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qū)W詩,很喜歡韋應(yīng)物的《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展扔奶m,不系扁舟,自然界的安寧靜謐,生機(jī)盎然的山野氣息,就像一幅畫卷,在眼前徐徐鋪開。
喜歡植物,看鄰居們大張旗鼓對院子做硬化,這邊停車,那邊置物,就覺得很可惜。為什么要用水泥把土地糊得嚴(yán)嚴(yán)實實?梅蘭竹菊種在哪里?香草果樹種在哪里?還有魚池和菜地,該怎么安排?
為了給院子多保留些自然氣息,添些野趣,自己在地面裝修和植物搭配上就花了點心思。
首先,地面裝修盡量減少硬化。除了給陽光棚下的地面鋪上了青石板,其余的地方,都保留了土地(圖1)。
可道路是必需的,院子里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家人無意中踩出來的路線,往往更科學(xué)、更便捷,也更符合生活習(xí)慣。路線確定后,主路仍用青石板來鋪,小路也用切塊石板做踏步,保持風(fēng)格的整體一致。小路踏步不用水泥,就趁某個雨天,把地面找平,石板放上去。踩來踩去,一年半載,就逐漸穩(wěn)固了(圖2)。
除了石板,裝修剩下的青磚,色澤鮮亮的鵝卵石,都是很好的鋪路材質(zhì)。這些磚石也是放置在地面上的,沒用水泥固定,方便隨時調(diào)整位置(圖3)。磚石之下就是黃土,因此,每一條小路的縫隙里都有花草發(fā)芽、生長,時常帶來一些小驚喜。繡球花開時節(jié),沉甸甸的花球壓彎了枝條,小路半掩,就有了花草埋幽徑的韻致(圖4)。
其次,栽種植物選擇符合本地氣候,且花期互補的,這樣可以有效降低維護(hù)成本,便于打造一個四季常綠、月月花開的自然院落。
地處中原,院子里的主要植物是耐寒耐熱的木本和藤本,比如月季(圖5)、海棠、茶花(圖6)、金銀花、鐵線蓮(圖7)和歐洲木繡球,主花期在春夏;繡球,主花期在夏天;蠟梅、紅梅(圖8)、龍游梅等梅花類,冬春開花。
此外,搭配一些球根植物,比如葡萄風(fēng)信子(圖9)、郁金香,開在早春;朱頂紅(圖10)、大花蔥(圖11)、洋水仙,開在初夏;風(fēng)雨蘭(圖12),能給濃綠的盛夏添些亮色。
多年生草本植IuNDMrVVjhV6S5HhFTnYEA==物也不可忽視。初夏柔婉嬌媚的芍藥(圖13),秋天花期漫長的菊花(圖14),從冬開到春的鐵筷子(圖15)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還有一些野花野草,生性強(qiáng)健,自帶蓬勃的山野氣息,在庭院種植中也有亮眼的表現(xiàn)。
比如巧克力片筋骨草。早春,它的葉子綠中帶紫,油亮油亮的,密密擠在一起。后來逐漸伸出長長的紫色花穗,枝條也逐漸向周圍伸展、衍生。它耐熱耐寒,花期延綿數(shù)月,頗具觀賞性。雖然生命力強(qiáng),卻并不霸道,能和其他的植物兼容共生,比如蒲公英。蒲公英金黃色的花球開在筋骨草的紫色花穗中間,很自然,也很鮮艷(圖16)。
還有紅脈酸膜。它的葉子是長長的卵形,綠色的葉片,葉柄和葉脈卻是酒紅色,主脈顏色很深,到了支脈逐漸變淺,像是從根部吸染進(jìn)去的顏色,非常特別。它是叢生的,因為葉片形狀飽滿圓潤,顏色濃郁艷麗,因此很有親和力和兼容性,適合與薰衣草、鼠尾草、藍(lán)羊茅、葡萄風(fēng)信子和百里香等植物做組合或者花境,配形、配色都很出彩(圖17)。紅脈酸膜草種子細(xì)小,容易自播,春天小苗滿地都是,且根系粗壯,入土極深,很難拔除,因此最好避免結(jié)籽自播。
心葉常青藤。五角形葉片的常青藤常見于園林綠化,四季青翠,很是喜人。心葉常青藤的葉片更為精致小巧,近似于心形。它不怕直射,也耐半陰,老葉片是濃郁厚重的深綠色,新葉片則是柔嫩的黃綠色,深深淺淺的綠色融合在一起,很有韻味。
垂吊薄荷也是自然庭院的一道風(fēng)景線。它的葉片比心葉常青藤更薄更精致,枝條也更柔軟。懸掛、鋪面、組合,效果都很好。
心葉常青藤和垂吊薄荷頗有共通之處,它們都不懼嚴(yán)寒,能耐零下十幾度的低溫;生性強(qiáng)健,對空氣流通性要求不高,室內(nèi)養(yǎng)植表現(xiàn)優(yōu)異;都喜歡明亮的散射光,枝條飄逸靈動。特別是在室外,枝條從高處悠然垂落,如綠色瀑布。落到地面上,很快生根發(fā)芽又綿延開去,像是綠色的波浪,很有些不拘一格、不經(jīng)雕琢的浪漫恣肆(圖18)。
小小的水池,每到夏天,都被碧玉似的柔嫩葉片鋪滿水面。綠葉之上,亭亭出水的是一層金黃色的小花。這花很特別,花瓣帶著自然的褶皺和精致的蕾絲花邊,像是用棉麻的布料精心剪出來的。這種水生植物,就是荇菜了(圖19)。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荇菜,可食用,可入藥,也能作飼料。它比《詩經(jīng)》還要古老而久遠(yuǎn),它應(yīng)生在河流湖泊,在山野之間,這小小水池,方寸之處,實在委屈了它。
最添野趣的,其實要數(shù)自播的花花草草了。春天,無數(shù)小芽于花盆中、土地里、磚石縫隙間冒了出來。一周后,隱約可以辨認(rèn)出品種。大抵是能吃的紫蘇、薄荷、莧菜、馬齒菜、薺薺菜和蒲公英,還有會開花的角堇、商陸、太陽花(圖20)等等。
院子里很少用藥,蔬菜和花也就沒有嚴(yán)格的生長界限。太陽花在菜地發(fā)芽,那它就和韭菜、荊芥一起生長、開花;馬齒菜的種子落在茶花、海棠的花盆里,那就順其自然,也不耽誤長大后被薅了枝條做煎餅。
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對于庭院的設(shè)計,風(fēng)格的選擇,每個花園主人都有獨特的定義和理解。對野趣的執(zhí)著,其實是對土地、對自然的眷戀,是陶淵明的“結(jié)廬在人境”“心遠(yuǎn)地自偏”,是蘇東坡的“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也是我們碌碌人生中的些許閑適,一份從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