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巴石王國遺址,距札達縣大概三四十公里。在藏語中,達巴被稱作“達布”,意思是“箭頭落地之處”。有一則古老的傳說,達巴乃是古格王國時期“達巴王”所建的王宮與城堡。當初在選擇修建之所時,達巴王張弓搭箭,一箭射出,落地之處竟生出蓮花,呈現(xiàn)出吉祥的瑞相,于是達巴王決定在此處修建城堡和王宮。當?shù)氐牟孛窀嬷?,原來在達巴的寺廟里存有兩座靈塔,分別屬于“達巴曲杰和他的王后”。
我從札達縣啟程,沿著 565 省道前行,穿梭于千溝萬壑、形態(tài)各異的土林之中,去尋覓心中的那朵“蓮花”。一路上的風景給人一種身處異國他鄉(xiāng)的奇妙感受,這些土林仿若守護這座城市的忠誠衛(wèi)士。
七月的阿里,天氣變幻莫測,時而晴空萬里,時而大雨傾盆。當偶遇彩虹的瞬間,我興奮不已,身為攝影師的我對這樣的極端天氣甚是喜愛。一路之上,美景皆收眼底。達巴石王國遺址與古格王朝遺址處于同一時期,且在領(lǐng)地方面有所重合。達巴石王國的設(shè)施更為齊全,也更貼近百姓的日常生活。
達巴王國遺址堪稱象雄文化的四大衛(wèi)星城之一,守護著古格王朝。象雄文化作為西藏古老的文化體系,其歷史能夠追溯至上古時期。當時它歸古格王國管轄,涵蓋了宗教、哲學、天文、醫(yī)學等諸多領(lǐng)域,對后來的藏傳佛教等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每一年來到札達縣,都渴望探索這座神秘的城市。達巴石王國遺址猶如謎團一般,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讓我產(chǎn)生了無盡的探索欲望?;厮菹笮畚幕臍v史長河,其中蘊含著眾多神秘與未解之謎,為西藏阿里留下了珍貴的瑰寶,值得深入地解讀與探究。象雄文化的興旺時期涵蓋了古格王朝、皮央貢嘎以及達巴石王國等。昌盛時期的達巴石王國遺址約有四千多人口,但其輝煌鼎盛于十世紀興起,卻在十六、十七世紀衰落,鼎盛與衰落仿佛在一夜之間降臨。
在海拔四千多GhddbACDdjoHllvW2doXVg==米的地方爬山,是一種艱難的煎熬。到達達巴王國山頂,此處海拔約四千五百米上下。放眼望去,有殘缺的寺廟、民居、牧場、田野小路以及地面墻壁上無數(shù)的洞窟。心中不禁涌起諸多疑問,爬上山頂方可領(lǐng)略達巴石遺址的全貌。或許是太累了,又或許是被突然蹦出的小羚羊所驚嚇,只想坐在最高處安靜地待著,那一刻思緒萬千,環(huán)顧四周,長久地幻想曾經(jīng)那無數(shù)個昌盛的畫面。慢慢走到后山,聳立的大山和蜿蜒的河溝,足以證明幾百年前的達巴石王國遺址曾是國泰民安、民富國強。
懷著強烈的好奇心,我俯身靠近地面上的一個洞窟,想要一探究竟。我仿佛與大自然相融一體,地面的洞窟是在古格王朝和皮央貢嘎未曾得見的。我跳下去直接鉆進洞窟,以一招半式坐在地上學著打坐,這個洞窟僅能容納我一人。
這些墻壁和地面上零零散散的洞窟,是達巴石遺址子民日常起居和誦經(jīng)的地方,這里充滿了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氣息。倘若處于鼎盛時期,達巴王國的繁榮必定清晰可見。
達巴石王國遺址,放眼望去,其整個規(guī)模比兩個古格王朝還要宏大,整個王國安然躺于兩座大山的懷抱之中,雄偉壯觀,氣勢非凡。古象雄文化的痕跡滲透于西藏的每一個角落,象雄文化最終“始于臣途,歸于塵土”,但其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和精神內(nèi)涵永遠閃耀著光芒。
吳榮
又名吳艷榮(網(wǎng)名倘若)。
陜西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西安市攝影家協(xié)會理論專委會秘書長。與國家地理中文網(wǎng)、500PX、圖蟲、百度等多個網(wǎng)站簽約。代表作人文紀實攝影作品《古格王朝》《西藏還有個敦煌》在國家地理中文網(wǎng)首發(fā)后,被美國國家地理華夏地理轉(zhuǎn)載。多個主題攝影作品被人民日報文創(chuàng)。新華網(wǎng)重點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