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字繪本指正文中沒有文字或者只有少量文字,通過充分利用圖畫來表達故事內容和思想情感的書籍,其在我國雖起步較晚,但有著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無字繪本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優(yōu)勢顯著,能夠突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更好地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一定的出版價值。然而,我國的無字繪本在核心創(chuàng)造力、發(fā)行渠道、管理體系方面仍有待提升與優(yōu)化?;诖?,文章提出了應對策略,以期為無字繪本的出版提供一些啟發(fā)。
[關鍵詞]無字繪本;繪本出版;圖畫敘事
一、無字繪本概述
(一)無字繪本的概念
“繪本”一詞源于日語“絵本”,在業(yè)界也被稱作“圖畫書”,無字繪本是其中的一種。無字繪本指正文中沒有文字或者只有少量文字,通過充分利用圖畫來表達故事內容和思想情感的書籍[1]。無字繪本的圖像具有較強的連貫性和敘事性,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以圖敘事的效果。無字繪本目前并沒有明確的概念,文章所指的無字繪本,包括無字圖畫書、無字書。
(二)無字繪本的出版歷程
無字繪本的出版歷程并不算長,1978年,彼得·史比爾創(chuàng)作的無字繪本《諾亞方舟》獲得凱迪克金獎,這也是凱迪克圖畫書獎歷史上第一本獲金獎的無字圖畫書作品,這體現了無字繪本的出版價值,也進一步增強了人們對無字繪本的關注。而我國無字繪本的發(fā)展則要晚得多。1985年,中國臺灣地區(qū)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無字繪本《好朋友一起走》。2003年3月,中國大陸首次引進瑞士女插畫家莫妮克·弗利克斯創(chuàng)作的“小老鼠無字書”系列。我國無字繪本的起步雖然比較晚,但是近年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2015年,郭婧的《獨生小孩》榮獲《紐約時報》2015年度十佳繪本獎;2018年,張樂平創(chuàng)作的《三毛》獲得無字書特別榮譽獎;2019年,水墨組畫《東拉西扯》的作者顏新元成為首位進入無字書大獎決賽的中國畫家;2022年9月,九兒的《紐扣士兵》獲得了我國第四屆圖畫書時代獎金獎。
二、無字繪本的價值
(一)在教育領域具有顯著優(yōu)勢
第一,無字繪本通過大量連貫且具有敘事效果的圖像來表達故事內容,這種圖像敘事方式迎合了兒童的閱讀需求和心理需求[2]。尤其是對還未識字的兒童而言,他們更傾向于通過圖像來獲取信息,也更容易集中精力去了解其中的內容。而無字繪本的呈現形式正符合這一時期兒童的需求,兒童在閱讀無字繪本時,不僅能夠解讀出豐富的內容,還能積極參與創(chuàng)作,這有助于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第二,無字繪本在親子互動中也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Petrie Abigail等人將無字書和有字書作為研究對象,對父母和兒童在敘事故事和對話互動中的語用和語言措施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表明,無字書比有字書產生了更多的互動[3]。在閱讀無字繪本時,孩子們?yōu)榱烁玫乩斫鈨热?,可能會提出疑問,家長則需要給孩子提示以幫助孩子思考,同時孩子的反饋也有助于加強親子互動。無字繪本通過連貫的圖畫讓孩子進行更多的獨立思考和表達,他們在試圖理解圖畫的過程中,能夠更主動地參與交流,從而提升閱讀獨立性。
第三,無字繪本有助于促進兒童的重復閱讀。重復閱讀是早期閱讀的重要特點,像學前兒童就更傾向于對喜愛的繪本進行反復地閱讀,因為在重復閱讀的過程中其會從中發(fā)現新事物,獲得新的理解[4]。無字繪本在文字表達上的缺失反而為閱讀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學前兒童能夠在重復閱讀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不斷挖掘出新的事物,始終保持新鮮感。
(二)突破地域和年齡的限制,有利于文化價值傳播
第一,無字繪本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沒有文字或只有少量輔助性文字的特性使無字繪本擺脫了文字的束縛,在國際傳播中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例如,中國作者郭婧創(chuàng)作的無字繪本《獨生小孩》,用連貫的圖像講述了中國獨生子女的故事,描繪了獨生子女的孤獨,引發(fā)了多個國家讀者的共鳴,這也說明了圖像沒有語言和地域的限制。此外,在國家出版“走出去”戰(zhàn)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近年來我國出版“走出去”發(fā)展迅速,輸出的品種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無字繪本基于自身特性或許也能在我國出版“走出去”的中發(fā)揮更大作用。
第二,無字繪本突破了年齡的限制。無字繪本主要通過圖像來進行敘述,這使得無字繪本在敘事方面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模糊性,基于此,不同年齡段的人群由于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同,在閱讀過程中都能夠獲得不同的感受。同理,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在不同時期閱讀同一本無字繪本也會有不同的感受,獲得不同的收獲。
(三)創(chuàng)新形式多樣,創(chuàng)作空間廣闊
無字繪本的選題內容豐富、呈現形式多樣,這為創(chuàng)作者提供了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在選題內容方面,具有中國特色的無字繪本不斷涌現,如以云南風光和少數民族文化為背景的《好忙好忙的爸爸》、展現中國城市的建筑變化和時代變遷的無字繪本《困》等。在呈現形式方面,無字繪本也各具特色。在圖像的呈現效果上,創(chuàng)作者注重用不同的媒材和繪畫形式來展現作品。運用的媒材有鋼筆、鉛筆、蠟筆、墨水、木炭、水彩等,如《我遇見了一只小灰狼》的作者馬修·科德爾就運用了鋼筆、鉛筆和墨水來呈現小女孩精彩的旅程。繪畫形式有油畫、水墨畫、版畫等。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大拇指無字創(chuàng)意圖畫書》就使用了油畫、銅版畫、紙版畫等多種形式。
三、我國無字繪本出版的困境
(一)創(chuàng)新型人才缺失
近年來,我國原創(chuàng)繪本在圖書市場中展現出持續(xù)增長的強勁勢頭,但引進繪本的比例仍然較高。根據筆者統(tǒng)計,2023年當當網繪本/圖畫書暢銷榜前100名中,歐美繪本占52種,日韓繪本占22種,而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僅有26種。這表明我國原創(chuàng)繪本的核心創(chuàng)造力仍顯不足,這一情況在我國無字繪本的出版中也有所體現。創(chuàng)新力是我國無字繪本發(fā)展的核心動力,創(chuàng)新力的不足主要源于我國高水平創(chuàng)作人才的缺失。對創(chuàng)作者而言,構思一個精彩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項挑戰(zhàn),而僅通過圖畫來詮釋這個故事則更為艱難。對編輯來說,首先需要具備識別優(yōu)秀無字繪本的眼光,此外,還必須通過分析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的圖畫來推敲故事情節(jié),理解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并發(fā)現其中的問題。最為重要的是編輯和創(chuàng)作者還要溝通和協(xié)商,換位思考,試圖從讀者的角度去理解無字繪本。
(二)發(fā)行渠道受限
目前,我國無字繪本出版的成本較高,在創(chuàng)作方面,以繪畫為主的創(chuàng)作方式對創(chuàng)作者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因此稿費也相對較高;在印刷方面,無字繪本以紙質出版為主,最為常用的紙張為銅版紙和雙膠紙,且對紙張要求較高,近年來紙價的上漲使得無字繪本的成本進一步上漲,圖書定價也隨之提高。然而,圖書定價的提高會使得發(fā)行渠道受到限制。以短視頻電商為例,近年來短視頻電商在出版業(yè)中的表現非常強勁,眾多出版企業(yè)也依賴這一渠道成功銷售了眾多圖書。但是,短視頻電商營銷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低折扣,而成本較高的無字繪本在這一發(fā)行渠道中并不占優(yōu)勢。
(三)社會認知度不夠
我國無字繪本在出版早期的社會關注度并不高,2003年,明天出版社引進出版的《小老鼠無字書》首印了5000套,兩年后仍未全部售出。同時,大眾對無字繪本的接受度也偏低。然而,隨著我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即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人群開始進入婚育高峰期,經濟狀況和文化素養(yǎng)普遍提高,孩子的教育問題得到更多關注,無字繪本的社會關注度和接受度也隨之上升。但是,無字繪本社會認知度不夠的問題仍然存在,具體原因為:第一,讀者更易接受文字型圖書,沒有意識到圖像的價值;第二,挑選難度大,成人習慣通過文字來了解圖書的大致內容,判斷圖書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但無字繪本具有特殊性,其沒有文字,讀者較難直觀地判斷該書是否為合適的選擇;第三,成人雖然接受了無字繪本,但不知道如何使用,如何通過無字繪本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四)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我國無字繪本的出版管理仍存在許多問題。第一,我國無字繪本的評估體系尚未建立,針對無字繪本設置的評獎較少。國外的無字繪本出版較為活躍,相關研究也更為豐富,發(fā)展至今已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產業(yè)鏈和評估體系。國際無字書大賽(Silent Book Contest)等國際化大賽提升了創(chuàng)作者和出版人的積極性,歐美國家出版機構創(chuàng)立的無字繪本品牌風靡全球,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歡迎。相較而言,我國無字繪本的評估體系的缺失,不利于我國原創(chuàng)無字繪本的長久發(fā)展。第二,在市場管理層面:一是無字繪本的定價沒有統(tǒng)一,不同的平臺的價格各不相同,甚至存在價格差異較大的問題;二是沒有對無字繪本進行分類和定級,無字繪本本身是一種特殊的圖書形式,然而無論是線上渠道還是線下渠道,圖書發(fā)行商都沒有對此類圖書進行分類展示,分級閱讀方面也存在缺陷。以上問題都造成了讀者難以了解和購買此類圖書的困境。第三,由于法律存在滯后性,與無字繪本出版相關的法律和規(guī)定還不夠完善,無字繪本著作權糾紛也時有發(fā)生。
四、我國無字繪本的發(fā)展策略
(一)加大對無字繪本的開發(fā)
首先,出版機構可以從優(yōu)化裝幀形式的角度進一步開發(fā)無字繪本。由于缺乏文字,裝幀設計也可以成為故事敘述的一部分。例如,無字繪本《海浪》利用裝訂線將小女孩和海浪分隔在左右兩側,海浪碰到裝訂線時會自動彈回。后浪的編輯在對德國無字繪本《四季時光》進行再開發(fā)的過程中,將繪本做成了畫卷的形式?!端募緯r光·畫卷版》的開本很大(4.16米*1.9米),讀者可以通過巨大的開本清晰地看到繪本中的人物,使得易被讀者忽視的細節(jié)也變得清晰可查。長畫卷這一裝幀形式,使讀者在閱讀時有在畫卷中不斷穿梭的感覺?!督z帶》的作者阿德里安從傳統(tǒng)書簽中獲得靈感,將書簽設計成絲帶的形式, 利用這條絲帶作為游戲媒介和引導工具,將繪本中的故事一個個串聯起來。在該繪本中,絲帶扮演了不同的敘事角色,它是蛇吐出的信子,也是松開的鞋帶, 能夠引導讀者發(fā)揮想象力。
其次,對無字繪本,出版機構也可以進行技術上的再開發(fā)。出版機構可以在無字繪本中融入聲音,雖然沒有文本可供朗讀,但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提升讀者閱讀體驗,如在展示大海的畫面中加入浪潮的聲音,在表現夏日的畫面中加入蟬鳴和鳥叫,從而為讀者提供沉浸式閱讀體驗。海燕出版社引進出版的“米爾米冬無字書”系列叢書使用了AR技術[5],讀者在閱讀無字繪本時獲得了更加沉浸式的視覺體驗。BIBF繪本館將全景VR技術運用到大衛(wèi)·威斯納的作品《海底的秘密》中,讓孩子沉浸式體驗現實時空和超現實時空的不同場景,身臨其境地欣賞海底世界。此外,近年來人工智能的不斷發(fā)展也為無字繪本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機遇,虛擬數字人伴讀可以幫助讀者理解無字繪本的內容,根據無字繪本中的人物形象打造的數字人IP可以真正實現與讀者的一對一的互動,AIGC技術能幫助讀者實現無字繪本的再創(chuàng)作,進一步提升讀者的創(chuàng)作能力。
最后,對無字繪本的開發(fā),出版機構也可以延伸到其他的領域。例如。在無字繪本領域起步較早的Carthusia出版社,以無字繪本為中心開發(fā)了許多項目,此外其從舞臺劇方面對無字繪本進行了深層次的開發(fā),這對我國無字繪本的出版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6]。
(二)尋求新的營銷方式
雖然無字繪本因其高成本等原因在部分渠道的推廣受到限制,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利用無字繪本的特性為其尋找新的推廣方式。以小紅書為例,近年來,許多出版機構開始利用該平臺進行圖書推廣,并取得了顯著成果,尤其在童書領域效果更為突出。從平臺的角度來看,一方面,小紅書采用平權分發(fā)的方式,即無論賬號粉絲數量多少,筆記都有被推薦的機會,這為新賬號和剛入駐平臺的出版企業(yè)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優(yōu)質內容即使經過較長時間仍有可能被推薦給感興趣的用戶,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在大眾視野中。而對無字繪本來說,其內容耐得住時間的考驗,此類優(yōu)質內容往往會被平臺推薦。從平臺用戶的角度看,平臺用戶與無字繪本的目標受眾有一定的契合度。千瓜數據發(fā)布的《后疫情時代消費心理研究—小紅書用戶消費心理及種草價值》顯示,小紅書的已婚用戶達到了68%,大學畢業(yè)的用戶達到了71%,而且年齡在26歲到35歲的用戶占比達到了55%[7]。這說明小紅書中年輕父母、高學歷群體占比較大,無字繪本的閱讀對象雖然是兒童,但是購買者仍然是父母,而這一類父母也更容易接受此類圖書。此外,小紅書用戶有較強的追求“小眾”的意向,且消費意愿和能力也在不斷提升。目前,無字繪本還未得到廣泛推廣,與“小眾”這一特性相吻合,此類人群有較大可能成為無字繪本的受眾。因此,綜合來看,無字繪本在新渠道的推廣方面有較大的探究價值。
(三)加強讀者服務工作
出版機構在出版無字繪本的同時,需要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加強讀者服務工作,進一步促進家校企三方合作。對家長,在引導其購買無字繪本的過程中,出版機構可以考慮在宣傳頁中增加簡明扼要的提示,做好圖書定級,為家長選擇和購買相關產品提供幫助。在后續(xù)的閱讀服務中,出版機構可以考慮增加相關的閱讀提示,如提供指導手冊、添加引導視頻等;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如設置專門的課程、引入虛擬數字人等。目前,學界已有多篇論文論述了無字繪本在教育領域發(fā)揮的作用,無字繪本也成為學校在教育教學中運用的重要工具。因此,學校也是出版機構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但無字繪本對學校而言,在實際運用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出版機構可以進一步考慮與學校開展合作,在學校推廣無字繪本的同時,幫助學校解決無字繪本使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增進校企合作,積極尋求破局之道。
無字繪本是我國出版領域的一個新的閱讀熱點,雖然在我國的發(fā)展時間較短,但發(fā)展勢頭強勁,具有獨特的出版優(yōu)勢和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出版機構需要加大對無字繪本的開發(fā),為無字繪本的出版開辟出更加廣闊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李輝輝.幼兒對無字繪本解讀的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5.
[2]王通,王琦.無字之處成妙境:無字繪本的出版價值探究[J].出版廣角,2021(04):86-87.
[3]PETRIE ABIGAIL,MAYR ROBERT,ZHAO FEI,etc.Parent-child interaction during storybook reading: wordless narrative books versus books with text[J].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2021(01):50.
[4]沙振江,化慧,盧章平,等.學前兒童繪本重復閱讀的眼動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6(11):41-47.
[5]海燕讀書.有字的無字書“米爾米冬無字書”[EB/OL].(2017-11-03)[2024-06-30]. https://mp.weixin.qq.com/s/t-2o0a5-5KlZBCM4rrUH9Q.
[6]張艾寧.做少兒出版40余年,這是她的傳奇人生[EB/OL].(2023-05-09)[2024-06-30].https://mp.weixin.qq.com/s/Q1L7Ten6Vu14G_xjI4X9UA.
[7]千瓜數據.后疫情時代消費心理研究:小紅書用戶消費心理及種草價值[EB/OL].(2023-03-14)[2024-06-30].https://www.qian-gua.com/blog/detail/2343.html.
[作者簡介]魯璇(2000—),女,湖北孝感人,濟南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