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人際交往;創(chuàng)新實踐;家校共育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24-0066-03
【作者簡介】胡有紅,江蘇省揚州中學(江蘇揚州,225009)教師,高級教師,揚州市十佳班主任,曾獲江蘇省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人際關系是指個體與他人之間的相互作用、交往溝通的方式、頻率和距離等,是人與人之間的各種聯(lián)系與互動,包括同伴關系、朋友關系、親子關系、師生關系等。高中生正處于埃里克森人格終生發(fā)展論所說的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階段,他們希望自己在同伴和師長眼中樹立正面形象,希望展現(xiàn)更好的自己,獲得大家的認可和贊許。
和諧的人際關系在培養(yǎng)高中生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健全的人格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為班主任,我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建設更加民主的班集體,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一、創(chuàng)新活動,靠近彼此
班集體建設的實質(zhì)是同學間建立信任關系,并通過自由發(fā)表見解、對話交流溝通、讓步妥協(xié)決策等途徑維護。建班之初,班主任可以創(chuàng)新開展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相互熟悉,融入集體。例如,組織學生開展“走不同”游戲:將教室內(nèi)桌椅圍成“U字形”,教室前后畫兩條線,分別代表起點和終點,每個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從起點走到終點,越到后面越難。排在后面的學生需要創(chuàng)新走過去的方法,排在前面的學生則可以提出新的主意。這個游戲體現(xiàn)出集體的智慧,能讓學生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力量,進而激起他們互幫互助的心理認知。
班級開展小組活動時,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自由組合,鼓勵他們創(chuàng)新組合方式。如召開主題班會,我將學號為1、11、21、31、41的5名學生分在一組,其他依次類推,尾號數(shù)字相同的學生分為一組;勞動課程,我先將班級學生進行編號,抽到相同編號的學生在一組。通過以上多種形式分組,學生充滿好奇又滿懷期待,避免合作伙伴的單一性。采用不同的方式擴大朋友圈,可以讓同伴不斷靠近彼此。有些學生可能性格內(nèi)向,不善言辭,但是通過一定形式的分組,這些學生即使是被動地進入某個小組內(nèi),也會作出讓人欣賞的思考、策略和行動。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生命價值和意義,當關注到學生的主動性、差異性和潛在性,就能促進學生的智慧發(fā)展和能力提升,當集體中的每一個個體都被需要,個體間的人際交往關系往往就能得以穩(wěn)定。
班主任創(chuàng)新開展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融入集體的方式和成長的目標,可以為他們搭建展現(xiàn)風采的舞臺,喚起學生的進取精神和合作意識,從而促進班級學生形成百花競放、異彩紛呈的和諧人際關系。
二、智慧化解,拉近關系
心理學家歐文·亞隆指出,人們內(nèi)心的困擾均源于人際關系的沖突,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利用團體的動力去化解。
班主任要營造和諧、民主的班集體氛圍,讓學生愿意說出心中的困惑、不悅、煩惱……高中生正處于“拔節(jié)孕穗期”,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追求個性,但由于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夠成熟,容易使他們陷于不良心理問題中。當學生內(nèi)心的煩惱、困惑沒有人可以傾訴,容易產(chǎn)生矛盾,嚴重的還會在網(wǎng)絡上謾罵、詆毀,如果再有其他班級、年級學生加進來,會進一步擴大矛盾。班主任作為中間人,要細心觀察、靈活應變,用智慧化解矛盾。
一個晚自習上,學生A找到我,說前排的B同學把鞋脫了,味道很難聞,嚴重影響了他的學習狀態(tài),請我去解決一下這個問題。學生A當時的情緒比較激動,我先安慰他,讓他回教室。我通過窗戶,看到學生B確實把鞋脫了,但他學習很專注,全然沒有顧及周圍同學的感受。我想,快要高考了,學生備考壓力較大,很小的一件事情可能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如果沒有處理好,會影響兩個學生的心情。我先在教室外短暫思考,決定先找班級其他兩名學生談話,再找學生B。當學生B出來時,我先拋出一個問題:“其他同學一叫就出來,你怎么慢了一些呢?”學生B:“我剛剛在穿鞋子?!贝藭r,我再順勢導入話題,引導學生在公共場所要注意文明禮儀,穿戴整潔,包括穿好鞋子。這樣一來,就巧妙解決了問題,避免了同學之間的誤解和矛盾。
教育是慢的藝術,“慢”不僅僅是速度的表征,更是處理問題時的復雜性的表現(xiàn)。當班主任遇到一些突發(fā)事件時,要學會慢下來,多思考。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帶來溫暖、理解、支持和共鳴,當學生遇到困難或壓力時,如果得到老師、同學和家長的理解,那么情緒就會變得平靜、緩和,矛盾和猜疑就會減少,還能提升學生克服困難和穩(wěn)定情緒的能力。
三、真誠交流,走近內(nèi)心
小C因為玩手機的問題與父母矛盾較大,此外,她還與班級一名男生交往過密,由于人際關系協(xié)調(diào)能力欠缺,與男生時常發(fā)生矛盾,時而“分手”,時而“和好”,在班級造成了不良的影響。這些不良行為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小C的學習,導致她學習成績退步明顯,甚至一度產(chǎn)生退學的念頭。家長對此束手無策,學科教師也很頭疼。對于小C這樣的情況,我運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方法(簡稱SFBT),小步走、慢慢來,用小改變促進學生成長發(fā)展。
首先,我對小C重新描述,看到她更多的可能。與小C談話時,我對她說:“你為人開朗,活潑可愛,在班級有自己的知心好朋友,熱心班級事務,集體榮譽感強;頭腦聰明,學習成績曾經(jīng)較好。”以正向為焦點的思考,重新解釋現(xiàn)實行為,對小C表達正面看法,讓她感受到來自教師的信任。
其次,尋找例外,強化正向意識和行為?!澳阕鳂I(yè)有時能完成、擅長手工,文筆好……”發(fā)現(xiàn)學生的“例外”,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正向意識和行為,讓學生對自己更有信心。
最后,使用目標標尺,從小改變到大改變。將目標由低到高依次設定為1~10,采用增值性評價,與學生一起分析進步了多少,離目標還有多遠。通過一年多的長期追蹤,小C最終順利走出困境,考取了不錯的大學。
SFBT療法的核心是“聚焦未來、目標指向”。班主任在這個過程中教會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優(yōu)缺點,利用標尺設定小目標,通過點點滲入、慢慢感化,幫助學生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情緒體驗,構建和諧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四、等距交往,貼“近”原則
為了深入了解學生,我在班主任記錄本上給班上每個學生都留了一頁,“小D,性格內(nèi)向,不愛說話,自我要求高,課間基本上都在座位上刷題?!薄靶,活潑好動,自習課坐不住,中途常去衛(wèi)生間?!蔽壹氈掠^察班級每個學生,每天和他們談心交流,及時記錄他們的性格特征、進步喜報、退步原因等。這樣做,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關愛,讓教師與每個學生都處在相同“半徑”。教師通過與學生勤溝通、慢交流,對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給予及時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態(tài)度和行為中感受到信任和期待,這就在師生之間架起了一座相互信任的橋梁,對人際關系的和諧發(fā)展起到催化作用。
同時,關愛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jié)合。班級公約可以由學生共同擬定,然后匯總建議,最后投票選出班級公約細則。
榜樣引領示范可將自我的成長與榜樣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連接起來,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因此,班級設立明確的規(guī)則和紀律,全體師生要共同遵守,遇事講原則,確保班級運行和諧、有序。
嚴格要求也是一種愛,是班主任對學生充滿責任感的體現(xiàn)。班主任公平、公正對待所有學生,不偏袒任何一方,如此在班級營造了民主、溫馨的氛圍,使學生實現(xiàn)“身心發(fā)展”“身心協(xié)調(diào)”“身心同步”的良好教育效果,增強班級凝聚力,讓學生擁有積極、健康、滿足和放松的心理狀態(tài),保持心理發(fā)展、身體發(fā)展和學業(yè)發(fā)展的一致。
只有觸及心靈的教育才會叩開學生成長的大門,用情感潤澤情感,用心靈感召心靈。班主任要真誠、耐心地幫助每個學生,用仁愛之心、包容態(tài)度和敬業(yè)精神引導和鼓勵學生,讓學生感覺到被關心、被尊重、被悅納,從而靠“近”彼此,拉“近”彼此的關系,最終走“近”學生的內(nèi)心,實現(xiàn)人際交往潤物無聲,育人成才潛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