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并分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開展康復干預,對其睡眠質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選取2024年1月至2024年5月泉州市第三醫(yī)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干預,觀察組開展康復干預。比較2組陰性、陽性癥狀量表(PANSS)、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評分。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3.54%,29/31)比對照組(67.74%,21/31)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陰性、陽性等癥狀改善幅度更為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干預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改善幅度更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結論: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常規(guī)干預工作中,實施康復干預效果顯著,是提高干預效果的保障,也是控制患者癥狀、改善睡眠質量的關鍵。
關鍵詞 精神分裂癥;常規(guī)措施;康復護理;干預效果;陰性癥狀;陽性癥狀;睡眠質量;預后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Effects of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on Sleep Quality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U Lijun,LIU Xiaolu,CHEN Meizhen
(The Fourth Ward,Quanzhou Third Hospital,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From January to May 2024,62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selected from the Quanzhou Third Hospital as the study su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1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interventio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two groups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symptom scales(PANSS) and the Asens Insomnia Scale(AI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93.54%,29/31)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67.74%,21/31)(Plt;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improvement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Plt;0.05).After intervention,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sleep qu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Plt;0.05).Conclusion:In the routine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the implementation of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to improving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and the key to controlling patients′ symptoms and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Keywords Schizophrenia; Conventional measure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Negative symptoms; Positive symptoms; Sleep quality; Prognosis
中圖分類號:R338.63;R749.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4.10.061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嚴重的精神障礙,且患者常伴有睡眠質量下降的問題。長期的睡眠障礙不僅影響患者的康復進程,還可能導致病情惡化。據(jù)統(tǒng)計,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約有60%~80%存在睡眠障礙,這不僅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1]。因此,探討康復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睡眠質量的改善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4年1月至2024年5月泉州市第三醫(yī)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1例。觀察組中男15例,女16例,年齡25~50歲,平均年齡(37.53±5.56)歲,病程3~12個月,平均病程(7.51±2.56)個月。對照組中男17例,女14例,年齡26~50歲,平均年齡(37.69±5.22)歲,病程2~12個月,平均病程(7.78±2.66)個月。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jīn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20211211)。
1.2 診斷標準 精神分裂癥診斷嚴格根據(jù)國際通用《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xiàn)ifth Edition,DSM-5)[2],患者必須存在至少2個或2個以上的癥狀,包括1)陽性癥狀,如幻覺、妄想、思維紊亂等;2)陰性癥狀,如情感平淡、社交退縮等;3)認知癥狀,如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下降等。
1.3 納入標準 1)臨床資料完整;2)完善各項檢查,確診為精神分裂癥;3)在本院接受常規(guī)治療;4)患者和家屬對該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1)合并惡性腫瘤;2)重要臟器功能嚴重異常;3)合并其他危重癥。
1.5 脫落與剔除標準 1)誤納入者;2)干預期間依從性較差、不能按時復診或按時用藥者。
1.6 干預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干預:對患者的基本信息全面掌握,詳細剖析其性格類型后開展溝通工作;對患者所服用的藥物及具體劑量予以確認,確?;颊邉毡刈襻t(yī)囑用藥。觀察組實施康復干預。1)音樂療法:音樂療法開展前,需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包括癥狀嚴重程度、個人喜好、音樂背景等方面,以確定最適合患者的音樂類型和治療方案;根據(jù)患者的評估結果,選擇適合的音樂類型,包括輕柔古典音樂、輕松流行音樂、寧靜自然聲音等[3],同時,避免選擇過于刺激或復雜的音樂類型;為患者創(chuàng)設一個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避免干擾和噪聲,可在治療室內放置綠色植物、鮮花等,增加環(huán)境的舒適度和美感;音樂療法過程中,通過播放音樂、合唱、演奏樂器等方式,讓患者參與到音樂中來,緩解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提高自我感覺和自信心[4-5]。2)作業(yè)療法:引導患者積極參與各種作業(yè)活動,如做飯、打掃衛(wèi)生、洗衣、購物等,提高其自理能力和生命質量;同時,可以結合患者的愛好和興趣,開展一些娛樂活動,如閱讀、繪畫、音樂等[6-7]。3)體育運動:體育運動可通過有氧運動、力量訓練、靈活性訓練等進行,指導患者積極參與各種體育運動活動,如跑步、游泳、瑜伽、健身等,提高其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8]。4)睡眠管理:定期評估,確定患者的睡眠質量,告知患者良好控制血糖,減少夜間低血糖的風險,可通過飲食控制、運動和藥物治療等方式實現(xiàn);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包括固定睡眠時間、避免午睡、避免飲酒和吸煙等;家屬應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包括安靜、黑暗、涼爽的房間和舒適的床墊、枕頭等;必要時,可使用藥物治療來改善睡眠質量,例如安眠藥、抗抑郁藥和抗焦慮藥等[9-10];引導患者堅持每天進行跳操,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初期可以適當降低運動強度,讓患者逐漸適應;在跳操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調整運動方案,以達到最佳的心理調節(jié)效果[11]。5)舞蹈: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特點,應選擇節(jié)奏緩慢、動作柔和、易于學習的舞蹈類型,如瑜伽、太極和民族舞等;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鍛煉習慣,確?;颊吣軌蜷L期堅持舞蹈鍛煉;制定合理的鍛煉時間表,保證患者每天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舞蹈鍛煉;同時,鼓勵患者參加舞蹈團體活動,增加患者的社交機會[12]。
1.7 觀察指標 1)干預前后患者癥狀改善情況及睡眠質量,需憑借陰性、陽性癥狀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進行癥狀改善情況的評價,陽性、陰性量表分別含7項內容,單項指標1~7分,分值高癥狀重[13]。2)以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評價睡眠質量,以問答方式進行評價,囊括“睡眠時間、睡眠評價”等4維度內容,各維度分值0~3分,分值和睡眠質量成反比[14]。
1.8 療效判定標準 需借助PANSS分值減少情況來評定療效。治療后患者PANSS分值減少幅度>75%視為顯效;治療后,PANSS分值減少40%~74%視為有效;治療后,PANSS分值減少幅度<39%直接記錄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9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干預效果 本研究中,2組均納入31例患者,經(jīng)相關措施實施后,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干預前后患者癥狀改善情況 干預后,2組患者的癥狀均出現(xiàn)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癥狀改善幅度更為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3 干預前后患者睡眠質量 干預后2組睡眠質量出現(xiàn)改善;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改善幅度更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3 討論
研究發(fā)現(xiàn),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有超過半數(shù)的人存在睡眠障礙,而長期的睡眠質量下降,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還會加重病情,對治療和康復產(chǎn)生不良影響[15]。因此,關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睡眠質量,并尋找有效的改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康復干預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以康復為目標的護理模式。通過系統(tǒng)的評估和干預,幫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復身心健康和社會功能[16]。
研究發(fā)現(xiàn),康復干預通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調整生理節(jié)律,提高生命質量,從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同時,康復干預還可以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睡眠障礙的發(fā)生[17-19]。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干預效果明顯比對照組高,且患者癥狀改善幅度及睡眠質量改善更為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提示,康復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睡眠質量的改善機制是多方面的。首先,康復干預可以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提高睡眠衛(wèi)生水平[20]。通過對患者進行睡眠教育,使其了解科學的睡眠方法,如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創(chuàng)造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等,從而改善睡眠質量。其次,康復干預可以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降低焦慮和抑郁情緒,改善心理狀況[21]。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給予心理支持和關愛,有助于患者建立積極的治療信念,提高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康復干預作為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床醫(yī)護人員應重視對患者睡眠質量的評估和干預,以達到促進患者康復的目的。
利益沖突聲明:無。
參考文獻
[1]楊梅蘭.系統(tǒng)性睡眠干預結合康復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睡眠質量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23,10(2):432-435.
[2]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5th ed.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24.
[3]蔡英賢,張彩毅,邱蓮娜.多維度康復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23,42(2):156-160.
[4]陳珍,何英,曾維香,等.探討多維度康復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生活質量的影響[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4,28(8):105-108.
[5]徐宗玲.康復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睡眠質量的改善評價分析[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23,10(4):907-909.
[6]張媛媛.認知康復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23,44(6):1682-1685.
[7]鐘愛紅.系統(tǒng)性睡眠干預與康復護理結合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睡眠質量的提升評價[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23,10(7):1690-1692.
[8]劉敏.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4):755-758.
[9]李玉梅,鐘國鋒,陸文英.多學科護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9):73-76.
[10]林婷婷.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康復護理干預的效果及對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22,9(8):1565-1568.
[11]牛小芳,侯潔,陳靜芳.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音樂療法的運用進展[J].中國實用醫(yī)藥,2023,18(18):178-180.
[12]寧婷婷.多維度康復護理在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yī)學,2022,34(20):81-84.
[13]王倩,孫靜.家庭康復護理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正念水平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四川解剖學雜志,2023,31(4):156-158.
[14]方艷芳,李鳳珍,廖君蘭.觀察應用積極心理學理論為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康復護理的效果[J].當代臨床醫(yī)刊,2022,35(2):74-75.
[15]梁小麗,李梅枝,周志強.康復護理在精神分裂癥幻聽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22,29(14):167-170,178.
[16]高昌榮.多維度康復護理聯(lián)合意念與模仿行為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社會功能的影響[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yī)學,2022,3(17):165-168.
[17]任德菊.醫(yī)院社區(qū)一體化康復護理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癥狀及社會功能的影響[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yī)學,2022,3(13):84-86,131.
[18]范喜英,李錦棉,劉世鈞.改良森田療法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護理應用的研究進展[J].大眾科技,2022,24(1):69-72.
[19]饒晶玲.心理護理聯(lián)合康復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缺陷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2,26(12):63-65.
[20]黃熠琳.精神分裂癥實施系統(tǒng)性睡眠護理及康復護理在提升患者幸福感及生命質量中的應用[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23,10(12):2969-2971.
[21]連明香.分析康復護理干預應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效果及改善睡眠質量的效果[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23,10(10):2475-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