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階段,語文對于學生來講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小學語文教材是開展實踐教學的基礎,教材的設置充分考慮了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及理解能力。我國現(xiàn)階段的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設置了許多插圖,非常有特點,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闡述了語文教材插圖的特點以及在教學實踐中運用插圖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部編版教材" 教材插圖" 應用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的教材也在不斷更新。部編版教材中出現(xiàn)的插圖最為引人注意,因為插圖往往是依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特點以及語文知識水平來編訂的,這些插圖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且十分生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難度,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時應高效利用教材中的插圖,用圖畫的形式來吸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從而提升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
一、語文教材中插圖的特點
(一)將文化精髓在插圖中呈現(xiàn)
部編版的語文教材會在插圖中融入中國繪畫藝術,使教材能夠傳達出濃厚的中國元素以及傳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讓學生在教材中既能感受世界藝術的美,更能體會到中國文化藝術的美。教材中的插圖用色一般比較大膽,能夠有強烈對比,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會對教材中的文章理解得更加透徹。[1]
(二)情境與趣味相統(tǒng)一
部編版語文教材中針對拼音教學的內(nèi)容都配有相對應的情境圖,為了方便學生進行理解性學習。教材中的情境圖不僅能夠讓整個拼音在教學上比較統(tǒng)一,更使情境圖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一定的功能性。這是因為情境圖中包含了一定的故事性,并且將拼音的讀音或者形狀融入其中。這樣一來可以把小學生喜歡的圖片與拼音教學相結合,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鍛煉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
(三)插圖內(nèi)容帶有一定的育人性
小學生處于一個發(fā)展極其迅速的階段,也是在逐步建立三觀的一個階段。因此,我們需要在這個特殊的階段為學生提供一些積極向上的內(nèi)容。教材中出現(xiàn)的插圖都是積極向上的,能夠引發(fā)學生思考、鍛煉學生觀察能力。最主要的是教材中的插圖帶有一定的育人性,啟發(fā)了學生對事物的思考,讓學生明白以后該怎么做事做人。[2]
(四)插圖要與時俱進
時代在不斷發(fā)展,插圖也需要跟著時代的發(fā)展作出改變。這一點,部編版的語文教材完美地體現(xiàn)了出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經(jīng)濟、文化和人們的生活也在跟著變化,教材的插圖需時刻反映出時代的內(nèi)容。部編版語文教材的插圖在色彩搭配、時代主題、教學內(nèi)容等方向做出了調(diào)整,符合小學生接受事物的能力。
二、高效運用插圖的策略
(一)將拼音教學融入插圖中
剛邁入小學校門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會因為聽不懂、弄不明白而導致注意力分散。尤其是語文的拼音教學,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講是較難理解的,因為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比較弱,單憑教師的講解難以正確理解拼音。但是,將拼音教學與插圖結合在一起,給了小學生直觀的情境圖,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讓小學生記憶更加牢固,也能為以后的語文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學習聲母“m”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中兩個拱形門的形狀來進行記憶“m”的字形,再播放一個動圖,如門外有一個小朋友想去“摸”門上的圖形時的動作,讓小學生記“m”的發(fā)音。這樣利用插圖教學法就能加深學生的記憶。再比如,學聲母“p”時,利用文中插圖中一個氣球帶著一根線引出這個字母的音和形,最后引導學生觀察動圖:一個小朋友拿盆“潑”水的動作叫什么,引出“p”的讀音。
(二)培養(yǎng)小學生觀察插畫的能力
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改革,教師從帶領學生學習轉變?yōu)橐龑W生學習。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有了興趣,自然而然地就會主動去學習。我們可以將這一點利用到語文教學中來,把小學生喜歡的圖片以插圖形式設置在教材中,生動有趣的插圖與在學生看來生硬的文字相比,教材中的插圖顯得更加生動有趣,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重對部編本教材插圖的應用,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3]
(三)教材插圖與現(xiàn)代技術相結合,將插圖的功能最大化發(fā)揮出來
當前,許多學校都配置了多媒體設備,目的就是為了讓教師進行更好地教學,將課堂變得更豐富、有趣。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利用多媒體將教材中的插圖做成PPT,再給PPT或者是視頻加上音效、旁白等,來將教材內(nèi)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給學生。例如,在《秋天》一課的教學中,文章中有一段講述了大雁在秋天從北向南遷徙過冬,但在飛翔的過程中,會不斷地變化隊形,一會兒變成“一”,一會兒變成“人”。此刻的學生肯定是迷茫不理解,教師便可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的方式為學生展示。因為本文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色,教師在制作PPT時可以利用教材插圖配上相關的課文內(nèi)容,最后加上一些音效,讓學生在朗讀課文時能夠感受秋天帶給他們的涼爽。
總結
綜上所述,部編版語文教材的插圖具有一定的功能性,能夠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時需要充分利用插圖的功能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1]唐萱,姚永強.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的特點及教學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8(14):54-56.
[2]曹敬屹.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的特點及教學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15):225-226.
[3]黃現(xiàn)榮.統(tǒng)編教材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的特點及教學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0(02):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