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觀察羅伊適應模式下的個性化護理模式在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康復和睡眠質量中效果。方法:選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霞浦縣精神病醫(yī)院精神科收治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8例。觀察組采用羅伊適應模式下的個性化護理模式,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對比2組狂躁抑郁狀況、認知能力、睡眠質量和生命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BRMS、SDS評分低,WMS評分高,PSQI評分低,生命質量評分高,滿意度評分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結論:給予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羅伊適應模式下的個性化護理模式效果較好,值得借鑒。
關鍵詞 羅伊適應模式下;個性化護理模式;雙相情感障礙;康復;睡眠質量
Study on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Based on Roy′s Adaptation Model on Rehabilitation and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LI Fenying
(Psychiatry Department,Mental Hospital of Xiapu County,Xiapu 355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based on Roy′s adaptation model on rehabilitation and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Methods:A total of 76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Mental Hospital of Xiapu County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with 35 cases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dividualized nursing based on Roy′s adaptation model,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Depression,mania status,cognitive ability,sleep quality,life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BRMS,SDS and PSQI scores,higher WMS scores,satisfaction scores and life quality.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lt;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based on Roy′s adaptation model has positive effects.
Keywords Roy′s adaptation model; Individualized nursing; Bipolar disorder; Rehabilitation; Sleep quality
中圖分類號:R749.4;R338.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4.10.030
雙相情感障礙是對人們健康影響較大的一種精神障礙類疾病,具有復雜且常見的特點。通過對該病進行分析,認為其確切的發(fā)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確,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核心致病因素就是遺傳因素[1]。對于患者而言,在心理社會壓力的影響下又會使其病情進一步發(fā)展?;颊呒膊“l(fā)生后會出現情緒極端波動的問題,容易導致情緒表現為狂躁的高峰、過度興奮,并且會出現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又可能使患者陷入悲傷,并且失去活力等,以上情緒狀態(tài)會單獨出現,而且也容易交替混合出現,對人們身心各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如正常生活、睡眠質量、社交互動等[2]。由于疾病所存在的復雜性以及危害性,必須采取有效的藥物開展治療,使其情緒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使得雙相情感障礙相關癥狀得以改善。與此同時也應該重視護理工作的開展,為其提供有效的護理措施,使其康復效果得以提升[3]。本研究選取我院雙相情感障礙患者76例,觀察羅伊適應模式下的個性化護理模式應用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霞浦縣精神病醫(yī)院精神科收治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8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29~67歲,平均年齡(48.72±3.82)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72±1.46)年。觀察組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30~68歲,平均年齡(48.68±3.74)歲,病程2~16年,平均病程(8.65±1.53)年。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向患者簡單介紹有關雙相情感障礙的知識,在此期間對其心理狀態(tài)進行了解,護患之間開展一定的溝通,給予用藥等方面的指導。觀察組:1)組建羅伊適應模式下個性化護理小組,組內成員需要開展系統(tǒng)性的培訓,保證其對羅伊適應模式以及個性化護理有深入的認知,了解其內涵,并且對雙相情感障礙知識有進一步的掌握;同時對患者一般資料進行認真的收集,在此期間也需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掌握其行為、認知以及心理狀態(tài)等方面的情況,然后護理人員需要進行綜合性評估,根據患者多方面的情況為其制定護理計劃。2)通過分析認為,患者情緒異常波動是出現疾病急性發(fā)作的重要因素,針對這一方面開展深入的分析,同時對患者出現不適反應的因素進行積極地討論,如日常生活中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或者部分語言以及動作等,再根據其存在的不同不適反應確定相應的護理內容,促使患者對自身情緒出現的異常波動因素能夠進行較好的對抗。3)對患者疾病特點認知程度等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使其對雙相情感障礙知識有深入的掌握,如宣傳手冊、播放視頻等;在此期間為使患者疾病治療信心得以提升,可以邀請治愈者與其進行交流,也可以向其講解治療成功的病例。4)通過對患者分析認為,其常存在相關睡眠問題,因此需要為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保證室內溫度以及空氣濕度適宜,并且對室內光線進行合理的調整,避免對患者形成相關刺激,也防止室內光線過暗,同時為患者提供舒適且干凈的床鋪;告訴患者白天可以多進行相關活動,同時睡前通過多種方式,如泡腳、喝牛奶等促進睡眠,在此期間注意睡前應該保持情緒平穩(wěn),不能情緒過于激動;如果患者存在睡眠障礙,可以為其合理提供安眠藥。5)幫助患者對其負面情緒進行改善,在此期間應該叮囑家屬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同時患者之間也可以進行較多的接觸,使其建立適應家庭以及社會生活的信心;在患者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為其播放舒緩的音樂,使其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情緒起伏較大;同時也可以通過看書的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避免其出現相關攻擊性的行為;整個護理過程中針對表現良好的患者,護理人員可以給予鼓勵,促使其成就感得以增加,更好地配合病情控制。
1.3 觀察指標 1)狂躁狀況及抑郁:采用BechRafaelsen狂躁量表(BRMS)評價狂躁狀況,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抑郁情況;2)記憶能力:采用韋氏成人記憶量表(WMS)評價認知能力;3)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價睡眠狀況;4)生命質量:采用簡明健康量表(SF-36)評價生命質量;5)滿意度:自制滿意度評價表,6個方面,各10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狂躁狀況及抑郁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狂躁狀況評分及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2組患者認知能力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認知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3 2組患者睡眠質量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睡眠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2.4 2組患者生命質量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生命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2.5 2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5。
3 討論
近年來,在相關因素影響下精神類疾病患病人數越來越多,如生活壓力增大等,導致人們精神健康狀況不佳,雙相情感障礙就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類疾病,患者疾病發(fā)生后不僅會表現出抑郁癥狀,而且也容易出現狂躁癥狀[4]。對于患者而言,疾病存在長期反復的特點,在對其開展治療時隨著時間的延長也會使其依從性進一步降低,而且由于其內心自卑情緒的影響又容易降低生命質量。在該病臨床治療中認為治療難度較大,其中電刺激、藥物等為常用的治療方式,在病情改善中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在此基礎上還應該采取有效的護理模式,以減少患者治療期間相關不良因素的影響,而且對病情的整體康復也具有促進效果[5]。
羅伊適應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理論,其對人的適應機制、方式以及過程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研究,認為人是一個整體性適應系統(tǒng),人的生命過程也是不斷適應內外環(huán)境各種刺激的過程。個性化護理模式已應用較多,其護理內容具有個性化特點,能夠使得患者特定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在此期間也充分重視其個性特征,所采取的護理服務具有全面且細致的特點[6]。羅伊適應模式下的個性化護理模式充分體現了2種模式的優(yōu)勢,將其應用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中,通過護理小組的成立,能夠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綜合水平,在此過程中提前對患者全方面的情況進行了解,并且開展積極的評估等,能夠進一步明確具體的護理目標以及計劃,再給患者提供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使其護理需求得到嚴格的把控,有利于對相關護理措施進一步細化,通過一系列護理措施提升整體護理效果[7]。護理過程中能夠針對患者心理方面進行針對性的干預,并且為其提供有效的情緒支持,針對狂躁以及抑郁情緒的交替發(fā)作的情況,患者能夠進行更好的應對,使得情緒波動的頻率以及強度得以減少,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情緒穩(wěn)定性提升[8]。在該護理模式下也有利于患者記憶力的改善,能夠使其對自身病情有更好的理解,并且以正確的方式進行應對,進而促進治療依從性提高,使得相關治療效果得以提升,加快疾病康復進程[9]。護理過程中也進一步重視患者社會功能的恢復,能夠為其提供康復指導以及社交技能訓練等,加強與他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利于患者盡快重新融入社會,促進生命質量提升[10]。通過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進行分析,認為其所存在的睡眠障礙情況較為明顯,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早醒等,因此護理過程中能夠對其睡眠環(huán)境進行有效的調整,同時通過一系列放松訓練方式使得患者心理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促進睡眠結構改善,進而提高睡眠質量。護理過程中針對睡眠障礙嚴重的患者能夠對其進行藥物干預,所發(fā)揮的效果更為顯著,促進睡眠質量提升[11]。
綜上所述,羅伊適應模式下的個性化護理模式用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中效果顯著,具有推廣價值。
利益沖突聲明:無。
參考文獻
[1]顧艷虹,施忠英,李華,等.基于情緒智力模型的情緒管理方案在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fā)作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護理管理,2022,22(7):1009-1014.
[2]張潤琴,王玲花,封鋼.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干預在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病人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22,36(3):535-537.
[3]劉翠萍,亓衛(wèi)國,邢海燕.家庭核心化延續(xù)護理支持在雙相情感障礙者中的應用研究[J].河北醫(yī)藥,2021,43(19):3038-3040.
[4]趙玉麗,楊旭,白璐源,等.人工智能技術在雙相情感障礙管理中的應用[J].精神醫(yī)學雜志,2022,35(3):301-305.
[5]王莉,陳長浩,史玉珍,等.Cox健康行為互動模式干預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臨床癥狀,生活質量及機體炎癥因子的影響[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23,38(10):1430-1434.
[6]馮雪.現狀-背景-評估-建議護理溝通模式對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患者躁狂水平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2,51(3):354-356.
[7]王芳,夏王斌,蔡阿陽.情境式交往訓練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生活質量,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21,24(S02):121-123.
[8]李玉蓓,蔣鴻青,閔惠萍,等.正念冥想訓練結合正念團體瑜伽對雙相情感障礙抑郁期患者自我效能與自殺風險的影響[J].精神醫(yī)學雜志,2022,35(5):513-516.
[9]王重建,付繼勇,王幸.團體式積極心理學對康復期雙相障礙患者的效果[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3,50(5):1198-1200.
[10]龔丹杰,周金靜,王海霞.日記式心理教育干預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正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西部中醫(yī)藥,2022,35(6):132-136.
[11]胡傳存,趙婷婷,張愛國,等.綜合心理干預對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相患者康復的影響[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21,26(12):77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