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分析了電網工程的特征以及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基本問題,結合電網工程建設管理實際,研究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實踐思路和實踐工具。在此基礎上,文章對開展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面臨的基本問題給予正面回答,提供了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實踐的基本思路,提出了編制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手冊的構想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網工程;跟蹤審計實踐思路;跟蹤審計手冊
中圖分類號:F2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4)15-0019-03
電網關系國計民生,是現代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我國持續(xù)加大電網建設投資,電網工程審計越來越重要。
傳統(tǒng)的竣工決算審計模式存在過程監(jiān)督缺失、審計取證難、問題整改難等弊端,繁重的審計任務與有限的審計資源之間的矛盾亟待解決,迫切需要探索科學、高效的電網工程審計思路和工具。國內外學者普遍認同開展跟蹤審計可以提高工程效益,對工程跟蹤審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跟蹤審計的必要性、特點上,對如何把握跟蹤審計的重點、如何保證跟蹤審計的同步性等跟蹤審計的基礎問題研究較少,結論較為宏觀,跟蹤審計的操作思路不夠清晰,缺乏實操工具。文章基于電網工程建設管理實際,通過分析電網工程的特征以及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基本問題,對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實踐的思路和工具進行研究。
電網工程和其他工程項目一樣,具有臨時性、資源約束性、不確定性、組織層次多等特征,但電網工程又有獨特之處。電網工程種類繁多,按項目內容劃分,包括新建、擴建、設備大修、技改工程;按管理級次和電壓等級劃分,包括特高壓項目、超高壓項目、高壓項目、低壓項目;按電流特性分為交流電網工程和直流電網工程等。電網工程的工程量大,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fā)展,用電需求越來越大,工程量仍將持續(xù)增加。電網工程投資額大,動輒百萬,多則上億。電網工程建設技術專業(yè)性強,施工點多,地域分散,線路長,覆蓋面廣。
開展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可先考慮同類工程的共性,再根據被審計工程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跟蹤審計方式、方法,以達到較好的跟蹤審計效果。
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也稱同步審計,其實質是實時審計,是績效審計的一種,是指獨立的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規(guī)范對涵蓋項目決策、勘察設計、招投標、施工、竣工驗收及結(決)算等工程建設各階段的全過程的經濟管理活動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分階段、有重點的持續(xù)性、過程性審計,其目的是加強監(jiān)督,促進管理,實現工程項目綜合效益最大化。
開展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必須弄清審什么、怎么審的基本問題,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工程項目全過程包括哪些具體過程。
其二,如何把握全過程跟蹤審計的重點。
其三,如何保證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同步性。
其四,如何保持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的獨立性。
其五,如何保障全過程跟蹤審計的效果。
(一)劃分電網工程建設階段,理順工程建設過程
根據項目管理理論,項目生命周期是通常按順序排列而有時又相互交叉的各項目階段的集合,為有效完成某些重要的可交付成果,在需要特別控制的位置將項目分解,就形成項目階段。電網工程是項目,可以將電網工程全過程按項目建設時序以及項目管理內容劃分為多個階段,如有必要,各階段又可以細分為多個子階段。
在文獻研究、工程檔案資料分析的基礎上,文章將電網工程全過程劃分成19個階段:電網規(guī)劃、項目前期工作、勘察設計、資金管理、招投標、合同管理、物資管理、施工組織、施工策劃、施工準備、施工建設、竣工、竣工驗收、啟動投運、資產移交、工程質保、竣工結算與決算、工程檔案管理、綜合統(tǒng)計與評價。如果細分子階段,以項目前期工作階段為例,包含前期工作計劃編制、項目建議書編制、可研編制、可研審批、核準申請、批復、用地預審、征地管理、法人管理等子階段。
(二)精煉審計關注事項,把握審計重點
1.關注對工程目標影響較大的事項
審計是一種服務于工程項目管理的監(jiān)督與管理活動,目的是提升項目管理效益,實現審計價值增值。審計要從工程目標入手,聚焦對工程安全、質量、造價、工期影響較大的事項,開展跟蹤審計,如上崗人員是否具備合格、有效的資質,問題整改是否落實到位、資金是否按進度支付、設計變更是否合理等,以利于提高審計效益。
2.關注有助于發(fā)揮跟蹤審計時效性的關鍵事項
跟蹤審計是“事中”審計,審計師可以進駐工程建設現場,獲得一手工程建設管理資料,主動搜集審計證據,與竣工決算審計模式相比,其審計意見的時效性得到了較大提高。
審計師應關注有助于發(fā)揮跟蹤審計時效性的關鍵事項,規(guī)避傳統(tǒng)竣工決算審計的“事后”審計弊端。例如,關注事后無法彌補的事項,如電纜隱蔽、接地裝置隱蔽、混凝土澆筑等隱蔽工程;關注有明確工作現場的事項,便于挖掘審計證據;關注需要現場簽證的事項,例如強夯地基、靜力壓樁、鋼筋安裝、變配電室接地干線、主變運輸沖擊記錄值和次數、導線及金具檢查等。
3.關注風險較高的事項
風險較高的事項,是指發(fā)生的可能性較高或者影響較嚴重的風險。風險較高的事項不確定性大,會嚴重阻礙工程建設目標的實現,需要審計師重點關注。識別、判斷風險較高的事項,可以運用內部控制思想。處于不良內部控制環(huán)境的事項,由于內部控制措施落實不到位,內控措施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內部控制效果較弱,風險較高。
識別、判斷風險較高的事項還可以運用風險識別與分析的方法,根據數據的翔實程度,開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或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識別、判斷風險較高的事項。常用的風險識別的方法主要有專家個人判斷法、德爾菲法、頭腦風暴法等,定量分析工具有統(tǒng)計和概率法、CIM模型、敏感性分析、蒙特卡羅模擬等,定性分析方法有外推法、主觀評分法、故障樹分析方法等。
科學、合理地確定風險較高的事項,并將其作為跟蹤審計的重點,將“事中”跟蹤審計提前到“事前”,使跟蹤審計具備預警功能。上述事項可能會重合,說明這個事項更加重要,需要審計師重點關注。
(三)合理確定介入節(jié)點,使審計與工程建設同步
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既可以對工程全過程開展跟蹤審計,也可以按項目建設程序分階段開展跟蹤審計[ 1 ],還可以按工程管理目標開展專項跟蹤審計,如工程安全管理專項審計等。審計師在恰當的時點介入工程建設管理很重要,介入過早,浪費審計資源;介入過晚,錯過關鍵信息,削弱跟蹤審計的效果。確定跟蹤審計介入時點,應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電網工程投資計劃。電網工程投資計劃,一般分為長期、中期和短期投資計劃,短期投資計劃一般為5年。通過電網工程投資計劃,可以了解電網工程建設的趨勢以及近幾年的項目建設安排。審計師可將投資額大、類型特殊、影響面廣的電網工程作為跟蹤審計的對象。
第二,電網工程里程碑計劃。里程碑計劃為電網工程建設的關鍵時間點制訂計劃,如設計招標、初步設計審查、施工招標、監(jiān)理招標、物資需求計劃匯總、設備招標采購、計劃開工、土建施工完工、土建施工驗收、電氣安裝及線路施工完工、設備調試、消缺及驗收、計劃投產時間、工程結算的時間點等。根據里程碑計劃,可以把握工程建設的總體安排,計劃與執(zhí)行的時間差通常不會過大。當然,審計師仍需及時了解工程建設進度,以便制訂更適時的審計計劃。
第三,相關部門的溝通程度。開展跟蹤審計,審計單位進駐工程建設現場,只有設計、施工、監(jiān)理等相關單位、部門積極配合,審計師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工程建設實際,獲取真實、可靠的審計證據。如果建設管理、審計、設計、施工、監(jiān)理等相關單位、部門溝通不暢,貿然開展跟蹤審計,難免存在協(xié)作風險,影響審計效果。
第四,審前準備的完成情況。跟蹤審計時間長、內容繁雜,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審計準備工作包括人、財、物的調度與安排,跟蹤審計重點的識別與判斷等。審計師根據電網工程投資計劃、電網工程里程碑計劃制訂審計計劃,積極與相關單位、部門人員溝通,做好充分的審前準備工作后,就可以確定較為恰當的進駐工程建設現場的時間節(jié)點,以保證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與電網工程建設的同步性。
(四)多管齊下,保持審計獨立性
明確審計職能定位,捋順審計師與關聯方關系,加強對跟蹤審計權責的法律約束,有利于保持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的獨立性。
審計的職能是“監(jiān)督與服務”,而不是“管理”。一些應由其他部門行使的管理職能,比如圖紙會審、工程進度管理、安全措施等基建部門的管理工作,審計部門不能大包大攬、越俎代庖,否則,不但跨越審計的職能,而且容易挫傷其他部門的工作積極性,使部門之間產生不必要的矛盾,不利于審計工作的客觀、公正和獨立性。審計工作一定要定位準確,努力做到“到位不越位,參與不干預,介入不包辦,獨立不孤立”[ 2 ]。
基于審計的職能定位,審計師應捋順與關聯單位的關系:審計師不能代替建設單位的工程管理活動,業(yè)主項目部的工作情況也是跟蹤審計的對象;審計師不能代行監(jiān)理職責;審計師應被賦予審計裁量權,對于參建商的違規(guī)行為,應有一定的即時制止權利。
運用法律手段,約束審計單位和審計師的權責。建設單位可以在電網工程施工合同或其他專門的文件中,明確跟蹤審計單位的工作范圍、權利和義務,對跟蹤審計的權責進行約束、考核。
(五)完善信息反饋機制,保障審計效果
跟蹤審計活動,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控制活動,是獨立審計人員基于事實監(jiān)督、評價被審對象,其目的在于以外部監(jiān)督的力量,協(xié)助被審對象主體通過有效、合規(guī)的方式達到預期結果。
在控制論中,傳遞和返回信息的過程為反饋過程,其指出反饋到控制中心的信息具有反抗被控制的量偏離控制指標的趨勢[ 3 ]。信息反饋關系到控制的效果,信息反饋機制是否完善關系到跟蹤審計的效果。如果信息反饋機制完善,信息反饋渠道暢通、靈敏,審計師能夠將審計意見迅速、全面地反饋給建設單位,建設單位及時協(xié)調、安排相關單位進行整改,就可以提高審計意見的執(zhí)行效益,保障審計效果。
完善信息反饋機制可以從很多方面入手,例如,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信息溝通、傳遞的權責,在項目策劃書中詳細描述信息的要素、時效、傳遞與反饋的方法與流程,實現信息處理可追蹤等。
電網工程建設管理技術復雜、專業(yè)性強、制度規(guī)定多,開展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要求審計師了解電網工程建設時序,熟悉各環(huán)節(jié)的建設要點及技術標準,往往要耗費大量精力做審前準備工作,審計工作量大。設計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手冊,可為審計師提供參考和幫助,減輕工作負擔。
(一)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手冊的結構
手冊具備以電網工程建設階段為縱,以各階段的跟蹤審計重點、跟蹤審計輔助信息為橫的縱橫交錯的網狀結構:考慮到電網工程建設時序,以及跟蹤審計與電網工程建設管理的同步性,按電網工程建設階段縱向排列手冊信息;按前文所述跟蹤審計的重點,逐階段地橫向列示跟蹤審計重點;應跟蹤審計實踐的需求,橫向列示每個跟蹤審計重點的跟蹤審計輔助信息,使跟蹤審計信息更直觀,比如跟蹤審計方式、跟蹤審計方法、跟蹤審計內容、跟蹤審計依據等。
可以看到,手冊的結構符合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實踐的思路。此網狀結構為手冊的主要結構,可以根據實際操作需要,細化設計手冊的結構以及填列方式。
(二)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手冊的使用方式
尊重電網工程建設管理實際,綜合采用案例分析、風險識別與分析等方法,按照預設規(guī)則,將手冊填充完整,手冊就可以為審計師提供豐富、翔實的電網工程跟蹤審計資料。跟蹤審計前,審計師可以翻閱手冊,溫故跟蹤審計重點,制訂跟蹤審計計劃。跟蹤審計過程中,審計師可以根據手冊提示,查擺跟蹤審計重點,避免遺漏,不斷更新、完善跟蹤審計手冊,以提高手冊的適用性。
開展全過程跟蹤審計是提升電網工程建設效益的有效方式。文章基于電網工程建設實際,分析了電網工程的特征,回答了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審什么、怎么審的基本問題,提出了編制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手冊的構想建議,為電網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實踐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工具。
[1]時現,朱堯平,薛蓓兒.建設項目跟蹤審計路徑選擇[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6(05):8-11.
[2]錢鋒.小議提高建設工程跟蹤審計的措施[J].中國科技博覽,2011(31):182.
[3]N.維納著,郝季仁譯.控制論:或關于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