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紅色文化資源的弘揚與傳承,提出了許多關于紅色文化資源弘揚與傳承的新論斷新要求。這充分表明我們黨高度重視紅色文化資源,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大意義。紅色文化資源包括物質文化資源和精神文化資源,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有助于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但同時也要看到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與紅色文化資源的融合度有待提高。為此,可以通過加強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對紅色資源的挖掘與利用,提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育人成效。
【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思政課|實踐教學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1]”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們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其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是最鮮活、最生動的教科書。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以來,思政課在黨中央治國理政戰(zhàn)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2]。當前,各高校深入挖掘當?shù)丶t色文化資源所蘊含的價值意蘊,將紅色文化資源不斷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
一、紅色文化資源的表現(xiàn)形態(tài)
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群眾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各種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以徐州為例,徐州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和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全市共有革命文物8500余件(點),淮塔等知名紅色景區(qū)9家,6個縣(市、區(qū))入選國家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qū),市級及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73家。
(一)物質文化資源
物質文化資源主要包括重要舊址、遺址、遺跡、遺物、紀念設施或場所,也包括重要檔案、文獻、聲像、照片資料等[3]。如徐州當?shù)氐幕春?zhàn)役烈士紀念塔、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新沂馬陵山紅色文化教育園等。
(二)精神文化資源
精神文化資源包括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等,其承載著中國共產(chǎn)黨的紅色基因、紅色傳統(tǒng)和紅色使命,是無形的精神財富。2017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徐州鳳凰山東麓,瞻仰了淮海戰(zhàn)役烈士紀念塔,參觀了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此外,徐州當?shù)匕鹱觿 赌赣H》、柳琴劇《彭城兒女》、音樂舞劇《小蘿卜頭》等一批徐州原創(chuàng)的紅色舞臺劇演繹了一個個動人的紅色故事,傳遞了堅如磐石的信仰力量。
二、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價值意蘊
高校思政課肩負著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高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出來,要想落實好、完成好這一根本任務,就要充分運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教育部等十部門關于印發(fā)《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強調“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開設專門的實踐教學課”“各地各校圍繞新時代的偉大實踐,充分挖掘地方紅色文化、校史資源”[4]。目前,各高校都在不斷探索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創(chuàng)新模式。徐州擁有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作為地方高校的徐州醫(yī)科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設了相關實踐教學課程,按照要求精心設計教學大綱,將當?shù)氐募t色文化資源不斷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當中,這一創(chuàng)新模式具有深厚的價值意蘊。
(一)有助于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培養(yǎng)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大學考察時強調,“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5]。要落實這一根本任務,必須用好高校思政課,加上當?shù)丶t色文化資源的運用,有助于這一課程進一步實現(xiàn)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特別要看到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社會上的不同思想、觀點在大學校園里交鋒、交融,要加強思政課教學方法不斷地創(chuàng)新,可以運用當?shù)丶t色文化資源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紅色文化教育中潛移默化加深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在參觀學習的過程中引導青年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的“根”和“魂”,將小我融入大我,為實現(xiàn)中國夢注入青春能量。
(二)有助于增強高校思政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6]是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提出的新標準、新要求。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如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是思政課教師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紅色教育基地可以通過檔案史料、珍貴影像、歷史物件、遺址舊址等歷史資源,以文字、圖片、實物、雕塑、道具、聲影、仿真場景等多樣化的媒介物進行歷史敘事,可以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的奮斗歷程,有助于學生對教材上的內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有助于實現(xiàn)紅色文化教育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
高校思政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當?shù)丶t色文化資源,挖掘其教育元素,讓紅色文化走進課堂,讓大學生在課程中學習革命先輩的廉潔事跡和崇高品格,通過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達到能夠增強高校思政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提升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實效的目標。以本校為例,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教學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理論授課階段,授課教師結合院校特色、校本資源等對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課程任務及考核要求等進行介紹,讓學生對這該課程有一個簡單的了解;第二階段為實踐教學階段,學生自行組隊,結合個人興趣選擇不同項目,如生命教育、志愿服務、傳統(tǒng)文化及紅色文化等等,選擇好對應項目后撰寫項目立項書并在教師指導下展開實踐;第三階段為成果展示階段,學生參觀學習后需要根據(jù)小組分工撰寫實踐教學結項報告或制作成果并進行課堂匯報,各小組可以結合自己的參觀學習過程進行分享,實現(xiàn)了理論與實際的統(tǒng)一,能夠將道理講得更加生動。
(三)有助于激發(fā)大學生愛國主義之情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xiàn)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通過在紅色遺址遺跡、紅色紀念場館等參觀學習,了解革命人物的事跡和精神,有助于大學生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tǒng)一。
思政課實踐教學要用好實踐教學基地,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真正體會思政課的價值和意義,真正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大學生愛國之情。以本校為例,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若學生團隊選擇紅色文化項目,教師將組織學生團隊分批次參觀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等紅色場館,通過在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的參觀學習可以讓學生真正了解為什么“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通過學習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事跡,能夠極大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之情。
三、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xiàn)實困境
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在積極探索紅色資源與思政課相融合的育人模式,比如,有的高校將當?shù)丶t色文化資源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來構建“大思政課”;有的高校將紅色文化資源與具體一門思政課相融合來創(chuàng)新思政課的教學手段;有的高校將紅色文化資源與思政課實踐教學相融合來推動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這些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要清醒地看到,紅色文化資源與高校思政課教學融合育人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間。
(一)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與紅色文化資源的融合度有待提高
在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紅色教育基地發(fā)揮了巨大的育人成效。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與紅色文化資源融合度高有助于提升育人成效。因此,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與紅色文化資源該融合什么、怎么融合都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當前,有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雖然會帶領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但是一些紅色文化景點設施的互動項目比較少,大學生缺乏互動;有的高校出于安全等考量帶領學生參觀學習的紅色場館多為距離學校較近的紅色場館,對于郊區(qū)等偏遠地區(qū)的紅色場館考慮較少;有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在帶領學生參觀紅色場館過程中,學生主要是通過聽講解員講解來進行學習,更多地體現(xiàn)出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減弱預期的實際效果。
(二)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強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能否講好紅色故事,傳播好紅色文化,是思政課教師的使命與擔當[7]。為保證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更好的教學效果,需有專業(yè)的思政課教師團隊對學生進行指導,能有效增強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學習效果。目前,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強化,主要表現(xiàn)在幾方面,有的高校教師數(shù)量不足,特別是部分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一名教師需指導多個學生團隊;有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對所帶學生的專業(yè)缺乏足夠的了解,無法充分運用學生具有的專業(yè)優(yōu)勢;有的高校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運用各種社會資源的能力還不夠強,教師授課過程中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現(xiàn)象。
(三)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學習積極性有待提高
高校紅色文化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是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要真正利用紅色文化立德樹人,除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外,還需要提高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學習積極性。目前,少部分學生對歷史方面的知識比較匱乏,對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不清楚,導致在紅色紀念場館等進行參觀學習時積極性不高。此外,學生通過網(wǎng)絡可以提前獲取有關實踐教育基地的各種信息,這也可能導致學生在實地參觀學習時的積極性不夠;有的教師帶領學生參觀的紅色教育基地,學生在參觀學習前已經(jīng)對該紅色場館有所了解,或有學生提前參觀過該紅色場館,這可能導致在參觀過程中部分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后期完成實踐報告和匯報中,少部分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不夠,在團隊工作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
四、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實踐路徑
基于區(qū)域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xiàn)狀,可以通過多種有效策略來提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效果,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加強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對紅色資源的挖掘與利用
高校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為使紅色文化能夠融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加大對紅色資源的挖掘與利用,這就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中加入紅色文化元素,還要高度重視思政課實踐教學,特別是要加強實踐教學對紅色資源的挖掘與利用。
首先,高??梢耘c紅色場館簽約為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這樣可以便于多種教學活動的開展,更有利于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其次,充分運用偏遠地區(qū)的紅色場館,參觀學習前帶隊教師應做好各種預案,在保證全體學生安全的前提下,提前規(guī)劃好離線、安排好交通工具,對參觀學習的過程進行合理的組織與安排,保證教學效果的取得。最后,為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組織學生進行參觀學習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好精神層面的紅色資源。除實地參觀外,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實踐報告和課堂匯報等讓學生充分思考,發(fā)表個人所學所感,真正達到預期效果。此外,還可以搭建多種紅色教育學習平臺。比如,支持開展課堂辯論、話劇表演、案例分析等與紅色文化有關的各種活動,通過多種方式來豐富和完善實踐課教學內容,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二)強化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專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首先,廣大思政課教師必須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及思政課教師的一系列要求,自覺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其次,為加強思政課教學專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教師團隊除馬克思主義學院專任教師擔任以外,馬克思主義學院應積極協(xié)調,面向校內輔導員、班主任等隊伍招聘一批兼職教師,共同參與組織指導思政課實踐教學,建立有效工作機制,協(xié)同完成好實踐教學任務。最后,建立思政課實踐教學教師輪訓制度。通過培訓全覆蓋、定期開展集體備課、教學研討活動、教學示范課展示等交流活動來不斷提升隊伍綜合能力。
(三)立足學生實際,促進紅色文化入腦入心
高校要強化紅色文化資源的育人功能,促進紅色文化入腦入心,除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強化教師隊伍建設,還應著力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紅色文化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通過實踐育人、文化育人多種方式真正實現(xiàn)紅色文化立德樹人、凝心鑄魂的作用。
首先,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將其貫穿紅色文化教育全過程,深入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積極回應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探索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模式,不斷開發(fā)學生喜歡聽、聽得懂的紅色文化教學模式,拓展學生樂于參與、收獲感強的紅色文化研學旅行等紅色文化實踐活動。其次,積極打造和利用網(wǎng)絡教育宣傳云平臺。如利用紅色VR、紅色景點短視頻創(chuàng)新傳播載體與形式,利用官方微博、官方公眾號等線上平臺進行宣傳,也可以讓大學生通過紅色歌舞、話劇、微視頻等多種方式使紅色文化資源的育人價值得到充分發(fā)揮。最后,通過思政課實踐教學激發(fā)學生對紅色文化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比如通過和各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展開合作,引導廣大青年學生赴檔案館、革命歷史紀念館等擔任志愿者。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既加深自身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同時發(fā)揮專業(yè)所長,為紅色文化教育與傳播貢獻青春力量。
紅色文化資源對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具有重大價值。各高??梢猿浞滞诰蚝屠盟诘丶t色文化資源,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
[2]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的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24/ content_5706623.html,2022-08-18.
[3]蔣桂芳,王貝貝.用好紅色資源 傳承紅色基因[N].光明日報,2024-04-29(06).
[4]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的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24/ content_5706623.html,2022-08-18.
[5]習近平.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yè)生態(tài)良好的美好新疆[N].人民日報,2022-07-16(01).
[6]本報評論員.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應時刻把握“八個相統(tǒng)一”[N].光明日報,2019-03-21(02).
[7]羅建文,陳芳,童露瑤.湘潭紅色資源融入本地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路徑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14(2):103-108.
【課題項目:2022年度徐州醫(y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研究專項課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第二課堂協(xié)同育人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22SZJ/04)】
(作者簡介:竇珊珊,徐州醫(y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