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在根管治療慢性根尖周炎中,iRoot SP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牙周健康的影響,為臨床治療慢性根尖周炎提供依據。方法 選取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無錫市惠山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7例行根管治療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3例,33顆,采用AH-PLUS根管封閉劑)與觀察組(34例,34顆,采用iRoot SP根管封閉劑)。兩組患者均于術后隨訪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的臨床療效,術前、術后7 d牙周健康情況、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炎癥因子水平,以及術后7 d急癥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術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與術前比,術后7 d兩組患者牙周探診深度(PD)、齦溝出血指數(BI)、牙菌斑指數(PLI)、牙齦指數(GI)、VAS疼痛評分及齦溝液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應蛋白
(hs-CRP)、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較對照組均更低(均Plt;0.05);術后7 d,觀察組急癥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相較于AH-PLUS糊劑,iRoot SP在根管治療慢性根尖周炎中具有更顯著的臨床療效,可改善患者牙周健康,降低痛感和炎癥反應,且術后急癥反應發(fā)生率較低。
【關鍵詞】慢性根尖周炎 ; 根管治療 ; iRoot SP ; 牙周健康 ; 炎癥反應
【中圖分類號】R78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5.01.0072.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5.01.023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管內部長期處于感染狀態(tài)及受到致病因素刺激,進而引發(fā)根尖周邊組織的慢性炎癥病變,嚴重影響患者的牙周健康。根管治療術是慢性根尖周炎的首選治療手段,其主要通過對牙冠及牙根部位的徹底充填封閉,隔絕感染性物質對根尖周圍組織的刺激,達到治療的目的。研究顯示,牙根折裂的重要誘因可能源于根管治療導致的牙根力學特性受損,而根管充填材料的性能優(yōu)劣與根管治療的效果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lián)[1]。AH Plus糊劑為臨床常用的充填材料,具有良好的封閉特性,但由于其存在一定膨脹性,應用范圍受到限制。iRoot SP為新型生物陶瓷,不僅可緊密地貼合根管壁,形成良好的三維封閉效果,還具有卓越的密封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使用后不會產生膨脹效應[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iRoot SP在根管治療慢性根尖周炎中的效果及對患者牙周健康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無錫市惠山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7例行根管治療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3例,33顆)與觀察組(34例,34顆)。對照組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別為18、15例;年齡35~67歲,平均(50.98±2.03)歲;病程1~3年,平均(2.45±0.13)年;牙位:前、后磨牙分別為15、18顆;位置:上、下頜分別為13、20例。觀察組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別為18、16例;年齡36~67歲,平均(51.02±2.01)歲;病程1~3年,平均(2.38±0.15)年;牙位:前、后磨牙分別為18、16顆;位置:上、下頜分別為12、2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牙體牙髓病學(第2版)》[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且經X線和臨床表現(xiàn)確診;⑵單牙發(fā)病,根管無顯著彎曲、鈣化,牙周組織未遭受嚴重病變;⑶具有根管治療指征,首次接受根管治療。排除標準:⑴伴精神疾病;⑵伴牙體齲損、內外吸收、殘冠及根折;⑶根尖狹窄或牙根吸收障礙;⑷近期服用過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劑等藥物。無錫市惠山區(qū)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對該研究進行嚴格審查后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根管治療前均接受X線片(武漢盛世達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型號:HF50-R)拍攝,采用3%次氯酸鈉[朗力生物醫(yī)藥(武漢)有限公司,(鄂)衛(wèi)消證字(2018)第0004號,規(guī)格:250 mL/瓶]對根管實施沖洗,隨后通過紙巾浸潤的方式使根管達到干燥狀態(tài),并據此執(zhí)行后續(xù)根管消毒。
對照組患者使用AH-PLUS糊劑[登士柏西諾德牙科產品(上海)有限公司]封閉根管,將輸送器的尖端(內置根管封閉劑)插入根管,通過均勻施加壓力,使其內容物被注入根管內部。隨后,向上緩慢提拉輸送器,直至其尖端抵達根尖區(qū)域。若此過程中有微量封閉劑溢出,可在繼續(xù)注入的同時,撤出輸送器。觀察組患者使用iRoot SP(創(chuàng)新生物陶瓷有限公司)封閉根管,填充流程同對照組,完成根管治療后,需對骨壁進行刮拭,以確保骨腔內血液充盈。隨后,將黏骨膜瓣復位并縫合。術后,均對兩組患者實施局部加壓,并強調維持口腔清潔衛(wèi)生,并于術后定期隨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術后6個月參照《牙體牙髓病學(第2版)》[3]判定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無自覺癥狀,咬合及咀嚼功能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牙齒無松動;有效:咬合及咀嚼功能基本恢復,牙齒微微松動;無效:咬合及咀嚼功能未恢復,牙齒嚴重松動。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⑵牙周健康與疼痛情況。分別于術前、術后7 d,記錄兩組患者牙周探診深度(PD)、齦溝出血指數(BI)[4]、牙菌斑指數(PLI)[5]、牙齦指數(GI)[6]。PD為探針測定牙齦至牙齒齦溝深度;BI、PLI、GI的總分均為3分,得分高低與牙周健康成反比。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7]評估患者疼痛情況,分值為0~10分,得分高低與疼痛程度呈正相關。⑶炎癥反應。分別于術前、術后7 d采集兩組患者齦溝液3 mL,取40 μL液體進行離心處理(3 0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齦溝液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⑷術后急癥反應發(fā)生率。術后7 d,根據MohdSulong 標準[8]對患者急癥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評估。標準包括:0級:患者無任何不適感;Ⅰ級:輕微叩擊痛,該癥狀能自行減輕;Ⅱ級:無局部腫脹,但存在咬合疼痛、自發(fā)性疼痛及叩擊痛,需借助抗生素進行治療;
Ⅲ級:疼痛顯著,伴有根尖區(qū)域腫脹,咬合困難,需采取手術引流。術后急癥反應發(fā)生率=[(Ⅱ級+Ⅲ級)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手術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種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術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牙周健康與疼痛情況比較 與術前比,術后7 d兩組患者PD及BI、PLI、GI、VAS疼痛評分均下降,且觀察組較對照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比較 與術前比,術后7 d兩組患者齦溝液TNF-α、hs-CRP、IL-6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較對照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術后急癥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術后7 d,對照組0~Ⅲ級發(fā)生例數分別為13、11、6、3例,急癥反應發(fā)生率為27.27%(9/33),觀察組0~Ⅲ級發(fā)生例數分別為17、15、1、1例,急癥反應發(fā)生率為5.88%(2/34),觀察組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1.557, Pgt;0.05)。
3 討論
根管治療作為慢性根尖周炎首選的治療方案,旨在通過移除根管內部的病變組織及細菌,對根管進行適當充填,以實現(xiàn)根尖周組織愈合的目的。AH-PLUS糊劑具有良好的封閉性能,可有效防止根管系統(tǒng)微滲漏,從而降低再感染風險;然而其較快的吸收速率會隨時間推移可能逐漸導致根管內部空間化,進而削弱密封效能,因此,積極探索新型且理想的根管封閉劑顯得尤為重要[9]。
iRoot SP主要由硅酸鈣組成,具有卓越的生物相容特性,能夠順利與周圍組織融合,對根尖周組織產生的刺激性極??;此外,其還能降低根管微滲漏現(xiàn)象,并且具有誘導硬組織再生的功能,有益于根管治療后根尖周組織的快速恢復[10]。本研究中,術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術后7 d觀察組患者PD、BI、PLI、GI、VAS疼痛評分及急癥反應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這說明iRoot SP在根管治療慢性根尖周炎中可提高臨床療效和改善牙周健康情況,降低疼痛程度,進而減小急癥反應發(fā)生的風險。鑒于iRoot SP所展現(xiàn)出的優(yōu)異封閉性能,其能夠有效遏制根管內部感染源向牙周組織的擴散,進而促進牙周組織與根尖周組織的協(xié)同性修復;而AH-PLUS糊劑在細微結構的充填效果上沒有iRoot SP理想。此外,AH-PLUS糊劑在根管填充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會對牙周膜感受器產生刺激,造成一定疼痛,一般可自行恢復;而iRoot SP憑借出色的封閉特性及誘導硬組織生成的能力,確保了根管內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從而規(guī)避了因根管內壓力波動所引發(fā)的疼痛問題[11]。
IL-6與TNF-α均為具備多重作用機制的炎癥介質,能夠加速炎癥反應的進程,并導致牙髓及牙周組織的損傷。在慢性根尖周炎的病理狀態(tài)下,hs-CRP作為炎癥反應的敏感指標,其濃度會異常升高[12]。本研究中,術后7 d觀察組患者齦溝液TNF-α、hs-CRP、IL-6水平均較對照組更低,這說明iRoot SP在根管治療慢性根尖周炎中可降低炎癥反應。分析原因在于,AH-PLUS糊劑雖可以通過良好的封閉性來減少細菌侵入,減輕炎癥,但相比而言,
iRoot SP不僅具有顯著的抗炎效能,還能夠顯著降低根管微滲漏現(xiàn)象,提高根管填充質量并通過有效阻擋細菌再次侵入根管,防止細菌對根尖周組織造成持續(xù)性的刺激,從而進一步減輕炎癥癥狀;同時其生物相容性較好,對細胞毒性更小,因此誘導產生的炎癥反應較輕[13]。
綜上,相較于AH-PLUS糊劑,iRoot SP在根管治療慢性根尖周炎中具有更顯著的臨床療效,可提高患者牙周健康,降低痛感和炎癥反應,且術后急癥反應發(fā)生率較低。但本研究仍存在局限性,未來有必要擴大樣本規(guī)模,并開展多中心研究,以期獲取更為詳盡且精確的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袁月, 張倩楠, 張鈺, 等. 光動力療法聯(lián)合氫氧化鈣治療竇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臨床效果[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4, 21(15): 17-23.
尹秋蓉, 張旭鳳, 吳蕓菲. 熱牙膠垂直加壓法與iRoot SP冷側壓法行C形根管充填治療恒牙根尖周炎療效及對疼痛和預后的影響[J]. 河北醫(yī)學, 2022, 28(6): 983-988.
高學軍. 牙體牙髓病學[M]. 2版. 北京: 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 2013: 203-212.
吳昱卓, 梅幼敏, 周艷, 等. 激光聯(lián)合牙周翻瓣術治療重度牙周炎的療效[J].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20, 36(16): 2240-2243.
張艽, 李綱. 熱牙膠垂直加壓與冷側方加壓法治療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療效比較[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 2015, 12(1): 136-137.
蔣俊發(fā). 根管治療結合牙周翻瓣術對牙髓 - 牙周綜合征患者牙周相關指數及細菌感染與清除情況的影響[J]. 空軍醫(yī)學雜志, 2017, 33(3): 193-195.
孫兵, 車曉明.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J]. 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2012, 28(6): 645.
楊占寶, 岳琳, 董力, 等. 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在微創(chuàng)根管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及其對患者牙周健康的影響[J]. 河北醫(yī)學, 2023, 29(10): 1704-1709.
劉婷婷, 許巖. iRoot BP Plus結合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術治療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閉合者的療效[J]. 口腔材料器械雜志, 2022, 31(4): 260-264.
劉曼, 于玲, 高瑤潔, 等. 根管封閉劑iRoot SP與AH Plus在難治性前牙根尖周病患者根管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3, 20(33): 126-129.
杜小沛, 張婷婷, 韓宇, 等. iRoot SP配合不同根管充填方法在牙體牙髓病治療中的應用[J].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21, 37(7): 430-433.
趙恒越, 何文娟. 三種修復金屬材料對口腔修復患者牙周組織齦溝液中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 河北醫(yī)學, 2019, 25(6): 894-898.
張樂, 吳凡. iRoot SP糊劑聯(lián)合單尖法對根管充填恰填率及術后疼痛的影響[J]. 口腔材料器械雜志, 2024, 33(2): 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