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預結算(預算和結算的統(tǒng)稱)編制是一項復雜的任務,其準確性直接關系到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進度管理和質量控制效果。因此,對建筑企業(yè)來說,提升工程預結算編制的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诖?,本文探討了影響工程預結算編制準確性的因素,并以上海市某建筑企業(yè)為例,提出了提高工程預結算編制準確性的措施,旨在為建筑企業(yè)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建筑企業(yè);預結算編制;工程;影響因素
在建筑行業(yè)中,預結算編制是至關重要的工作。其中,預算編制是指在工程項目啟動前,根據現有資料對未來成本進行預測性估算的過程;結算編制是指在工程項目完成后,統(tǒng)計和核算實際發(fā)生的各項費用的過程。預結算編制的準確性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的造價、進度、質量乃至經濟效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預結算編制往往面臨諸多挑戰(zhàn),稍有不慎,就會使預結算與實際成本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
(一)做好工程概預算
在施工前期,甲方(業(yè)主)和乙方(承建單位)均需要編制工程概預算,甲方編制概預算的主要目的是確定標底,以便在招標過程中選擇最佳的投標報價;乙方編制概預算的主要目的是核算成本,確保工程報價的合理性。甲乙雙方需要根據施工圖紙、技術規(guī)范、市場行情及歷史數據等來編制概預算,以確保概預算的準確性和全面性。
(二)熟悉施工圖及相關資料
在編制預算前,乙方需要詳細查看施工圖及相關資料,掌握房屋開間、進深、跨度、層高、總高及構造形式等內容。預結算人員還需要核對施工圖上的門窗表、混凝土構件和鋼筋下料長度表等信息,了解室內外裝修狀況、室內外高差等細節(jié),確保工程施工數據的準確性,為后續(xù)工程量計算打下基礎。
(三)列項與計算工程量
工程量計算是預算編制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預結算人員可以根據施工圖和相關資料,逐項列出工程項目,并計算這些項目的工程量。具體的工程項目包括:外墻中心線、內墻凈長線、土方和基礎工程、混凝土和鋼筋工程、門窗及木結構工程、腳手架工程、砌筑工程、樓地面及天棚工程、屋面工程等。在計算項目工程量的過程中,預結算人員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范進行計算,以確保工程量數據的準確性。
(四)預算定額套用與換算
在工程量計算完成后,預結算人員需根據預算做好定額套用和換算。在定額套用和換算過程中,預結算人員需要注意分項工程的名稱、規(guī)格、計量單位與預算定額的一致性,避免重套、錯套或漏套現象的發(fā)生。當施工圖中某些設計要求與定額單價特征不完全符合時,預結算人員需根據定額使用說明對定額基價進行調整或換算。對于無法直接套用或換算的項目,預結算人員需要編制補充單位估價表或補充定額。
(五)定額直接費及主要物料價差計算
預結算人員可以將分部分項工程量與相應的定額單價相乘,計算出每一項分項工程的定額直接費;將所有分項工程的定額直接費相加后,即可得到總定額直接費。另外,預結算人員還需要分析主要物料的價格,計算物料價差,確保預算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六)間接費、利潤、稅金計算
在完成定額直接費與主要物料價差計算之后,預結算人員還需要計算間接費、利潤和稅金等費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計算這些費用時,預結算人員需要遵循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確保這些費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當上述費用全部計算完成后,預結算人員只需要將各項費用進行求和,即可得到工程總造價。
(七)編制結算資料
在工程完工后,乙方需要根據施工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和合同規(guī)定,編制竣工結算書。在編制竣工結算書的過程中,乙方的預結算人員需要仔細核對工程資料,確保這些工程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這些工程資料主要包括施工圖、竣工圖、設計變更資料、物料價格確認表、驗收合格文件等。
(八)結算審核與簽認
在竣工結算書編制完成后,乙方需要將其提交給甲方進行審核。在審核過程中,甲乙雙方需要逐一核對工程量、單價、費用,確保結算的準確性。在審核通過后,雙方需要在竣工結算書上簽字確認,并將其作為最終的結算文件。
(一)設計變更頻繁
在建筑工程推進過程中,設計變更難以避免。這給預結算編制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設計變更帶來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工程量的動態(tài)調整上。如果設計方案出現多次變更,那么原本基于初步設計方案計算的工程量往往需要進行大幅度修正,這無疑會增加預結算編制的難度,影響預結算編制的準確性。另外,設計變更還可能涉及物料規(guī)格、設備型號的更換,這要求預結算人員必須實時跟蹤市場動態(tài),快速調整物料價格和設備成本,以確保預結算編制的時效性和準確性。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種即時調整往往難以實現,進而導致預結算與實際成本之間存在較大的偏差。
進一步來說,設計深度不足的問題如同隱藏在預結算編制過程中的“暗礁”,難以在初期被完全察覺。設計細節(jié)不明確、技術參數不具體會使預結算人員在進行成本估算時缺乏可靠的依據,只能依賴經驗進行粗略估算。隨著施工深入,設計細節(jié)逐漸清晰,原本隱藏的問題便逐一暴露,這迫使預結算人員多次調整成本。這種“先松后緊”的預結算編制模式不僅會增加預結算人員的工作量,還會嚴重影響預結算編制的準確性。
(二)物料價格波動與人工費用變動
建筑物料市場價格的波動,會影響預結算編制的準確性。受供求關系變化、政策導向調整、國際形勢波動等外部因素的影響,物料價格會呈現出不確定性。在編制預結算時,盡管預結算人員會根據當時的市場價格進行估算,但其往往難以準確預測未來的價格走勢。因此,當物料價格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發(fā)生較大變化時,預結算編制的準確性便會大打折扣。
與此同時,人工費用的變動,也給預結算編制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隨著勞動力市場的供需變化、政策調整以及工作人員技能水平的提升,人工費用呈現出增長趨勢。這不僅會增加工程直接成本,還可能增加間接成本。因此,在預結算編制過程中,預結算人員必須充分考慮人工費用變動因素,并預留足夠的預結算調整空間,以應對人工費用變動情況。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與合同管理缺失
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影響預結算編制準確性的重要內部因素。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現為管理流程不清晰、責任劃分不明確以及監(jiān)督機制不完善等,這會導致預結算編制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和約束,增加預結算編制出現疏漏和錯誤的風險,進而影響預結算編制的準確性。
此外,合同管理缺失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合同是預結算編制的重要依據,做好合同管理是確保預結算編制準確性的關鍵因素。然而,部分建筑企業(yè)在合同管理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如合同條款不明確等,使得合同雙方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發(fā)生爭議。這不僅會增加工程價款糾紛風險,還會使預結算編制缺乏準確性。
(四)計算方法與技術落后
在信息化時代,傳統(tǒng)的計算方法和技術已難以滿足現代建筑工程的預結算編制需求。手工計算效率較低且容易出錯,簡單的軟件也難以精準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然而,目前一些建筑企業(yè)仍然采用這些落后的計算方法與技術。這不僅會增加預結算編制的難度和成本,還會影響預結算編制的準確性。
(一)加強設計管理與變更控制
針對設計變更頻繁導致的預結算編制難題,上海市某建筑企業(yè)從源頭抓起,加強了設計管理與變更控制。該企業(yè)組建了專業(yè)的設計管理團隊,由其負責與設計院密切溝通,以確保設計方案的深度能夠滿足預結算編制需求。與此同時,該企業(yè)還建立了設計變更審批制度,要求任何設計變更均須經過嚴格的評估與審批,以確保設計變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過采取這一系列措施,該企業(yè)有效減少了設計變更的次數,降低了工程量調整和物料價格變動風險,為預結算編制提供了穩(wěn)定的基礎數據。[1]
(二)建立物料價格動態(tài)管理機制
針對建筑物料市場價格波動大的問題,該企業(yè)創(chuàng)新性地建立了物料價格動態(tài)管理機制。在這一機制下,該企業(yè)與多家物料供應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引入了物料價格信息系統(tǒng),使預結算人員能夠實時掌握物料市場價格變化情況。在預結算編制階段,預結算人員不僅可以依據當前市場價格進行估算,還可以充分考慮價格波動因素,預留合理的價格調整空間。此外,該企業(yè)還建立了物料價格預警機制,一旦發(fā)現市場價格異常波動,就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調整預結算方案,確保預結算編制的準確性。[2]
(三)加強人工費用管理與預測
針對人工費用變動對預結算編制準確性的影響,該企業(yè)采取了多種措施來加強人工費用管理與預測。[3]首先,該企業(yè)通過定期對勞動力市場進行調研,全面了解了勞動力供需水平、技能水平及薪酬水平等關鍵信息。其次,該企業(yè)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制定了合理的人工費用預結算標準,并根據施工進度和勞動力需求,動態(tài)調整了該標準。最后,該企業(yè)與勞務分包商加強了溝通與協作,共同制訂了人工費用控制計劃,從而確保了人工費用的合理性與可控性。通過采取以上措施,該企業(yè)有效降低了人工費用變動對預結算編制準確性的影響。[4]
(四)完善管理制度與加強合同管理
為了提高預結算編制的準確性,該企業(yè)從內部管理入手,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并加強合同管理。具體來說,該企業(yè)建立了清晰的管理流程與責任體系,明確了預結算編制、審核、調整等各環(huán)節(jié)負責人的職責與權限。除此之外,該企業(yè)加大了對預結算編制工作的監(jiān)督力度,確保了預結算編制的規(guī)范性與透明度。
在合同管理方面,該企業(yè)注重合同條款的明確性與完整性,確保合同內容能夠全面反映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此外,該企業(yè)還建立了合同履行跟蹤機制,以便及時發(fā)現并解決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與爭議,從而為預結算編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5]
(五)推進信息化建設
面對傳統(tǒng)計算方法與技術落后帶來的挑戰(zhàn),該企業(yè)積極順應信息化與智能化發(fā)展趨勢,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與技術創(chuàng)新。該企業(yè)引入了先進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實現了設計、施工、預結算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緊密銜接。BIM技術的應用,有助于企業(yè)直觀了解項目全貌與細節(jié)信息,為企業(yè)的預結算編制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另外,該企業(yè)還引入了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提高了數據收集、處理與分析能力,從而有效提升了預結算編制的智能化水平。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該企業(yè)的預結算編制效率與準確性,還為企業(yè)項目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綜上所述,建筑企業(yè)可以通過加強設計管理與變更控制、建立物料價格動態(tài)管理機制、加強人工費用管理與預測、完善管理制度與加強合同管理以及推進信息化建設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升工程預結算編制的準確性,從而為自身穩(wěn)健發(fā)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楊毅.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工作要點及管理標準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3(17):54-56.
[2] 馬小俊.影響建筑工程預結算編制準確性的要點及解決方案[J].大眾標準化,2023(10):89-91.
[3] 王萍.定額計價法與清單計價法在建筑工程預結算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23,8(02):115-117.
[4] 李琪.從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查分析建筑施工成本管理[J].城市建筑空間,2022,29(S2):799-800.
[5] 楊建華.影響建筑工程預結算編制結果準確性的因素及應對措施[J].房地產世界,2022(20):103-105.
(作者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