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學科交叉滲透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視唱練耳這一學科的綜合性很強,它與其他音樂專業(yè)課程緊密相關,具有多學科交叉滲透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為了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可以在找準多學科知識交叉點的基礎上,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結合翻轉課堂,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同時,還可以借助實踐平臺來加強學生的綜合性應用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能更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視唱練耳的學科價值,進一步推動復合型音樂人才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多學科交叉滲透" 視唱練耳" 混合式教學模式" 實踐探索
自21世紀以來,人類社會進入高速發(fā)展期,科學、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都呈現出一種全球化大交流的態(tài)勢。值此際遇,教育也迎來了一系列重大變革,學科交叉成為教育探索的重要領域之一。高校是高等教育的載體。在新時代里,它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從而為科學和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人才支撐。在探索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道路上,高校愈來愈明顯地意識到學科的綜合性特征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因此,各學科之間呈現出交叉融合的趨勢。
任何一門學科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必然與其他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一點,無論是對于某一科學領域的“學科”,還是對于傳遞知識和進行教學的“學科”,都是毋庸置疑的。視唱練耳作為教學科目意義上的“學科”,是音樂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它通過聽覺訓練和視唱練習來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積累音樂語匯和培養(yǎng)視唱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音樂感知能力、分析能力、表現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和審美能力。
一直以來,視唱練耳課程在音樂各專業(yè)中被廣泛開設,這得益于它極強的學科功能,對很多其他課程具有強大的支撐作用。因此,在視唱練耳課程中進行多學科交叉滲透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對于學生而言,這種學科交叉既是將理論與感知相結合的過程,也是將技術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更是將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專業(yè)技能得到支撐,藝術實踐得到升華,綜合音樂素質和專業(yè)音樂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一、多學科交叉滲透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重要性
音樂專業(yè)的課程體系在不斷發(fā)展完善中逐漸分化出精細的專門學科。在這個過程中,視唱練耳作為一門音樂基礎課應運而生。其雛形是法國音樂家圭多在教會唱詩班中進行的歌唱訓練。1795年,法國巴黎音樂學院成立后,將視唱練耳納入教學科目,通過發(fā)聲練習、讀譜練習和歌唱練習等形式對學生進行音樂能力的訓練。到了1882年,該課程又加入聽覺訓練的內容。至此,視唱練耳課程的教學形態(tài)模式基本形成。視唱練耳進入我國音樂教育領域始于20世紀初,隨著學堂樂歌的出現,視唱練耳課程在我國生根萌芽,迄今經歷了上百年的發(fā)展,并已形成較為系統(tǒng)的課程知識體系和相對固定的教學模式。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快速發(fā)展時期,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學科交叉在教育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在音樂專業(yè)中,視唱練耳的學科綜合性較強,與其他課程的聯系也最為密切和廣泛。因此,在視唱練耳教學中進行多學科交叉滲透是切實可行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多學科交叉滲透為視唱練耳學科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基本保障
視唱練耳是音樂專業(yè)的基礎課,其培養(yǎng)的學科能力包括音樂基礎技能和音樂素質能力兩方面。其中,音樂基礎技能主要指對音樂的聽覺能力和對曲譜的視唱能力;音樂素質能力包括音樂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表現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和審美能力。這些學科能力的獲取,僅僅依靠視唱練耳本身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其他音樂課程的輔助。多學科交叉滲透可以為視唱練耳教學提供理論依據和專業(yè)技術支撐,是提升視唱練耳學科能力的基本保障。
視唱練耳的教學活動主要是聽覺訓練和視唱訓練。這兩種教學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各不相同、自成體系。然而,從音樂內容來看,無論是聽覺訓練中的單音、音程、和弦、節(jié)奏、旋律,還是視唱訓練中的調性視唱,都是由音樂基本要素進行有機組合所呈現出來的音樂表現形式。視唱練耳教學通過對這些音樂表現形式的聽覺訓練和視唱訓練,來組織并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在這個過程中,視唱練耳的教學不可能孤立地進行,它必須與音樂理論課程結合起來,以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為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了相關的音樂理論知識,才能有目的地開展視唱練耳訓練。同時,它必須與音樂專業(yè)學科結合起來,以特定的專業(yè)技術能力為支撐。學生只有運用相關的專業(yè)技術,才能順利地進行視唱練耳實踐。多學科交叉滲透對于視唱練耳教學而言,實現了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保證了技術對實踐的支撐,進而使視唱練耳學科能力得到全面發(fā)展和提升。
(二)多學科交叉滲透是視唱練耳學科功能得到有效發(fā)揮的重要途徑
視唱練耳課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那就是其學科能力不具備作為專項技能從事專門音樂活動的條件,它只能通過為其他音樂專業(yè)技術的發(fā)展提供專項技能支撐來體現其學科功能。這主要體現在學生能將聽覺能力、視唱能力和音樂素質能力自覺地運用到創(chuàng)作、表演等音樂實踐中去,并產生積極的效應。這是視唱練耳學科功能的重要表現。在視唱練耳教學活動中,以各種音樂要素為學科交叉點,將視唱練耳與其他音樂課程密切聯系起來,通過多學科交叉滲透,能使視唱練耳學科功能得到有效發(fā)展。
從音樂中來,到音樂中去。視唱練耳學科能力從音樂的各種表現形式中來,又以學科功能的形式回歸到音樂中去,服務于音樂各專業(yè)的學習和實踐。在教學中,視唱練耳與其他音樂課程之間以具體的一個或多個學科知識交叉點為連接,借助不同的音樂實踐形式進行多學科交叉滲透,從而對其他音樂課程的學習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視唱練耳的學科功能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得到發(fā)展。
二、多學科交叉滲透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
視唱練耳教學中的多學科交叉滲透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理念。它以視唱練耳課程為基石,聯系其他課程的相關知識,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視唱練耳課程的知識點,并鼓勵他們將學科能力靈活地運用到音樂實踐中去。目前,在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或多或少地都會涉足多學科交叉滲透。而要讓多學科交叉滲透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更好地應用,還需要從找準知識交叉點、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及搭建實踐平臺這三個方面來進行研究和探索。
(一)找準知識交叉點
多學科交叉滲透的視唱練耳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結構的拼湊疊加,而是要系統(tǒng)地研究視唱練耳的課程體系與其特點,并科學地歸納與其他音樂課程的交叉融合點,才能有效地實現學科知識的滲透,從而產生“1+1gt;2”的效應。視唱練耳的教學內容涵蓋面很廣,并且隨著教學的深入,教學內容的難度和深度都呈現出循環(huán)式遞增的趨勢,尤其是在多聲部聽覺和思維模式的訓練方面。在視唱練耳的不同學習階段,需要不同的音樂理論知識對其進行理論支撐。而隨著視唱練耳基本技能的逐步形成,又需要音樂專業(yè)課程中具體的音樂作品和音樂實踐進行知識的全面整合和綜合運用,從而使視唱練耳技能得到更為全面的發(fā)展。
視唱練耳教學是以音樂基本要素為對象開展的感性認知訓練。它將這些音樂基本要素以不同的音響方式呈現出來,包括音程、和弦和具體的音樂作品。其中涉及一些理論概念問題,需要結合音樂理論課程來進行學習。在教學的初始階段,重點要圍繞它與音樂基礎理論進行學科交叉滲透,其知識交叉點主要有音高、記譜法、音程、和弦、節(jié)奏節(jié)拍、調式調性等。只有熟練掌握了相關的音樂基礎理論知識,才能順利地、有效地進行音程和弦的聽辨、節(jié)奏節(jié)拍的聽記以及簡單調性視唱的訓練。在以上教學基礎上,視唱練耳的教學內容會進一步拓展,進而與和聲學、曲式分析、復調等理論課程交叉滲透,此時的知識交叉點主要集中在和聲功能、和弦連接、調性色彩、曲式結構、復調技法等內容上。掌握了相關的音樂理論知識,對于和弦連接的聽辨、旋律的聽記、多聲部節(jié)奏與視唱的訓練都將大有裨益。
視唱練耳與音樂專業(yè)課程進行交叉滲透涵蓋了音樂內容和音樂技能兩方面內容。這種交叉既可以通過音樂專業(yè)課程深入學習更多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從內容、情感、結構、風格等多方面,促進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又需要借助專業(yè)技術進行彈、唱、聽、辨等實踐教學,實現學生綜合音樂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在視唱練耳與鋼琴課程進行交叉滲透中,鋼琴作品的橫向旋律和縱向和聲,以及節(jié)奏節(jié)拍、調式調性、音樂風格等,無一不是視唱練耳的教學素材。視唱練耳與聲樂課程之間也存在著緊密的聯系,視唱素材多數來源于優(yōu)秀的聲樂作品,且都緊緊圍繞演唱來開展。聲樂中的呼吸、咬字、斷句、歌唱性、情感表達等技術技巧可以全面提升視唱中“唱”的能力。由此可見,找準知識交叉點是進行多學科交叉滲透的前提。除此之外,視唱練耳與合唱、即興伴奏等其他音樂課程也存在相應的交叉知識點,此處不再贅述。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目前,傳統(tǒng)的視唱練耳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忽略了多學科交叉滲透的協同效應,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因此,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成為視唱練耳多學科交叉滲透研究中亟須解決的問題。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多學科交叉滲透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為視唱練耳教學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有效途徑,并在不斷實踐中日趨成熟完善。所謂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指在視唱練耳教學中通過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深化對課程教學內容的學習與訓練,加強多學科音樂內容的滲透與融合。結合優(yōu)秀音樂作品,運用情境教學、翻轉課堂、探究式學習、項目式學習等多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在多學科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交叉滲透下協同引導,帶領學生進行探究式和個性化學習。這樣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視唱練耳技能,增強他們解決專業(yè)問題的能力,促進視唱練耳教學目標的實現。
混合式視唱練耳教學模式既展現了線上教學的靈活性,又發(fā)揮了線下教學的優(yōu)勢。教師通過提前錄制短視頻,為學生提供定制化教學資源。這些短視頻通常涵蓋模塊化知識點的講解和常規(guī)化教學的技能訓練,既可以用作學生課前的預習材料,又可以作為課后對知識點回顧的工具。尤其是對于視唱練耳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而言,如果課內教學內容未能及時理解和掌握,課后便可以通過線上教學資源反復視聽、揣摩學習。例如,在聽辨和弦連接的過程中,學生可能不能很好地把握和弦的縱向和聲結構以及和弦低音的橫向進行,這就需要教師反復引導其關注聽覺重點,以幫助他們形成有效的聽覺思路與模式。在這種情況下,線下教學的訓練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差異的需求,而相關模塊的短視頻就可以很好地彌補學生的短板,實施個性化教學。此外,教師也可以依據視唱練耳的教學內容,選擇與其相適應的線上學習資源提供給學生,這樣通過多學科交叉滲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積累更豐富的音樂語言。學生則可以選擇感興趣的或與自己專業(yè)密切相關的內容來進行探究式學習。
結合線上教學,教師開展視唱練耳線下教學的空間變得更為開闊。學生通過線上的自主學習可以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歸納出來,這也包括在其他音樂課程的學習中發(fā)現與視唱練耳相關的疑問,然后在線下課堂上與教師、同學進行討論。這種調換順序的方式就是翻轉課堂,它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也能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難題的過程中,結合多學科的滲透融合,教師可以深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使學生能夠進入到深度學習和探究之中。
在完成一個階段性的視唱練耳單元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或多個音樂作品的綜合性實踐項目,讓學生分組來完成。這種項目式學習方式,需要學生思考并運用視唱練耳知識和技能來解決項目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既激發(fā)了學生的潛能,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專業(yè)實踐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得到較好的鍛煉。項目完成后,可以按分組來進行成果展示。學生通過相互觀摩學習,交流好的做法與經驗,并總結不足之處。教師則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給出考核成績和評價意見。
(三)搭建實踐平臺
在視唱練耳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把視唱練耳的實踐教學成果以音樂會的形式呈現在舞臺上,這既可以全面提升并檢驗學生的視唱練耳能力,同時也是實現多學科交叉滲透的重要形式。從視唱練耳的課堂學習到籌劃視唱練耳音樂會,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同時他們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也被有效激發(fā)。
視唱練耳音樂會與其他音樂會有所不同,它所展示的是視唱練耳技能訓練的成果,同時借助多學科交叉滲透,在內容和形式上有更大的創(chuàng)新空間。在作品選擇方面,有專門為視唱而寫的練習曲和視唱作品,如法國雷蒙恩、卡盧里編著的《法國視唱教程》、俄羅斯音樂理論家斯波索賓編著的《二聲部與三聲部視唱》等。這類作品在多種譜表的運用、頻繁的轉調、節(jié)奏節(jié)拍的多樣性、人聲與伴奏的合作、多聲部的協調以及音樂風格等方面,都體現出了較強的專業(yè)性和較高的藝術性,是不可多得的視唱藝術珍品。
另外,還有一些是從不同類別的中外音樂作品中精心挑選并改編的樂曲,這些作品通常也展現出較高的視唱練耳技術要求,如上海音樂學院周溫玉編著的《視唱的藝術——音樂會視唱曲集》,這是專門為音樂會創(chuàng)作的視唱作品;顧秋云編著的《中外器樂名曲多聲部視唱訓練》則是通過人聲來演繹器樂曲的精髓。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是教師和學生改編的作品。它們有的來源于專業(yè)學習中的器樂曲或聲樂曲,有的是流行音樂、影視作品音樂或網絡音樂。這些經過改編的視唱作品往往深受學生喜愛,在編排的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參與協作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在視唱練耳音樂會上,多學科交叉滲透使其表演形式呈現出多元化特征。學生可結合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和理解創(chuàng)新表演形式。經過不斷地實踐與探索,一些形式逐漸走向成熟,如鋼琴自彈自唱、多聲部視唱,以及人聲與其他樂器的和諧協作。更進一步地,學生們還在表演中加入節(jié)奏的律動,如運用打擊樂伴奏、結合體態(tài)律動,或用肢體擊打節(jié)奏、編配舞蹈等。這些豐富多樣的表演形式不僅從多方面對視唱練耳能力進行了實踐,同時也鍛煉了其他音樂學科的專業(yè)技能。更重要的是,它們促使學生將視唱練耳的技能應用到創(chuàng)作、表演等音樂實踐中去。搭建這樣的實踐平臺,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視唱練耳能力的舞臺,也為多學科交叉滲透的視唱練耳教學實踐插上了創(chuàng)新的翅膀,實現了視唱練耳學科技術性、藝術性、創(chuàng)新性的完美融合。
三、視唱練耳教學中多學科交叉滲透的原則
在視唱練耳教學中融入多學科交叉滲透,既豐富了教學內容、開闊了教學思路,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然而,在多學科交叉滲透的探索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如有的學生雖然對實踐教學較為積極,但對基礎訓練卻不重視;在分組完成項目式學習或合作音樂會作品時,每個同學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大相徑庭,等等。針對這些情況,在多學科交叉滲透的視唱練耳教學中還需要把握好兩點原則。
(一)注重視唱練耳學科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多學科交叉滲透的視唱練耳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本課程教學目標,根據教學需要適度地引入其他課程內容,要注重本課程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本末倒置只追求一時的教學效果。
一方面,從視唱練耳課程本身來說,其學科基礎能力是音樂基礎技能的一部分。技能的提升需要反復練習,然而,針對音樂各要素進行的每一種單一技能的訓練都相對枯燥,且訓練效果也不是立竿見影的,這就導致很多教師和學生容易忽略它,進而在訓練中不夠重視,只是走走過場。在集體訓練時,他們可能因此陷入被動,以致收效甚微。此外,以線上課程代替必要的課堂環(huán)節(jié),這種做法不利于視唱練耳教學的順利開展,也影響了學科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是不可取的。
另一方面,多學科交叉滲透使視唱練耳的實踐教學形式變得多樣化,并與學生的專業(yè)結合緊密。這種教學方法帶給學生更明確的音樂體驗和成就感,進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而,如果不能辯證地看待這一問題,也可能誤導學生,使他們認為這就是視唱練耳學科能力的體現,從而主次顛倒,偏離了視唱練耳課程的學習方向。因此,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也應當了解視唱練耳的學科屬性,認識到多學科交叉滲透是為了更好地將視唱練耳學科能力學以致用,切不可將它與專業(yè)表演能力混淆。
(二)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創(chuàng)新相結合
傳統(tǒng)的視唱練耳課堂是教學相長的,教師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學生作出有效反饋。積極的反饋能推動教學活動朝著既定目標發(fā)展,反之則導致課堂沉悶,教學進度難以推進。多學科交叉滲透后,音樂知識信息量倍增、教學實踐形式多樣化、學生的專業(yè)個性需求凸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加以科學引導。
其他音樂專業(yè)知識的融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尤其是在視唱練耳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中,他們往往表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行動力。他們會為了完成一個實踐項目,多方收集資料、商討方案、克難攻堅、不斷改進、反復排練,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無疑是十分有益的。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引導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避免學生產生認知性錯誤或偏離教學目標。當然,教師的引導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答案或辦法,而應該是領航把舵,是循循善誘,是拋磚引玉。只有將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創(chuàng)新有機結合,多學科交叉滲透才能在視唱練耳課程中大放異彩。
四、結語
展望21世紀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視唱練耳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廣大視唱練耳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把握視唱練耳的學科綜合性特征,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理論素養(yǎng)、視唱練耳技能水平和教研能力,深入學習相關音樂專業(yè)的知識,擴大自己的學科視野,積累豐富的音樂實踐經驗,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課程之間的聯系,搭建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將多學科交叉滲透的教育理念有效付諸實施。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明確,要形成科學的、切實可行的多學科交叉滲透的視唱練耳教學體系,還需要不斷地進行教學實踐,以及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與交流,這樣才能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復合型、應用型音樂專業(yè)人才貢獻視唱練耳的學科力量。
參考文獻:
[1]鄭敏.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李昕昕.視唱練耳教學中多學科滲透探索[J].音樂創(chuàng)作,2013(10):188-189.
[3]張玉榛.全球視閾的中國視唱練耳學科回眸反思與發(fā)展愿景[J].人民音樂,2018(04):57-59.
[4]趙蘇.回歸本質 方得始終——對視唱練耳專業(yè)與視唱練耳課程本質的再思考[J].人民音樂,2018(07):57-59.
[5]梁麗群.視唱練耳交叉學科訓練手段初探[J].音樂時空,2013(12):106-107.
作者簡介:許堯,女,湖北理工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視唱練耳、鋼琴。
基金項目:本文為湖北理工學院教學研究重大項目,項目名稱:視唱練耳課程與音樂專業(yè)課程的交叉滲透式教學研究,項目編號:2020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