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探討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在數字化教育中的應用及其建構的合作與互補關系。AIGC技術以ChatGPT等為代表,通過自動創(chuàng)作生成內容,為教育領域帶來了顯著的創(chuàng)新和變革。它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還通過個性化服務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果。然而,AIGC的引入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zhàn),如個人隱私保護、倫理道德等問題。文章強調,要擺脫技術思維的束縛,關注教育的本質,即人的發(fā)展,探索技術與教育共生的邏輯。通過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對技術源頭的控制,可以有效減少AIGC的負面效應,實現技術與數字化教育的有機結合,推動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改革。
關鍵詞 AIGC;人工智能;數字化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32.004
AIGC Application and Digital Education: Collabora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XIA Qingfeng, REN Ke, ZOU Zili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Center, Wuxi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05)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AIG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 in digital education and the resulting collabora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Represented by ChatGPT and other technologies, AIGC has brought significant innovations and changes to the education field by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content. It not only enriches teaching content but also improves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 learning through personalized services. However, the introduction of AIGC has also brought a series of challenges, such as personal privacy protection and ethical issues.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need to break away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technological thinking, focus on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namely human development, and explore the logic of symbiosis betwee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hrough people-oriented concepts and control of technology sources,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AIGC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realizing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digital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reform in education.
Keywords AIG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gital education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1]。教育部等六部門出臺《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chuàng)新,支撐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在國家教育數字化戰(zhàn)略行動[2]的推動下,教育系統(tǒng)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我國在教育基礎設施、數字資源、信息平臺、應用探索等數字化教育方面得到快速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為這場變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推動力,特別是各種AIGC[3]應用為教育活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革新。
1" AIGC的應用價值
AIGC是指由AI自動創(chuàng)作生成內容,美國OpenAI公司推出的ChatGPT[4]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聊天對話型的AIGC應用,這些AIGC應用可以生成原創(chuàng)、多樣、有趣的圖片、視頻、音頻等內容[5],可以和人類進行交流和溝通,可以自我學習,其帶來的深遠影響遠遠超乎人類的想象。同樣AIGC也給教育帶來了深遠的變革。教育的基本邏輯是通過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塑造價值觀和促進個人全面發(fā)展,為個人在社會和職業(yè)生涯中的有效參與和貢獻做準備[6]。如何將AIGC有效融入教育活動,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輔助教師更好地教學,提升教學內容、技術、平臺到更高的水平,已經成為一大挑戰(zhàn)。
AIGC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融合了認知科學、學習心理學和現代教育技術。AIGC可以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和表現,利用認知科學的研究成果,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和精準的學習體驗。AIGC技術可以結合學習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設計有趣、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和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提高學習效果?,F代教育技術涵蓋了多種技術和工具,如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等,這些技術為AIGC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可能性。通過這些技術,AIGC可以更加高效地收集、分析和利用學生的學習數據,為教育者提供更加精準的教學支持和輔助。
2" AIGC應用的優(yōu)勢與安全風險
AIGC的應用給數字化教育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一方面,新的技術應用不斷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數字化的教學環(huán)境不斷完善,傳統(tǒng)教育模式發(fā)生改變,新的教育生態(tài)已然產生;另一方面,新的技術應用猶如一把雙刃劍[7],給人們帶來了諸如學生培養(yǎng)、個人隱私、倫理道德等新問題[8],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帶來的影響,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是我們必須要仔細考慮的問題。
2.1" AIGC應用的優(yōu)勢
AIGC應用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致力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果。通過深度分析和處理大量的教育數據,AIGC能夠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服務,滿足學生和教師的多元化需求。
自我學習的模式轉變。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通常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授課為主要形式,以教材為主要學習內容,以考試為主要評估手段,強調學生對知識系統(tǒng)的掌握,以被動學習為主。但AIGC應用可以給予學生自主個性化的學習方式,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給出學習計劃和指導方案;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或學習目標,推薦合適的課程和資源;通過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等技術實現智能化的輔導和答疑,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9]。學習任務中的諸多環(huán)節(jié)步驟,已然可以由AIGC應用替代完成,自我學習的模式發(fā)生巨大的改變。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蓬勃發(fā)展。AIGC應用基于海量的數據進行訓練,以理解并模擬人類語言與行為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通過分析不同學科和領域的信息,在原有內容上提出新的想法、解決新的問題和制定創(chuàng)意方案。傳統(tǒng)的頭腦風暴、逆向思維、六帽思維等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方法,現在都能被AIGC應用取代,而且其無論從響應速度、便利程度,還是創(chuàng)意點的質量數量上,都有著強大的優(yōu)勢。2023年,某個戶外運動品牌在進行廣告創(chuàng)意設計時向ChatGPT提問重回大自然的理由,令人驚奇的是ChatGPT竟給出了10000個答案。
教學實施的效能提升。AIGC應用支持多種語言,可應用于各個學科領域,通過良好的溝通方式、直觀易用的界面和工具,不需要編寫復雜的代碼或掌握深奧的算法就可以快速上手使用。AIGC應用可以為教師提供個性化的教學建議和解決方案,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和行為模式,生成個性化的教學計劃、學習資源,幫助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10]。
2.2" 確保AIGC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安全
AIGC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安全也是一個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如果AIGC平臺被黑客攻擊或內部人員濫用,可能會導致學生數據的泄露或濫用。此外,AIGC平臺在處理學生數據時可能會涉及敏感信息,如學生的身份信息、成績、家庭背景等,這些信息如果被不當使用或泄露,就可能會對學生的隱私和權益造成損害。
為了應對這些風險,教育部門、技術供應商和相關監(jiān)管機構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制定嚴格的數據保護和隱私政策。②明確收集、處理和使用學生數據的標準和原則,確保數據的隱私性和安全性。③對于任何可能涉及學生隱私的數據都應進行脫敏處理,防止數據泄露后被濫用。④加強技術研發(fā)和投入。⑤加強對用戶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技能。
確保AIGC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安全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只有通過上述安全舉措的綜合應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風險,確保AIGC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安全、可靠。
3" 如何看待AIGC應用與數字化教育之間的關系
AIGC應用在數字化教育中具有許多優(yōu)勢,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挑戰(zhàn)和問題,如何正確看待教育和技術應用之間的關系,需要我們從教育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確保教育的質量和效果不斷提升。
3.1" AIGC為數字化教育提供強大支持
AIGC在數字化教育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通過智能化的數據分析,為教育者提供了深入洞察學生學習行為和表現的機會。這不僅使教育者能夠設計出更加貼合學生需求的個性化教學方案,還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取更為高效和精準的學習資源。例如,AIGC系統(tǒng)可以基于學生的學習歷史和表現,推薦合適的學習材料,甚至自動調整學習任務的難度和進度,以確保學生能夠在最佳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此外,AIGC還通過模擬真實的學習場景,為學生提供了更加沉浸式和具有互動性的學習體驗。借助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現代技術,AIGC能夠創(chuàng)建出逼真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其中進行實踐操作和模擬演練。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還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3.2" 數字化教育推動AIGC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數字化教育的發(fā)展也推動了AIGC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隨著數字化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其對AIGC技術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數字化教育還為AIGC技術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在遠程教育、在線學習、虛擬課堂等新型教育模式下,AIGC技術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些應用場景不僅要求AIGC系統(tǒng)具備更高的智能化水平,還對其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滿足這些需求,AIGC技術需要在算法優(yōu)化、系統(tǒng)架構、數據安全等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和突破。
因此,AIGC應用與教師的緊密合作與優(yōu)勢互補成為重要的探索方向,AIGC應用在這一過程中發(fā)揮著數據分析和智能計算的專長,幫助教師精準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把握他們的困惑與挑戰(zhàn),進而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與資源。這種教師與AIGC應用的緊密合作與優(yōu)勢互補,實現了人與技術的和諧共生,為數字化教育帶來了無限可能。
4" 未來展望
4.1" 教育與AIGC應用的融合趨勢
未來教育與AIGC應用的發(fā)展趨勢將更加智能化和個性化。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fā)展,AIGC應用將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環(huán)境將更加智能化,教師和學生將與AIGC應用進行更深入的互動。AIGC應用將根據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學習風格,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內容和學習路徑,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學習。
4.2" 教育改革的方向
利用AIGC應用推動教育改革以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是一個重要的方向。首先,教育機構可以利用AIGC技術進行教學管理和評估,通過數據分析和智能化算法,及時發(fā)現教學中的問題和困境,并提供相應的指導和支持。其次,教師可以利用AIGC應用提供的輔助工具和資源,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使教學更加靈活和高效。AIGC應用可以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資源,幫助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5" 結語
AIGC應用在數字化教育中展現了巨大的潛力和優(yōu)勢,但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安全風險和挑戰(zhàn)。為了實現技術與教育的和諧共生,我們需要從多個層面進行考量。首先,尊重和保護學生的隱私和權益是應用AIGC技術的首要原則。其次,確保技術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防止因技術差異造成的不平等現象。此外,關注技術的透明性和可解釋性,增強用戶對技術的信任感。最后,通過持續(xù)的研究和探索,不斷優(yōu)化AIGC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模式,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促進教育的全面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我們應該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強AIGC應用與教育領域整合的研究和探索,優(yōu)化AIGC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方法和效果,推動AIGC應用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和發(fā)展。
基金項目:2022年度中國高校產學研創(chuàng)新基金——新一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項目“網絡安全運營體系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的研究與應用”(2022IT208)。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深入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zhàn)略行動" 全面提升教師隊伍信息化素養(yǎng)和現代化治理水平——2022年教師隊伍數字化建設情況報告[J].中國電化教育,2023(4):1-6.
[3] 王諾,畢學成,許鑫.先利其器:元宇宙場景下的AIGC及其GLAM應用機遇[J].圖書館論壇,2023(2):117-124.
[4] 蔣里.AI驅動教育改革:ChatGPT/GPT的影響及展望[J].Educational Sciences,2023(7):149-150.
[5] 李白楊,白云,詹希旎,等.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的技術特征與形態(tài)演進[J].圖書情報知識,2023,40(1):66-74.
[6] 石中英.論教育實踐的邏輯[J].教育研究,2006(1):3-9.
[7] 何力.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帶來的網絡安全風險[J].中國新通信,2020(22):55-156.
[8] 王佑鎂,王旦,梁煒怡,等.“阿拉丁神燈”還是“潘多拉魔盒”:ChatGPT教育應用的潛能與風險[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23(2):48-56.
[9] 祝智庭,戴嶺,胡姣.高意識生成式學習:AIGC技術賦能的學習范式創(chuàng)新[J].電化教育研究,2023b(6):5-14.
[10] 陳靜遠,胡麗雅,吳飛.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促進以知識點為核心的教學模式變革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3,41(7):17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