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改深入實施的今天,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學的需求,機械式的教學方式不僅無法幫助學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英語知識,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水平,同時還會限制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此,我們要在在新課改背景下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熱情和興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提高學習的效率,增強英語教學的實效性。本文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實際,就此問題進行了探究,提出了幾點教學建議,僅供參考。
1. 優(yōu)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1充分利用實物導入,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實物教學法是英語教學中的常用方法,借助實物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內容相對淺顯,大部分單詞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實物實施課堂導入,加深學生對單詞的印象。例如,在教學“banana,apple,peach,pear”等單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事先從家里帶各種各樣的水果到課堂上,然后,通過實物導入新課:“大家知道這些水果用英語應該怎么說嗎?”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入正題;還可以讓學生遮住眼睛走到講臺上,讓學生通過觸摸的方式猜一猜這是哪種水果。同時,教師要盡量用英語引導學生:“What’s this?”、“Touch it and guess”、“What color is it?”等,由此自然地導入新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1.2利用英文實施導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表現和唱歌,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利用英文兒歌或歌曲實施課堂導入,讓學生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獲得情感上的滿足,產生良好的學習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陶冶學生的情操,促使學生深刻理解教材內容。例如,在教學顏色單詞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首“Color song”讓學生在節(jié)奏鮮明、曲調明快的英文歌曲中,感受各種色彩,并加深學生對單詞的印象,調動學生的情緒和熱情。
2. 創(chuàng)設生動教學情境,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語言學習需要回歸特定的語言情境之中,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語感和應用能力。因此,我們要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置身于不同情境之中,豐富學生直觀體驗及感受,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老師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現場表演的方式創(chuàng)造一個情境,達到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設計一個劇本,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想要擔任的角色,自己成為課堂活動的主角,在表演中學習,在表演中提高自己。例如,我們可以設計一個生日聚會的場景,讓學生選擇角色進行表演,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再如,我們可以設計購物的場景,讓學生扮演購物者和售貨員,在購物的過程中用英語進行交流溝通,這樣不僅可以活躍氛圍,提高學生參與的動力,同時還能給學生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一舉兩得。
此外,英語語言具有整體性特點,我們在學習英語時也要保持整體性,在過去教師會把詞匯教學和句型教學分離,當學生熟練掌握詞匯知識后再進行句型知識的講解,這種教學方式等于將英語學習割裂開來,學生很難將詞匯、語法和句型等知識點串聯在一起,對學生感知能力和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不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實現整體學習的目標。例如,在學習“自我介紹”的時候,教師可以將“wh”開頭的詞匯進行匯總,如“whom”、“whose”、“who”、“when”、“where”、“what”,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記憶。隨后再將人稱代詞進行匯總,如“I”,“you”,“he”,“she”,“her”,“his”,“me”,“myself”,“herself”,“himself”,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賓格、主格、所有格的相關知識,隨后,引導進行對話練習“Hi,my name is Liming. What’s your name?”,這樣一來,學生可以熟練、自信地向他人介紹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對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3. 營造良好語言氛圍,提升學生英語水平
語言學習最重要的是需要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因此,我們要多用英語進行授課,不斷地用英語刺激學生聽覺神經,讓學生處于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中,從而加深學生對語法和詞匯知識的接受和理解,達到鞏固提高的目標。聽力水平是英語能力的重要一部分,提升聽力水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聽多練,而學生接觸到的英語環(huán)境是非常稀少的,而課堂則是一個重要的渠道,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給學生渲染英語氛圍,讓學生處于聽力環(huán)境中,不斷接受刺激,逐步提高聽力水平。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因為低年級的學生英語知識薄弱,教師如果完全也能夠用英語表達,學生可能會出現聽不懂的情況,但隨著學生成長和發(fā)展,教師可以加大英語授課比重,同時教師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表情和神態(tài),如果發(fā)現學生聽不懂、跟不上的情況就要適當放慢語速、停頓,此外,我們還可以加入一些動作表情,讓教學更加直觀形象,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英語知識。例如,在學習“This/That/It is...”這些語法時可以借助肢體語言進行展示;在學習介詞、副詞和形容詞時可以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詞匯短語含義,比如“Look!It’s my parrot. It’s beautiful. It can sing well. Now it’s sleeping.”我們可以借助視頻影像幫助學生理解語言信息,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
4. 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多媒體技術具有圖文并茂、聲形兼?zhèn)涞膬?yōu)勢特點,利用這一技術實施教學可以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不足,改變生硬的課堂教學狀態(tài),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一階段的學生對于任何新鮮有趣的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為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靈活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課件,使學生仿佛置身其中,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作為英語教師,如果采用過于靚麗的教學課件,不但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反而會讓學生感到眼花繚亂,無法順利掌握重點和難點。例如,在教學“Animals”時,可以事先準備教學所學的圖片與資料,甚至可以截取《獅子王》的英文版電影片段。課堂開始階段,教師打開課件,讓學生通過大屏幕感受綠意盎然的大森林,在大森林里,住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接下來是小動物陸續(xù)登場的畫面;然后教師根據課文內容,配以標準的英文發(fā)音,從情感上吸引學生,讓學生感受英語的魅力,提高學生對動物單詞的掌握能力。
5. 優(yōu)化英語作業(yè)設計,滿足學生實際需求
5.1優(yōu)化英語作業(yè)內容,提高練習質量效果
為了落實雙減政策,在設計作業(yè)時要杜絕題海戰(zhàn)術,優(yōu)化作業(yè)內容,挑選針對性較強的練習題,提高練習題目的質量,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過去繁重的作業(yè)量不僅沒有發(fā)揮作業(yè)應有的作用和價值,反而還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破壞學生求知欲,讓學生出現厭學的情緒和心理,為此,要改變繁瑣的作業(yè)模式,設計簡明但不失針對性的作業(yè)題目,提高作業(yè)的適量化和有效化。如果作業(yè)數量太多,很多學生就會生出抄襲作業(yè)的想法,因為在他們心中認為自己不可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這樣不僅失去了練習的意義,同時還會給學生帶來沉重的包袱負擔,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敷衍了事的心理,養(yǎng)成不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要嚴格控制作業(yè)數量。
5.2打造線上作業(yè)模式,及時掌握反饋信息
要借助互聯網打造線上作業(yè)模式,讓學生能夠在完成作業(yè)后第一時間將問題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優(yōu)化作業(yè)內容,提高作業(yè)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學生也可以在線咨詢問題,打破時空的局限性,這對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具有非常大的幫助??梢岳谜n余時間整理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總結學生薄弱項,利用周末時間整合作業(yè)要求,統(tǒng)一發(fā)布到網絡平臺上,學生在完成作業(yè)后第一時間提交到老師那里,根據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對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和了解,這樣不僅可以起到督促學生學習的效果,同時還能節(jié)省第二天批改作業(yè)的時間,提高工作的效率,更有助于下一步教學方案的設計和整改,提高教學的整體效果。此外,還可以開設直播間,陪伴學生共同完成作業(yè),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打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評價作業(yè)時要多使用贊賞的語句,表達對學生表現情況的認可和肯定,這樣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反之,如果學生真的出現問題,也要及時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教育學生養(yǎng)成科學嚴謹的習慣和態(tài)度。
6. 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作為小學英語老師必須要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理念要求,在教學實踐中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和嘗試,從而不斷增強教學的實效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 考 文 獻]
[1]王敏.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策略探究[J]. 中學生英語, 2023(30):41-42.
[2]張雯. 優(yōu)化教學教法打造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方法探究[J]. 考試周刊, 2021(96):82-84.
[3]姚雪梨. 小學英語教學如何優(yōu)化信息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研究[J]. 天津教育, 2021(3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