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是當前圖書資料管理的主要發(fā)展趨勢,也是圖書館深入改革的必要舉措,對于圖書館轉型升級及服務質量提升起著重要作用。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不僅可以提高圖書資料利用率,而且可以降低圖書資料管理成本,更好地滿足讀者借閱需求,而這對于圖書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從當前發(fā)展情況看,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如信息化設施建設有待完善、管理人員專業(yè)素質不高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圖書資料信息化發(fā)展的成效。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圖書資料信息化發(fā)展,對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的現實意義及實施策略展開探討,是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必要性的?;诖?,本文從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的現實意義入手,基于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中的問題探討相應優(yōu)化策略,以期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1]
一、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的現實意義
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是指圖書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圖書資料進行數字轉化和管理。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的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升圖書資料管理效率
傳統(tǒng)的圖書資料管理模式下,圖書資料局限于紙質載體,需要人工進行登記、分類、檢索等工作,整理歸檔困難,耗時費力且容易出錯,極易出現圖書資料損壞的情況。而信息化管理通過引入新技術,使圖書資料的登記、存儲、檢索等過程實現了自動化和智能化。[2]圖書館通過數據庫的構建,使紙質圖書資料轉化為數字圖書資源,實現線上分類和標簽化,進而進行數據保存、整理和日常管理,讀者可以通過關鍵詞迅速檢索到所需資料。圖書資料的管理不再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同時,圖書資料的存放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間,而是存儲在服務器或云端之中,節(jié)約了存儲空間和紙張資源,維護也更加高效便捷,降低了管理成本,管理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3]
(二)提高圖書資料利用率
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對提高圖書資料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義。在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下,圖書資料的利用率受到很大限制,很多珍貴的圖書資料因為借閱不便、保存條件有限等原因而難以得到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通過數字化存儲和網絡共享,使圖書資源能夠更加便捷地被讀者獲取和利用。讀者可以通過網絡遠程訪問圖書館的數字資源,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和研究,這極大地提升了圖書資料的利用率,充分發(fā)揮了其應用價值。
(三)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
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不僅提高了管理方面的效率,也促使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首先,信息化管理使圖書館能夠為讀者提供便捷的在線查詢和借閱服務。讀者可以通過圖書館的網站或移動應用程序,隨時隨地查詢圖書資料的信息,預約借閱,大大節(jié)省了時間和精力。其次,信息化管理使圖書館能夠開展更加多樣化的閱讀推廣活動。通過信息數據分析,圖書館可以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和喜好,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和參與度。再次,信息化管理還有效促進了圖書館與其他文化機構的合作與交流。通過數字圖書資料共享,圖書館可以與其他文化機構合作,舉辦文化活動,豐富讀者的文化生活。最后,信息化管理還使圖書館可以通過線上渠道,更好地與讀者進行互動和交流,收集讀者的反饋和建議,不斷改進管理和服務質量。
(四)推動知識傳播與創(chuàng)新
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不僅提升了圖書資料本身的管理效率,而且對知識的傳播與創(chuàng)新起到了推動作用。通過信息化管理,圖書資料不再僅僅是靜態(tài)的存儲,而是變成了一種可以跨越空間和時間的知識資源。這極大提升了知識的傳播速度,使學術交流和文化傳播更加便捷。研究人員和學生可以迅速獲取到最新的學術成果和資料,這對于科研創(chuàng)新和文化發(fā)展至關重要。同時,信息化管理還鼓勵知識共享和創(chuàng)新,通過圖書館在線論壇、學術博客等形式,研究人員和讀者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見解,激發(fā)了知識的創(chuàng)新和學術的交流。
(五)促進圖書館可持續(xù)發(fā)展
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是現代圖書館向智慧圖書館發(fā)展的重要助力,對于促進圖書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圖書館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通過數據分析,圖書館可以了解哪些圖書資料受到讀者的歡迎,哪些利用率較低,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采購策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其次,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圖書館提升自身形象和影響力。通過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圖書館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提高社會知名度,進一步推動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最后,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圖書館培養(yǎng)專業(yè)化的管理團隊。在信息化管理過程中,圖書館管理員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和數據分析能力,這將促使他們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為圖書館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中面臨的問題
(一)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
信息化建設是圖書館對圖書資料開展信息化管理的基礎,然而,當前很多圖書館在信息化建設上投入不足,進而影響了信息化管理的實施和推進。一方面,在硬件方面,一些圖書館的計算機設備、網絡設施等使用年限過長,運行速度慢,甚至出現故障,影響了信息化管理的正常運行。另一方面,許多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方面的投入不足,導致數字資源的數量有限,種類單一,更新速度慢。一些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僅限于電子圖書和學術論文,而缺乏多媒體資源、在線課程等多樣化的資源。還有一些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更新速度慢,甚至停止更新,這些都不利于信息化管理的推進以及相關工作的落實。[4]因此,圖書館要對信息化建設高度重視,并提供必要支持和投入。
(二)圖書管理人員信息化素養(yǎng)不足
從現狀看,部分圖書管理人員信息化素養(yǎng)有待提升,長此以往勢必會對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造成不利影響。部分圖書管理員雖然經過專業(yè)培訓才上崗工作,但是專業(yè)素養(yǎng)依舊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加之圖書館整體建設水平較低,從而經常出現工作混亂的現象。因此,要想更好推進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就要加大人才管理和培養(yǎng)力度。
(三)信息安全保護不到位
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涉及大量的數字資源和敏感信息,因此信息安全與知識產權保護是管理中的重要項目。
首先,很多圖書館對數字資源保護不到位,面臨圖書資料被非法復制、傳播和篡改的風險。其次,信息化管理中,圖書館的讀者信息、借閱記錄等敏感數據也面臨著泄露的風險。最后,圖書館在采購和使用數字資源時,也要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防止版權侵犯和盜版行為的發(fā)生。這些問題需要圖書館加強信息安全防護,建立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進而使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得到進一步完善。
三、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的實施策略
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對圖書資料管理效率提升以及圖書館可持續(xù)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圖書館管理人員必須對圖書資料信息化工作加強重視,制訂科學的工作計劃,以確保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能夠按照既定方向、目標有計劃開展,切實推進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成效提升。具體而言,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做好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的首要任務是構建完善的信息化基礎設施,這包括采購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如高性能計算機、掃描儀、打印機、移動設備等,以確保圖書資料的數字化處理和存儲能夠高效、穩(wěn)定地進行。同時,還要建設高速、穩(wěn)定的網絡環(huán)境,為圖書館用戶提供流暢的信息服務。在設備采購方面,圖書館應充分考慮實際需求和發(fā)展趨勢,選擇性價比高、功能齊全的設備。例如,采用大容量、高速的存儲設備,以應對日益增長的數字化資源;使用高分辨率快速掃描儀,提高圖書資料數字化的質量和效率。同時,圖書館還應關注設備的兼容性和可擴展性,確保不同設備之間能夠無縫銜接和協同工作。此外,在網絡建設方面,圖書館應搭建高速、穩(wěn)定的局域網和互聯網接入環(huán)境。通過優(yōu)化網絡拓撲結構、提升帶寬和降低延遲,確保用戶能夠快速地訪問和獲取圖書資料。
(二)建立健全的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機制
要想保證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得以高效、規(guī)范地運行,圖書館必須根據本館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構建一套與本館運行相適配的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機制。
首先,圖書館要明確信息化管理的目標,為信息化管理機制的建立提供清晰的方向。其次,要建立系統(tǒng)性的崗位工作制,對信息化管理的崗位職責進行細致劃分,提出詳細的工作要求,形成獎懲機制,以激發(fā)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再次,要實施精細化的管理流程。從圖書資料的采購到編目、上架、借閱、歸還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應實現信息化管理。通過系統(tǒng)自動化處理,減少人工干預,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加強對流程的監(jiān)控和評估,及時發(fā)現問題并進行改進。[5]通過建立健全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機制,提高圖書資料的管理效率,優(yōu)化讀者服務體驗,并保障信息安全,最終能夠更好地促進圖書館綜合性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運行。
(三)提升圖書管理人員信息素養(yǎng)
圖書管理人員是圖書資料信息化建設的主體,其信息素養(yǎng)和工作能力會對圖書資料信息網絡建設成效產生直接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地推進圖書資料信息化建設,圖書館必須高度重視圖書管理員信息素養(yǎng)和工作能力的提升。
首先,圖書館要在日常工作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圖書管理人員認識到信息素養(yǎng)在現代圖書館工作中的重要性,使其形成主動學習、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的積極性。其次,圖書館應定期組織信息化素養(yǎng)培訓課程,邀請行業(yè)專家或資深圖書管理人員授課,內容涵蓋信息科學基礎、信息技術應用、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操作等方面。同時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設成果,發(fā)揮圖書館數字資源優(yōu)勢,引入在線學習資源,包括相關的數字圖書以及在線課程等,方便圖書管理人員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再次,圖書館要為圖書管理人員分配與信息化相關的工作任務,如數字資源的整理、圖書館網站的管理等,讓他們在工作中積累實踐經驗,轉化學習成果,進而提升信息素養(yǎng)。最后,圖書管理人員自身也要加強學習,主動參加各類培訓和研討會,與同行交流,了解最新的信息化管理理論和技術,還可以通過閱讀專業(yè)書籍、關注學術論文發(fā)表、參與學術活動等方式,擴展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面。通過多種形式提升圖書管理人員的信息素養(yǎng),可以為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與建設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6]
(四)加強信息安全保護
信息安全保護是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要從多方面落實相關工作,全面保障數字資源和讀者的信息安全。
其一,圖書館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機制,明確信息安全責任,對相關管理人員定崗定責,使信息安全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其二,圖書館應加強網絡安全防護,包括建立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tǒng)、病毒防護系統(tǒng)等,以防止外部攻擊和病毒感染。其三,圖書館應加強數據加密和用戶認證,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存儲和傳輸,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7]其四,圖書館還應定期進行數據備份和恢復,以防止數據丟失和損壞。其五,圖書館應加強用戶隱私保護,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泄露用戶個人信息和借閱記錄。此外,圖書館還應加強員工的信息安全培訓,增強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提升工作技能,確保員工能夠正確處理信息安全事件。其六,圖書館應加強與外部合作,通過與其他機構加強合作,應對信息安全挑戰(zhàn),提升信息安全防護水平。[8]
四、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是圖書資料管理的發(fā)展趨勢,對于圖書資料管理效率提升以及圖書館服務轉型升級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圖書館必須對圖書資料信息化工作加強重視,從實際問題出發(fā),通過建立完善的圖書資料信息化機制、保證圖書資料信息化建設的專業(yè)性、提升圖書管理員信息素養(yǎng)等舉措,切實提高圖書資料信息化建設質量,進而充分發(fā)揮圖書資料信息化的作用,更好地促進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商麗莉.關于圖書資料信息網絡化、數字化的現實意義探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5(04):207.
[2]董亞群.信息化背景下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方法研究[J].黑龍江檔案,2023(04):312-314.
[3]何佳磬.圖書資料的信息化管理[J].文化產業(yè),2024(06):82-84.
[4]柴緒鋒.信息化背景下圖書資料管理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方法分析[J].科技資訊,2023,21(13):199-202.
[5]吳瑞珍.淺析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J].參花(上),2021(02):125-126.
[6]謝文娜.圖書資料信息網絡化建設探析[J].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14(15):222.
[7]李玉民.淺析圖書資料網絡化的優(yōu)勢與存在的問題[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0,20(05):112-113.
[8]貴梅.網絡信息化環(huán)境下加強圖書資料管理初探[J].參花,2024(09):128-130.
(作者簡介:張杰,女,碩士研究生,臨沂市河東區(qū)圖書館,中級,研究方向:圖書資料)
(責任編輯 張云逸)