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過程中,國家各領域都在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其中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è)制度的完善也將不斷促進董事會更加規(guī)范地建設和更加高效地運作。
每一期《董事會》雜志封面的最上方都印有“偉大的公司需要偉大的董事會”字樣。我說過類似的話,“創(chuàng)世界一流企業(yè)需要世界一流的董事會”。
我注意到,由《董事會》主辦的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金圓桌獎”評選活動,每年會評出最佳董事會、優(yōu)秀董事會、公司治理特別獎等公司獎項,以及企業(yè)家精神獎、最具戰(zhàn)略眼光董事長、最具領導力CEO、最具影響力獨立董事等個人獎項。但遺憾的是,“金圓桌獎”恰恰少了一個應有的獎項:優(yōu)秀外部董事獎。
偉大的董事會是需要靠一大批忠誠勤勉的董事去盡責履職實現的,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和價值貢獻,董事會的偉大無從談起。董事的聲譽理應得到全社會更多的理解和關注。董事的聲譽機制在全球范圍內都是一個重要的治理機制,?尤其在制度相對薄弱、公司治理結構相對薄弱的環(huán)境中,?聲譽機制能夠發(fā)揮更強的積極作用,?通過提高監(jiān)督積極性和增強內部控制職能,?彌補制度環(huán)境的不足。
全球對董事的聲譽主要關注其獨立性、?專業(yè)性和責任承擔能力。這些因素通過董事的具體行為和公司的長期發(fā)展體現。
?首先,?董事的聲譽與其在董事會中的獨立性和專業(yè)性密切相關。?董事會的獨立性和專業(yè)性是確保公司治理有效性的關鍵因素。?為了確保董事會的獨立運作,?需要切斷股權與控制權的過度關聯,?通過制度安排尤其是完善法律制度,?減少大股東或最終控制人對董事會的干擾。以運行卓有成效的外部董事制度為例,目前包括央企在內的國企?董事會中,外部董事占比已經超過半數,今后外部董事可從職業(yè)化經理人市場選聘,?同時建立責任制度,?以保證這些董事的高度獨立性。?
其次,?董事的聲譽也與其責任承擔能力有關。?上市公司CEO作為代理者,?雖然可能不是主要股東,?但屬于公司治理和戰(zhàn)略決策的中心角色;外部?董事也是公司治理和戰(zhàn)略決策的關鍵人物,變革時期需要能夠承擔起更大的責任,以?確保公司的長期發(fā)展和股東利益的最大化。?
再次,?一些成功的CEO案例也提升了董事的聲譽。?例如,?微軟的薩蒂亞·納德拉通過推動公司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發(fā)展,?提升了公司的競爭力和市場價值。?IBM的羅睿蘭致力于推動轉型,使IBM成為專注于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公司。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桑達爾·皮查伊通過擴大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幫助公司保持競爭力。這些CEO?都成功展現了他們的戰(zhàn)略眼光和領導能力,也提升了其作為董事的聲譽。?
外部董事的聲譽機制對于提升公司治理效率、?保護小股東利益以及增強企業(yè)社會影響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那些正式或非正式制度環(huán)境相對薄弱的地方。?這一點在中國企業(yè)中得到了驗證,?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è)制度環(huán)境下,外部董事的聲譽機制發(fā)揮著更為積極的作用。
不僅如此,?當公司外部治理水平較弱時,它?還會與其他外部治理機制——產品市場競爭程度、?分析師跟蹤人數、?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等交互影響。這?表明內部治理機制與外部治理機制之間存在替代效應。
對外部董事自身而言,其越關心自己在董事市場的聲譽,對公司內部管理者的監(jiān)督就越積極。?這是因為外部董事的存在增強了董事會作為內部控制機構的職能,?而外部董事通過有效履職,?向市場表明他們是決策專家,?懂得決策控制的重要性,?能勝任決策控制系統(tǒng)中的重要角色。?這種內在激勵與誘因,促使外部董事維護其作為決策控制專家的社會聲望。?
外部董事的聲譽機制,不僅關乎其在市場中的表現,?還涉及其對公司內部管理者的監(jiān)督積極性;不僅關乎公司的內在治理水平,還影響外部治理機制。倡議?給外部董事適當的褒獎,將提升外部董事的聲譽作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è)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有效組成,這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
作者系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專職董事
編輯/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