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熟練地運用語言知識去獲取信息的能力是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而英語閱讀正好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一種有效方法。在英語聽、說、讀、寫訓練活動中,閱讀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想要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加強英語閱讀訓練必不可少。目前大部分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還有待加強,尤其是在農(nóng)村地區(qū)。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而閱讀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持之以恒地付諸行動和努力才能有成效。本文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存在的困難和不足進行分析,找出了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并采取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策略,通過多種途徑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效果。
關鍵詞:高年級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法
作者簡介:楊秀忠(1984-),男,貴州臺江人,貴州省臺江縣南宮鎮(zhèn)中心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教學。
一、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現(xiàn)狀
(一) 英語學習環(huán)境有待優(yōu)化
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在語言學習方面。由于缺少良好適宜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學生主要通過課堂學習英語,他們每周學習英語的時間較少。學生進行英語表達的機會較少,導致英語課堂氣氛不夠活躍,部分學生甚至不喜歡上英語課,更談不上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詞匯量不足
詞匯是學生英語閱讀中容易遇到的障礙之一,生詞太多會導致學生無法獨立順暢地閱讀一篇簡單的英語文章。文章由句子組成,而句子由詞匯連接而成。顯然,詞匯在英語學習中是最基礎的,也是至關重要的內(nèi)容。學生想要自己獨立讀懂一篇英語文章,必須掌握一定量的詞匯。課堂是學生接觸和學習英語的主要平臺,除了課堂上教師教授單詞,學生很少通過其他渠道學習英語單詞。由此導致他們的詞匯量非常有限,很多學生在遇到生詞時往往選擇放棄閱讀或跳過,有的甚至產(chǎn)生了畏難情緒。
(三)缺乏合適的閱讀材料
想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僅僅依賴于教材顯然不夠。為了彌補教材的不足,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為他們挑選合適的閱讀素材。教師要注意所選內(nèi)容要與教材各單元的主題相契合,以每個單元的主題為中心,有目的、有針對地為學生選取閱讀材料,這樣既可以達到開闊學生視野的目的,又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
(四)缺乏家長的有效輔導
即便是小學階段,英語也是一個專業(yè)較強的學科,這導致很多家長無法在英語方面給予學生實習指導。這種現(xiàn)象在農(nóng)村地區(qū)更為突顯,大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的學生家長常年外出務工,幾乎不在孩子的身邊,即使有部分家長有輔導的想法,也只是通過手機進行簡單的單詞查閱,沒有真正達到輔導目的。由此可見,缺乏家長的有效輔導是農(nóng)村地區(qū)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落后于城市學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應注意的事項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與學的基礎,想要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可以從建立良好的關系入手。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起到引導的作用,教師要樹立好自己的形象,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同時還要跟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只有教師真正地關愛學生和尊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敬重。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是很需要教師關愛的,特別是農(nóng)村地區(qū)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常年不在身邊,更需要教師的呵護和關愛,愛和責任就是搭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石。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真正讓學生的學習水平突飛猛進不是靠死記硬背知識,更不是通過教師的“滿堂灌”教學方式,而是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成就感、榮譽感。不管是哪門學科的學習,只要學生產(chǎn)生了一定的興趣,就會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狀態(tài),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也輕松。在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閱讀興趣,只有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閱讀英語材料。單調(diào)的教學模式很難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甚至導致學生討厭英語閱讀,所以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三)選擇合適的閱讀素材
為學生選擇閱讀材料是一個尤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要適中,內(nèi)容要有趣、生動、健康、積極。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學生挑選閱讀素材,這些材料要貼合實際生活。同時還要注意閱讀素材的難易程度和篇幅,最好選擇帶有圖片的閱讀素材,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難度過大的材料往往會使學生喪失閱讀興趣,效果適得其反。
(四)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感和閱讀習慣
就語言學習而言,語感尤其重要。英語學習同樣離不開語感,但語感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訓練、運用和積累的過程。有效引導學生進行長期的英語閱讀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感的重要方法之一,而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堅持不懈地探索和積累更多的知識,讓英語閱讀逐漸融入生活中去。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不同的閱讀習慣,不良的閱讀習慣會導致學生的閱讀速度下降、效果不佳。很多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良習慣,如逐詞閱讀,一遇到生詞就查詞典,不注重詞組和句子的意思,更不用提對整篇文章的理解。教師要及時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引導其糾正,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教授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
1. 找出中心,把握大意。
文章大都有中心句,只要把中心句找出來就可以快速把握文章的大意。通常情況下,英語文章的中心句存在于第一段或最后一段,而每一段的中心句大都是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所以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使其快速把握文章大意,教師要引導學生梳理文本結構找到文章主旨,在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要教會學生尋找和把握中心句的方法,并且使之成為一種閱讀習慣,這樣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
2.理清思路,找準定位。
對文章的段落結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可以幫助學生更準確地理解文章。相對來說,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文章都比較簡單,只要學生把握細節(jié)、找準定位,不僅可以快速完成閱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正確率。一般來說,小學英語閱讀理解考試題目的設置都是有規(guī)律的,第一、二題通常根據(jù)文章的第一句或第一段內(nèi)容而設的,第三、四題都是根據(jù)文章的中間部分設置的,而第五題則是根據(jù)文章的末尾而設的。根據(jù)這樣一個大致規(guī)律,引導學生學會快速定位答案所處段落,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答題的正確率,又能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
3.依托語境,猜測生詞含義。
小學高年級階段所涉及的英語閱讀素材都是比較簡單的,很少出現(xiàn)生僻的單詞和復雜的句式,只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詞匯量就可以讀懂一篇簡短的英語文章。但由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水平有限,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遇到一些生詞也是難免的,教師要教會學生根據(jù)上下文或語境猜測生詞含義的方法,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也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常用的猜測生詞含義的方法包括根據(jù)重復標記(in other word)、列舉標記(for instance)、反義詞、同義詞等去揣測生詞的含義。此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講解構詞法,幫助他們對生詞含義進行猜測,例如,-er、-or名詞后綴,-ful、-ous形容詞后綴,-un、-dis否定前綴等。學生對這些前后綴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有助于他們猜測生詞的意思,對他們理解閱讀材料有一定的幫助。
4.掌握正確的閱讀順序。
閱讀順序對學生來說很重要,把握住正確的閱讀順序可以提高閱讀效率。在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觀察文本后的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有針對性、目的性地閱讀,學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提高閱讀和答題效率。大部分學生在閱讀的初期都習慣一個詞一個詞地讀,有的甚至進行指讀、讀出聲音。這些習慣都會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和對文章的整體理解,教師要教會學生整體閱讀的方法,養(yǎng)成整體閱讀的良好習慣。
(二)反復閱讀,深挖文章主題意義
在閱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反復閱讀,一般分為泛讀、精度、熟讀三種。
泛讀。學生先快速地瀏覽全文,對文章內(nèi)容有一個初步了解,把握文章的大意。泛讀是比較宏觀的,其目的就是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讓他們在短時間去了解一篇文章的大意。在進行泛讀之前,教師要作好閱讀鋪墊,介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和一些常識,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但是這一方法一般只適用于篇幅簡短、內(nèi)容簡單的文章。
精讀。精讀最主要的任務是把握文章的細節(jié)。在進行精讀前,教師可以開展任務型教學,為學生布置任務,但任務難度要適中,可以設計層次任務,由難到易,引導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精讀要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文中的重點句型和重點詞匯上,深究這些重點句型和詞匯。
熟讀。在精讀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熟讀文章,注重文中重點單詞的讀音和意思,以及文中的重點句式。在學生熟讀文章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再加工和在創(chuàng)作,進一步升華主題內(nèi)涵。例如,讓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簡單的復述,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可以引導學生仿照閱讀文章寫一篇作文,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三)創(chuàng)設語境,拓寬學生視野
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教學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其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語境來鍛煉和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增強學生的英語語感。如在“It's Christmas again”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有關圣誕節(jié)的一些基本知識,如圣誕節(jié)在西方國家中的地位,人們通常在圣誕節(jié)做些什么,吃些什么食物。在學生完成了初步閱讀后,教師可以鼓勵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簡要復述,在復述的過程中,教師給學生提供思維導圖或關鍵詞,引導他們組織語言進行復述。在對文章有了整體理解后,讓學生跟著課文的錄音進行跟讀,注意模仿錄音的語音語調(diào)。教師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受英語閱讀的魅力,拓展他們的視野。
(四)開展閱讀活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如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舉辦英語閱讀競賽活動,并授予獲勝方榮譽稱號,讓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榮譽感,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欲,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教師可以與學生談論一些他們熟悉、關心的話題,展示相關的圖片和資料,為理解閱讀材料做好鋪墊。例如,學習關于節(jié)日的知識時,教師給學生提供合適的閱讀材料,讓學生根據(jù)提供的閱讀材料,自己動手繪制手抄報。在學生完成手抄報后,師生共同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并加以獎勵。學生在繪制手抄報的過程中,既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英語閱讀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花小艷.基于新課標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8(7).
[2]石琳;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18).
[3]潘小秘.加強閱讀指導,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J].校園英語,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