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中心,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屬北亞熱帶地區(qū),具有明顯的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征,光、熱、水資源豐富,是全國蔬菜生產(chǎn)十強縣,也是全國重要的蔬菜生產(chǎn)基地,蔬菜常年種植面積約2.33萬hm2。
新野縣自2010年開始試種超晚播小麥,經(jīng)過多年 的不斷實踐探索,目前已研究出比較成熟的“大蔥—小麥”“大白菜—小麥”“胡蘿卜—小麥”“蘿卜—小麥”等一年兩熟輪作和“娃娃菜—小麥—西瓜”“娃娃菜—小麥—小辣椒”等一年三熟輪作模式,以及配套的蔬菜茬超晚播小麥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該技術(shù)除在新野縣推廣外,還輻射周邊臥龍區(qū)、宛城區(qū)、社旗縣、桐柏縣、唐河縣、鄧州市等地,應用面積呈擴大趨勢。
2019—2023年,蔬菜茬超晚播小麥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在新野縣樊集鄉(xiāng)、沙堰鎮(zhèn)、溧河鋪鎮(zhèn)、城郊鄉(xiāng)、上莊鄉(xiāng)等地的大蔥、蘿卜、大白菜、甘藍等蔬菜茬田及周邊縣、市蔬菜區(qū)示范推廣,年應用面積在0.67萬hm2以上,累計達4萬hm2,增加經(jīng)濟效益6億元以上。
超晚播技術(shù)的推廣應用,有效解決了冬季蔬菜采收后土地閑置的問題。超晚播小麥也能充分利用上茬蔬菜作物肥料,經(jīng)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均十分顯著。
一、搶時播種
在前茬蔬菜收獲后,搶抓時間,盡快整地,盡早播種。
二、精細整地
采用機耕機耙整地,耕深25~30 cm,耕后細耙,破碎板結(jié),形成上虛下實的耕層結(jié)構(gòu),利于保墑和播種出苗。
三、科學施肥
蔬菜茬超晚播小麥應按照“穩(wěn)氮、增磷、補鉀、配微”的原則,根據(jù)前茬作物施肥情況進行合理施肥,一般大蔥茬和鉀肥施用量較大的其他蔬菜茬施用磷酸二銨105~150 kg·hm-2作種肥,前茬施鉀少的田塊可補施75~120 kg·hm-2氯化鉀作底肥。小麥拔節(jié)期可根據(jù)苗情追施適量尿素。灌漿中后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2~3次。
四、選擇良種
超晚播小麥應選用早熟、灌漿快、株高中等、豐產(chǎn)性好、抗病性強的弱春性品種,如鄭麥9023、宛麥21、豫麥18、科林618、眾麥2號等。避免使用冬性品種,以防小麥不抽穗結(jié)實。
五、藥劑拌種
藥劑拌種應以防治地下害蟲和莖基腐病、紋枯病為重點,選擇適宜的殺蟲劑和殺菌劑,按照推薦用量混合,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或藥劑拌種。
按照推薦用量,將戊唑醇、苯醚甲環(huán)唑等殺菌劑與吡蟲啉或噻蟲嗪等殺蟲劑,進行混合拌種或種子包衣,也可根據(jù)當?shù)夭∠x發(fā)生的實際情況,選用合理的殺菌劑和殺蟲劑配方或復配種衣劑,起到“一拌多效”的作用。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時,可以加入適量氨基寡糖素、蕓苔素內(nèi)酯、碧護(有效成分是天然赤霉素、吲哚乙酸等)等誘抗劑和生長調(diào)節(jié)劑一起處理種子,促進小麥出苗、生根,提升植株的抗逆能力。
六、足量播種
超晚播小麥由于冬前積溫不足、分蘗少,甚至不分蘗,故要適當加大播種量,發(fā)揮主莖成穗和總穗數(shù)的優(yōu)勢,獲得高產(chǎn)。要適當加大播種量,具體播種量依播種時間早晚和播種期間溫度而定:一般12月中下旬播種,用種量為300~330 kg·hm-2;翌年1月播種,用種量為330~375 kg·hm-2;翌年2月播種,用種量為375~420 kg·hm-2,以保證每公頃基本苗在600萬以上,播種深度在 3~5 cm,不漏播、不重播,播種后要及時鎮(zhèn)壓。
七、分類管理
蔬菜茬晚播小麥田由于前茬氮肥充足,墑情較好,加之春季蒸發(fā)量小,一般田塊在拔節(jié)期應以穩(wěn)為主,不進行施肥澆水。對播種過晚、苗勢弱或土壤含水量低于60%的田塊及時澆水,追施氮肥可推遲到旗葉露尖,追施尿素120~150 kg·hm-2,避免過量施肥造成貪青晚熟和倒伏。灌漿期結(jié)合病蟲害防治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2~3次,每次用量1.5 kg·hm-2。
八、科學防控
返青期至拔節(jié)期,以防治麥田雜草、紋枯病、莖基腐病、條銹病、麥蜘蛛為主;抽穗揚花期,重點預防小麥赤霉病,兼防治麥蚜、白粉病、銹病、吸漿蟲等;灌漿期,根據(jù)麥田病蟲發(fā)生實際情況,將殺菌劑、殺蟲劑、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及葉面肥等科學配方混合噴灑,綜合控制銹病、白粉病、葉枯病和穗蚜等多種病蟲害及干熱風,達到一噴多效的目的。
病蟲害綜合防治可參考以下配方:一是施用30%唑醚·戊唑醇300 mL·hm-2 ,加5%高氯·啶蟲脒450 mL·hm-2 ;二是施用35%吡唑·氟環(huán)唑300 mL·hm-2 ,加5%高氯·啶蟲脒450 mL·hm-2 ;
三是施用50%嘧菌酯0.15 k g·hm-2 或70%戊唑醇0.15 kg·hm-2,加5%高氯·啶蟲脒450 mL·hm-2。
九、適時收獲
在小麥蠟熟末期,及時進行機械化收獲并安全貯藏。
作者簡介:李雅杰(1981— ),女,河南新野人,本科,高級農(nóng)藝師,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工作。
(責任編輯" "劉沛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