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話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開展想象活動,拓展寫話素材的來源。但是,學生的表現(xiàn)并不盡如人意,他們仿佛被捆綁了手腳一樣。對此,教師要尋找打開學生思維大門的方法,探索激發(fā)學生大膽想象的路徑,讓學生圍繞寫話的話題進行想象,獲得豐富的寫話素材。
設問是無疑而問的一種方式。在學生寫話活動中,教師在看似沒有問題的地方,提出疑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帶到想象的世界里,幫助學生理清寫話的思路,引導學生關注細節(jié),尋找問題的答案。設問像一把鑰匙,可以打開學生的想象之門。
比如,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寫話練習,要求學生寫出自己最喜愛的玩具。課文中盡管已經提出了三個問題,但是學生寫話時往往直接把三個問題的答案寫下來,這顯然不是本次寫話所要達成的目標。對此,教師需要另辟蹊徑,進行巧妙地設問:“最喜愛的玩具有什么特別之處值得你喜愛?”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將自己擁有的多個玩具進行比較,思考不同玩具的外形、功能、具體玩法,進而確定自己喜歡玩某個玩具的原因。在玩這個玩具的過程中,學生一個人玩久了就會覺得乏味,希望同伴和自己一起玩,也就需要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玩具的玩法,當然也希望學習對方最喜歡的玩具的玩法。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就能夠涌現(xiàn)出本次寫話需要的大量素材。
創(chuàng)設情境是實施學習任務群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有效策略。教師根據寫話的內容,創(chuàng)設生動逼真的學習情境,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表達對象、內容的真實背景,還可以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展開想象的翅膀,通過想象突破眼前的圖畫,在更廣闊的空間獲取豐富的表達素材。
比如,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寫話練習,要求學生寫小動物。學生喜歡的小動物有很多,但是學生寫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對此,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如果你有魔法,可以將自己變成一個小動物,你會變成哪一個小動物呢?你能說說這個小動物的樣子嗎?”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把自己想象成某個小動物,說清楚小動物的外形、動作、生活習性,把想象的內容有序地表達出來。
雖然學生的想象力很豐富,但是學生的想象容易朝一個方向進行,想象的內容還是有限的。在寫話教學中,當學生的想象力被激發(fā)后,教師還需要組織學生互相交流想象的內容,互相評價各自的想象是否合理,從多個層次、多個側面豐富學生的想象。
比如,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寫話練習,要求學生看圖寫話,把觀察和想象到的內容寫下來。圖中的小老鼠和屏幕中的貓,都屬于學生想象的對象,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自己了解的情形,開展想象活動。有的學生根據老鼠怕貓的經驗,想象小老鼠嚇得掉頭就跑;有的學生想象貓喜歡吃老鼠,看到了一旁出現(xiàn)的老鼠,竟然沖出屏幕撲向小老鼠。針對學生想象的內容,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價。針對小老鼠的逃跑行為,有的學生認為,老鼠不是直線逃跑的,而是朝著它認為安全的地方逃,從圖上看,適合隱蔽的地方是屏幕后面,老鼠可能會逃到那兒,然后再小心地觀察大黃貓是不是追過來了;有的學生認為,電腦是放在桌子上的,小老鼠應迅速逃到桌子以外的地方去,這樣更容易躲避大黃貓的追捕。針對貓的表現(xiàn),有的學生認為電腦正在播放一檔以貓為主題的節(jié)目,后面還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貓;有的學生認為電腦的主人喜歡貓,將貓的圖片設置成電腦的屏幕保護圖片。
總之,在小學寫話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突破思維局限,拓展想象空間,積累寫話素材,順利地開展寫話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