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扎著漂亮的發(fā)髻去上學,下午卻頂著亂糟糟的頭發(fā)回家;好看的小裙子時常被畫筆涂抹得面目全非,甚至有時候變成了“乞丐裝”;自己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卻莫名其妙地被別人起了個帶有侮辱性的外號……這一切都是校園欺凌現(xiàn)象。
面對校園欺凌,教師要零容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平時要多教育學生,不做傷害他人的施暴者,更不做冷眼旁觀的局外人。然而,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冷眼旁觀”的學生卻大有人在。他們不敢伸張正義,制止暴力行為,也不敢為弱者發(fā)聲,維護受害者的權益。我認為,只有喚醒學生們懲惡揚善的意識,讓他們立即行動起來,同做校園欺凌的抵御者,我們才能更好地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
疑慮重重,不敢做證
許多學生由于種種原因,面對校園欺凌事件時選擇視而不見,甚至不敢做證……
小俞與琪琪是同桌,又因居住在同一社區(qū),平素都是結伴上下學,看起來相處得非常好。可是,一個學期之后的一次家長會上,小俞媽媽突然對我說,琪琪經(jīng)常欺凌小俞,要求我給他倆調開座位。
小俞媽媽是個快言快語的人,寥寥數(shù)語講了大概情況后就匆匆離開了。
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我大吃一驚,簡直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琪琪和小俞是小學中年級的孩子,年齡都不大。琪琪看上去不像是個調皮的學生,平時說話都羞答答的;更何況,他學習成績很優(yōu)秀,一直被老師認為是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孩子……他會做出欺凌行為,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可是,我看小俞媽媽那認真的樣子,不像是“血口噴人”。這時候,我突然想到一篇文章里說,現(xiàn)在的校園欺凌已經(jīng)逐漸向低幼化發(fā)展,并且越來越有隱蔽性和不確定性。所以,我不再多慮,決定迅速介入,將這件事弄個明白,給學生和家長一個滿意的答復。
我采取了圍魏救趙的方式,先從他倆共同的好朋友小暢開始調查。我找到一個與小暢單獨見面的機會,單刀直入地問他:“小暢,你與小俞和琪琪都是好朋友,對嗎?”小暢點點頭,說:“是的,我們經(jīng)常在一起玩?!蔽矣謫枺骸澳敲?,你能回答老師一個問題嗎?”小暢再次點點頭,擺出“可以”的樣子。
可是,當我問起琪琪是不是經(jīng)常欺凌小俞的時候,小暢開始遲疑了,兩眼直愣愣地看著我,然后搖了搖頭不再說話。就這樣,僵持了好幾分鐘,小暢始終沒有開腔。當我再次啟發(fā)他要講實話的時候,他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我只好用緩兵之計,讓他先回教室。
其實,琪琪是一個比較誠實的孩子。后來,他自己向我坦白了經(jīng)常欺凌小俞的事實,比如,他常常讓小俞買東西給他用,一旦買遲了就對他拳打腳踢。他還說,他們經(jīng)常與小暢在一起玩,這些事小暢都可以做證……同時,琪琪表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向老師保證以后絕對不再犯,一定做個尊重同學的好學生。
真相大白之后,我再次與小暢交談,看看現(xiàn)在的小暢有什么想法。在事實面前,小暢不得不承認之前他知道真相卻不說。他尷尬地笑一笑,斷斷續(xù)續(xù)地說:“我知道琪琪欺負小俞,但我……不敢說……”“為什么不敢說?”“因為……琪琪是我的好朋友,他學習又那么好,是大家崇拜的偶像……”
我聽出了小暢的意思:一是不想出賣好朋友,二是不想破壞了偶像的美好形象。所以,他只有違心地選擇“不知道”。他在欺凌現(xiàn)場袖手旁觀,不扶正祛邪,在老師面前不敢做證,是一種明哲保身的做法。我雖然理解,但他如此作為,放縱了欺凌者的錯誤行徑,加深了受害者的痛苦,對伸張正義是極其不利的。
紓解困惑,茅塞頓開
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之后,我決定以小暢為突破口,對“冷眼旁觀型”的局外人做一番教化,以喚醒他們的認識,糾正他們的行為,讓他們做一個敢于同錯誤行為作斗爭的、具有正義品質的好學生。
我心平氣和地對小暢說:“小暢,你既然跟小俞是好朋友,他受了欺負,你怎么見危不救呢?”
小暢不好意思地撓著頭,憨憨地笑著,沒有吱聲。
我再問他:“小暢,假設小俞是你親弟弟,他被別人欺凌了,你持什么態(tài)度?你也會冷眼旁觀嗎?”我想讓他敞開心扉說亮話。
小暢實事求是地對我說:“那當然不會了,如果是我弟弟受了欺負,我一定會保護他,不讓他吃虧……那天,二年級的陽陽欺負我弟弟,我看見了,掄起拳頭就要打陽陽,陽陽嚇得跑遠了。正好他老師過來了,我告訴了他老師,讓老師批評陽陽……”
聽著小暢的敘述,我竟覺得挺好笑,難怪俗語里有句話說“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這么小的孩子,就有了這樣的概念。這是一種親情觀念,還是一種自私情感?抑或兼而有之?誰也說不清楚。
于是我說:“你們這些孩子,小學階段要在一起共同學習六年的時間。朝夕相處的學習生活應該讓同學之間的友誼逐步加深的。你們雖然不是兄弟姐妹,卻要勝似兄弟姐妹才對呀……戰(zhàn)友情、師生情、同學情都是非常珍貴的。朝夕相處的同學受到了欺凌,你怎能忍心不伸手相助呢?”
也許我的話觸動了小暢的心靈,他也許回憶起了小俞受欺凌的可憐景象,哀愁地說:“是的,我同情過,也心酸過,但我仍然沒有出手幫助小俞……”小暢掐著手指,似乎陷入矛盾和糾結中。
“為什么呢?”
“老師,我跟琪琪關系更好,我們才是親如兄弟呢……”小暢的意思是說,他該更偏向琪琪,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回答了他“冷眼旁觀”的“正確性”。
我繼續(xù)糾正他認知的偏差:“那么,你說說,你該如何對待最要好的朋友?”
小暢思考了一會兒,總結出幾點來,大意是朋友有困難要主動幫助;要講真話,不能蒙騙朋友;朋友做出了成績,要真心慶賀,不能心生忌妒;朋友遇到困難,不能投石下井……
應該說,小暢的回答還是比較到位的,但是,他沒有從反向假設的角度思考問題。比如,朋友做壞事該怎么辦?是勇敢地站出來阻止,還是同流合污一起參與呢?
這時候,我現(xiàn)身說法,給小暢講了個我小學時代的故事。我告訴他,我讀小學時,班上有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天天吃不好、穿不暖,十分可憐。班上有幾個缺乏愛心的同學,不但不同情他,反而還把他當成了戲耍的對象,經(jīng)常無端地欺侮他,要么將他當成練拳腳的沙袋捶打,要么將他的衣服當成了布袋裝沙土……
其中有個叫康康的同學,是我最好的朋友。當他欺辱這個可憐的孩子時,我總會極力勸阻他。起初他不聽我的,還對我不客氣,不讓我多管閑事。后來,我偷偷告訴了老師,老師批評了康康,并表揚了我。老師教育我們說,同學之間要互敬互愛,不要出現(xiàn)欺辱行為,尤其是不能欺負弱勢學生。他們本身就很不幸,應該得到我們的同情和關照……
現(xiàn)在回憶起這些往事,已經(jīng)做了企業(yè)總裁的康康還感慨萬分,他依然很感激我,說是我救贖了他,塑造了他善良的心,讓他棄惡從善——這才是最好的朋友應該做的事情。
講到這里,小暢明白了我的意思,也明白以后該怎么做了。他說:“老師,你做得對,是我錯了……”
我問他:“我對在哪里?”小暢說:“對在規(guī)勸好朋友做好人、做好事……如果朋友不聽勸阻,不要硬碰硬,可以告訴老師……”
小暢開心地笑了,我也笑了。
以點帶面,群防共治
按理說,同學之間相處時間久了,彼此出現(xiàn)些小矛盾、小糾紛也在所難免。但是,如果這些小矛盾隱藏在角落里難以被發(fā)現(xiàn),又不能及時解決,長期積淀發(fā)酵,就很有可能激化成“大事件”。
而要預防和消除這些矛盾與沖突,“旁觀者”的作用不可小覷。如若大家齊心協(xié)力、人人行動,勢必會形成群體優(yōu)勢,給施暴者以強大攻勢,挫傷他們的囂張氣焰,有效保護弱勢群體的正當權益。
所以,我采取了三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強化教育意識。因為淋過雨,所以總想為別人撐一把傘。自從經(jīng)歷過這樣幾次大大小小的“欺凌事件”的沖擊,我便產生了高度的警覺。我先是從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統(tǒng)一學生的思想認識開始,每一周至少召開一次學生防欺凌主題的教育班會。每一次,我都會提前備好課,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思想健康狀況,尤其是針對個別學生袖手旁觀、明哲保身的例子,以宣講、視頻、討論等多種方式,深入開展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弘揚主旋律教育,引導學生講仁義、明是非、知禮儀、守規(guī)矩,做到珍愛生命、相互尊重、團結友善、尊老愛幼……讓他們知曉法律邊界,把握行為底線,消除“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冷眼旁觀,與我無關”的錯誤思想,促使學生養(yǎng)成遵規(guī)守法、伸張正義的良好品質。在宣教過程中,我還特別將小暢、小俞等同學作為典型代表,通過談體會、演活劇等形式,現(xiàn)身說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還引導和教育學生要正確認識網(wǎng)絡亂象,自覺抵制含有色情、暴力內容的網(wǎng)絡信息、不良視頻、低俗游戲的侵蝕和影響。對行為有偏差、心理有障礙的學生,配合學校心理輔導,及時給予情感關懷,真正做到了早預防、早干預、早解決。
二是通過宣誓承諾等方式,深化教育效果。制造有效輿情,強化教育措施,使其深入人心,必將生成良好的效果。鑒于此,我擬定了一份宣誓書。每天早操后,由紀律委員主持,全體同學參加集體宣誓活動。同學們昂首挺胸、精神抖擻,舉起右手齊聲說:“作為一名小學生,我鄭重宣誓:我們絕不當殘忍的霸凌者,也不當沉默的受害者,更不當冷漠的旁觀者!我承諾:同學之間與人為善,互相尊重,團結友愛,寬容互助,真誠相待,絕不以大欺小、侮辱他人,要互相監(jiān)督,敢于檢舉,不給欺凌者以可乘之機?!蔽医栊幕顒有纬蓮姶蟮妮浾摴?,讓同學們產生強烈的心靈震顫,為樹立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tài)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配合學校德育處舉行的“遠離霸凌、和諧共讀”活動,我有針對性地修訂了班級獎罰制度,完善了班規(guī)、班紀內容,并疏通宣傳渠道,加強宣傳力度,讓其深入人心,產生共振效應,從而真正做到了依法執(zhí)教、科學施教,責任劃分到人。對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我大張旗鼓地表揚;對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我提出批評教育,并讓其限期改正??傊遗ψ龅椒牢⒍艥u,及早發(fā)現(xiàn),將“霸凌動態(tài)”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
三是通過授之以計等方式,優(yōu)化教育策略。通過調查,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之所以選擇像小暢那樣袖手旁觀、見危不救,除了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作祟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害怕卷入其中,擔心被報復”。為了消除部分學生的擔憂,我授之以計,教他們有效制止欺凌行為的方法:要靈活機動,相機而行。如果覺得在現(xiàn)場就有能力和把握,就現(xiàn)場幫助化解;如果沒有那個把握,就通過告知老師、家長等方式,借助外力化解??傮w原則是速戰(zhàn)速決,盡可能地減輕弱勢者的受傷害程度。
每周的班隊課上,我都會留出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寫“秘密周記”,內容自己掌握。學生可以將快樂事、煩心事、期盼事,尤其是最敏感的欺凌事都寫到周記里,也可以隨時將班級中出現(xiàn)的問題用匿名信的形式反映給老師。基于學生反映的問題,我將本著保守秘密的原則,私下溝通了解,公平公正地進行處理,堅決維護受害者和援助者的正當權益。當遇到矛盾比較復雜的事件時,我會及時與學校領導和家長溝通,告知事情的原委,并協(xié)同各方妥善處理,不留后患。
在這個過程中,既要保持零容忍的堅定態(tài)度,又要堅守以和為貴的育人原則。要以教育和感化為主,杜絕偏激行為,切勿草木皆兵、杯弓蛇影,不問青紅皂白,籠統(tǒng)地將簡單的游戲、娛樂、玩笑等都納入“欺凌行為”的范疇,將問題擴大化、嚴重化,限制了學生之間的正常行為和友好交往。班主任老師務必篤守“警于思,合于規(guī),慎于行”的做事原則,將這些工作做得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