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瀏覽微信朋友圈時,忽見一位好友將在家里拍攝的一張美麗曇花照片發(fā)到朋友圈,讓大家分享一下曇花之美。此時,禁不住給其一個:點贊!
我最早是從“曇花一現(xiàn)”這一成語中認知“曇花”的,得知曇花的花朵很美,但其花開放的時間很短。但真正了解曇花,還是在農業(yè)大學就讀時,期間,對曇花既有栽培學上的了解,也有直觀的認識。曇花,為仙人掌科多年生肉質植物,適宜盆栽。其老枝圓柱狀,新枝扁平質厚;花萼筒狀,淡紅色;花白如玉,芳香。花期一般在7至10月。開花時間多在晚間,又因其花朵優(yōu)美,花色清秀,鮮艷動人,而素享“月下美人”之雅稱。
我的一位好友家里栽培有幾盆曇花,每當花期來臨,便熱情邀幾個知己來家中觀賞“曇花一現(xiàn)”之美景。今年,我再次受邀,不過連續(xù)去了多個夜晚,僅在一個晚上有緣趕上曇花盛放,才大飽了一把曇花開放過程之眼福,難怪文壇巨匠郭沫若在吟詠曇花的詩中如此寫道:“我們只知有今宵,不知有明天,要犧牲睡眠,才能和我們見面,落得形成一個成語‘曇花一現(xiàn)’?!迸笥呀榻B說,他家的曇花一般在公歷10月開花,也許受氣候等因素影響,今年9月初就開放了。
曇花開花過程很有趣,值得品賞。瞧!開花初時,紅色花萼緊裹下垂之花蕾,宛若一個小燈泡似地隨風飄蕩;繼而花蕾漸漸向上仰起,和花柄形成直角形,白色花瓣開始初露端睨;嗣后,花蕾綻放時,先尖端出現(xiàn)米粒大的小口,后逐漸擴大,接下來白色的花瓣向外張開,這時花朵膨大,花口更大,花蕊呈露珠挺立中間,白色高突者為雌蕊,淡黃而短矮者為雄蕊,雌雄同株;隨后白玉似的花瓣伸張舒展,形大似碗口,這時紫色花萼卷起,即為“曇花一現(xiàn)”的難得時刻。伴隨花朵綻放,幽香飄逸而出,充溢陽臺,提神醒腦。惜花時甚短,曇花花朵開約4小時后,即低垂凋謝。
曇花不僅可賞,還具有藥用價值。祖國醫(yī)學認為,曇花味淡性平,《陸川本草》稱曇花“清肺,止咳,化痰。治心胃氣痛,吐血,最適于肺結核?!睍一捎糜谑朝?,如取曇花數(shù)朵,佐以冰糖,用水煎服,可用于肺結核咳嗽、吐血和下消??;取曇花數(shù)朵,配以適量瘦豬肉,燉服,可用于子宮出血、蕁麻疹;取曇花數(shù)克,用開水煎后服,用于治療心胃氣痛,吐血,肺結核。
曇花開放時間雖然短暫,但帶給人們的美卻是永恒的。我喜歡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