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問題導向是一種特殊的教育視角,注重學生的深度思考和積極參與,符合學生的心智發(fā)育特征。在問題導向下開啟大單元教學,既能提高大單元教學整體效果,還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本文基于問題導向視角,對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提出有效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問題導向
當下,基礎教育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大單元教學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落實全面育人目標的重要路徑。分析語文課程標準,有三個關鍵點:其一是真實情境,實際上是指問題情境;其二是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其三是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以問題為導向設計大單元語文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問題情境里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傳統(tǒng)語文教學是課前教師緊扣教材內容,制定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設計教學流程;課上學生按照教師的安排逐步完成教學任務,這樣的教學容易變成“滿堂灌”。在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參與者?通過大單元教學,學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能力?這是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1]。
例如,開展部編版初中語文七下第三單元的大單元教學時,教師結合學科本質、單元主題以及語文要素,提煉出核心問題:“如何展現(xiàn)小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輝與閃光點?”然后基于這一核心問題,分別提出了針對四篇文本的五個具有啟發(fā)性的小問題:1.本單元要求熟讀精思,結合你的閱讀體驗,你認為這四篇文本應該怎樣熟讀,又該精思什么?2.這四篇文本展現(xiàn)了四個不同的小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通過具體的事例塑造人物的品質和個性的?3.找出這四篇文本中的關鍵句,你從中領略到了怎樣的文章意蘊?4.通過分析標題、文章結構、詳略安排等,你認為這四篇文章的學習重點分別是什么?5.這四篇文章在塑造小人物形象時運用了怎樣的寫法?如果讓你描寫一個小人物,你會如何完成這一任務?在核心問題的統(tǒng)領之下,用五個開放式小問題架構起本單元的課程。
情境是課堂教學中極其關鍵的一個要素,特別是組織語文教學活動時,情境創(chuàng)設極為重要,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領悟。在問題導向視角下開展大單元教學,教師應立足單元主題和教學任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在情境中學習。這樣既能引導單元學習活動,還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完成語文學習任務的熱情。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初中語文七上第四單元時,教師可從學情出發(fā),結合本單元人文主題、篇章設置情況以及教學目標,為學生創(chuàng)設大單元教學情境:每個人都面臨各種選擇,小到穿衣戴帽,大到求職擇偶,選擇不同,結果就不同。面對數(shù)不清的艱難困阻,我們又該如何抉擇?我們會選擇成為怎樣的人?我們又該如何體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問題情境將激發(fā)學生對單元主題“人生之舟”進行思考。教師順勢引入本單元收錄的幾篇課文,要求學生結合上述問題思考這幾篇文章重點寫了什么,作者表達了怎樣的人生思考。在單元學習任務結束之后,組織學生撰寫讀后感,表達自己對人生意義的獨特理解。
在問題導向視角下開展大單元教學,教師應以學生的問題為起點,以語文學科問題為核心,以自身提問為引導,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按照常規(guī)的大單元教學思路,教師傾向于從自身視角出發(fā)設計學習任務,要求學生按規(guī)定完成。但在這種課堂中,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并未得到真正鍛煉。教師應以核心素養(yǎng)培育為目的,構建問題系統(tǒng),基于問題系統(tǒng)設計大單元學習任務。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初中語文八上第四單元時,教師應讓學生自主預習本單元的四篇課文,提出自己的疑難問題,如“為什么作者從背影的角度描寫父愛?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歸納問題,總結出核心問題,再運用本單元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具體而言,在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后,教師確定單元問題系統(tǒng)為:1.這四篇文本各自屬于什么類型的散文?這些散文在寫法上存在怎樣的特點?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2.這些散文的語言風格有哪些不同之處?文中有哪些值得深入品讀的語句?從這些語句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應該如何寫好一篇散文?之后,教師可基于問題系統(tǒng),設計大單元學習任務:反復品讀這四篇散文,把握文章大意,提煉文章的中心觀點;品鑒散文語言,從四篇文本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語句進行深入賞析,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理清四篇文本的寫作思路,體會各類散文的不同寫法,感受這些寫法起到的不同效果,梳理并總結散文寫作要點;圍繞單元主題,創(chuàng)作一篇800字的散文。
開展大單元教學,不是簡單地整合幾篇文章而是為學生提供學習實踐的機會。在大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為學生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這既能讓單元教學內容更具成效,也能逐步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例如,部編版初中語文九上第六單元收錄的文章都是古典名著中的精彩章回。學習本單元可以要求學生:了解故事背景,利用線索梳理故事情節(jié);從多元角度分析人物形象,體會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結合具體描寫,體會古代白話小說的特點。為實現(xiàn)這一單元目標,教師設計了三個實踐活動:一是圍繞小說核心人物,制作人物檔案要求學生從外貌描寫、人物關系、核心事件、人物點評等角度分析人物形象;二是理清小說發(fā)展脈絡,要求學生根據(jù)“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梳理小說情節(jié),為小說繪制思維導圖;三是演繹情景劇,學生可從文章中選擇感興趣的情節(jié)或是從原著中篩選其他的情節(jié),進行課堂演繹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大單元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它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從宏觀層面掌握語文知識。在問題導向視角下開啟大單元教學,需要教師調整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激發(fā)學生對大單元教學內容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構建精彩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胡朝霞.問題導向視角下語文大單元閱讀教學策略[J].教育藝術,2023(12):75.
作者簡介:江蘇省沭陽如東實驗學校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