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游戲模式,開展這一游戲有助于促進不同年齡層次幼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進而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fā)展。在實施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和指導方法,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幼兒的基礎上,采取“多放手,少介入”的策略,遵循“幼兒主導,教師輔助”的原則,以增強游戲的成效,確保低年級的幼兒和高年級的幼兒都能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獲得成長。
在游戲的初期階段,低年級的幼兒受年齡和游戲水平的限制,在自主游戲活動中往往缺乏明確的目標,主要表現(xiàn)為無意識和無計劃地玩耍,或者重復進行相同的動作,如將積木堆砌后推倒再堆砌。同時,低年級的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規(guī)則意識較弱,角色意識模糊,容易出現(xiàn)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情況。而高年級的幼兒雖然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游戲,但由于個體差異,容易出現(xiàn)合作意識不強、作品形式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性和想象力等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就要加強對幼兒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指導,并不斷改進指導策略?;诖耍恼绿接懥擞變簣@戶外混齡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指導策略,以供參考。
一、科學規(guī)劃游戲區(qū)域
教師需要綜合考慮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需求和安全因素,科學地規(guī)劃戶外混齡自主游戲區(qū)域。教師應確保游戲區(qū)域有充足的空間方便幼兒自由活動,并提供多樣化的游戲設備,以適應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體能和認知發(fā)展水平。例如,教師可以提供秋千、滑梯、攀爬架、平衡木等,這些設備不僅能鍛煉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和平衡能力,還能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還可以添置一些互動性較強的游戲設備,促進不同年齡段幼兒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教師還應遵循相關安全標準和規(guī)范設計游戲區(qū)域,以確保幼兒的安全。教師可以選擇防滑、耐磨且具有一定彈性的材料鋪設地面,以減少幼兒跌倒和碰撞時受到的傷害。同時,教師要定期檢查和維護設備,確保其具有穩(wěn)固性和安全性。此外,教師應在游戲區(qū)域內配備監(jiān)護設施,如監(jiān)控攝像頭和緊急呼叫按鈕,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迅速采取措施。總之,在科學規(guī)劃戶外混齡自主游戲區(qū)域時,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安全性、多樣性和互動性,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需求,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二、引導幼兒進行游戲
在開展幼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時,教師應親近并尊重幼兒,相信幼兒的能力,同時給予幼兒鼓勵,引導幼兒進行積極的互動,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提高幼兒的各項能力。
例如,在一次戶外角色扮演游戲中,筆者提前到達角色扮演區(qū),發(fā)現(xiàn)許多年齡較大的幼兒在舞臺上表演,小班的等等在臺下觀看,表現(xiàn)出想要加入表演的意愿。過了一會兒,等等詢問筆者是否可以加入表演,筆者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建議他向正在表演的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等等顯得有些猶豫,不好意思開口。這時,一名幼兒主動向等等發(fā)出邀請:“小弟弟,你想加入表演嗎?歡迎你加入我們?!钡鹊嚷牶蠓浅8吲d,他看到其他幼兒手持花球隨著音樂擺動,便從筐中取出一把小吉他,輕撥琴弦,隨著琴聲舞動身體。等等看到郝寶和欣月在旁邊,便大聲邀請他們加入游戲。于是,郝寶和欣月戴上彩色發(fā)箍,為哥哥姐姐們鼓掌。表演結束后,等等表示今天的活動非常有趣,并希望下次還能與哥哥姐姐們一起玩耍。
在上述游戲中,教師并未直接干預游戲,而是引導低年級的幼兒和高年級的幼兒自由相處。在互動過程中,高年級幼兒的語言提示增強了低年級幼兒的自信心,使他們能夠自信地融入游戲。
三、提供多樣化的游戲材料
在開展幼兒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并豐富游戲的形式和內容,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需求。教師還應結合幼兒園的特色、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及其對游戲的偏好,營造富有創(chuàng)意的游戲環(huán)境,以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在角色扮演區(qū),教師可以提供話筒、音響、樂器、服裝等材料,供幼兒自主選擇。在騎行區(qū),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提供一些游戲道具,如斑馬線、路標等,以豐富幼兒的游戲體驗,增強游戲效果。
例如,某天,低年級的幼兒與高年級的幼兒在共同開展角色扮演游戲,由一名高年級的幼兒扮演交警。地面上貼有許多標志,指明了車輛行駛的路徑。特特、可唯、小石頭準備騎行。特特提議道:“小石頭,我?guī)闳ソ加伟??!毙∈^隨即坐上了特特所騎車輛的后座,可唯也騎上了一輛三輪車?!俺霭l(fā)?!碧靥嘏d奮地說。兩輛小車隨即啟程。特特載著小石頭,穿過了長長的通道。在斑馬線處,特特的小車與可唯的小車不慎相撞。特特感嘆道:“哎呀,發(fā)生了碰撞?!贝藭r,扮演交警的高年級幼兒前來處理(圖1),并指出:“你們駕駛的車輛發(fā)生碰撞是因為有人行駛方向存在錯誤。地面有標志,可唯逆行了,這樣容易產生危險?!笨晌ǖ皖^審視后說:“箭頭指向那邊,我應該朝那個方向行駛。”可唯說完便將小車轉向,與特特同向行駛。特特說:“現(xiàn)在方向正確了,我們可以一起出發(fā)去郊游了?!?/p>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道具對幼兒的游戲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提供合適的道具,確保幼兒游戲的順利開展,以增強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效果。
四、提供恰當?shù)闹笇?/p>
在開展幼兒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并通過提出與游戲相關的問題,加深對幼兒的了解,拉近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語言表達的方式,盡可能運用積極和正面的詞匯表達對幼兒的肯定與鼓勵。教師還應通過觀察、解答,為幼兒提供支持,并指導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有效地參與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提示、行為指導等方法,推動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從而豐富幼兒的游戲體驗。
在早期的混齡游戲中,低年級的幼兒與高年級的幼兒有時會無意間分開。筆者調查分析后發(fā)現(xiàn),這是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彼此不熟悉所導致的。因此,在后續(xù)的活動中,筆者經常讓高年級的幼兒與低年級的幼兒進行交流和互動,以加深他們對彼此的了解,從而為后續(xù)游戲的順利進行打下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低年級的幼兒與高年級的幼兒逐漸熟悉,確保了游戲的順利進行。
例如,在一次繪畫類游戲中,筆者引入了新的材料——氣球,并讓幼兒用裝滿水的氣球進行繪畫。高年級的幼兒之前已經嘗試過這種方法,因此在游戲中能夠自主地拿起工具進行創(chuàng)作。然而,低年級的幼兒對這種新材料的使用方法卻一無所知。筆者注意到站在一旁的低年級的幼兒顯得有些迷茫,便說:“看啊,這個氣球真是神奇,能畫出美麗的圖畫。但這項技能弟弟妹妹們還未掌握呢。哥哥姐姐們愿意教他們嗎?”高年級的幼兒聽后紛紛拿起氣球與弟弟妹妹們一起在白紙上創(chuàng)作,現(xiàn)場充滿了歡聲笑語。由此可見,在適當?shù)臅r候,教師的語言介入是極其重要的。
五、引導幼兒反思游戲過程
在開展幼兒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時,從游戲方案的制訂、材料的投放、活動的組織到教師的指導,都比單一班級的戶外活動更具挑戰(zhàn)性。教師必須深刻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fā)展目標和能力水平,才能提供恰當?shù)闹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作為游戲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及時反思游戲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并調整策略,確?;忑g游戲的有效開展。游戲結束后,教師應針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及幼兒間的矛盾點進行反思,仔細觀察幼兒的游戲狀態(tài),以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幼兒在戶外混齡自主游戲中的互動是至關重要的,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對當日游戲進行回顧與復盤。
例如,在一次建構游戲中,筆者帶領高年級的幼兒和低年級的幼兒回顧當日的游戲。高年級的幼兒在評價低年級的幼兒搭建的船時說道:“你們的船艙亂糟糟的?!惫P者探究原因后發(fā)現(xiàn),低年級的幼兒在搭建船的過程中重復使用相同的材料,導致作品中出現(xiàn)了許多不必要的元素。在討論解決方案時,高年級的幼兒意識到,問題的根源在于前期搭建船時未與低年級的幼兒商量他們所需的材料。游戲結束后,筆者組織幼兒討論,讓幼兒分享活動過程中的經歷,說一說自己是如何搭建的、遇到了哪些問題等,并讓其他幼兒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幼兒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紛紛提出了自己在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其他幼兒積極響應,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解決方法。在討論中,筆者發(fā)現(xiàn)幼兒會根據(jù)自身需求適時調整游戲規(guī)則和情節(jié),使游戲更加自由和自主,這有助于幼兒積累經驗,提高幼兒的問題解決能力。
結語
在幼兒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中,幼兒的游戲能力得到持續(xù)提高,他們學會了交往、合作、探究和表達,能夠自行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以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提高了社會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表達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在教學中,幼兒園教師應提高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靈活運用多種策略,不斷激活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jié)撃?,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