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教育階段是學生夯實學習基礎、培養(yǎng)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然而,在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習慣采用灌輸式教學法,導致課堂枯燥乏味。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闡述了新課標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不足,從引入多媒體資源、實施分層教學、強化閱讀策略教學、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等方面探討了新課標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徐茜(1987—),女,江蘇省淮安市文津小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拓寬學生國際視野與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使命?!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在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通過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的全面發(fā)展[1]。在《課標》的指導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不再局限于詞匯與語法的簡單講解,而是更加注重文本內涵的解析、閱讀策略的講解以及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與改進閱讀教學工作方法,落實《課標》的相關要求,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開展英語閱讀教學,以有效提升閱讀教學效果。
一、新課標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這一階段學生的大腦發(fā)育迅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學習能力較強,模仿能力突出,因此在進行語言學習時,可以快速掌握語言規(guī)則。此外,小學階段的學生尚未形成固化的語言習慣,因此更容易掌握新的語言知識。在新課標背景下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具有重要意義。
(一)適應教育改革要求,提升教學質量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社會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已經(jīng)成為必然的選擇。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難以滿足當前社會對人才多元化、全面化發(fā)展的需求。創(chuàng)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意味著要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以更加科學、系統(tǒng)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這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和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升閱讀教學質量[2]。通過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教師可以更加精準地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設計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同時,創(chuàng)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還有助于教師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
(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在新課標和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而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有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其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墩n標》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而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能夠直接影響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通過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教師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創(chuàng)新的閱讀教學中,學生需要不斷思考、分析和判斷,這有助于其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閱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材料,學生可以拓寬國際視野,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學會理解與尊重不同的文化。
(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過于注重詞匯和語法的講解,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而新課標下的小學英語閱讀創(chuàng)新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度,強調通過多樣的教學活動和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閱讀技巧,感受閱讀的樂趣。這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3]。另外,小學英語閱讀創(chuàng)新教學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使其在閱讀中獲得成就感。
二、當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不足
(一)閱讀材料單一,閱讀教學深度不足
目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是閱讀材料單一,缺乏多樣性與深度。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過于依賴教材,較少引入課外資源,因此難以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單一的閱讀材料會限制學生的閱讀視野,使學生難以接觸到豐富多樣的英語文本,進而影響其閱讀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此外,部分小學英語教師的閱讀教學深度不足,未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無法深入挖掘文本的深層含義和文化背景。這種淺層次的閱讀教學不僅會限制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還會阻礙學生深入認識英語國家的文化。
(二)教學方式傳統(tǒng),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課標》提出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仍然喜歡運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法。這樣的教學缺乏互動性和參與性,無法給學生提供主動探索和思考的機會,會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無法得到全面提升。
(三)閱讀評估方式單一,缺乏全面性和準確性
目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還存在一個問題:閱讀評估方式單一,缺乏全面性和準確性。《課標》倡導教師運用多元的評估方式,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等,以更全面地評估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但在實際教學中,多元的評估方式并未得到充分應用,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評估時仍然以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闃藴?,并且只運用教師評估這種評估方式。這樣單一的評估標準和評估方式只能評估學生對文本信息的理解程度,無法全面評估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發(fā)展情況,也無法系統(tǒng)評估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進步情況,會導致評估結果缺乏準確性和客觀性。
三、新課標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一)引入多媒體資源,豐富閱讀教學內容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過于依賴教材文本,主要以口述的方式講解文本內容,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因此難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積極引入多媒體資源,以此豐富閱讀教學內容和形式,提升教學效果。多媒體資源包括圖像、視頻等多種形式,能夠直觀、生動地呈現(xiàn)閱讀材料,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資源展示與閱讀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文化信息,以此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
例如,在“This is my friend”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搜集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的圖片或動畫視頻,如展現(xiàn)孩子們一起玩耍的場景的動畫視頻等,并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出來。這樣的動畫視頻能夠有效地豐富閱讀教學內容,直觀地呈現(xiàn)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和友情的意義,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單元主題的認識,讓學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內涵。
(二)實施分層教學,滿足不同閱讀水平學生的需求
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以滿足不同閱讀水平學生的需求。分層教學法強調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能力、興趣等因素,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通過實施分層教學,教師可以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閱讀材料和練習,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同時,通過實施分層教學,教師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競爭與合作,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4]。
例如,在“Happy Birthday!”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課文內容,結合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習活動。對于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讓其在理解生日慶祝流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生日的意義以及慶祝方式的多樣性,如通過寫作表達自己對生日的期待和感受;對于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可重點引導學生準確識別并復述課文中的關鍵信息,如生日會上出現(xiàn)的物品以及相應的活動等,確保學生能夠扎實掌握有關生日的基本詞匯和句型。分層設計的學習活動可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其能力范圍內進行有效學習,推動其個性化學習的實現(xiàn)[5]。
(三)強化閱讀策略教學,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強化閱讀策略教學,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閱讀策略包括預測、提問、總結、聯(lián)系等,是學生進行有效閱讀的關鍵。通過教授這些策略,教師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提高閱讀速度和準確性。同時,教師通過閱讀策略教學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獨立進行閱讀和理解活動。在強化閱讀策略教學時,教師應注重策略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習慣和文本類型選擇合適的策略。
例如,在“I can play basketball”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展示一張關于籃球運動的圖片,并提問:“What sports skills do you think are shown in this picture?”。這一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圖片進行思考,激發(fā)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的興趣。隨后,在正式進行課文閱讀前,教師可展示一些關鍵單詞或短語,如jump、shoot、dribble等,鼓勵學生進行預測,思考這些單詞可能與課文中的哪些活動或技能有關。這種預測式閱讀策略的運用,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促使學生在閱讀時積極地尋找相應的信息,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的教學能使學生掌握相應的閱讀策略,提升自主閱讀能力。
(四)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全面評估閱讀能力
小學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以全面評估學生的閱讀能力。多元化評價體系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兩種方式。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評價,能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困難,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偨Y性評價則是在教學結束后進行的評價,旨在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閱讀能力提升情況。通過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教師可以更全面、準確地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
例如,在“Our animal friends”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同伴互評機制,以此促進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構建。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學生在組內分享自己喜愛的動物朋友的相關信息并相互評價。評價維度可涵蓋語言表達的清晰度、動物特征描述的準確性、講述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等方面。比如,在一名學生描述家中的寵物狗后,其他學生可以從表達的清晰度、詞匯的豐富性、是否生動展現(xiàn)動物特點等角度給出反饋。這種同伴互評的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發(fā)現(xiàn)并學習同伴的優(yōu)點,還能增強學生間的互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新課標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是提升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小學英語教師通過融合多媒體資源、實施分層教學、強化閱讀策略教學以及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等方式,能夠有效解決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閱讀材料單一、教學方式傳統(tǒng)、評估方式缺乏全面性等問題。文中提出的英語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動力,促進學生閱讀素養(yǎng)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參考文獻]
崔竹梅.新課標下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路徑[J].校園英語,2024(39):132-134.
俞曉燕.新課標下小學英語課內外融合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智力,2024(19):33-36.
陳玲.新課標理念下小學英語閱讀課程面臨的困境與創(chuàng)新策略[J].小學生(上旬刊),2024(6):61-63.
康玉云.新課標下的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初探[J].文理導航(下旬),2016(7):83.
李彥姝.新課標下小學高年級英語主題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理論研究與創(chuàng)新網(wǎng)絡總結年會論文集(六).北京: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