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主題拓展視角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材料,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含義,從而有效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解讀課文內容,圍繞特定知識點或情感思想進行探討,為學生創(chuàng)造廣闊的學習空間。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對課文主題形成新的理解,還能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為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一、主題拓展視角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意義
(一)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主題拓展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師會提供與課文主題相關的閱讀材料,使學生有機會接觸教材中未涉及的內容,包括詞匯、句型、語法等知識。通過對這些材料的分析與探討,學生能夠豐富知識儲備,從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此外,學生完成了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后,可以自主探究拓展材料的核心內容,從而掌握更加豐富的語法知識。由此可見,基于主題拓展視角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二)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
在初中英語拓展閱讀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接觸到與課文主題相關的文化知識和價值觀念。這些內容不同于課本中單一、抽象的語言知識,它們以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素材為基礎,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閱讀情境,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科的魅力。在主題拓展視角下,學生對新穎的課外材料充滿好奇,會主動參與課堂互動,并與同學或教師分享自己對課外材料的獨到見解,有助于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三)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
通常情況下,主題拓展閱讀要求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分析閱讀材料,從不同角度出發(fā),探討主題的深層含義,從而加深對主題的理解,這凸顯了主題拓展閱讀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此外,教師拓展材料的目的是考查學生對詞匯、句型和語法知識的掌握程度。面對新的閱讀材料時,學生可以通過查閱詞典、小組合作、網(wǎng)絡搜索等方式搜集信息,并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tài)度對這些信息進行辯證思考,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二、主題拓展視角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深挖主題意義,確定閱讀目標
主題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線索。在主題拓展視角下,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明確主題意義,然后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學習習慣和理解能力等因素設定閱讀目標,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從而為其后續(xù)閱讀和分析拓展材料做好鋪墊。因此,在備課階段,教師應從多個角度分析課文主題的意義、作用和人文價值,明確閱讀目標,如“為什么進行拓展閱讀,選擇材料的依據(jù)是什么,重點在于講解詞匯還是句式訓練”等,全面掌握課程核心內容。這樣,在閱讀目標的指導下,學生能夠厘清課程學習思路,為開展拓展性閱讀活動奠定基礎。
以冀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Lesson 17“Seeing a Doctor”為例,課文以看醫(yī)生為主線展開話題,涵蓋醫(yī)生詢問病情、病人描述病情、醫(yī)生開出診斷證明書等場景所需要的交際用語。教師在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后,能夠明確這一課的教學主題,并據(jù)此設定相應的閱讀目標:一是掌握matter、headache、medicine、rest、stay等新單詞,以及“How do you feel?”“What’s the matter?”“I have a headache/cold.”等句型;二是學會在看醫(yī)生時,用英語簡單描述他們的病情;三是增強運動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在完成閱讀目標的設定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主題進行拓展,選擇符合學情的課外閱讀材料,幫助學生深挖課程主題的意義,引導他們進行自主討論,以達成深度閱讀的教學目標。
(二)拓寬閱讀空間,豐富教學內容
在主題拓展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師在完成閱讀目標的設定后,應根據(jù)課文內容科學選擇拓展材料,并找出課內外文本的關聯(lián)點,以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從而豐富教學內容。首先,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需要認真研讀教材,自行總結課文主題,并明確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其次,教師應通過課前談話、分析試卷、觀察課堂表現(xiàn)等多種途徑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為拓展閱讀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提供依據(jù)。最后,教師應根據(jù)課程主題及學情,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材料,文本類型不設限制,繪本故事、新聞報道、電影中的經(jīng)典片段或英文歌曲等都可以。
以冀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Lesson 22“Big Plans for the Weekend”為例,課文圍繞周末計劃引出了“l(fā)earn something new”“surf the Internet”等短語。教師應根據(jù)課程的重難點及課文主題,篩選并引入相關的拓展閱讀材料,引導學生共同閱讀相關材料。通過這些閱讀材料,學生能夠了解不同年齡層人士在周末活動安排上的差異,從而拓寬學習視野,并對該課主題形成更深入的理解。接著,教師可以展示一段不完整的材料,如:“I am going to do many things and be very busy on the weekend. So I am going to
on Saturday morning.In the afternoon, I am going to .... I think we will all have a good weekend.”要求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及拓展閱讀材料,靈活運用所學詞匯和語法知識,將這段話補充完整。在教師的精心策劃下,學生通過深入分析課內外閱讀材料,能夠加深對文本主題的理解,增強英語學習效果。
(三)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高閱讀效率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拓寬學生思路。教師應根據(jù)課文主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并通過多維度思考得出正確答案,從而增強思維的靈活性。在初中英語拓展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有助于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促使他們主動探索課文的深層含義,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在充分理解課文主旨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具有不同難度的問題。教師應先引導學生自主歸納課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詞匯、句型和語法結構,再逐步加大學習難度,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分析課文的中心主旨,從表層理解逐步過渡到深入探究,從而取得理想的閱讀教學效果。
以冀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Lesson 14“Happy Memories”為例,課文圍繞“家庭慶?;顒印闭归_,描述了家人團聚時的歡聲笑語與和諧歡樂的場景。教師可以先利用問題“What can you do when all of you get together?”來引導學生,為學生指明閱讀的具體方向。隨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默讀、略讀、精讀等方法深入分析課文內容,并歸納出文章的核心主題“美好的回憶”,同時理解保存美好回憶的多種方式,如建立家庭相冊、制作相冊幻燈片、錄制家庭視頻、制作家譜等。為了進一步拓展主題,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How are most family celebrations? What do people always enjoy doing? What can we write on the family tree?”等問題。在這些問題的驅動下,學生能夠運用英文描述家庭聚會的場景,掌握保存美好記憶的方法,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認識,加深與家人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學會感恩與奉獻。
2.開展小組合作,完成拓展任務。教師可以在布置學習任務后,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在思維的碰撞中順利解決任務,提高課堂參與度。因此,在主題拓展視角下,為了深化學生對課文中心主旨的理解,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合作探究任務,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再與組內成員展開討論。學生不僅要積極分享獨特的個人見解,還要認真傾聽他人的發(fā)言,從中汲取寶貴的閱讀經(jīng)驗,高效完成拓展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科學劃分學習小組,保證組內成員的英語水平處于均衡狀態(tài),不斷發(fā)掘他們的個人潛能,借助積極思考、深入交流、拓展學習等活動加深其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以冀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Lesson 17“Save the Tigers”為例,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找到了該文章的重點句子:“These volunteers hope to save the tigers of the worl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number of the tigers in the wild was around 100000.”繼而知曉這篇文章講述的內容與保護動物有關。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保護動物的多種方式,鼓勵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表示:“去動物園參觀時不能隨意給動物投喂食物,要嚴格遵守工作人員制定的規(guī)則,以保護動物安全?!庇械膶W生提出:“可以在微博、公眾號等網(wǎng)絡平臺發(fā)布保護動物的倡議書,號召更多人參與這一活動,使人們樹立保護動物、熱愛大自然的觀念。”經(jīng)過小組討論,學生總結出多種保護動物的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簡單介紹,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在主題拓展理念的指引下增強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果。
3.組織角色扮演,加深主題理解。教師可以通過模擬特定情境,讓學生重現(xiàn)與文本主題相關的場景,親身體驗,從而加深對文本主題的理解。在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先引導學生獨立分析課文內容及其中心主旨,隨后鼓勵學生自行創(chuàng)作劇本,并設計與原文相關的多個角色,自行選擇合作伙伴進行角色扮演。這種方法滿足了學生的成長需求,使學生能夠通過豐富的肢體動作和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真實地感受角色的情感態(tài)度。由此可見,角色扮演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體驗,還促進了他們對主題內容的深入理解,實現(xiàn)了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的同步提高。
以冀教版英語九年級全一冊第六單元中的Lesson 34“The Fisherman and the Goldfish(Ⅱ)”為例,該課是漁夫與金魚故事的第二部分。在學生初步掌握故事的主要內容后,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挑選以下重點片段進行角色扮演。
Fisherman:“Goldenfish, Goldenfish in the sea. Come, I pray that you hear me. My wife orders me to come again. She wants you to grant her wish.”
Goldenfish:“What does she want, then?”
Fisherman:“She wants to be God.”
上述片段是故事的結尾,學生在進行表演時,需要充分考慮語境及漁夫的情感狀態(tài),適度加入肢體語言,并使用恰當?shù)恼Z速,以增強表演的感染力。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認識到,在生活中不能做一個貪婪自私、不勞而獲的人,應當通過實際行動來弘揚真、善、美。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有助于培養(yǎng)其良好的道德品質。
結語
在主題拓展視角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以及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具有積極意義。教師應深挖主題意義,擴大閱讀空間,并優(yōu)化教學方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引導學生遷移與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通過獨立思考與團隊合作的方式,加深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從而進一步提高英語學習效率,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作者單位:甘肅省定西市漳縣鹽川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