng)、動態(tài)地指導患者,以改善其行為,提高患者依從性。近些年,該模式在慢性下腰痛、膽囊結石、急性心衰等疾病護理中得到廣泛運用,取得明顯成效[4-6]。本研究以景德鎮(zhèn)市第五人民醫(yī)院2021年9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人本理念下PRECEDE模式的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景德鎮(zhèn)市第五人民醫(yī)院2021年9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3例。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齡40~73歲,平均(58.75±5.41)歲。研究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齡42~73歲,平均(59.21±6.11)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颊呒捌浼覍僦椴⒑炇鹬橥鈺?/p>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認知正常,依從性良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21年修訂版)》[7]中相關標準,且1秒率(FEV1/FVC)<70%、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呼氣容積百分比(FEV1%)<80%預計值;肺結核符合《臨床診療指南:結核病分冊》[8]中相關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合并心理疾患;合并哮喘、全身感染性疾病、非結核分枝桿菌病、貧血等;合并肝腎功能障礙、免疫功能障礙等;近期(3個月內)使用抗生素、激素類等藥物治療。
1.3 方法
2組患者均完善常規(guī)檢查,予以對癥治療。
對照組予以傳統(tǒng)護理方式。詢問記錄患者基本情況,全面評估病情實際狀況;注意監(jiān)測用藥情況,囑咐患者規(guī)范用藥,重點強調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必要性;評估患者機體營養(yǎng)狀況,結合評估結果,予以科學飲食指導,囑咐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食物(牛奶、雞蛋、牛肉、魚類、豆類等)及新鮮蔬菜瓜果;向患者簡單介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相關知識,使患者對疾病有所了解并積極配合治療。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人本理念下PRECEDE模式護理方式。(1)成立人本理念下PRECEDE模式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為1名護士長、若干名護士。小組成員均參與規(guī)范化統(tǒng)一培訓,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基本理論知識,人為本理念的由來與發(fā)展,PRECEDE模式的理論、步驟、應用現狀、臨床意義等,旨在改變組員服務理念,增強自身綜合素質,提高業(yè)務水平。在實踐工作中,將主要健康問題確定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目標人群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患者。根據PRECEDE理論,參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疾病一級預防專家共識》,自行設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患者健康知識與行為調查問卷》。利用調查問卷明確影響患者行為的因素(傾向因素、促成因素、強化因素),結合患者護理需求制定護理計劃,促進患者行為的改變。(2)護理內容。傾向因素,全面評價患者心理狀況、行為及對疾病防治知識的了解程度,結合評估結果進行個體化心理疏導、多元化健康教育;收集、分析患者非語言信息,分析心理狀況,明確不良心理的來源,進行針對性疏導,如介紹病情控制良好的案例,采取播放視頻、發(fā)放圖文手冊等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強調堅持配合治療的重要性。促成因素,要求患者戒煙、戒酒;邀請患者加入微信群,鼓勵患者之間分享治療經歷,進行線上交流;為患者提供個體化飲食方案,以富含維生素、營養(yǎng)物質食物為主,禁食辛辣刺激食物以防咳嗽;每日飲用至少1.5 L水,稀釋痰液,促進排痰;患者需經常漱口,提高口腔清潔度;引導、鼓勵患者下床活動,注意活動不宜劇烈;監(jiān)測患者痰液顏色、氣味等,記錄好24 h痰液排出量,查看痰液有無分層。強化因素,讓家屬提醒患者定時定量用藥,囑咐家屬予以更多的陪伴、鼓勵及精神支持,督促患者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習慣。
1.4 觀察指標
評價2組患者臨床護理指標,包括住院時間、治療費用、治療依從性、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1)治療依從性。護理后,采用醫(yī)院自行設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調查表》,以問卷形式調查患者治療依從性,總分100分,80~100分為完全依從、60~80分為部分依從、<60分為不依從??傄缽穆?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2)睡眠質量。護理前后,以SRSS、PSQI為工具評價睡眠質量。SRSS總分50分,PSQI總分21分,SRSS、PSQI評分越低表示患者睡眠質量越佳。(3)生活質量。護理前后,以GQOLI-74[9]為工具評價生活質量。GQOLI-74共4個維度,含74個條目,總分80~400分,評分與生活質量成正比。(4)滿意度。出院時,采用醫(yī)院自行設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表》,以問卷形式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狀況,總分100分,80~100分為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倽M意率=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7.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治療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2組睡眠質量比較
護理前,2組SRSS、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SRSS、PSQI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2組生活質量比較
護理前,2組GQOLI-74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GQOLI-74評分均較護理前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2組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4。
3 討論
現階段,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疾病的方式較多,均可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疾病患者治療過程中,若護理不到位或護理不當,引起感染進一步惡化、發(fā)展,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演變?yōu)椴ド⑿约膊?,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0]。做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疾病患者的護理具有重要意義。
人本理念下的PRECEDE模式是在“以患者為中心”基礎上,遵循“以人為本”理念,結合患者需求及個體化差異,采取相應護理措施。本研究將主要健康問題確定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目標人群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患者,針對影響患者健康行為的影響因素(傾向因素、促成因素、強化因素),制定教育與組織策略,促進患者行為改變。
傳統(tǒng)護理方式服務被動、方式單一,無法滿足患者多元化護理需求。人本理念下PRECEDE模式可以彌補傳統(tǒng)護理方式的不足,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理念,充分尊重、理解患者,最大程度滿足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多層需求,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發(fā)展。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治療依從率為95.35%,高于對照組的79.07%,提示人本理念下的PRECEDE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究其原因,該護理模式強調在設計、實施健康干預前,客觀診斷影響患者采取健康行為的傾向、促成、強化因素,以此為指導,積極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幫助患者解決影響治療依從性的問題,提高治療依從性,獲得理想的臨床療效,緩解病情程度,改善咳嗽、疲乏等癥狀給機體帶來的不良影響,幫助患者逐漸恢復正常生活[11]。
睡眠障礙、生活質量低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疾病患者的常見問題,與患者自身心理壓力大、患者對疾病缺乏認知、病程長、身體疲乏等方面原因存在聯系。改善患者睡眠及生活質量已成為護理重點。本研究對患者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生活質量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發(fā)現,護理后,研究組SRSS、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研究組GQOLI-74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人本理念下PRECEDE模式對患者睡眠質量、生活質量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促使患者在短時間內進入睡眠狀態(tài),早日恢復正常生活。究其原因,傳統(tǒng)護理內容片面、措施不到位,對患者睡眠及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不明顯。人本理念下的PRECEDE模式拓展患者了解疾病相關知識的途徑,提升其對疾病的認知水平,配合采取利于患者健康發(fā)展的行為,避免患者接觸疾病誘因,促進患者機體恢復,改善生活質量。人本理念下的PRECEDE模式可進一步明確患者睡眠障礙的相關影響因素,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幫助患者擺脫疾病帶來的困擾,提升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人本理念下PRECEDE模式操作可行,適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疾病患者,在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方面更具有優(yōu)勢,患者滿意度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蔣學峰,楊繼黎,呂菊芬,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初治菌陽肺結核患者結核分枝桿菌rpoB基因突變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2023,45(12):1077-1079.
[2] 戴俊.肺結核患者睡眠障礙發(fā)生率及影響因素分析[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23,10(9):1995-1997.
[3] 張紅,鄔海燕,岳朝換.PRECEDE護理模式對風心病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服藥依從性及焦慮抑郁狀況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23,34(23):3478-3481.
[4] 宣沁,王晶,唐輝茹,等.基于PRECEDE-PROCEED模式的全程健康教育對慢性下腰痛患者健康行為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3,30(11):137-142.
[5] 孫艷,劉艷華,孫燦燦.PRECEDE模式護理聯合視頻健康教育應用于圍術期膽囊結石患者的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23,18(7):121-124.
[6] 尚洋洋.PRECEDE護理干預模式對急性心衰患者自我認知及康復效果影響[J].山西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院學報,2023,33(4):73-74.
[7]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中國醫(yī)師協會呼吸醫(yī)師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員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21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1,44(3):170-205.
[8] 中華醫(y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結核病分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43.
[9] 嘉素彬.綜合護理干預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質量中的應用[J].兵團醫(yī)學,2023,21(4):79-81.
[10] 李麗,馮勤勝,李慧,等.桂西地區(q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特點及免疫功能調查[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23,40(3):511-517.
[11] 王蕾,李潔.基于行動研究法的PRECEDE護理模式在肺結核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刊,2022,24(12):1261-1264.
(編輯:郭曉添)
基金項目:景德鎮(zhèn)市級課題(20232SFZC008)
作者簡介:吳筠英(1989—),女,江西浮梁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內科護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