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新聞在主流媒體的融合轉型中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關鍵渠道,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新聞的報道方式,還重新定義了觀眾的消費習慣和互動模式。短視頻新聞的快速發(fā)展得益于其即時性、易消費性、高互動性和多樣性這些顯著特點,使其在多元化的媒體環(huán)境中脫穎而出。隨著數(shù)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社交媒體平臺的廣泛應用,短視頻新聞的形式和內容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從簡單的新聞報道到深度的特寫,從娛樂八卦到嚴肅的時政、經濟、文化議題,短視頻新聞涵蓋了廣泛的領域,滿足了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這種多樣性和靈活性也為短視頻新聞的未來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本文結合主流媒體的轉型發(fā)展需求,探索如何借助短視頻新聞傳播提升主流媒體的核心影響力。
短視頻新聞的傳播特點
短視頻新聞是指通過短時間內的視頻形式,以簡潔明了的方式傳遞新聞信息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是融媒體傳播發(fā)展中衍生出的新型傳播模式。短視頻新聞以短小精悍、視覺沖擊力強和傳播速度快為特點,通常時間長度在幾十秒到幾分鐘之間,通過各種創(chuàng)意手法和技術手段,將新聞事件的關鍵信息、畫面和音效以簡潔明了的方式呈現(xiàn)給觀眾。短視頻新聞具有精簡高效、視覺沖擊力強、快速傳播、多樣化內容形式和互動性等特點,這些特點既適應了觀眾日益短暫的注意力和多樣化的需求,也促進了新聞傳播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精簡高效:短視頻新聞通常是通過手機進行拍攝的,手機拍攝的優(yōu)勢在于方便攜帶、操作簡單、即時性強,使得新聞記者能夠更迅速地捕捉新聞現(xiàn)場,提供即時報道。基礎拍攝設備的特點,短視頻新聞大多以簡潔的形式呈現(xiàn),通常時間長度在幾十秒到幾分鐘之間,摒棄了冗長的報道和復雜的敘事結構,通過簡潔明了的畫面和語言,以最快速度傳遞新聞信息。
視覺沖擊力強:短視頻新聞注重畫面的沖擊力和視覺效果,繼承了電視媒體視頻新聞的核心特征,通過運用各種鏡頭技巧、剪輯手法和特效處理等技術手段,使得短視頻新聞更具觀賞性和吸引力。視覺沖擊力的增強可以提高觀眾的關注度和記憶度,提高對新聞的接收效率,豐富了感官體驗。
快速傳播:短視頻新聞以輕松易懂、時效性強為特點,適合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快速傳播,也有利于普通網(wǎng)民成為新聞的創(chuàng)作者、傳播者和評論者,同時,社交媒體平臺如微信、微博和抖音等成為短視頻新聞的重要傳播渠道,能夠迅速吸引大量觀眾并推動內容的傳播,讓新聞傳播獲得平臺的海量受眾。
多樣化內容形式:短視頻新聞不僅限于傳統(tǒng)的新聞報道,還可以采用多種創(chuàng)意和形式進行內容創(chuàng)作。例如,采訪片段、紀錄片風格、動畫解說、互動體驗等,使得短視頻新聞更加多樣化和富有創(chuàng)意。
互動性:短視頻新聞通常具有互動性,能夠與觀眾進行實時互動和反饋,這也是社交媒體的主要傳播特征,極大程度上推動了短視頻新聞的傳播效率和影響力。在社交媒體平臺,觀眾可以通過評論、點贊、分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與主流媒體進行互動交流,還可以在官方新聞基H61Vkw0QuGywbg0ob4BSsKxYZvSKcptJ7bCZXP2dJho=礎上創(chuàng)作衍生新聞,比如新聞評論、個人見解、新聞追蹤等。
短視頻新聞重要性:無視頻不新聞,無媒體不視頻
受到商業(yè)媒體和社交媒體的傳播影響,以及多樣化視頻拍攝技術的廣泛應用,對傳統(tǒng)媒體而言,“無視頻不新聞,無媒體不視頻”的理念已經成為重要的發(fā)展趨勢,該理念強調視頻拍攝與短視頻新聞在新聞媒體行業(yè)中的核心地位。這一理念的提出,反映了數(shù)字化、網(wǎng)絡化時代下,人們信息獲取習慣和傳播方式的根本變化,也呈現(xiàn)出短視頻新聞傳播的重要性。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數(shù)字化技術、視頻拍攝與視覺文化的崛起。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和移動通訊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數(shù)字化已經深入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信息生產和視頻拍攝逐漸成了新媒體傳播的主流手段。在這一背景下,視覺文化開始崛起,人們越來越偏向于通過視覺元素,尤其是短視頻來接收和處理信息。短視頻以其直觀、生動、易拍攝的特點,滿足了人們對信息快速消費的需求,也使得“無視頻不新聞,無媒體不視頻”的理念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短視頻新聞內容的高度傳播力。視頻內容因其易于分享、觀看便捷且能迅速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成為最具傳播力的媒介之一。在社交媒體和網(wǎng)絡平臺上,視頻內容的點擊量和分享率遠高于純文本或圖片,這種高度的傳播力不僅讓短視頻新聞成為新聞報道和信息傳播的首選形式,也促使各大媒體機構重視視頻內容的生產和發(fā)布,進一步推動了“無視頻不新聞,無媒體不視頻”的理念。
新聞傳播的多媒體融合。在新聞傳播領域,多媒體融合已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通過手機、相機、專業(yè)攝像機拍攝短視頻新聞的門檻降低,推動了視頻在傳統(tǒng)媒體融合轉型中的應用深入。傳統(tǒng)的紙質媒體、廣播電臺等都在向數(shù)字化轉型,其中視頻成為連接不同媒介、提高信息傳播效率的關鍵工具,通過融合文字、圖片、聲音和視頻等多種形式,新聞傳播能夠更加生動、全面地呈現(xiàn)信息,提高受眾的接收效率和滿意度,這也是傳統(tǒng)媒體在融媒體競爭中尋求新生的重要手段。
用戶參與度和互動性的提升。視頻內容的互動性是推動其成為主流媒介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與傳統(tǒng)的新聞報道相比,視頻新聞能夠提供更豐富的用戶互動體驗,如直播評論、分享、點贊等功能,這些都極大地增加了用戶的參與度和黏性。用戶參與不僅加深了觀眾與媒體之間的聯(lián)系,也為媒體提供了更多關于受眾偏好和反饋的數(shù)據(jù),幫助媒體優(yōu)化內容生產和發(fā)布策略。
短視頻新聞的敘事方式特征
精煉簡潔:由于短視頻新聞的時長通常在幾分鐘內,因此敘事方式需要精煉簡潔。短視頻新聞通常會去除冗長的背景信息和細節(jié),以便迅速傳遞關鍵信息,能夠注重用簡潔的語言和圖像來表達核心內容,使觀眾在短時間內得到清晰地認識。雖然內容精煉,但短視頻新聞依舊注重突出新聞事件的重點,通過剪輯、文字提示、鏡頭切換等手法,將關鍵信息和要點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這種敘事方式能夠讓觀眾在短時間內抓住新聞的核心內容。
生動有趣:短視頻新聞敘事方式注重生動有趣的呈現(xiàn)形式,通過運用音效、動畫、配樂等手法,短視頻新聞可以增加視聽的趣味性,提高觀眾的參與度和喜好度。傳統(tǒng)媒體在轉型過程中,短視頻新聞敘事中通常采用輕松活潑、幽默詼諧的風格,使得觀眾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新聞內容。
多角度報道:短視頻新聞敘事方式傾向于通過多個角度來報道新聞事件,通過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敘述方式,短視頻新聞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背景和內涵。多角度報道可以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和客觀性,讓新聞受眾更加全面了解新聞信息,展示新聞的多層面內涵。
融合多媒體元素:短視頻新聞敘事方式注重融合多種媒體元素,除了文字和圖像外,短視頻新聞還可以運用音效、配樂、動畫、視頻特效等多種手段,以豐富的形式呈現(xiàn)新聞信息,這種多媒體的敘事方式可以提高信息的傳播效果,增強觀眾的感受力和記憶力。
強調情感共鳴:短視頻新聞敘事方式注重通過情感共鳴來吸引觀眾,通過人物故事、真實案例等方式,短視頻新聞可以喚起觀眾的情感反應,引發(fā)共鳴和思考。通過情感共鳴的推動,短視頻新聞能夠更好地與觀眾建立情感連接,提高信息的影響力和傳播效果,增強短視頻新聞對受眾的黏性。
短視頻新聞的傳播重構策略研究
提升短視頻新聞的拍攝質量
內容是新聞傳播的核心,對短視頻新聞來說,既要有優(yōu)質的選題策劃,也需要高質量的拍攝書評,不斷提升短視頻的拍攝創(chuàng)意和視覺效果水平,順應主流媒體的轉型趨勢,才能推動短視頻新聞的傳播重構。為了提升短視頻新聞拍攝質量,主流媒體需要采取一系列創(chuàng)新策略,從新聞采編的實踐角度來看,建議從以下幾個層面提升短視頻新聞的拍攝質量。
一方面,應加強短視頻新聞采編團隊建設。主流媒體應加強對記者的培訓,提升采編人員攝影和剪輯技巧,記者需要學習如何運用手機或專業(yè)攝像設備進行高質量的拍攝,并掌握剪輯軟件的基本操作。此外,記者還應該了解短視頻拍攝的特點,例如鏡頭運動、剪輯速度和音效等,以便更好地傳達新聞信息。同時,主流媒體可以引入專業(yè)攝像師和剪輯師,提高短視頻新聞的制作水平,專業(yè)攝像師能夠運用高級攝影技巧,拍攝出更具藝術感和視覺沖擊力的短視頻。剪輯師則能夠利用專業(yè)剪輯軟件,將拍攝到的素材進行精心剪輯,使得短視頻的敘事更加流暢和吸引人。
另一方面,須加強視頻拍攝設備和剪輯技術的升級。在短視頻新聞轉型中,主流媒體還可以投入更多資源,提升短視頻新聞制作的質量,包括購買高清攝像設備和專業(yè)剪輯軟件,以及提供更好的工作環(huán)境和后期制作設施。同時,主流媒體可加強對短視頻新聞團隊的管理和組織,確保他們能夠高效地完成任務。進一步來說,主流媒體還應該關注創(chuàng)新技術的應用,比如利用虛擬現(xiàn)實和增強現(xiàn)實技術,將短視頻新聞制作與互動體驗相結合,提供更加沉浸式和多樣化的新聞傳播方式。另外,主流媒體還可以嘗試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短視頻新聞進行自動化處理,提高制作效率和質量。
推動短視頻新聞與深度報道融合
加強深度報道是主流媒體轉型短視頻新聞傳播的重要策略之一。通過多角度、多維度的方式進行深度報道,主流媒體能夠提供更加全面、詳細和有深度的新聞內容,滿足受眾對于深入了解和思考的需求。結合近年來的新聞采編實踐,提出以下主流媒體轉型短視頻新聞傳播的創(chuàng)新策略:
首先,主流媒體可以利用短視頻新聞的傳播特點,采用多角度、多維度的方式進行深度報道,并彌補時長較短的問題,以深刻的觀點實現(xiàn)新聞深度的提升。短視頻拍攝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和視角,將復雜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讀,突出主流媒體新聞采編的深刻功力。同時,主流媒體可以通過采訪相關專家、深入調查和研究,將新聞事件的背后故事呈現(xiàn)給觀眾,讓他們對問題有更全面的認識,拓寬短視頻新聞能夠觸及的新聞要素,豐富閱讀內涵。
其次,主流媒體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提升可讀性。一方面,借助數(shù)據(jù)可視化技術,將深度報道中的數(shù)據(jù)和信息以圖表、動畫等形式呈現(xiàn)給觀眾,通過可視化手段,觀眾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復雜的數(shù)據(jù)和信息,深入了解新聞事件的背景和影響,為此,主流媒體可以與數(shù)據(jù)分析師和可視化設計師合作,將深度報道的內容轉化為生動、易懂的視覺呈現(xiàn)形式。另一方面,主流媒體還可以利用互動性技術,增加觀眾對深度報道的參與度。比如可以在短視頻傳播過程中設置互動環(huán)節(jié),讓觀眾參與調查、投票或提問,觀眾的參與不僅能夠增加他們對深度報道的興趣和關注度,還可以為主流媒體提供更多的素材和觀點,豐富深度報道的內容。
最后,主流媒體可以加強與專業(yè)機構和學術界的合作,提供更加權威和專業(yè)的深度報道。通過與專家學者的合作,并邀請專家學者參與短視頻制作,為觀眾解讀復雜的新聞事件,主流媒體能夠深入探討新聞事件的背景和原因,提供更加有深度和獨特的觀點。同時,主流媒體還可以邀請專家學者參與短視頻制作,為觀眾解讀復雜的新聞事件。
無人機航拍打造多樣化短視頻新聞
無人機航拍為主流媒體轉型短視頻新聞傳播提供了新視角,通過擴大報道范圍、提供獨特視角、增加視覺沖擊力、實時報道和強化新聞敘事等方式,主流媒體能夠利用無人機航拍技術提供更加豐富、生動和有力的短視頻新聞內容,提升觀眾的觀看體驗和新聞傳播效果,讓短視頻新聞具備更有優(yōu)勢的視覺效果,為主流媒體轉型提供豐富的視覺呈現(xiàn)和獨特的報道角度。無人機在短視頻新聞采編中的應用及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擴大報道范圍。無人機航拍能夠將報道的范圍擴大到平常難以觸及的地方,傳統(tǒng)的新聞報道受制于地理限制,無法輕易進入到復雜或危險的環(huán)境中,而無人機航拍可以飛越障礙物,進入高空、山區(qū)、海洋等地方,為觀眾呈現(xiàn)更廣闊、更豐富的新聞場景。
提供獨特視角。無人機航拍能夠提供獨特的視角和畫面效果,通過不同高度和角度的拍攝,無人機可以呈現(xiàn)出鳥瞰、俯視、追蹤等多樣的視覺效果,使觀眾能夠以全新的角度觀察新聞事件,增加新聞內容的吸引力和觀賞性。
增加視覺沖擊力。無人機航拍可以為短視頻新聞增加視覺沖擊力,無人機拍攝的高空俯瞰、快速移動和流暢的鏡頭運動等特點,能夠給觀眾帶來更加震撼和震撼的觀感,這種視覺沖擊力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提高短視頻新聞的影響力和傳播效果。
實時報道和快速反應。無人機航拍具有實時性和快速反應的優(yōu)勢,無人機可以快速部署,實時捕捉新聞現(xiàn)場的情況,并通過實時傳輸?shù)姆绞?,將最新的新聞畫面迅速傳遞給觀眾,助力主流媒體更快地反應和報道突發(fā)事件,提供及時的新聞信息。
強化新聞敘事效果。無人機航拍可以為新聞報道提供更加生動和有力的敘事效果,通過無人機航拍,主流媒體可以將新聞事件的全貌和細節(jié)呈現(xiàn)給觀眾,使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新聞事件的背景和情況,這樣的敘事方式能夠增強觀眾對新聞事件的共鳴和理解,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和影響力。
綜上所述,盡管“無視頻不新聞,無媒體不視頻”的理念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但也面臨著內容質量、版權保護、信息真實性等挑戰(zhàn),如何確保內容的質量和真實性,防止假新聞和誤導性信息的傳播,是媒體機構必須面對的問題。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和觀眾對多媒體內容的需求增加,短視頻新聞將會繼續(xù)在主流媒體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主流媒體采編人員需要進一步提升短視頻的拍攝、采編和策劃水平,為受眾提供優(yōu)質的新聞內容。
(作者單位:青島日報報業(yè)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