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從一道教材習題出發(fā),進行了由點及面地深入挖掘與拓展探究,得到一系列的拓展結論,利用拓展結論順利地解決了一類型題,并提出了教學思考.
【關鍵詞】 函數圖象;對稱中心;問題探究;結論
教材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課程資源,其中的例題、習題更是凝聚了專家、學者集體智慧的結晶,具有很高的教學價值.越是挖掘,越是發(fā)現教材編寫專家的高屋建瓴與良苦用心.因此用好教材、研究教材是一線教師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也是提升教師教學、教研水平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高考備考中更要回歸教材,深研教材例、習題,有效探究與拓展,引領學生思維成長,進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1].筆者在復習基本初等函數內容后,對教材“拓廣探索”欄目的一道習題進行了由點及面的深入挖掘與拓展探究,得到一系列的拓展結論,利用拓展結論順利地解決了一類型題,并提出了一點教學思考與大家探討、交流.
4 教學思考
高考備考回歸課本是明智之舉,也是行之有效的基本策略.章建躍博士說:“脫離課本的教學不是好的教學.課本、課本,一科之本,好的數學教學應以課本為主”.教材習題的整體設計從“經典例題”到習題的推廣探索共五個層次,對學科素養(yǎng)要求與數學思維難度逐級上升,挖掘教材例、習題是提升學生學科關鍵能力、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手段[2].高考備考要對教材充分地理解和掌握,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將習題用活,從而充分發(fā)掘其價值,并在此過程中實現對教材習題的拓展與延伸,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也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達到靈活運用的境界,真正做到做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
參考文獻
[1]張艷艷.一個函數圖象中心對稱問題的思考[J].數學通訊,2024(03):33-34.
[2]潘敬貞,駱妃景.深度學習視域下的高三單元復習課教學實踐探析[J].數學通訊,2023(01):48-53.
作者簡介 駱妃景(1987—),男,廣東東莞人,碩士研究生,中學高級教師;廣東省高考數學研究會委員會理事,東莞市首批卓越教師培訓對象,劉瑞紅名師工作室學員;主持或參與省市級課題5項,課題成果獲市一等獎;主要研究方向為高中數學教育教學;發(fā)表論文52篇.
黃漢青(1974—),男,漢族,本科學歷,高中數學一級教師.
楊珍珍(1991—),女,漢族,研究生學歷,高中數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