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語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際工具,越來越受到重視。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讀寫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還能促進其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本文探討了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理念下的讀寫教學策略,旨在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思路。首先分析了單元整體教學理念及其在讀寫教學中的重要性,指出讀寫教學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意義。同時,文章揭示了目前小學英語讀寫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如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割裂、讀寫活動與單元主題意義表達的忽視。接著,提出了針對這些問題的實踐策略,包括基礎知識教學、語篇深度分析、系統(tǒng)展開寫作等。最后,本文總結了有效的讀寫教學策略對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性,希望能為教師提供實用的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讀寫教學;學生發(fā)展
作者簡介:蔡少如,廣州市白云區(qū)螺涌小學。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英語已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小學階段則是學生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如何有效地開展小學英語的讀寫教學,成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單元整體教學理念強調在教學中將不同的知識點有機整合,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理解與應用。通過這種理念,讀寫教學不再是孤立的兩個部分,而是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互為支撐。
然而,當前小學英語的讀寫教學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例如,學生在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上往往存在割裂,且在進行讀寫活動時,缺乏對單元主題意義的深刻理解與表達。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將探討在單元整體教學理念指導下的有效讀寫教學策略,以期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更為系統(tǒng)和有效的支持。
一、核心概念分析
(一)單元整體教學理念
單元整體教學理念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強調知識的整合與應用。該理念認為,教學應圍繞主題單元進行設計,教師通過將不同知識點和技能有機結合,使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進行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這種理念尤為重要,因為它能夠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通過主題單元,學生可以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體驗語言的多樣性和應用性。例如,在一個關于家庭的單元中,教師可以結合聽、說、讀、寫活動,幫助學生在生活中自然使用關于家庭成員、家庭起居、家居用品等與主題相關的英語表達。單元整體教學還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通過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二)讀寫教學
讀寫教學是語言學習的核心組成部分,它涉及閱讀理解與寫作表達兩方面。在小學階段,讀寫教學不僅是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手段,更是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學生能夠接觸到不同的語言材料,學習文本的結構、詞匯和語法,從而增強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有效的讀寫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引導他們分析文本內容、提取信息并形成個人見解。同時,寫作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和運用語言的機會,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與表達能力。教師在設計讀寫教學任務時,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如頭腦風暴、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和寫作工作坊,使學生在互動中學習,體驗語言的真實使用情境。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語言技能,還能在合作中學習如何溝通與表達,培養(yǎng)團隊精神與社交能力。
二、讀寫教學對學生發(fā)展的意義
讀寫教學在小學階段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有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還在其他方面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首先,閱讀能夠幫助學生獲取知識,拓寬視野,增強理解力和批判性思維。通過接觸各種題材的讀物,學生可以形成對世界的多元認識,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與情感共鳴。其次,寫作則是學生表達思想、情感和觀點的重要方式,它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通過寫作,學生不僅學習如何組織語言、表達觀點,還能在此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與潛能。再次,讀寫教學還能促進學生的合作與溝通能力。在小組討論、書寫分享中,學生學會傾聽與尊重他人的意見,增強社交能力,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綜上所述,讀寫教學不僅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更是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對其未來的學術和生活都有深遠的影響。
三、小學英語單元整體讀寫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割裂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往往被視為兩個獨立的部分。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專注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卻忽視了與之緊密相關的寫作訓練。這種割裂導致學生在閱讀時無法有效提取和應用信息,從而影響寫作質量。此外,缺乏整合的教學策略,使得學生在閱讀中獲取的語言知識和表達能力無法轉化為實際的寫作技巧,形成了“讀而不寫”或“寫而不讀”的尷尬局面。長此以往,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難以提升,無法在實際交流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與信心。
(二)讀寫活動忽視單元主題意義的表達
許多小學英語課程中的讀寫活動往往缺乏與單元主題的緊密結合,導致學生在完成任務時無法深刻理解和表達主題的意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側重于任務的完成,而忽視了對主題的深入探討。這種情況使得學生在進行閱讀和寫作時,缺乏對主題的感知和思考,導致他們的讀寫能力發(fā)展停滯。學生在完成閱讀或寫作任務時,常常只是機械地應對,而未能將個人的理解與主題相結合,造成表達的空洞與缺乏深度。結果,學生無法在學習中形成對語言的全面認知,也不能夠在真實情境中靈活運用所學內容,從而削弱了語言學習的實效性與趣味性。
四、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理念下的讀寫教學實踐策略
(一)基礎知識教學,奠定讀的基礎
1.結合例句講解詞匯和短語。
基礎詞匯和短語是閱讀理解的基石。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單元整體教學情境,以生動的例句來引入新詞匯,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理解其意義。通過將詞匯與上下文相結合,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詞匯的用法和語感。教師可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例句,幫助學生進行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學習。此外,通過課堂互動,鼓勵學生用新詞造句,鞏固記憶,增強運用能力。這種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詞匯量,也為其后續(xù)的閱讀打下了堅實基礎。
例如,在教科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1“What's your hobby?”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句子“I like painting.”作為例句,首先引導學生理解“hobby”這個詞的意思及其相關短語。通過大單元主題背景以及例句,教師可以解釋“l(fā)ike”后的動詞形式和名詞的搭配,鼓勵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用“l(fā)ike”造句,提升詞匯的實際運用能力。這樣的活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詞匯的理解,也為后續(xù)的閱讀理解和寫作打下了基礎。
2.結合例句歸納語法。
在教學過程中,巧妙結合與單元整體板塊主題相關的例句,進行語法講解,有助于學生理解語法規(guī)則的實際應用。教師可以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句子,在單元整體教學情境中,讓學生嘗試學會用實際生活的情境表達核心句型,進而逐步分析句子結構、時態(tài)及語法特點,幫助學生建立對語法的直觀認知。例如,通過對比不同句型的例句,學生能夠理解語法變化帶來的意義變化。在此基礎上,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句子改寫練習,提升其運用語法的能力。這種方法使學生在實際閱讀中更容易識別和理解語法結構,進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科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2“They're near the window”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展示房間里的不同物品,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例句“There is a bed and some flowers in the bedroom. There are some flowers and a bed in the bedroom.”,通過同個情境中的兩個看似相同實則又不同的句子,引出There be句型謂語就近原則的知識點。接著,學生通過嘗試用“There is/are...”來描述房間的其他物品,領悟這個語法點的用法,進而熟練掌握There be句型的語法點。這種方法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掌握語法規(guī)則,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語篇深度分析,獲取寫作靈感
1.利用單元各個板塊的信息。
在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理念的引導下,教師可以系統(tǒng)編排各板塊的內容,使各個板塊的信息相互關聯(lián),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單元整體教學氛圍,通過繪本故事、英文動畫片等引導學生在同個主題的活動中進行整合和延伸,幫助他們找到寫作靈感。通過將不同板塊的信息整合,學生能夠更全面地理解主題,形成自己的觀點。這種分析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寫作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科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5“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u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分析對話和短文中的信息,幫助學生提取寫作素材。再接著通過單元主題相關的繪本閱讀、英文動畫片等情景劇的渲染,進而引導學生討論自己去公園的活動、交通工具的選擇等內容。通過單元整體教學的大背景,培養(yǎng)學生學會整合大量信息的能力,提高語用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學生可以將這些元素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自己的故事或邀請函,提升他們的寫作興趣和能力。
2.引導學生解析語篇。
解析語篇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步驟。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識別語篇中的關鍵元素,如主旨、段落結構和修辭手法,幫助他們深入理解文本。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激發(fā)他們的批判性思維。通過小組討論或寫作反思,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見解,從而拓寬寫作思路。這樣的深度分析不僅有助于學生在閱讀中獲取靈感,也為他們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思考角度。
例如,在教科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11“I like the Spring Festival best”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開展對話,掌握如何詢問和討論最喜歡的節(jié)日。在解析對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頭腦風暴,鼓勵學生思考如何介紹自己最喜歡的節(jié)日以及喜歡的理由。接著在同一個模塊Unit 12“Others festivals in China”中,教師通過解析更多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引導學生能夠進一步講述“My Favourite festival”(自己最喜歡的節(jié)日)的起源、活動以及節(jié)日特色等。在單元整體教學理念的引導下,這種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在寫作時能更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
(三)系統(tǒng)展開寫作,運用讀的成果
1.結合語篇,繪制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寫作規(guī)劃工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后,根據所學內容繪制思維導圖,將主要觀點、支持細節(jié)和關聯(lián)信息可視化。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理清思路,組織寫作內容。同時,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識別主題之間的關系,促進更深入的理解。通過這種可視化的方式,學生在寫作時能夠更清晰地理清自己的想法,提高寫作的邏輯性和連貫性。
例如,在教科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7“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語篇內容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從“yesterday”這一主題出發(fā),分支出不同活動,如went to school、played basketball等。通過可視化的思維導圖,學生能更清晰地整理自己的寫作思路,提升表達的條理性。
2.細化思維導圖,規(guī)劃寫作內容。
在繪制思維導圖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細化其中的每個分支,逐步規(guī)劃寫作內容。學生可以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制訂寫作提綱,明確每個段落的主題和關鍵點。通過細化規(guī)劃,學生能夠更有效地安排寫作時間,提升寫作的條理性和結構性。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斷反思和調整思維導圖,以便更好地融入新的想法和信息,最終提升寫作質量。
例如,在同一單元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細化各個活動的描述。例如,針對“played basketball”,學生可以進一步寫下“where” (在公園)、 “with whom” (和朋友們)等細節(jié)信息。這種細化過程不僅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也為他們的寫作提供了具體的框架,提升寫作的豐富性和連貫性。
五、結語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單元整體教學理念為讀寫教學提供了有效的框架和策略,促進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發(fā)展。通過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如教科版小學英語教材的不同單元可以看到,基礎知識教學不僅幫助學生建立了詞匯和語法的基本能力,還增強了他們在實際情境中運用語言的自信心和靈活性。通過引導學生在例句中學習和運用詞匯及語法結構,教師有效地將抽象的語言知識轉化為具體的語言實踐。
此外,語篇的深度分析則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的寫作視野。通過整合單元各個板塊的信息,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思考和構建寫作內容,這不僅提升了他們的綜合理解能力,也激發(fā)了創(chuàng)造力。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指導至關重要,他們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析語篇,還需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和挖掘寫作靈感,從而形成獨立的思考和表達能力。
單元整體教學理念下的讀寫教學策略,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能力,更培養(yǎng)了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意識。未來,教師應繼續(xù)探索和實踐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新時期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通過不斷反思和改進教學實踐,我們期待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豐富和多元的學習體驗,幫助他們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自信和從容。
參考文獻:
[1]李艷鈴.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理念下的讀寫教學實踐策略[J].求知導刊,2024(20):71-73,103.
[2]陳惠惠.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理念下的讀寫教學策略[J].亞太教育,2024(12):145-147.
[3]申曉暉.單元整體教學理念下小學英語讀寫教學的策略探究[J].山西教育(教學),2024(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